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长江流域茶树菇袋料栽培技术

2019-06-17梅再胜

科学种养 2019年6期
关键词:石膏粉茶树菇棉籽壳

一、栽培季节选择

長江流域茶树菇袋料栽培可在春秋两季进行。菌丝生长温度3~35℃,最适温度23~28℃;出菇温度16~32℃,最适温度20~25℃。春季袋料栽培的茶树菇一般在2月中下旬至3月接种,4月中下旬至5月开始出菇;秋季袋料栽培的一般在8月下旬至9月接种,10月下旬至11月开始出菇。

二、培养料配方及调配

1. 培养料配方

配方一:阔叶树木屑36%,棉籽壳36%,米糠或麦麸20%,玉米粉5%,豆饼粉或茶籽饼粉1%,石膏粉1%,白糖1%。

配方二:棉籽壳84%,米糠或麦麸10%,豆饼粉或玉米粉5%,石膏粉1%。

配方三:甘蔗渣粉39%,棉籽壳39%,米糠或麦麸20%,石膏粉1%,白糖1%。

配方四:阔叶树木屑73%,米糠或麦麸20%,豆饼粉或玉米粉5%,石膏粉1%,白糖1%。

配方五:玉米芯粉50%,棉籽壳30%,米糠或麦麸17%,石膏粉2%,白糖1%。

配方六:麦草粉75%,米糠或麦麸15%,玉米粉8%,石膏粉1%,白糖1%。

配方七:稻草粉或稻壳39%,棉籽壳39%,米糠或麦麸12%,玉米粉8%,石膏1%,过磷酸钙1%。

配方八:棉籽壳60%,稻草粉或稻壳15%,米糠或麦麸15%,玉米粉8%,白糖1%,过磷酸钙1%。

配方九:棉籽壳83%,米糠或麦麸10%,豆饼粉或玉米粉5%,石膏粉1%,白糖1%。

配方十:茶籽壳粉70%,米糠或麦麸20%,茶籽饼粉8%,石膏粉1%,白糖1%。

以上配方中,主料以棉籽壳较好;阔叶树木屑以泡桐、杨树、柳树等速生、材质疏松木材的木屑较好。有条件的栽培基地,给培养料中另外添加总量5%~15%的茶籽饼粉,则栽培效果更好。

2 .培养料调配

先将棉籽壳、麦草粉、稻草粉、稻壳、甘蔗渣、茶籽壳粉、玉米芯粉、阔叶树木屑等主料按配方倒入拌料场堆成锥形,再把米糠、麸皮、玉米粉、豆饼粉、茶籽饼粉、石膏、过磷酸钙等辅料按配方撒向堆面,人工翻干料堆2~3遍,使其混合均匀。然后加水60%~65%,加水前将白糖按配方溶于水中,然后一同泼入料堆,人工翻料堆3~4遍,将培养料搅拌均匀,也可用搅拌机将培养料搅拌均匀。接着用试纸检测培养料pH值是否为6.5~7.5,如果不是,可以用生石灰粉调节。调配后的培养料含水量以用手紧握少量培养料时,指缝间有水渗出而不下滴为佳。

培养料拌好后,制成高1米、上宽1~1.5米、下宽1.5~2米、长度不限的梯形发酵料堆,料堆上覆盖塑料薄膜保温。当料堆温度上升至60℃后,保持12 小时翻堆1次,恢复堆形后再发酵3天,散堆后当堆温下降到30℃以下时即可装袋。

三、装袋

选用长33~40厘米、宽15~18厘米、厚0.005厘米的高密度低压聚乙烯塑料袋作为栽培用袋。每袋装入发酵好的培养料500~650克,折合干料300~400克,装好后,在培养料中央用圆捣木打1个深约10厘米的洞穴,然后用线绳捆扎袋口,扎成活结,以便灭菌后两端接种。装料要注意装至料袋的2/3即可,空余的料袋部分便于出菇期管理;装料还要注意松紧适度一致、料面平整,以促进两端出菇、避免周边出菇。

四、灭菌

将料袋进行常压蒸汽灭菌,并保持100℃灭菌12~14小时;或者保持0.14兆帕高压蒸汽灭菌1.5~2小时。

五、接种

灭菌后当料袋温度降至30℃左右时即可接种。接种可在接种室、接种箱、接种帐中进行,要严格按照无菌操作规程进行;茶树菇菌丝生长偏慢,要加大接种量,一般750 毫升1瓶或1袋的菌种可接种袋料10~12袋;接种时先除去表面厚约1厘米的老化菌种,将菌种分成蚕豆大小后接种于料袋两端,并使菌种通过约10厘米深接种洞穴接种到培养料中部。

六、发菌

1. 发菌室清扫消毒

用于茶树菇栽培的发菌室要求干燥、干净、通风、避开阳光直射,使用前按发菌室每立方米空间用10毫升40%甲醛加5克高锰酸钾,或10克硫磺粉放入点燃的木炭盆中进行密闭熏蒸消毒,24小时后再通风透气。

2. 菌袋摆放

接种后的料袋称为菌袋,将菌袋及时移入发菌室发菌。春季发菌室菌袋的堆码高度为1~1.1米,秋季为0.8~0.9米,发菌期间环境温度要尽量保持在20~28℃,空气相对湿度保持在70%以下,并保持空气清新、无阳光直射。

