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共情教育”之于留守幼儿交往能力发展的策略与研究

2019-06-17王珍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2019年12期
关键词:交往能力策略研究

王珍

【摘 要】共情教育,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情感连接的纽带,是受教育者建立健康人际关系的重要基础,是促进孩子社会性能力发展的重要途径。留守儿童,是需要社会给予关爱的弱势群体。留守儿童因为环境因素、教育因素的影响,他们大多性格比较孤僻,心态不自信,缺乏正常的人际交往基础和能力,长期以往,留守幼儿的人际关系能力远远低于其他儿童。因此,提高留守幼儿交往能力是当前幼儿园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本文从幼儿园教研工作的实际出发,提出了“共情教育”之于留守幼儿交往能力发展的科学策略,旨在为文献的相关阅读者提供一定的借鉴。

【关键词】“共情教育”;留守幼儿;交往能力;策略研究

【中图分类号】G61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12-0045-01

心理学家Bruce D.Perry指出:最好的教育是——永远不要忽视共情的力量。共情,是共鸣、是换位思考、是用孩子的眼睛看世界。留守幼儿在交往过程中存在自我中心、缺乏安全感、偏狭、排斥、攻击、冷漠、缺乏合作意识等令人担忧的状况,严重影响了孩子的社会性发展和健康成长。新时代,转变策略,巧用“共情教育”,切实提高留守幼儿交往能力。

一、激发兴趣,优化整合环境创设

著名科学家爱因斯坦曾说过:兴趣和爱好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无形的动力,当孩子兴致勃勃去干某一件事情时,才会有良好的情趣。“共情教育”与环境创设的优化整合,可以有效激发留守幼儿交往的兴趣。环境创设优化可以多方面做起,一是创建“心理护师工作室”——心灵氧吧。儿童心理教育是比较重要的教育方法,主要是针对儿童的心理特点和心理健康设置的。“心理护师工作室”主要是由专业的心理护师组成,定期为留守幼儿开设课程,给予心理指导和辅导。心理护师会根据幼儿性格特点准备各式各样的设备,比如心理沙盘、涂鸦墙、玩偶、各种小人书、玩具等,和幼儿边游戏边交流,让幼儿在玩乐中敞开心扉,说出自己的心理话。心理护师一般每周开设3-5次谈心谈话活动,第一时间了解幼儿的学习、生活、情绪、交友、身体等方面的情况,交流感情,培养幼儿良好的心态和健康的心理。二是创建爱心小屋。设立专项资金,创建爱心小屋,为留守儿童撑起“保护伞”。“留守儿童爱心之家”室内场地建设标准要大于50平方米,配备课桌椅、水、电、暖、通讯、网络等设施,分区域进行特色布置,包括通话区、游戏区、学习区、档案区等等,打造出一个具有“家”氛围的场所。学校还可以通过提供亲情连线、学业辅导及动员组织义工开展各种形式的帮扶活动,让孩子们得到温暖和关怀。孩子们可以通过亲情连线与父母联系,告诉父母自己在学校的生活、学习情况,通过视频展示自己的作业,老师也通过视频进行家校互动。三是创建亲子基地。亲子阅读是家长与孩子作为同伴一同阅读的形式,可以引导孩子与家长分享阅读体验,让家长帮助孩子培养起阅读习惯,在此过程中建立密切的亲子关系。创建留守幼儿亲子书阅读体验基地,将基地打造成为温馨、舒适、有爱的场所。学校定期组织教师、爱心志愿者参与到亲子阅读中去,帮助留守儿童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读书中培养自信、自立、乐观的人生信仰。

