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集体教学活动中优化教师有效提问的策略
2019-06-18梁金凤
梁金凤
【摘要】本文以A公立幼儿园为例,采用观察法和录像分析法,深入观察集体教学活动中教师提问的现状,分析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教育建议,探索教师有效提问的优化策略。
【关键词】集体教学 提问 现状 优化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9)04A-0113-03
提问是幼儿园集体教学活动的核心,教师的提问是否有效直接影响师幼互动的质量和教学效果。虽然提问在集体教学活动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但有不少教师存在“重数量、轻质量,重答案、轻过程”等主要问题,如果对幼儿的有意义学习没有起到促进作用,反而成为一种阻碍。鉴于此,笔者决定深入A公立幼儿园实地集体教学活动中,观察教师提问的现状,分析教师提问存在的问题,并针对如何进行有效提问提出优化策略。
一、集体教学活动中教师提问的现状
(一)集体教学活动中教师的无效提问
由表1分析可见,教师的无效提问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封闭性提问,问题与幼儿的学习特点不相符,教师提问口语化且常常自言自语,如“好不好、对吗、你猜猜”等问题。在大班体育活动“海龟运蛋”中,80%的提问为封闭式提问,教师引导幼儿观察海龟运蛋的过程,幼儿不需要任何思考就可以用“好”来回答问题。在中班音乐活动“不怕困难的小猴王”中,60%的提问为封闭式提问,教师以音乐导入,引导幼儿判断哪一部分是小猴子出现时播放的音乐。教师的问题与幼儿的年龄特点不符。如在大班科学活動“奥菲利亚的影子剧院”中,60%的提问难度过大,教师的教学目标之一是使幼儿知道怎样能让大小不同的物体照出一样大的影子。对于大班的幼儿而言,教师的这个提问难度过大,幼儿没有通过实际操作而直接凭空想象,很难得出正确的回答。
从以上分析可知,在不同班级以及不同领域的教学活动中,教师的无效提问仍然存在,无效提问有不同的表现。如封闭式提问、教师自言自语、问题与幼儿的学习特点不相符、问题口语化过多等是无效提问比较常见的类型。
(二)集体教学活动中教师的有效提问
由表2分析可见,不同活动的提问目的各有不同,教师都能根据教学活动内容对幼儿进行提问,且其提问的目的主要是为了传授知识技能,教师在这方面的提问属于有效提问。如在大班健康活动“海龟运蛋”中,65%的提问是为了使幼儿掌握平衡爬行的要点,教师通过提问、示范等方法,使幼儿知道在搬运过程中应保持身体平衡才能保护蛋。在中班语言活动“最漂亮的巨人”中,60%的提问是为了让幼儿了解巨人的形象,教师以一张巨人的图片让幼儿了解巨人的形象,40%的提问是为了鼓励幼儿学会用“乔治把××变成××,帮助了××”该句式来表达画面内容,引导幼儿认识巨人的形象特点和鼓励幼儿学会用句式表达画面内容。如在大班音乐活动“舞动的丝巾”中,80%的提问是为引导幼儿根据节奏的变化做动作,幼儿在教师的提问中,不断感知音乐节奏的快慢,并能根据节奏的快慢做出不同的动作。
从以上分析可知,教师提问目的是为了传授知识技能,使幼儿通过教师的提问获得某种知识技能。
二、集体教学活动中教师提问存在的问题
(一)教师提问以封闭式提问为主
教师的提问类型包括开放式提问和封闭式提问两种,开放式提问包括回忆型、理解型和运用型;封闭式提问主要包括“是不是、对吗”等结构词。笔者对A公立幼儿园集体教学活动中教师的提问分析发现,小、中、大三个班级的教师在组织集体教学活动时,都倾向使用封闭式提问。教师在集体教学活动中较多使用“对不对、好不好”等封闭式问题进行提问,幼儿不需要思考就可以回答,甚至在注意力分散的情况下,也能回答教师的问题,因为幼儿在回答问题时只能选择“是”或“不是”“好”或“不好”这几个词,而不能从其他角度去思考。从提问的有效性来看,教师所使用的封闭式提问属于无效提问,在提问的过程中,幼儿虽然回答了教师的问题,但没有经过思考。如果教师在教学中长期使用这一类型的提问,不仅不利于发散幼儿的思维,也不利于提高教学效果。
