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自身即为课堂资源

2019-06-19徐成钢

文科爱好者·教育教学版 2019年3期
关键词:中学政治教师主导教师

徐成钢

【摘 要】中学政治教师将自己作为课堂资源进行深入挖掘、恰当使用,将自己的社会资源、人生阅历、情感活动、跨界素养引入日常教学活动中,将更有利于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有利于课堂的高效与实效。

【关键词】中学政治;教师;课堂资源;教师主导

【中图分类号】G63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270(2019)18-0094-02

2010年发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下简称《纲要》)指出,“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这一理念在近年的教育改革实践中影响甚大。随着新课程标准和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布,现行的教育实践进一步着重于学生探究活动的开展,尽管在理论上与教师主导作用并不矛盾,但在实践中却存在着各种片面强调学生主体而忽视教师主导作用的倾向,具体体现在以下方面。

一、教师主导作用发挥不好的一些体现

1.集体备课制度的广泛实施,在实践中导致部分非主备课人不重视自己的主导作用。主备课人老师精心设计教案以供全组老师使用,往往在备课中抹杀个人化倾向以增强资源的通用性。但是,一种教学设计对于部分老师能够成立,对于另一些老师却不能成立,或者成立却非较好更非最好选择,这是矛盾的特殊性。如果我们在使用集体案的过程中不认真研究自己的特殊性,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无异于空中楼阁。

2.情景设计很巧妙,但该情景如何产生却含糊不清,探究“伪”问题现象时有发生。如我们来看一段在百度文库资源中下载率非常靠前的教学资源,《股票、债券和保险》一课中的以下情景设计:

“张先生到银行取一年前存入的10万元钱。当拿到2016元的利息时,觉得收益实在是太少了。正巧这时碰到一位在炒股的朋友,劝他投资股票。于是张先生用这10万元购买了一家传媒公司的股票。刚过三天,股票价格上涨,他就赚了5000元,又过了一段时间公司进行年度派息分红,张先生又进帐了1000元。张先生很是兴奋,10万元购买的股票,短短几天就赚了6000元。张先生决定在股市好好地搏一搏。可是半年后,该传媒公司却传出经营不善的消息,股票价格一路下跌,张先生不仅把赚来的钱赔了进去,而且投进去的10万元也开始出现亏损了。问:张先生为什么要购买股票?张先生曾经赚的6000元收入包括哪些部分?是不是投资股票一定能赚钱? 张先生买的股票能退吗?”

该设计与问题的关系非常密切,指向性非常强,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调动学生的思维,难度适中,总的来说非常不错,笔者也曾在教学活动中使用。但问题是:张先生是谁?与小学课本中常见的小红、小明有没有区别?该情境的真实性如何?是否是老师为了达成教学目标而杜撰的一段材料?如果情景缺乏真实性,探究结论的真实性如何保障?不管是初中的思想与品德课、道德与法制课,还是高中的思想政治课,都是实践指向非常强的课程。如果我们解决的不是现实中的真问题(以及不是从生活中抽象出来的真问题),该教学设计再巧妙,也缺乏成立的现实基础。

3.强调学生活动的观念错误地走向极端化,使教师在课堂中成为“主持人”,该现象在各类公开课中广泛存在。在这类课例中,教学活动环节往往被分为几个模块。每一块就换一拨学生,换一种活动方式,学生成为了活动的“主体”,课堂成了活动流程的现场,老师“翻转”成为活动主持人,而活动本身则需要大量的课后时间准备。这类课例,不是探究,而是表演;不只解放学生,顺带也解放了老师,而是走进了更深的深渊。

以上都促使教师思考本身作为独特教育资源的价值。毛泽东同志说:“要把一切积极因素调动起来,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纲要》指出:“人力资源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第一资源,教育是开发人力资源的主要途径。”政治教师在践行“教师主导”理念过程中,如果将自己作为“积极因素”、作为教学资源进行深入挖掘、恰当使用,将自己的所见所读、所行所历、所思所得通过理智的筛选、艺术的处理有选择性地引入教学活动,应当有利于实现教学的高效与实效。

二、树立“自身即为课堂资源”的理念,生动地发挥自身的主导作用

1.在备课活动中,教师应重视连接外脑资源。虽然有很多问题可以通过网络搜索给予解决,但有些问题可能需要通过咨询专业人士来确认。如《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有很多内容涉及到法律的專业知识,我们确有必要向从事法律专业工作的同学请教,这类人脉资源对于我们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毕业的老师来说并不缺乏。而必修一和高三经济思想史的部分选修内容,可以咨询经济界专业人士。当然,经验丰富的同学和老教师更是我们丰沛的外脑资源,向他们学习请教并不是取消我们的主体性和主动性,恰好是我们主体性和主动性的体现。

2.在导入环节的情境设置中,教师阅历是重要的教学资源。如“今天(最近)我看到一段新闻”“我曾经遇到这样一件事”,这类话术都是快捷切入主题的情景语言。情境设置的内容也可以以师生生活为主题,如在教学《价格变动的影响》一课中采用了以下情境设置:“徐老师家到交大附中主要考虑两种通勤方式:公交和自行车。公交约2公里,单程约15分钟。自行车约1.6公里,单程10分钟。每周需从家到单位,往返约七次左右。通勤成本:公交车单程一元,自购自行车折旧维护停车约15元每月。问:你认为徐老师应该如何选择通勤方式?为什么?”该题引入直观的生活案例,让学生感受到价格是影响日常生活消费与服务选择的重要因素。这种“本土化”的问题设计,贴近日常生活,有利于达到“情境设计——深入探究——自然生成”的目的。

