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文化强市建设视域下的市民素质提升探讨

2019-06-17刘媛

卷宗 2019年15期

刘媛

摘 要:市民是城市的主体,市民的文化水平体现着城市的文化水平,市民的素质也体现着城市的文化素质,加强市民的文化素质是建设文化强市的必经之路,也是建设文化强市的奠基石。因此,提高市民素质蓄势待发。本文以此为基础,就文化强市工作中市民的地位与作用、市民素质在文化强市里的要求以及在文化强市的建设中如何提升市民素质等内容予以具体阐述,旨在通过相关研究工作的开展,为新时期文化强市工作的发展提供积极的参考。

关键词:文化强市建设;市民素质;优化探析

基金项目:基于核心价值观背景下的衡阳市高职学生教育管理与市民素质提升关系研究(项目编号:2017D063)

1 文化强市中市民的地位和作用

伴随社会的进步,城市的发展,市民素质在城市整体竞争力与文化强市建设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我们也慢慢发现,市民的文化素质与一个城市的文明程度息息相关。

1.1 市民素质的提高是文化建设的根本

市民是一个城市的主体,市民的人生观价值观关系到一个城市所拥有的文化背景,同样也影响着文化强市的建设与发展[1]。市民作为整个城市最重要的力量,说明,市民的综合素质越高,在建设文化强国的力量就越大,当文化建设成为每个市民信念,那么每个市民为建设文化强市都会付出自己的一份力量,成千上万的市民形成一份强大的力量,文化强市的形成就指日可待了。文化强市建设要想长久立于不败之地,必须强化市民的文化素质,并且,不止强化市区市民的文化素养,对周边的地区,甚至遥远的山村也应该强化文化素养,这样才有利于强化整体的民族素质。如果,市民的整体意识浅薄或素养缺失,那么就会给文化强市的形成带来不利影响,因此,市民素质的提高和加强是城市文化建设的根本。

1.2 市民素质提高是文化建设的追求

社会主义追求的目标之一就是人的全面发展。马克思主义提出要建设先进文化。文化对经济发展的巨大反作用启用我们,先进文化是团结人心、凝聚力量的精神纽带,是保持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良性互动的润滑剂,是推动经济社会科学发展的强大动力[2]。我们要在“先进”上下功夫,真正弘扬先进理念、创作优秀作品、传播科学思想。由此可见,市民不仅要有素质,而且要提高素质,保持市民素质的先进性,如果市民的素质保持一成不变,那么城市的文化建设也会停滞不前,并且,不是简单的提高文化素养,而是通过正确的方法传播弘扬先进文化,使一个城市真正处于文化建设巅峰。其实文化建设是从人民出发,同样也是为了人民。人民的整体素质提高了,那么整个城市的文化素养也提高了,同样,城市也回报给人民,让人民享受在文化的殿堂里。人口众多的地方莫不过城市里,俗话说人以类聚物以群分,整个城市都是有文化素养的人,那么城市所体现的也是有文化有内涵的城市。

1.3 市民素质的提高是文化建设的要求

光靠法律和制度营造的社会环境是无法满足建设文化强市的需求的,建设文化强市先进文化与现代理念作为支持,更需要的是市民的高素质来维持。随着社会经济持续快速发展,人们不仅仅是单纯得到物质方面的满足,对精神文化需求日益提高,一个城市好的文化环境对市民的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会产生深刻的影响。

例如,一个城市都是一些腐朽的落后的文化,人们长期的生活在这样的环境下,那么,人们的思想势必会变成腐朽的、落后的。但如果一个城市随处可见的都是先进的、高雅的、科学的文化气息,那么市民的文化水平还会腐朽吗?落后吗?换句话说,市民的素质整体提高了,那么这个城市的文化水平也就整体提高了,与别的城市的竞争也就增强了,也有力的推动了文化强市的建设进程。所以说,市民文化素质的提高代表着城市的文化素质的提高。市民素质是建设文化强国必不可少也是重中之重的前提。

2 市民素质在文化强市里的要求

市民素质体现在生活的方方面面,一个人的生活观、价值观都会体现在一个人的文化素养上,因此市民素质也是一个城市经济、政治、文化的统一表现。

2.1 提升市民经济素质

经济是基础,文化属于上层建筑。他们之间相互关联,相互作用。在现实生活中人们也很难将经济活动和文化活动截然分开[3]。也可以说,几乎所有的经济活动都是受到文化因素的影响。经济活动本身就是人类所特有的文化活动,而文化的特性又渗透于整个经济活动之中。文化既是一种动力,又是一种资源。文化的这种看不见、摸不着的底蕴作用,便成了经济发展中所隐含的深层次动力。因此,提升市民的经济素质也等同于提升市民文化素质。

2.2 提升市民政治素质

政治文化是政治发展的源头活水,会对一个国家的政治发展进程产生重大影响。历史经验和现实实践都不同程度地证明:中国政治文化对当代中国文化发展具有多方面的促进作用。也就是,提高市民的政治素养也是提高文化素养必不可少的条件。中国政治文化是中华历史传统积淀与现实社会发展的综合产物,它不仅体现着当代中国政治发展的特点,而且也不可避免地带有传统历史文化的烙印,即它不是单一性或综合性,而是呈现出多元化并存的现状。这也就需要市民不断丰富政治素养,全面接受政治文化,以此提高自身的整体文化素养。