二、融入主题活动,指导留守幼儿学习交往

传统的幼儿园教育多以认知和技能养成为教学导向,而忽视了3-6岁儿童正处在身心发展的重要阶段,面临自我意识、情绪管理、人际沟通、社会适应等多方面的成长问题。以提高留守儿童交往能力为主题的系列活动,可以有效指导留守幼儿学习交往能力。一是开展“迎新年亲子party”。新年,是中国人的传统节日,也是留守儿童家长返乡过节的日子。“迎新年亲子party”就是有效利用家长陪伴的时间,展开一次别开生面的活动。主要参与者是幼儿和家长。幼儿与家长一同快乐烘焙、表演、亲子游戏,让留守幼儿与父母一起体验迎新年的快乐,在游戏中进一步增强了留守幼儿的交往能力。二是举办“亲子运动会”,组织全院幼儿及家长开展了“亲子运动会”,以院务会为组织,向留守儿童捐赠运动服;以县妇联为组织,向巾帼志愿者征聘“爱心爸妈”志愿者,在亲子运动会中,让“爱心爸妈”志愿者与留守儿童结对,模拟家庭亲子运动会,一起参加各种亲子运动项目,零距离的接触增加他们之间交流的机会,在留守儿童和。爱心爸妈”之间架起浓浓的亲情桥梁,指导幼儿学习与“爱心父母”的交往,让留守儿童们充分感受到社会的关爱。三是开展“家庭故事”比赛活动。家庭,是儿童首先接触的环境。家庭,是儿童内心深处最柔软的地方。讲述家庭故事,是幼儿打开心扉,让老师和同学认识自己、认识自己家庭的过程。教师要为全体幼儿树立一个理念:不管家长在不在身边,家庭永远是最温暖的地方。通过一次面对面的讲述交流,给幼儿相互认识和了解的机会,开展讲故事比赛,讲述自己的家庭故事,发展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为幼儿友谊加深提供活動基础,为留守幼儿学习交往奠定基础。四是将“混龄游戏”纳入日常。幼儿园混龄游戏是将不同年龄段的幼儿混合在一起进行游戏的组织形式,它为幼儿提供了一个近似家庭的生活学习环境,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中国现代幼儿无兄弟姐妹带来的弊端。混龄游戏对促进独生子女社会化、个性化及其智力、语言发展有独特意义。幼儿园老师、护师组织留守幼儿在“留守幼儿爱心之家”开展混龄游戏,让孩子打破年龄界限,自主选择参与游戏,并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交往合作,使之获得不同层次的发展。五是将“阅读活动”纳入日常。幼儿园学校在“留守幼儿亲子书阅读体验基地”举行亲子阅读推广活动。向社会招募“爱心妈妈”,与留守幼儿“大手牵小手”结对亲子阅读,创建“共情陪伴”模式,让留守幼儿在“爱心妈妈”的陪伴下,体验亲子阅读的快乐。并将阅读活动贯入日常活动中,通过开放式阅览等形式,丰富留守幼儿的文化生活,让留守儿童能在爱心与书籍的陪伴下快乐成长,促进留守幼儿社会性良好发展,进一步拓展了留守幼儿的交往空间。

三、家园同步,强化留守幼儿的交往能力

留守幼儿的交往能力需要学校和家庭的共同帮助和共同努力。一是学校要建立“有效链接”。充分发挥幼儿园先进网络设备的优势,由心理护师通过专用微信和QQ账号,定期组织留守幼儿与远在他乡的父母进行视频通话,以“亲情热线”的方式让父母与孩子进行情感交流和亲子互动,抚慰留守幼儿孤寂的心灵,使孩子充分感受到父母的爱,从而促进他们健康快乐成长;同时也给在外的父母带去了温暖,进一步增进家长与留守幼儿之间的情感。同时,还要建立“家长微信交流群”,为留守幼儿及父母提供在线咨询、平时家园沟通等服务。二是学校要建立“成长档案”。为每位留守幼儿建立一个“个人成长电子档案”,将幼儿的成长足迹以丰富多彩的文字、照片、录像、声音等形式,形象、直观地记录在上,呈现在留守幼儿与家长面前。为家长与孩子之间创设优质的沟通平台。通过录制VCR的形式将“留守幼儿”的点滴与家长的期盼记录下来,存入“档案”,在孩子与家长倾听各自心声的过程中,拉近彼此的距离,进一步发展幼儿的交往与表达能力。三是学校要提供“理论基础”。学校要邀请专家为“留守儿童”监护人开展家教知识讲座。广泛宣传正确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力促祖辈家长的教育意识产生变化,能正确区分爱和溺爱的界限,懂得爱要适度,给孩子们开创一个崭新的心理安全教育的氛围和环境,让他们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佚名.国外共情训练理论与实践对我国留守儿童情感教育的启示[J].外国教育研究,2018,45(9):106-117.

[2]张娜娜.农村留守幼儿言语交际问题及对策研究——基于幼儿言语交际能力的发展结构[J].特立学刊,2013(6):38-41.

[3]佚名.共情陪伴与留守儿童精神健康——基于2010年中国家庭追踪调查的实证研究[J].世界经济文汇,2018,246(05):76-95.

本文为江西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8年度课题《“共情教育”之于留守幼儿交往能力发展的策略研究》的课题研究成果之一,课题编号为:18PTYB205。

猜你喜欢

交往能力策略研究
民办高校大学生交往能力的探讨
小班幼儿交往能力的培养
浅谈如何培养幼儿的交往能力
高中英语书面表达问题分析及策略研究
关于提升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质量的策略研究
目的论角度下的英语翻译策略研究
提高小学数学教学有效性的策略研究
重构小班“娃娃家”环境,建立幼儿交往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