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红色文化视角的高校工科院系学生人文素养培养创新机制研究
2019-06-17邹潇
摘 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进入新时期,对高校育人也提出了新要求。人文素质作为大学生素质中不可或缺的有机组成部分,对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三观养成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从当前高校工科院系的学生人文素质培养现状来看,还存在着学院课程导向功利化、不重视人文课程以及学生不重视人文素质学习、人文素质养成动力不足等问题,如何培养又红又专、德才兼备的当代大学生,是每一位高校思政者应该思考的问题,红色文化作为中国共产党人留给我们的宝贵精神财富,可以作为高校工科院系人文素质教育的一个切入点,从拓展线上红色课堂、依托团学打造红色校园文化等方面进行努力。
关键词:高校 人文素养 创新机制
基于新时期中国对高等教育的重视,随着“双一流”建设方针的贯彻实施,对高校的发展也提出了更高层次的要求,高校育人的最终目标是培养全面发展、又红又专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具体到工科院系,除了学科专业知识和实际操作能力,人文素养也是学生“全面发展”概念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人文教育在我国高校的工科院系却存在边缘化的局面,重构现实需要和人文引领并重的工科教育体系迫在眉睫。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背景下高校学生人文素养的内涵意义
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进入新时期。“新”的内涵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站在了更高层级的历史方位上,相应的,也对新时期高校育人提出了新要求;再者,新时期的文化、政治、经济的发展,使得新时期大学生的三观养成显示出了不同特征的趋向。因此,在新的育人形势和文化政策下,如何立足高校实际,大力弘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不断推进高校学生人文素养建设,培育出德才兼备、思想过硬的又红又专的全面型人才,是每一位高校思政教育者应该思考的问题。
基于高校视域下的人文素养,其基本内涵是一种对人类生存、世界命运保持关怀的可贵精神,它要求尊重人的存在,追求人的向上发展,是一种向善的普世价值观。深厚的人文素养能够帮助大学生养成积极乐观的处世心态,帮助他们正确处理人己关系、物我关系,培养他们对社会的正确认知,养成追求“真善美”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高校大学生的人文素养具体表现形式体现在两方面,一是正确认识自己,引导自身思考人生的意义与价值,完善人格与人性,启发自身做一个智慧、修养的当代大学生;二是正确认识世界,找到自身于世界中的准确定位,正确认知人类世界存在的意义,激发自身改造世界、让世界更美好的向上品质。相较于工科院系教育发展实用价值的培养目标,人文素质教育更多地是引导大学生以一种关怀的精神关注人类改造物质世界的意义,从情感层面来审视人类世界的存在,以一种超乎目的性的实践探索,以期达到对现存社会的完善修正,对未来社会改造的正确判断。
二、高校工科院系大学生人文素养养成现状
当前的高校工科院系人才培养体系中,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就是忽视对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重实用轻人文成为工科院系人才培养普遍存在的问题,“精于科学,荒于人学”是大多数工科院系教育的真实写照。其具体的表现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方面,从学院层面来说,是工科院系的文化素质课程安排不合理,课程体系功利导向严重;工科院系普遍以追求实用价值为导向,在市场经济时代的背景下,重视对专业技能的培养,旨在培养出毕业即能上岗、即插即用的专业性人才,因此工科院系“重理轻文”的教学思想还非常普遍,针对学生的课程设计也服从于这一培养目标,重实用课程,轻人文课程;重实际操作,轻艺术学习。为数不多的人文课程也大多流于表面,在师资配备、学院资金投入等方面都不够重视,从这一维度来说,缺乏人文素质教育的工科院系人才培养将造成社会上人们价值观的缺失,导致过于重视科技创造而忽视对和谐社会理念的追求。
