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早期康复护理模式在脑梗死患者临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2019-06-20刘伟思
刘伟思
(辽阳市第二人民医院,辽宁 辽阳 111000)
脑梗死是由人体动脉出现粥样硬化症状后进一步形成血栓,在其脱落后造成脑部动脉血管堵塞,最终导致患者脑部部分组织出现缺血性坏死,进而引发脑血管类疾病[1]。该疾病常发于中老年人,其临床早期表现为患者眼前发黑后,伴随一定程度的呕吐、恶心、眩晕及肢体障碍。若不及时予以有效治疗,其在中晚期病死率较高。患者接受治疗后依旧会存在语言障碍或肢体障碍,故而实施全面、优质的护理干预措施对提升脑梗死患者治疗效果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主要探讨早期康复护理模式在脑梗死患者临床护理中的应用,现将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随机抽取2017年3月至2018年3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脑梗死患者89例,按不同护理方式将其分为研究组(n=45)及对照组(n=44)。研究组男22例,女23例。年龄47~81岁,平均年龄(64.17±17.34)岁;对照组男24例,女20例。年龄45~79岁,平均年龄(64.03±17.21)岁;将两组患者基本资料进行对比分析未发现显著差异(P>0.05),可作临床对比。
1.2 方法: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措施,研究组实施早期康复护理,主要方式如下:①体位干预。患者需长时间保持侧卧位,且定时更换体位,避免出现坠积性肺炎及压疮等不良反应。护理人员需主要在协助患者进行体位更换时尽量轻柔、合理控制力度,预防患者出现俯卧或坠床情况。②早期体能干预。待患者病情稳定后,护理人员应及时告知其实施体能训练的重要性及必要性,患者充分掌握其目的及意义后,护理人员为其逐步开展被动肢体训练,并从大关节训练过渡到小关节训练。在患者进行肢体训练时护理人员可适当开展肢体局部按摩,以保障肢体训练效果。患者需每日进行至少三次四肢活动练习,主要包括肢体伸展、屈曲等,训练后期可适当借助拐杖、桌子等工具开展行走练习。③语言功能及认知功能训练。对部分发病后出现认知功能及语言功能障碍的患者,护理人员需依据患者实际情况为其制定出具有针对性特征的康复护理计划。就部分存在语言障碍的患者,护理人员需指导并鼓励患者及进行鼓腮、张口以及噘嘴等动作,持续进行基础口腔练习。失语严重的语言功能障碍患者可对其开展单字发音练习,待其发音逐步正常后,再逐渐向句子或文字段落过渡。
1.3 观察指标:比较分析两组ADL(生活能力量表)、FMA(肢体功能量表)评分情况,其分值较高表明患者恢复良好。
1.4 统计学方法:将数据纳入SPSS21.0统计软件中进行分析,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并以(±s)表示,若(P<0.05)则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两组的ADL、FMA评分情况:经过组间比较研究组ADL、FMA指标评分情况护理前并无显著差异(P>0.05);护理后研究组ADL、FMA指标评分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护理后ADL、FMA指标评分情况(±s)
表1 两组患者护理后ADL、FMA指标评分情况(±s)
组别 例数(n) ADL FMA护理前 护理后 护理前 护理后研究组 45 42.34±3.47 74.82±5.87 33.59±3.64 54.06±5.49对照组 44 43.08±3.50 59.21±5.03 34.13±3.58 41.37±5.34 t - 1.002 13.458 0.706 11.051 P - 0.319 0.000 0.482 0.000
3 讨 论
脑梗死作为我国病发率较高的脑血管类疾病之一,发病后期具有较高致死率。其主要临床变现为突发性晕厥、语言障碍或半身不遂等,对患者生命健康及生活质量均具有较大影响。脑梗死疾病治疗时间较长,使得患者治疗后恢复周期也随之增加,其会导致患者在很长一段时间均不具备肢体活动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因此优质、有效的临床护理干预对促进患者身体康复具有决定性作用[2]。在脑梗死患者早期康复护理中,通过同步对患者实施语言训练、肢体训练,能够有效促进其康复,并改善预后。脑梗死患者在发病初期,虽存在一定肢体及语言障碍,但该阶段是此疾病患者可塑性最高的时间段,故而临床中治疗及护理中切不可耽误最佳训练阶段[3]。在其发病早期,护理人员在协助患者开展被动训练后可鼓励患者进行注定训练,并依据其语言障碍实际情况进行科学、合理的语言练习,使得患者肢体能力及语言能力均能稳步提升,进而达到促进患者康复的目的。本研究中研究组应用早期康复护理相较于对照组应用传统护理干预模式优势明显,其能够有效促进患者肢体能力及语言能力恢复,同时数据对比结果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综上所述,将早期康复护理模式应用于脑梗死患者临床护理中效果显著,其能够有效改善患者语言表达能力及肢体活动能力,保障治疗效果,提升护理质量,故而可广泛应用于脑梗死患者临床护理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