2.3 人文素质

城市的发展以文化作为引导,同时文化也成为新时期城市经济发展的增长点也是文化强市建设的一大内容。其与传统的发展方式有着较大的差异,主要是就城市中最具发展潜力且有城市特色的文化元素予以发掘。通过以文化为发展指标的具备较强文化综合实力的城市,这种潜在的需求变必须要求市民本身具有与之相匹配的人文素质。所谓的人文素质通常指的是人们在人文方面所具备的综合品质,人文素质首先包含了较高的政治品格与思想道德素质,其次是具有一定的视界与事业。第三是必要的审美素质。加强市民人文素质的培养与引导也是文化强市的必要环节。

2.4 科学素质

作为文化形态的重要组成部分科学素质同样推动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科学素质背后所蕴含的开放、民主、合作等观念与新时期社会发展的很多理念不谋而合。市民科学素质的高低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文化强市发展过程中区域经济的发展态势。就科学素质的实際内涵而言,其在主要包含有必要的科学知识、以科学精神为引导的价值取向、理性的思维。其中必要的科学知识决定了市民对于科学技术理念及相关专业知识的掌握程度。价值取向决定了市民开拓进取、捍卫真理的科学奋斗精神。理性的思维则决定了市民对于事物本质的把握水平。只有具备了这三种基本的素质,才能在面对具体的问题时采用辩证的思考方式来予以应对。

2.5 创造素质

创造素质的本质是人们从事创造活动时所必须具备的基本要素。其主要体现在原有能力、知识以及观念的一种突破与重组。其作为一种对旧规范和旧制度的变革,本质上也是对未知领域的开拓进取与奋进。创造素质并不是少数的社会精英所独有的素养,是每一个独立的个体都具备的不可多得的素质。其主要包含有创造意识、创造勇气以及创造才能三个主要的要素。这三个关系之间,创造的勇气是创造过程的主要动力、创造意识则是创造的出发点,而创造才能则是创造的具体保障。对于市民而言,其是否具备较高的创造素质,很多程度上取决于一个城市的发展风格与地域文化创造速度。这些要素对于城市人员的价值体系走向以及生活情趣的高低多有着重要的影响。对于市民的创造素质而言其作为一个地域文化的重要表现,也是避免新时期城市发展“千篇一律”怪状的有效完善。是一个城市个性要素及文化特色的重要表现形式。

3 在文化强市的建设中如何提升市民素质

市民素质的内涵很广,包含多个方面,包括学习能力、总结能力、学识经验、进取精神、社交能力等等多个方面。关键还是靠市民根据自身特点发挥自己的特长,为整个城市的文化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坚持以人为是发展市民素质是一个长期的发展战略,应从各方面促进市民素质的全面提升。

1)任何文化形式均是以人为出发点,人既是文化的开拓者,又是文化的制造者,人从出生就无可不免的被当地的环境所影响,因此营造积极向上的文化环境对城市里的每个人都是尤为重要的。这就需要在文化建设中坚持全民参与,全民管理,全民推崇,最终实现所有的文化素养全民追求。

2)看一个城市是否具有文化强市的标志就是市民素质。要想尽快达到文化强市,必须加强对市民文化素质的培训,使市民的文化素质尽快与文化强市相符合,符合当下对市民素质的要求[4]。首先展开全面的市民素质教育,开展一系列培养文化素养的活动,鼓励全民参与,指导市民接受新鲜事物,摒弃陈旧保守的思想,积极接受积极向上的文化气息。其次,充分发挥典范案例,弘扬先进人和事,鼓励市民去效仿和学习,逐步把先进的文化信息运用到自己的身上。尽快营造一个积极向上的文化氛围。最后,从教育着手,所谓少年强则国强,少年弱则国弱。结合学校开展文化活动,从孩童抓起,使每一个人文化素养得到提升,以此带动整个社会的文化素养的形成。

3)完善相关的政策和法律法规。对于严重损害一个城市文化氛围的举动,通过普通的教育已经无法挽回社会风气,这时候就需要相关的政策和法律来维持整个社会的稳定,合理的制度和法规是现代社会必不可少的武器。同时,要增强法律法规的执行力度,保证法律法规的实用性。也要借鉴其它城市甚至其他国家的文化建设的管理,做到未雨绸缪,减少甚至避免破坏社会风气的情况出现。

4 总结

在文化强市的大背景下,市民素质的高低对于文化强市的建设有着重要意义,要尽快跟上社会发展的步伐,推旧崇新,早日成为文化强市。市民素质是城市文明、文化品位和核心竞争力的集中体现,其素质的高低直接关系着文化强市的建设进程。提高市民素质是文化强市建设的迫切要求、根本保证和追求目标。本文所述内容皆立足实践,就文化强市建设视域下的市民素质提升问题展开探析,致力于通过相关研究工作的开展,为新时期文化强市事业的进步以及每一位市民生活质量的提升提供可靠地支持。

参考文献

[1]张志刚.市民素质与城市精神文明建设[J].行政论坛,2002(7):56-57

[2] 王桂安.提高市民素质与创建文明城市[J].发展论坛,2002(10):28-30.

[3]韩慧,臧秀玲.创新型城市构建中公民意识的功能、现状及培育[J].理論学刊,2011(9):85-88.

[4]贾京生.世界城市与市民素质—— — 论市民文化素质是建北京世界城市的重要根基[J].美与时代(上),2011(04):9-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