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胃排空时间和血浆胃动素的相关性与临床研究
2019-06-20徐鹏飞荣根满
徐鹏飞 荣 阳 荣根满
(1 辽宁省辽阳市中心医院新城医院,辽宁 辽阳 111000;2 辽宁省辽阳市中心医院医务处,辽宁 辽阳 111000;3 中铁十九局集团中心医院医务科,辽宁 辽阳111000)
功能性消化不良(functional dyspepsia,FD)是临床常见病,占消化疾病患者的20%~40%[1-2],患者常诉上腹不适,如隐痛、早饱、胀满、烧心、进食减少等。往往经内镜、钡餐造影、B超和各项化学检查,除可能有轻度浅表性胃炎外,其他常无异常发现。FD患者病因和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多数学者认为:FD与胃运动功能障碍有关,为了验证这一结论,本院采用实时超声显像法对FD患者及健康对照组进行胃排空时间测定,同时比较了两组血浆胃动素水平,以了解其相关性。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本组80例,均为本院门诊FD患者,男32例,女48例,年龄20~65岁,平均(39.53±11.22)岁。所有患者均具有典型消化不良症状,如不同程度的上腹痛、腹胀、早饱、烧心、暖气等症状,并持续在4周以上,经胃镜、B超或X线检查等,排除全身及局部器质性病变,并符合FD临床诊断标准:①慢性上腹痛、腹胀、胃饱、暖气、反酸、烧心、恶心、呕吐等,上腹部症状超过4周。②内镜检查未发现溃疡、糜烂、肿瘤等器质性病变,未发现食管炎,也无上述疾病病史。③实验室、B超、X线等检查排除肝胆胰及肠道器质性病变。④无糖尿病、结缔组织病及精神病等全身性疾病。正常对照组40名为无消化系疾病和代谢性疾病及症状的健康志愿者,男26名,女14名,年龄21~60岁,平均(34.13±12.15)岁。
1.2 方法:采用LLOKA SSD-256型超声显像仪,探头频率3.5 MHz。所有检查者均由专人进行检查和记录。受检者前1周未服任何药物,检查当日清晨空腹,2 min内饮温开水500 mL,分别于饮水前、饮水后0、10、20、30、40、50 min测定胃窦面积和胃体-底交界区前后壁切面内径。即取坐位,测胃窦部,探头置脐上偏右指向右季肋部,以胆囊作为标志,可见椭圆形胃窦,取其最大断面,测量其长径(A)及前后径(B),并计算面积Л•A•B/4。测胃体-底交界区,探头置于脐上偏左指向右腋部。每10 min重复测量1次,直至胃窦面积、体-底交界处内径恢复到空腹状态不再变化时为胃排空时间,大于50 min尚不能恢复者,视为胃排空延迟。同时测定胃起始收缩时间和2 min收缩次数;空腹采静脉血,用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浆胃动素(MIL)含量。
2 结 果
2.1 两组饮水后不同时凤胃排空例数的比较:见表1。正常对照组或FD组在饮水后30 min以内均无胃窦面积和胃体-底交界区恢复到空腹状态,而于50 min后才出现显著性变化,说明大部(70%)FD患者存在胃液体排空延迟。
表1 两组饮水后不同时间胃排空例数比较[n(%)]
2.2 两组胃起始收缩时间与2 min收缩次数比较:见表2。FD与正常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
表2 两组胃起始收缩时间与2 min收缩次数比较(±s)
表2 两组胃起始收缩时间与2 min收缩次数比较(±s)
注:与正常对照组比较,*P<0.01
组别 例数 收缩起始时间(s) 50 min正常组 40 53.40±23.80 7.01±1.73 FD组 80 87.17±39.06* 3.97±1.05*
2.3 血浆胃动素含量比较:FD组患者空腹血浆MTL为(307.59±50.21)ng/L,显著低于正常组(369.52±65.01)ng/L,两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
3 讨 论
迄今为止,FD的发病机制仍不清楚,多数学者支持胃运动功能障碍是大部分FD患者的发病本质,主要表现为:胃窦收缩波而少弱,胃排空延迟及近端胃受纳舒张障碍,因此胃排空时间测定法在FD的诊断中有着重要价值。从以上结果我们可以看出:本组70%FD患者存在胃排空延迟,且与胃收缩起始时间延长和胃的收编次数过缓有关,但主要是后者。在胃排空延迟者中,也有排空快慢不均的情况;有研究表明胃肠激素分泌失调与FD的发病也有密切关系,在胃肠激素中,胃动素在几种疾病中的作用倍受关注[3-4]。胃动素是由肠嗜铬细胞分泌的多肽类胃肠激素,主要生理功能是影响胃肠道的运动。它通过作用于胃肠道平滑肌细胞的特异性受体,引起平滑肌收缩,促进胃排空、小肠分节运动及结肠蠕动[5-6]。
本研究中,FD患者血液胃动素水平显著低于正常健康者,已有研究证实,FD患者血浆胃素降低,与本组的研究结果一致,提示FD患者血浆胃动素减少,胃动素释放障碍可能为其病因之一。由此可见,今后在FD治疗上,以改善胃肠动力障碍及提高血浆胃动素水平,提高FD的治疗率还是大有希望的[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