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畜产品出口效率实证分析
2019-06-18石自忠王明利
石自忠,王明利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与发展研究所,北京 100081)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畜牧业发展成效显著,畜禽生产规模持续增长。但长期以来,畜牧业仍然存在生产发展方式滞后、生产结构亟待优化、生产效率总体不高、国际市场竞争不强、资源环境约束趋紧、粪污处理难度加大、产品质量安全隐患突出等制约,不利于畜牧业持续稳定健康发展,也难以满足人们对优质畜产品的消费需求。近年来,我国畜产品进口急剧增长,出口水平处于低位。1992 年,我国猪肉进口几乎为零,牛肉、羊肉、鸡肉进口量分别为0.10、0.01、7.80 万t,2016 年四者分别增至162.02、57.98、22.01、59.27 万t。猪肉、牛肉、羊肉、鸡肉出口在2000 年之后基本处于下滑趋势,2016 年四者出口量分别降至4.85、0.41、0.41、22.65 万t。畜产品对外依赖度的持续提升及出口量的持续下滑不利于国内畜牧业发展及畜产品市场的稳定。科学测度我国畜产品出口效率及其变化趋势,系统把握未来我国畜产品出口潜力,可为提高畜产品国际竞争力、推升畜产品出口优势相关政策的制定与实施提供重要参考。
当前,国内关于畜产品贸易的研究主要集中在3 个方面:一是畜产品贸易特征。近年来,我国畜产品进口持续增长,畜产品贸易逆差扩大,未来畜产品进口持续增长的势头难以扭转[1-4]。同时,基于马尔可夫状态转换模型研究得知,畜产品进出口贸易波动存在明显的状态转换及阶段特征[5]。二是畜产品国际竞争力。国内学者借助国际市场占有率、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国际竞争力指数、质量升级指数、国内资源成本系数法等指标和方法对畜产品国际竞争力进行评估,结论基本一致,即当前我国畜牧业及畜产品竞争力总体不强[6-8]。三是畜产品贸易及竞争力影响因素。影响我国畜产品贸易及竞争力的因素涵盖双边经济发展水平、人口数量、汇率、贸易距离、产品质量安全水平、突发事件、SPS 措施等多方面[9-13]。总体来看,针对畜产品贸易效率的研究少,仅有的针对畜产品贸易效率的研究围绕“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家进行,认为我国对沿线国家肉类产品出口效率持续提升,且存在较大潜力[14]。
当前,逆全球化思潮及贸易保护主义盛行,国际贸易环境日趋严峻,在如此恶劣的外部环境下,如何提高畜产品国际竞争力,着力提升畜产品出口效率,积极推进畜产品出口,已成为畜产品贸易的重要研究议题,同时对于促进国内畜牧业及畜产品市场稳定发展、发挥畜产品贸易市场效应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基于此,本研究选取1992—2016 年我国猪肉、牛肉、羊肉、鸡肉等主要畜产品出口非平衡面板数据,借助随机前沿引力模型,测度主要畜产品出口效率及其变化特征,挖掘其内在涵义,以供市场及政策决策参考。
1 模型构建与数据说明
1.1 模型构建 在畜产品进出口贸易中,贸易潜力即在无摩擦条件下的最大贸易量,出口效率则为实际贸易量与最优贸易量的差异程度[15],出口效率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贸易潜力的大小。本研究借助随机前沿引力模型系统测定我国主要畜产品出口效率。当前,Battese 等[16-17]提出的随机前沿模型最为经典,相应的时变衰减模型可进行如下表达:
式中,Yit和Y*it分别表示我国第t 年对i 国的主要畜产品实际出口额和最优出口额;X 为待考察核心变量,如GDP、人口、贸易距离等;β 为待估参数;ν 和μ 衡量的分别为随机冲击和非效率因素,前者服从零均值、σ2方差的正态分布,后者一般被假定服从正态分布、对数分布或截尾正态分布;TE 为时变技术效率。