3.在探究问题设计中,教师阅历提供了来自生活的“真”问题。仍以《价格变动的影响》一课为例,教师在提出引入性探究问题后,后续问题中“我”仍未缺席:“假如徐老师选择以自购自行车为主要通行方式,那么坐公交上班的可能性倾向于零。对吗?为什么?”该设计提醒学生思考在日常生活中什么样的情况下不会骑自行车上班,以极端天气为切入点,引出学生对消费弹性现象广泛存在的思考。又问:“摩拜单车推出五元包月的同时,青桔单车推出了转发朋友圈每月送60次骑行券的活动。徐老师在购买了摩拜的包月卡后,还会参加青桔的活动吗?为什么?”该设计指向“互为替代商品”这一知识点,并引导学生认识商品经济中竞争的激烈与残酷,并引出下一探究点“价格战对生产经营的影响”。再如,前文《股票、债券和保险》关于股票相关知识的情景探究设计,教师在一定的实践与反思后把“张先生”换成了“徐老师”(笔者):“前几年股市比较红火的时候,徐老师把家里的10万元闲置资金投入股市。但是没过多久,徐老师就从股市撤退出来了,将资金投入到建设银行主办的一只货币基金。问:徐老师为什么要进入股市?又为什么退出股市?为什么又把资金投入了货币基金?”与前例相比,该设计完全来自于笔者真实生活,从股市有风险出发,走向投资多元化的探究,简单实用,亲切可信。

4.在情感价值观类的教学目标达成中,教师的真情实感更易与学生产生共情作用。甚至在打动学生的同时甚至感动了自己,成为另一种意义上的“教学相长”。如在教科版七年级上册《聪明以外的智慧》一课中,笔者以一份潦草的学生作业和一份工整的学生作业为切入,以笔者的书法长进为案例,向学生展示了笔者从小学、中学到大学不同时期的书写材料,让学生感受到书法学习既要锲而不舍、又非遥不可及,而是“态度决定效果、动机延展高度”。又如必修二《中国共产党,历史和人民的选择》一课中,先选用大量视频从党史与时政的角度进行视觉与情感冲击,进一步出示笔者本人的入党申请书节选(我曾自留复印件一份)及笔者进行入党宣誓的视频、照片材料,展示了一个普通知识分子学习、信仰马克思主义并加入中国共产党的过程。这种由历史到当下、由他者到近者的教学设计,不仅是韵律美,关键是信度高、能量正。

5.在进行教学拓展中,教师的视野及思维层次决定了能否引领学生的精神世界。如在必修三的教学中,很多老师感到教材内容比较单薄,需要大量的补充,这就对老师的知识储备(不是指下载的资源数量)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文化是可以互相感染的东西,所以要讲好必修三文化生活,我们教师应当加强自我文化修养。如第4课《文化的继承与发展》、第6课《我们的中华文化》,这些内容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来完成,但如果我们教师自身没有深切的感悟,知识讲授就成了照本宣科,材料论证就成了叠床架屋,情感引领就是自欺欺人,又如何进行课堂评价、组织、引导呢?笔者身边有一位熟稔于音乐的政治老师,调动各种音乐资源来完成这两课的教学,可操作性很强,课堂气氛热烈,各教学目标一体达成。课堂带有一定翻转性质,但老师自身如果没有较高的音乐素养,恐怕是难于现场驾驭的。如果讓笔者来借鉴该老师的课堂架构,作为一个五音不全的老师,则需要将音乐换成古典诗词这个自己相对熟悉的领域,结合近年诗词电视节目创新,估计也可以取得相似的效果。所以说,老师的跨界素养的确是课堂架构的一个现实基础。

学生的成长虽然有家庭、社会和自我思考选择的因素,但他们的每一份进步都与老师密切相关,是所有老师所有教育活动的一个总集合,每一位政治老师也都是学生成长资源的一部分、政治课堂资源的一部分。学生的学要出彩,需要我们每一位政治老师树立“调动一切积极因素”的理念,进一步树立“自身即为课堂资源”的理念,有针对性、有选择性挖掘、使用自己这项人力资源,才能够更好的从心灵走向学生的心灵,作好教学的组织者、实施者。也只有这样,才能促使我们真正做到在生活中随时注意积累教学资源。教学生活是教师日常生活的一部分,优秀的教学生活可以使我们的人生升华,我们的其他日常生活亦可以使教学升华。这也是另一种意义上的“教学

相长”。

猜你喜欢

中学政治教师主导教师
未来教师的当下使命
秋天在哪里
阅读教学不能轻视教师的讲
文言文阅读教学应注重探究阅读
浅谈中学政治教学中新型师生关系的构建策略
美育教师
对数学教学实施“素质教育”的认识
提高历史与社会课堂教学效率的思考与实践
中学政治课基于学业水平测试考试评价方式的历史转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