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缝隙护理在老年冠心病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探究
2019-06-20牛迎东刘晓欣宋岩涛
朱 猛,牛迎东,刘晓欣,宋岩涛*
(牡丹江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黑龙江 牡丹江 157000)
冠心病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简称,是一种因冠状动脉血管发生粥样硬化、血管腔变窄乃至堵塞所造成的心肌缺血或心肌坏死的心脏病,主要的类型有稳定型心绞痛、不稳定型心绞痛及急性心肌梗死等[1]。近年来老年患者冠心病的发病率持续上升,病死率也随之提高,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健康安全。护理在对老年冠心病的治疗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为了提高我院在老年冠心病患者中护理质量,选取此期间内与我院接受治疗的80例患者、通过平行对照的方法对无缝隙护理在老年冠心病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进行探究与分析。现如今此项研究已经结束,相关结果也已分析完毕,现将具体内容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1月~2018年1月于我院诊治的老年冠心病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其中,对照组男23例,女17例,年龄61~83岁,平均(74.5±3.1)岁;观察组男22例,女18例,年龄62~83岁,平均(73.9±2.9)岁。所有患者均在入院后经过检查,符合冠心病的临床诊断标准,且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参与书,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年龄、性别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主要内容为基础护理、日常生活护理、饮食干预等。对观察组患者实施无缝隙护理,首先护理科室成立三个无缝隙护理小组,每组中的护理分管2名患者。创建无缝隙护理排班制度,实施8 h在岗、24 h负责制[2]。护理措施:无缝隙小组护士成员在患者入院后详细了解其病情、生活方式、文化程度、认知程度、心理状态、健康需求等因素,通过与患者及其家属的沟通交流明确患者护理问题,制定相应护理方案。在护理的过程中密切注意患者病情变化,做好日常生活护理、基础护理、饮食护理干预及用药护理干预等,同时对患者进行健康知识教育,并对患者进行针对性的心理疏导,提高其治疗护理依从性。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心血管不良事件的发生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2.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例数(n)、百分数(%)表示,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本次研究的观察指标为心血管不良反应的发生率,观察组的数值结果为0%,而对照组为12.5%,前者低于后者,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心血管不良反应发生结果比较(n,%)
3 讨 论
老年人是冠心病的多发人群,在给予其高效治疗的同时给予其良好的护理,可以显著促进其恢复,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无缝隙护理是一种新型的护理模式,优化整合了优质护理、个性化护理等护理模式,通过护士成立无缝隙护理小组,给予患者全时段、全方位的护理服务[3]。由本文的研究结果可知,接受无缝隙护理的患者心血管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0%,而接受常规护理的患者发生率为12.5%,前者显著低于后者,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可见其良好效果。
综上所述,给予老年冠心病患者无缝隙护理具有显著的应用效果,在临床应用及推广具有较大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