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教学中巧设疑问的技巧
2019-06-18招勤
招勤
【摘要】本文论述初中语文教学中巧设疑问的技巧:于导入之时设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于疑难之处设疑,突破教学难点;于“愤悱”之时设疑,启导学生的思维;于看似无疑之处设疑,让学生体会作者的匠心。
【关键词】初中语文 设疑 导入 重点 难点 思维 匠心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9)04A-0129-02
常言道:“问号是打开知识大门的一把钥匙。”教师巧用这把钥匙,引导学生开启知识之门,摘取智慧之果,既是教学要研究的重头戏,更是实现使学生由“学会”到“会学”的关键。有效的课堂提问,能使学生增长知识,开拓思路,培养创新精神。在平时的教学实践中,笔者始终注意从以下四方面设疑。
一、于导入之时设疑,激发兴趣
教师在开始讲授新的教学内容时,应围绕所要解决的中心问题巧设疑问,引出課题。教师于导入之时设疑应充分考虑学生的心理特点,所设的疑点应有一定的难度,能使学生暂时处于困惑状态,促使学生产生迫切学习的兴趣,从而使学生的思维尽快活跃起来。在课堂导入设疑,也有利于创设教学氛围,使课堂上显现出一种特殊的气氛和情调。
在导入时设疑的方法有很多,其中一种是把前面学过的几篇课文与本课有机地联系起来,创造氛围,通过设疑引出课题。在教学《梦回繁华》(部编版语文教材八年级上册)时,笔者这样设疑:“前几节课,我们跨过《中国石拱桥》,领略了我国劳动人民的智慧;来到《苏州园林》,欣赏了中国古典园林的自然之趣;今天我们将穿越时空,通过一幅杰出的画作来到北宋京城繁华的街市,了解当时的市井风情。这幅画被人称为宋代的百科全书,大家知道是哪一幅画吗?想了解画作描绘了怎样的繁华景象吗?”笔者在课前导入中既以前几课的教学为阶梯,为学生营造一种熟悉感,又为新授课创设了一个有趣的氛围,一下子激发了学生的兴趣。
教师在导入设疑时还可以结合音乐、图片、视频等视听资源,给学生直观的感受。笔者在教学朱自清的《春》(部编版语文教材七年级上册)时,以奥地利著名音乐家小约翰·施特劳斯的《春之声圆舞曲》作为背景音乐,然后用课件展示与春天有关的动人画面,接着提问:“你听到了什么?你看到了什么?你的内心被触动了吗?朱自清笔下的春天,是你心中的春天吗?”笔者先是通过音乐、图片唤醒学生的感受,又通过设置疑问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于重点、难点之处设疑,提纲挈领
有些问题关系着对全文主旨的理解、反映了作者的思想感情、鲜明地显示出文章的语言表达特点,解决了这些问题,就是解决了语文学习的重点;有些问题比较复杂,有一定的难度,学生往往心有所得,却无法用语言表达出来,即使有所表达,也说得似是而非,解决了这些问题,往往就解决了文章的难点。教师在设疑时要关注文章的重点与难点,因为重点与难点就是一篇文章教学的灵魂,学生解决了教学重点、突破了教学难点,一篇课文的学习也就水到渠成了。教师将疑问设置在重点、难点之处,可起到提纲挈领的效果,引领学生带着问题钻研教材,认真听课,为掌握重点、突破难点埋下伏笔。
比如对于贯穿《藤野先生》(部编版语文教材八年级上册)全文的一条红线——鲁迅爱国主义的思想感情的把握,学生往往不易一下子看清,而这又恰恰是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是能否把握全文主旨的关键。教师要帮助学生理解好这个问题,可以采用分层设疑、逐层领会、全面把握的方法。对此,笔者分层设计了如下问题:①作者为什么要离开东京到仙台?②到仙台途中为什么对“水户”“日暮里”这两个地名记忆深刻?③“匿名信”和“看电影”两件事使作者的思想受到了怎样的触动?反映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④作者为什么又要离开仙台,并弃医从文?这样层层设疑,学生自会顺藤摸瓜,水到渠成地厘清文章的主线,既突破了重点,又分化了难点。
三、于“愤悱”之时设疑,启导思维
古人云:“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学生处于“愤悱”的学习状态时,是思维最活跃、学习兴趣最浓厚之时,教师于此时设疑能激起学生进一步探索、研究的热情。因此,教师的提问要善于抓住学生“愤悱”之机,有效地启发学生的思维,使之茅塞顿开。
范仲淹《岳阳楼记》(部编版语文教材九年级上册)通过“迁客骚人”的“以物喜”“以己悲”与“古仁人”的“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博大胸襟进行对比,强烈地引起了学生思想感情的激荡,“古仁人之心”深深地打动了学生的心。这时教师可抓住契机,进行相应的点拨:作者为什么在开头展现滕子京的政治功绩?这与后文赞美“古仁人之心”有什么关系?作者最后感叹“微斯人,吾谁与归?”“斯人”指什么人?包括谁?其中暗含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这时由于学生的大脑皮层处于思维的兴奋状态,便会顺理成章地想到:这暗示了滕子京就属于“古仁人”,“斯人”即指“古仁人”,也暗指自己;既是慰友,又是自慰。久而久之,学生自然会养成对课文进行深入思考的思维品质。
四、于看似无疑之处设疑,体会匠心
南宋朱熹曾说:“读书无疑者,须叫有疑。”教材中的有些内容看似平淡,处于无疑之境地,其实是于无声处有“惊雷”。如果我们细细品味,会发现此处意味深长,恰是作者匠心妙笔之处。教师要在这些看似无疑之处设疑,引导学生体会作者的匠心独运。
苏东坡《水调歌头》(部编版语文教材九年级上册)一词最后两句是“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对于词中“但愿人长久”中的“人”,学生往往会不假思索地理解为“子由”(因词前小序已有交代),看似无疑,实则大有文章可做。若仅指其弟一人,本词绝不会这么脍炙人口,对此,笔者巧妙设疑,故意追问:“联系词的写作背景,这个人指谁?——子由。难道仅仅是指子由吗?”这一问题激活了学生的思维,学生立刻想到这个“人”的内容丰富、广泛,不仅指“子由”,也指天下所有的离人,更指天下所有热爱生活的人。但愿人人平平安安,虽相隔千里,也能共享这美好的月光。笔者这一问,不仅让学生领会了这首词的高远立意、巧妙构思,感悟到了词人的博大胸襟,还让学生得到了情操的陶冶,可谓一问多得。
语文课堂设疑艺术的根本是要有启发性,所设疑问一定要从教材实际和学生实际出发,要有利于完成教学目标,突破教学的重点、难点,而且所设计的问题要有一定的思维价值,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开发学生的智力,提高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真正学会运用这把钥匙开启智慧之门。
(责编 秦越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