急性胃穿孔患者的术后护理疗效
2019-06-20王素丽
王素丽
(辽宁省盘锦市中心医院,辽宁 盘锦 124010)
急性胃穿孔主要引发因素包括不当用药、胃溃疡、过量饮食、精神高度紧张等,外科手术治疗可促进患者病情改善,同时为患者采取护理干预措施,可使患者的术后康复效果得到提升[1]。此次研究旨在分析2015年10月至2017年9月我院收治的急性胃穿孔患者术后应用护理干预的效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基本资料:在我院接受急性胃穿孔治疗的患者中抽取113例,排除语言功能障碍患者、严重脏器功能不全患者、严重出血性疾病等患者。将抽取对象分为2组,探究组(n=59)女性27例,男性32例,年龄33~87周岁,平均(53.2±9.9)岁,20例十二指肠穿孔患者,39例胃穿孔患者,参照组(n=54)女性25例,男性29例,年龄31~86周岁,平均(54.4±9.6)岁,18例十二指肠穿孔患者,36例胃穿孔患者。所抽取对象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后其基本临床资料经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为参照组患者提供营养支持、病情观察等常规护理服务,为探究组患者提供优质护理服务,如下:
1.2.1 心理护理:急性胃穿孔具有骤然发病的特点,患者易产生恐惧、焦躁等心理,对手术治疗效果存在担忧心理,不良心态不利于术后康复。护理人员需要及时将手术成功消息告知患者,减轻其心理负担。同时告知患者术后可能会出现较为强烈的疼痛感以及各种注意事项,规范其用药和治疗行为,避免不当行为阻碍康复进程顺利进行[2]。
1.2.2 病情观察和护理:观察患者是否存在呼吸不畅现象,及时将其头部歪向一侧,防止口腔分泌物堵塞气管。待患者病情基本恢复稳定后调整其体位为半卧位,能够使切口张力以及疼痛感得到减轻,可加快切口愈合速度[3]。妥善固定输液管、吸氧管、胃管以及引流管,对引流液性质以及颜色等进行观察,若胃管中出现血凝块或者食物堵塞现象,需要及时将堵塞物清理干净并反复应用生理盐水进行冲洗,对患者体温、脉搏以及血压等进行监测,观察切口部位是否出现红肿、疼痛等现象,及时发现并处理感染现象以免影响患者病情好转[4]。
1.2.3 饮食护理:留置胃管期间对患者进行雾化吸入治疗有助于加快排出痰液。置管期间告知患者不得饮水、进食,待肛门恢复排气后指导患者少量饮水并可进食少量流质食物。多食用富含蛋白质的食物可加快创口愈合并可使患者机体营养状态得到提高。培养良好的饮食习惯,科学、规律饮食,不可食用生冷、辛辣等刺激性食物[5]。
1.3 观察项目:比较2组患者术后并发症情况。
1.4 统计学应用:本次研究应用软件SPSS14.0分析数据资料,通过(n,%)表示计数资料,组间差异χ2或者t检验进行比较,(±s)表示计量资料,P<0.05则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表1 比较2组患者术后并发症情况[n(%)]
2 结 果
探究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较参照组患者高,2组数据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探究组出现并发症患者为3例,总发生率为5.08%,参照组出现并发症患者为8例,总发生率为14.82%,见表1。
3 讨 论
作为消化内科多发急腹症,急性胃穿孔与患者精神因素、饮食、药物作用等具有密切关联,手术治疗会导致患者身心处于应激状态,紧张、焦虑等情绪不利于取得理想的康复效果。为了使保证手术疗效,必须为患者提供优质术后护理干预。通过心理护理可使患者对手术存在的不确定性得到减轻,对患者进行生命体征监测等护理能够及时发现康复过程中出现的各类问题,可减少术后并发症并可加快机体功能恢复,有助于使患者的身心痛苦得到减轻。
此次研究中,探究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较参照组患者高,2组数据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探究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为5.08%,参照组总发生率为14.82%。综上所述,急性胃穿孔患者应用术后护理干预有助于减少术后并发症,可减轻患者的病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