(二)教师提问的对象以集体为主
教师在提问对象的选择方面,倾向于集体提问为主。在教学过程中,不管是集体提问还是个别提问,都会出现幼儿回答问题机会不均等的现象。在集体提问中,虽然大部分幼儿都能回答,但总有一些幼儿是沉默寡言的;在个别提问中,教师关注的仅仅是个别幼儿,大部分幼儿也可能处于被忽略的状态。在教师提问的过程中,提问对象是以集体为主,如果幼儿的回答合乎目标,说明教师的提问可能是有效的;如果幼儿的回答偏离目标,说明教师的提问可能是无效的。
(三)对幼儿的回应以肯定、重述问题、直接给出答案、自言自语等方式为主
教师对幼儿的回应主要分三种情况,一是幼儿的回答符合教师的提问,二是幼儿的回答偏离教师的提问;三是幼儿未回答。
如果幼儿的回答符合教师提问时,教师往往以“好”“请坐”“对”“不错”或是直接重复答案。如果幼儿回答偏离教师的答案时,教师会说“请你们再仔细听一遍”,或是直接选择给出答案。如果幼儿未回答时,小班教师一般以自己回答的回应方式为主,即教师自言自语;中、大班教师往往降低问题难度作回应。
三、集体教学活动中教师有效提问的优化策略
(一)了解各年龄阶段幼儿已有的经验
了解幼儿已有的经验是教师有效提问的前提,也是开展教学活动的关键。心理学家奥苏贝尔有这样一句话:“假如让我把全部教育心理学仅仅归结为一句原理的话,我认为影响学习唯一最终的因素就是学习者已经知道了什么,要探明这一点并据此进行教学。”在教学活动中,教师的提问不是随意的、盲目的,一方面教师应对幼儿的经验有一定的了解,另一方面应在了解幼儿已有经验的基础上进行教学提问的设计。如果教师不了解幼儿已有经验,提问的难度过大,幼儿无法回答,容易打击幼儿的自信心,教师的提问也是无效的;如果教师在幼儿已有经验的基础去构思提问,幼儿只要经过认真思考,就可以回答问题,既达到了教学目标,教师的提问也是有效的。
教学不是知识的传递,而是对幼儿原有经验的激活、分享、拓展和提升的过程。教师的提问是提升幼儿已有经验的一个过程,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应根据各年龄阶段幼儿的特点设计问题,使幼儿在已有经验的基础上,通过教师的引导,对教师的提问做出有效回应。如在大班社会活动“有趣的十二生肖”中,教师应在本次活动之前使幼儿具有一定的前经验,即知道十二生肖包括哪些。在设计教学活动时,教师应根据幼儿的前经验来设计问题的层次,如“在12生肖中,哪种动物应该排第一?为什么?”教师对各年龄阶段幼儿已有经验的把握,为集体教学活动的开展做了充分的准备,促进集体教学活动有效提问的实现。
(二)提问的目的应以传授知识和引导思考相结合
教师提问目的以传授知识和引导思考相结合,是教师有效提问的过程性保障。教师有效提问要以引导幼儿思考为目的,幼儿只有通过思考,才能把一个陌生的、外在的、与自己无关的对象变成熟悉的、可以交流的,甚至是内化心智的存在。从表2可知,教师提问目的主要是为了传授知识技能。幼儿教师的教学观是对教学目标、教学方法和教学过程等方面的价值判断和基本看法。教师的教学观决定教师提问目的的取向。在集体教学活动中,教师提问目的主要是为了完成教学任务,即向幼儿传授知识技能,在这个过程中,大部分教师只注重幼儿的学习效果,而忽视幼儿在学习过程中对问题的思考,幼兒虽然习得某种知识技能,但不需对其进行思考,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幼儿的发散性思维。