本研究根据Battese 等[16-17]提出的随机前沿模型并参考相关研究[18-20],结合引力模型构建计量经济模型:
式(5)中,Yit为我国第t 年对i 国的主要畜产品出口贸易额;GDPc 和GDPt 表示我国及贸易伙伴国GDP,POPc 和POPt 分别为我国及贸易伙伴国人口总量;Distance 衡量的是贸易距离,Border 表示是否存在共同地理边界,Language 表示是否存在共同语言。
1.2 数据来源与说明 本研究考察的主要畜产品包括猪肉、牛肉、羊肉和鸡肉。因不同年份我国畜产品的贸易伙伴国和地区不同,所选基础数据属非平衡面板数据,样本区间为1992—2016 年。我国猪肉(商品编码0203)、牛肉(商品编码0201 和0202)、羊肉(商品编码0204)和鸡肉(商品编码0207)出口贸易数据来自UN Comtrade 数据库,我国及贸易伙伴国GDP 和人口总量数据来自FAO 数据库,我国与贸易伙伴国之间的贸易距离、与贸易伙伴国是否存在共同地理边界以及是否存在共同语言等相关信息则来自CEPII 网站。其中,贸易距离依据主要人口或经济集聚地加权计算得到[21-22],计算公式:
式(6)中,dij为贸易距离,dkl表示两国主要人口或经济集聚城市之间的距离;popi和popj为两国人口总量,popk和popl为两国主要人口或经济集聚城市的人口数量;θ 为贸易距离弹性,取值为1。
2 实证结果与分析
2.1 模型估计结果 我国猪肉、牛肉、羊肉、鸡肉等主要畜产品出口模型的具体估计结果如表1 所示。根据模型估计结果得知,γ 值较高,且均通过1%水平下的显著性检验,说明我国主要畜产品出口实际贸易与前沿贸易之间所存在的差距,主要来源于贸易非效率因素。由此可见,本研究考虑随机前沿非效率因素合理。
由表1 可知,我国GDP 对牛肉、羊肉及鸡肉出口均有显著正影响,而贸易伙伴国GDP 对牛肉出口具有正影响,这符合贸易实际,国内及贸易伙伴国GDP 越大,越有利于我国畜产品出口。除羊肉及鸡肉外,我国及贸易伙伴国人口数量对畜产品出口的影响基本呈现出负作用;人口总量在一定程度上可反映一国市场规模,包括畜产品供给及需求能力,其影响可正可负;如果一国畜产品需求大于供给,其出口量会减少,否则出口会增加。贸易距离对牛肉出口具有显著正影响,而对鸡肉出口具有显著负影响;贸易距离反映贸易成本,一般情况下贸易距离越大,我国出口贸易量越小;但近年来我国牛羊肉出口市场主要布局在香港及中亚中东地区,加之贸易量小、贸易伙伴国不多,多数国家处“一带一路”沿线,致使呈现出随贸易距离增大而逐渐扩大的态势。此外,两国之间是否存在共同地理边界、是否存在共同语言均对我国猪牛羊肉出口具有显著正影响。
2.2 畜产品出口效率
2.2.1 畜产品出口效率时序变化趋势 由表2 可知,1992—2016 年,我国牛羊肉出口效率稍高于猪肉和鸡肉。我国猪肉出口效率先呈现出波动上升的态势,但近两年下滑趋势明显;猪肉出口效率从1992 年的0.05 波动上升至2014 年的0.15,2015 年下滑至0.09,2016年进一步下降为0.06;但与1992 年相比,2016 年出口效率较高,年均增长率为0.95%。我国牛肉、羊肉及鸡肉出口效率则基本呈现出下滑态势,三者分别从0.83、0.89 和0.25 下降至0.19、0.33 和0.10,年均分别下降6.03%、4.03%和3.50%。
表1 主要畜产品出口随机前沿引力模型估计结果
总体来看,我国畜产品出口效率较低,近年更是处在较低水平,这也在一定程度上说明我国畜产品出口及效率还存在较大的提升空间。其中,猪肉出口潜力最大,其次为鸡肉,再者为牛羊肉。近年来,畜产品出口效率低且处于下滑态势的原因主要与畜产品国际竞争力及国内需求缺口相关。从现有研究文献得知,我国畜产品国际市场竞争力不强[6-8],这是导致我国畜产品出口效率处在较低水平的最根本原因。近年来,随着城乡居民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及消费结构的持续改善,国内畜产品消费需求逐步提升,而畜产品有效供给相对不足,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压缩了畜产品出口,拉低了出口效率。未来,随着国内畜牧业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畜产品国际竞争力将得到持续增强,畜产品出口效率也将逐步提升。