另一方面,从学生角度来说,是学生本身对人文素质的重要性认识不足,重视不够。基于工科院系强调实证和实用的培养方针,大多数工科院系学生因此疏于对书写能力、语言表达、文学艺术修养等感性方面的培养,也缺乏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基本把握,不了解中国传统文化、不清楚中国革命历史的大学生大有人在。同时,受就业市场的影响,因工科学生毕业后普遍从事技术岗位,对实训能力相当重视,导致工科学生往往将主要精力投入到实操能力的锻炼上,忽视了对自身人文素质的培养。这种趋势导致当前大学生道德缺失的现象偶有发生,如多年前的刘海洋向动物园的狗熊泼洒硫酸事件,以及近来时常见诸网络报道的校园霸陵事件、“裸条借贷事件”等一系列社会问题,都反映我国高校大学生存在一些价值观崎岖、道德感不强的现状,应当引起我们高校思政者的
注意。
三、基于红色文化视角的高校工科院系大学生人文素养培养具体创新路径
红色文化是中国共产党在长期的革命岁月和建设改革中形成的一系列品质,不仅与中国传统文化一脉相承,更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具体实践形态。红色教育便是要让学生铭记历史,传承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强大的精神支柱。在漫长的革命岁月中,形成了长征精神、西柏坡精神、延安精神等宝贵精神资源,留下了芷江受降纪念馆、抗美援朝纪念馆等一大批宝贵物质资源,这些资源都是人文素质教育宝贵的素材,是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良好载体和有效途径。具体到高校教育中,如何利用和传承好这些宝贵红色资源,开展专业教学和实践教学,从而达到提高大学生人文素质?可从以下两个方面开展工作:
第一,夯实基础课堂,拓展线上红色课堂。工科院系的人文课程存在“浅、少、粗”等问题,在教材选择、教学形式上都有很大的创新空间。一方面,工科院系可以加强师资投入,修订贴合大学生阅读习惯的人文通识课本。以湘潭大学为例,黄建新老师编写的《湘潭大学校史》便是一本适合工科学生阅读的人文课本。书中记载的1974年湘大复校,从祖国八方赶来支援湘潭大学建设的第一代教职工披荆斩棘、呕心沥血的故事令人动容:没有宿舍,就借住在附近农舍家,蚊虫叮咬难耐,便雙脚泡在桶里,一边继续阅读教案;夏季多雨,鞋袜全湿苦不堪言;冬天奇冷,农舍破败不遮风雨。在这样艰苦卓绝的环境中,湘潭大学培养了以袁亚湘、欧进萍、周向宇等三位院士为代表的一大批优秀学子,这种不畏艰难、立志笃行的“湘大精神”影响了一批批学子。这样的人文课本贴近实际,真实感人,蕴含的正能量也更能打动学生。另一方面,当前的网络媒介发展迅速,也是当代大学生获取讯息的主要渠道,以红色文化为切入点的工科人文教育,可以开展网络红色教育公开课、举行红色文化线上活动等迎合大学生兴趣的内容,如湘潭大学依托易班网络社区举行的“平语近人——习近平总书记用典”默写竞赛,在全校的工科院系中得到了推广,以化工学院为例,参与率达到了87%。这样的网络红色文化活动,不仅有助于大学生知晓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同时也能帮助他们培养对中国共产党的深厚感情。
第二,依托团学建设,打造红色校园文化。校园文化即“以学生为主体,以校园精神和大学办学理念为主要特征的大学生群体文化”,它在红色文化融入高校育人工作中发挥着重要载体作用。将红色文化的理念与校园文化相结合,利用校园文化的育人功能,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效果。基于工科院系的就业导向,工科学生普遍更倾向于发展实际技能,忽视校园文化活动,导致活动参与度不高,最佳办法就是院系依托团建,以团委学生会为主要活动组织方,利用团委学生会在大学生中广泛的影响力,主抓校园物质文化和校园精神文化,对校园红色典故、红色人物进行挖掘,打造一到两个经典红色文化品牌活动,营造良好的高校精神文化氛围,在潜移默化中行之有效地完成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以湘潭大学化工学院为例,每年的团委学生会换届,将会进行一次“韶山毅行——重走毛小道”的经典红色文化活动,通过重温当年毛主席走过的12公里求学小道,激励大学生去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脚踏实地地去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这样的校园活动,很好地做到了依托红色文化,采取了简单易行的活动形式,在潜移默化中实现对工科学生的三观塑造,可为工科院系的人文教育活动提供一定参考。
参考文献
[1]庄海龙,新时期高校红色文化育人研究[D].扬州大学,2018年
[2]舒前毅.融入红色文化资源创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J].湖北行政学院学报.2017,(5)
作者简介
邹潇(1991.3—),男,湘潭大学文艺学硕士,现为湘潭大学专职辅导员。主要研究方向:学生思政教育、文学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