“思考”不仅可以使幼儿探索问题的答案,获得成就感,还能促进幼儿发展智力。教育应是主体间意义的赋予、思考与创造的过程。在教学活动中,教师提问的目的应以传授知识技能与引导思考相结合,既让幼儿获得知识技能,也要注重幼儿思考能力的培养。如在中班语言活动“最漂亮的巨人”中,教师以一张巨人图片导入,从巨人的身高、外貌、着装三个方面向幼儿提出问题,提问的目的是让幼儿对巨人有初步的认识,即向幼儿传授巨人这一形象的知识,提问仅仅以传授知识为目的。在本次活动中,教师提问的目的应以传授知识和引导思考相结合,教师可以先让幼儿观察图片,说出巨人身高、外貌、着装的特点,向幼儿传授巨人这一形象的知识,接着问幼儿:“为什么它叫巨人,它的外貌、身高和我们普通人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通过这个问题,使幼儿对“巨人与我们平常人有什么差别”这一内容进行思考,发现巨人独特的特点,加深对巨人形象的认识,体现教师提问目的以传授知识技能和引导思考相结合。可见,传授知识和引导思考相结合的提问是高认知水平的提问,是教师有效提问的过程性保障。
(三)提问的策略应以开放式提问为主
在集体教学活动中,教师应以开放式提问中的理解型提问和应用型提问为主。在理解型提问中,教师要求幼儿对已知信息进行内化处理,再运用自己的语言进行表述。如在大班社会活动“有趣的十二生肖”中,教师讲述十二生肖的故事后,对幼儿进行提问:“哪只动物排在第一?哪只动物排在最后?为什么?”通过两个问题,教师引导幼儿对故事内容进行内化,并用自己的话表述动物的排序及其原因。在应用型提问中,教师不仅要求学生将已知信息进行归类分析,而且还要进行加工,达到透彻理解和系统掌握的目的。当幼儿能用自己的语言表述十二生肖的排序后,教师通过提问及各种游戏,让幼儿迅速将十二生肖进行排序并深化记忆。
(四)应注重反思教学经验
教学反思是教师着眼于教学过程来分析自己,从而做出某种行为、决策以及产生结果的过程,是一种通过提高参与者的自我观察水平促进能力发展的手段。美国心理学家波斯顿提出了教师成长公式:成长=经验+反思。有研究者认为,教师经验的增长离不开教师的反思,教师的反思对教师的经验积累起着重要的作用。
教学活动是一个充满复杂变化的过程,作为教师应把握住教学的脉搏和发展趋势,提高自身反思的能力,促进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教师对教学活动的反思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即活动前、活动中、活动后。活动前进行反思主要是对设计的教学活动进行反思,教师一般把反思的重点放在活动的目标和问题的设计方面,可以对提问的有效性、可行性进行判断;活动中的反思是对教学过程情境进行反思,有利于及时调整提问类型;活动后的反思是对教学过程所产生的问题进行反思,有利于改进教师在提问中存在的问题。提问是教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有效的提问不仅提高教学活动效果,还能提高教师自身的提问水平。
总之,在集体教学活动中,教师的提问体现出不同的特点,有效提问与无效提问都会存在,教师应结合幼儿的年龄特点设计问题,帮助幼儿达到最近发展区,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陈苗.基于幼儿原有经验的有效教学之探讨[J].小学时代(教师版),2009(7)
[2]凌桂枝.体验性学习在幼儿园教师教法课中的有效运用[J].中国教学学刊,2010(9)
[3]章晓璇.幼儿教师教学观与教学行为关系研究[D].兰州:西北师范大学,2012
[4]郑三元.幼儿园班级制度化生活[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5]陈素娥.以实践反思为途径,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J].贵州教育,2008(9)
[6]刘芸艳.幼儿园教师教学艺术[M].重庆:西南大学出版社,2001
(责编 杨 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