表2 1992—2016 年我国主要畜产品出口效率
2.2.2 畜产品出口效率区域变化趋势 如表3 所示,就猪肉出口效率而言,1992 年,我国出口到俄罗斯的效率最高,达到0.49,出口到其他国家的效率均低于0.10;2000 年出口到俄罗斯的效率达到0.53,但之后由于贸易格局转变,猪肉出口效率变化较大;到2016 年,出口到吉尔吉斯斯坦的效率最高,达到0.31,其他国家均低于0.10。就牛肉出口效率而言,1992 年排名前5 的国家和地区分别为吉尔吉斯斯坦、朝鲜、中国香港、马来西亚和俄罗斯,出口效率均在0.97 以上,之后出口效率下滑趋势明显,2016 年排名前5 的国家和地区分别为吉尔吉斯斯坦、朝鲜、约旦、中国香港和乌拉圭,出口效率分别为0.48、0.26、0.19、0.08 和0.07。从羊肉出口效率看,1992 年排名前5 的国家和地区分别为中国香港、阿联酋、卡塔尔、沙特和日本,2016 年排名前5 的国家和地区变为约旦、吉尔吉斯斯坦、中国香港、科威特和阿联酋,出口效率分别为0.64、0.54、0.49、0.12 和0.11。就鸡肉出口效率来看,1992 年中国香港最高,效率达到0.68,其他国家相对较低;至2016 年,出口到吉尔吉斯斯坦的效率最高,达到0.78,其次为阿富汗、香港、格鲁吉亚和塔吉克斯坦,效率分别为0.47、0.18、0.15 和0.14。
表3 我国主要畜产品出口效率排名一览表
总体来看,我国畜产品出口效率的区域分布不均衡,且不均衡程度在持续加大。近年来,我国猪肉、牛肉、鸡肉对吉尔吉斯斯坦出口效率最高,羊肉对约旦和吉尔吉斯斯坦出口效率最高。畜产品出口效率不平衡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合理强化出口效率的迫切需求,但这种需求需要建立在适度的基础上。特别是在逆全球化思潮和贸易保护主义日益盛行的宏观背景下,出口市场过度依赖某个或某几个国家和地区,也会给畜产品出口贸易带来潜在风险。未来,我国畜产品出口贸易市场应该在效率与平衡上寻找再平衡,即畜产品出口贸易既要寻求规模和效率的提升,也要兼顾贸易市场的多元化。
3 结论与启示
本研究基于1992—2016 年猪肉、牛肉、羊肉和鸡肉等畜产品出口贸易非平衡面板数据,借助随机前沿引力模型进行实证分析,得出如下结论:其一,我国畜产品出口效率低且近年呈现出下滑态势。1992—2016 年,我国猪肉、牛肉、羊肉和鸡肉出口效率较低,均值分别为0.08、0.52、0.63 和0.17。其中,猪肉出口效率先呈现出波动上升态势,但近两年下滑趋势明显;牛羊肉及鸡肉出口效率一直呈现出波动下滑态势。畜产品出口效率低下,反映出我国畜产品出口潜力还存在巨大空间,迫切需要出台相应措施提升畜产品出口效率。其二,畜产品出口效率区域分布不均衡。我国畜产品出口到诸多国家和地区,但出口效率较高的国家和地区极少,特别是近年来随着贸易格局的不断改变,贸易效率不断下滑,出口效率区域分布不均衡程度持续加大。
根据上述研究结论,提出如下政策启示供参考:其一,加快推进畜牧业现代化,切实提高畜产品国际竞争力。进一步加大畜牧业政策扶持力度,加快推进传统畜牧业转型升级,以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引领现代畜牧业发展,切实提高畜牧业规模化、标准化、机械化水平,着力提高畜产品出口规模及效率。其二,强化畜产品出口贸易合作,推动贸易市场多元化。当前,畜产品进出口贸易受到国际贸易保护主义的严峻挑战,应在切实提高畜产品质量及国际竞争力的基础上,强化与贸易伙伴国家和地区之间的贸易合作力度,促进畜产品出口流量和效率;同时在保障畜产品出口效率的基础上,推进畜产品出口市场多元化,防范因市场过度集中存在的贸易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