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血液疾病诊断中血细胞形态检测的作用研究

2019-06-20刘书兰

关键词:血细胞形态学分析仪

刘书兰

(保定市传染病医院检验科,河北 保定 071000)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此次研究随机选取2016年5月~2018年6月我院接受治疗的血液疾病患者84例。入选研究对象中,男43例,女41例,年龄21~62岁,平均(41.5±6.8)岁。其中22例贫血、39例感染、8例白血病、9例淋巴瘤患者,出血性疾病患者6例。并在同期于我院接受健康检查的人员中随机选择84例作为对照组,其中男39例,女45例,年龄24~60岁,平均(41.9±6.1)岁,入选对象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入选研究对象均对本次研究知情同意,自愿参加,可良好配合相关检查。

1.2 方法

两组入选研究对象均接受血细胞形态学检查,在接受检查前一天,叮嘱患者接受检查时需要保证空腹状态,并于次日清晨抽取5 mL肘间静脉血,将血液放入含有枸橼酸钠的抗凝管当中。首先实施血细胞分析仪检查,仪器选用迈瑞BC-5180全自动血液细胞分析仪,选择原装配套试剂,严格按照仪器使用说明书进行操作。若是检查结果存在异常,则需要使用瑞氏-姬姆萨对血液样本进行染色,制作血涂片,由专业检测人员使用显微镜检查血细胞,取10个视野,对血细胞形态进行观察,详细记录每例研究对象的异常血细胞个数,重点对异常形态细胞的细胞内结构、大小、色泽以及形态进行观察。

1.3 观察指标

经细胞血液分析仪检查提示异常的血液样本,还需要使用血细胞形态学检测进行复检,对比血细胞形态学检查以及血细胞分析仪检查在血细胞异常检出率的符合率。

1.4 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 22.0软件对研究内数据开展统计学处理,血细胞异常检出率采用n(%)表示,组间比较结果以x2检验,检验结果以P值为准,低于0.05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观察组的血细胞异常检出率远比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通过对血液病异常细胞实施进一步分析发现,贫血患者中红细胞异常20例,中性粒细胞1例;感染患者中37例中性粒细胞异常,红细胞及淋巴细胞异常各1例;出血性疾病患者中6例血小板异常,白血病患者中6例淋巴细胞异常,红细胞及中性粒细胞异常各1例;9例淋巴瘤患者均表现出淋巴细胞异常。

表1 两组血细胞异常检出率情况 [n(%)]

3 讨 论

血液疾病是临床中最为常见的疾病类型,各年龄段人群均可患病,而若得不到及时救治,对患者的各项身体机能均可产生较大危害,并且会对患者生命安全构成严重威胁。细胞形态学是诊断、鉴别血液疾病的有效方法,但是需要进行手工操作,检测所需时间也相对较长,随着检验医学的自动化程度越来越高,逐渐忽视了形态学检查,而当细胞形态、大小出现变化,并且与病理细胞没有产生明显差异的情况下,就容易使临床诊断工作存在漏诊、误诊几率[1]。

而从本次研究中细胞形态学检查结果中可以发现,患有血液疾病患者的血细胞形态异常检出率远高于未患有血液疾病的人群,且血细胞异常检出率达到98.81%,表明血细胞形态检测对于异常细胞具有较高的检出率。在本研究中,患有出血性疾病患者均存在血小板异常,因此血小板异常可高度怀疑患者存在出血性疾病[2]。

综上所述,血细胞形态检测诊断血液疾病的应用价值较高,当血液分析仪不能对血液疾病实施准确判断时,则应当进一步联合血细胞形态检测,避免漏诊、误诊。

猜你喜欢

血细胞形态学分析仪
Sekisui CP3000与STA Compact Max凝血分析仪检测项目比对分析
18例艾滋病合并噬血细胞综合征临床特点分析
Sievers分析仪(苏伊士)
临床检验中血细胞形态学观察与分析
社区管理精神病人全血细胞分析
音乐科学研究中的思想实验——以音乐形态学研究中的四个重大发现为例
颅内后交通动脉瘤破裂出血的临床特征和形态学的危险因素
甲氨蝶呤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发生全血细胞减少不良反应分析
一种用于深空探测的Chirp变换频谱分析仪设计与实现
便捷式家庭安全环境监测分析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