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托伐他汀钙联合氨氯地平治疗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的临床疗效观察
2019-06-20姜海艳
姜海艳
(山东省青岛市即墨区第二人民医院,山东 青岛 266214)
高血压是一种十分常见的慢性疾病,其主要表现为动脉压升高,而持续的动脉压升高又会导致机体对舒张压的控制能力下降,进而累及肝、脑、心、肾等脏器[1]。冠心病是高血压的一种常见合并症,近些年,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的发病率逐年升高[2]。阿托伐他汀钙片属于3-羟基-3-甲基戊二酰单辅酶A(HMG-CoA)还原酶选择性抑制剂,其可有效下调机体的脂蛋白水平。本研究旨在探讨在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中应用阿托伐他汀钙片与氨氯地平联合治疗的临床效果,以期为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治疗方案的制定提供理论参考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以2018年1月~2018年12月山东省青岛市即墨区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124例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作为研究病例,所有病例的临床表现及体征均符合2014年修订版《中国高血压基层管理指南》关于高血压的相关诊断标准以及《中国冠心病防治策略》关于冠心病的诊断标准[3,4]。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124例患者分为观察组(n=62例)和对照组(n=62例),观察组中男性患者35例,女性患者27例;年龄55~80岁,平均(65.54±5.32)岁;高血压病程2~15年,平均(7.45±2.04)年。对照组中男性患者33例,女性患者29例;年龄54~80岁,平均(65.44±5.37)岁;高血压病程2~15年,平均(7.36±2.12)年。观察组及对照组患者的性别、年龄、高血压病程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病例采取氨氯地平与缬沙坦联合治疗,缬沙坦胶囊(国药准字号为H20030777,由珠海天大药业有限公司生产)初始剂量为每次80 mg,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调整至每日80 mg。氨氯地平(国药准字号为H20080733,由宁波天真制药有限公司生产)初始剂量为每次50 mg,每日1次,根据患者的病情适当调整药物剂量,最大剂量为10 mg。
观察组患者予以阿托伐他汀钙联合氨氯地平治疗,氨氯地平的用法用量与对照组一致。阿伐他汀钙片(国药准字号为H20133127,由浙江新东港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生产)初始剂量每次10 mg,随后根据患者的病情适当增加药量,单日服药剂量控制在 60 mg以下。
两组病例均连续治疗8周。
1.3 观察指标及内容
对干预前后两组病例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及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LDL-C)、高密度脂蛋白(HDL-C)变化情况进行比较分析,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末内径(LVDD)变化情况。收缩压、舒张压均为患者平静状态下连续测量3次取平均值;血脂指标均为空腹静脉血测量;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末内径(LVDD)变化采用超声心动图检查测定。
1.4 统计学方法
本文所涉及的数据处理、数据统计均在统计软件SPSS 16.0进行操作,以%表示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进行组间比较;以(均数±标准差)表示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进行组间比较,P<0.05则表示结果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病例的血压及血脂水平变化情况对比
治疗前,观察组及对照组的SBP、DBP及TC、TG、LDL-C、HDL-C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及对照组的SBP、DBP及TC、TG、LDL-C较治疗前均明显降低,且观察组降低的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后两组病例的HDL-C 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病例的血压及血脂水平比较(±s)
表1 两组病例的血压及血脂水平比较(±s)
注:a表示与同组治疗前比较,P<0.05;b表示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
组别 时间 血压(mmHg) 血脂(mmol/L)SBP DBP TC TG LDL-C HDL-C观察组 治疗前 152.43±8.94 98.74±6.85 5.94±0.75 2.42±0.31 3.71±0.44 1.13±0.23治疗后 127.74±6.23ab 84.31±4.24ab 4.33±0.62ab 1.81±0.24ab 2.65±0.32ab 1.09±0.17对照组 治疗前 152.48±8.98 98.71±6.89 5.89±0.71 2.39±0.32 3.72±0.43 1.12±0.21治疗后 136.78±7.65a 89.66±4.88a 4.99±0.69a 2.06±0.26a 3.07±0.39a 1.11±0.20
2.2 两组患者的心功能比较
治疗前,观察组及对照组的LVEF、LVDD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及对照组的LVEF均明显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LVDD明显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均有P<0.05;详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的心功能比较(±s)
表2 两组患者的心功能比较(±s)
注: a表示与同组治疗前比较,P<0.05;b表示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
组别 时间 LVEF(%) LVDD(mm)观察组 治疗前 43.66±5.42 54.55±4.29治疗后 59.78±6.33ab 44.55±3.75ab对照组 治疗前 43.81±5.25 54.41±4.18治疗后 51.65±5.84a 49.55±4.06a
3 讨 论
冠心病的发病机制比较复杂,肥胖、糖代谢异常、吸烟、血脂异常、高血压等均是冠心病的诱发因素,其中高血压及血脂代谢紊乱在冠心病的发生发展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5]。控制血压及调脂治疗对减少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心血管不良事件的发生、改善患者的预后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阿托伐他汀钙片为他汀类调脂药物的一种,其为人工合成药物,其本质属于HMG-CoA还原酶抑制剂药物。机体吸收阿托伐他汀钙后,可对体内胆固醇的合成环节产生阻滞作用,经阻滞后,血浆的胆固醇浓度会有所降低,而低胆固醇浓度环境可刺激低密度脂蛋受体分泌,低密度脂蛋白受体与低密度脂蛋白结合后可达到清除血液中低密度脂蛋白的作用,最终发挥降脂的功能[6]。
氨氯地平系二氢吡啶类钙离子拮抗剂的一种,是第三代钙离子拮抗剂的重要成员。氨氯地平主要通过对血管平滑肌上钙离子的内流产生抑制作用,加之对去甲肾上腺素释放的促进作用,从而发挥松弛小动脉、扩张小动脉的功能[7]。
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后,观察组及对照组的SBP、DBP及TC、TG、LDL-C较治疗前均明显降低,且观察组降低幅度均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后HDL-C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及对照组的LVEF较治疗前均明显升高,且观察组的升高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LVDD明显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果表明,阿托伐他汀钙片与氨氯地平联合治疗的效果较的缬沙坦联合氨氯地平治疗的效果更优。分析原因可能是由于阿托伐他汀与氨氯地平联合应用后,可发挥两种药物的协同作用,进一步提高了控制血压及血脂水平,改善心功能的效果。
综上所述,在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中应用阿托伐他汀钙片与氨氯地平联合治疗患者,可有效控制患者的血压及血脂水平,并能有效提高患者的心功能,对改善患者的预后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