3. 发菌管理

进入发菌室7 天后翻堆,翻堆时要将菌袋上下、内外对调,以利于每个菌袋发菌均匀一致。翻堆时还要仔细检查,将不萌发的菌袋集中在一起重新接种;对杂菌污染较轻的菌袋,可封闭注射1%多菌灵溶液消毒、灭杂菌;对杂菌污染较重的菌袋,则清出栽培基地做有机肥。检查完后向发菌室内喷0.5%甲醛溶液消毒,喷1 000~1 500倍液的菊酯类农药防虫。以后每间隔7~10天翻堆1次,每次翻堆均按照上述程序操作1次。

如果春季发菌期间遇到较长时间的低温天气,且菌丝已经吃料较多,可采用铁钉或针锥等工具刺孔增氧的方法刺激菌丝生长,孔要刺在菌丝周边1.5~2厘米范围内菌丝即将生长的区域,铁钉或针锥与菌袋呈45°角斜刺,远离菌丝的区域、杂菌污染的区域不能刺孔。刺孔1~2天后菌丝会旺盛生长,并释放出大量热量,使菌袋温度和发菌室温度大幅度上升,因此刺孔后要注意加强通风换气、及时翻堆,以免高温烧菌。一般接种后经过40~50天菌丝即可发满菌袋,达到生理成熟。

七、出菇期管理

茶树菇的菌丝发满菌袋后,需经过7~15天的后熟培养。培养期间要增加散射光,尽量保持环境温度在20~28℃;料面分泌出黄色至深褐色分泌物,进而出现深色斑块时,就是现蕾的先兆。

1. 催蕾

将发满菌丝的菌袋袋口打开,把袋口拉直,将出菇两端料面的种块和老菌皮刮掉,白天给菌袋堆覆盖塑料薄膜,晚上揭去,以创造10℃以上的温差环境,并保持环境空气相对湿度在90%左右,白天保持一定的散射光照,加强通风换气,保持空气清新,以催生菇蕾。一般经过5~10天,小菇蕾会大量发生。为方便管理,将菇蕾大小基本一致的菌袋集中在一起。

2. 子实体生长期管理

出菇期间尽量保持环境温度在20~28℃;如果室内环境温度超过30℃,要将袋口充分拉直放松,以免幼菇萎缩或腐烂。出菇期间保持环境空气相对湿度在85%~95%,環境空气湿度主要通过地面洒水、空中和墙面喷雾等方法保持,洒水时不可将水珠溅落在子实体上,以免造成腐烂或影响品质。同时,要适当加大通风换气力度,但室内空气流动速度不可过快。茶树菇生长期间,室内保持一定浓度的二氧化碳,可抑制菌盖开张、促进菌柄生长、提升商品品质;室内保持适量散射光,可促进子实体生长粗壮、色泽加深、商品性状提升。

八、病虫害防治

茶树菇属于中温偏高温菌类,比较容易发生病虫害,其病虫害防治应遵循“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原则。

1. 严格管控环境

菇房应远离畜禽舍、垃圾堆、臭水沟等容易产生病虫害的地方,在使用前全面清除室内外的垃圾、灰尘、杂草、杂物,并密闭熏蒸消毒;如有烂菇、病菇、菇渣,都要及时进行清除处理,防止杂菌滋生;并要经常搞好环境卫生。尽量控制好各生长时期适宜的温度和湿度,适时通风透气,避免湿度过大,子实体表面不能有水滴或有水渍状。

2. 设置防虫防鼠门窗

菇房门窗外层要设置防鼠钢丝网,内层要设置80目防虫网;菇房内每200米2面积设置1盏黑光灯或高压静电灭虫灯,在有菇蚊、菇蝇发生时,每晚开灯3~4小时进行诱杀。

3. 严格无菌操作

严格按无菌操作要求接种,按要求对菇房消毒,保持清洁,及时清除并处理病虫害,处理之后培养料患处要用5%生石灰水涂抹消毒。

九、采收

当茶树菇子实体经过5~7天的生长、菌膜即将破裂、孢子尚未大量散发、菌盖转白且即将展开、菌盖直径2~3厘米时采收为宜;如采收过晚,菌膜就会破裂,菌褶会变成褐色,孢子成熟并散落在菌盖上,茶树菇的商品价值会降低。第一批茶树菇采收后6~8天又可长出1批,共可采收4~5批。袋料栽培茶树菇的生长周期通常为90~100天,一般10~11千克鲜菇可加工成1千克干菇。培养料的生物转化率一般为80%~100%。

茶树菇子实体容易脱落,菌柄容易折断,菌盖容易碰碎,而且成熟批次不太明显,所以采收时动作要轻,先用手轻握菌柄基部,再适当旋转,即可单朵或整丛采下。注意尽量不要损伤菌盖和菌柄,也不要损伤幼菇。

十、采收后管理

每次采收后,清除菌袋上残留的老菌柄和萎缩的菇蕾、幼菇,搔去老菌皮厚度0.2~0.3厘米。然后将菌袋的袋口捏拢,尽量保持环境温度在20~30℃,停止喷水、洒水3~4 天,让菌丝恢复生长,待料面长出新的气生菌丝时,再适时喷水、洒水。

如果菌袋的水分和营养消耗过多,重量明显变轻,可进行重补水,常采用灌水法和注水法。灌水法是往每个菌袋内灌入80~100毫升水,放置12~24小时后将余水倒去。注水法是用注水器将50~80毫升水注入每个菌袋。重补水可与菌袋补充营养相结合,即按照每10升水溶入葡萄糖100克、复合肥50克、尿素20克、三十烷醇0.05克的标准制成营养液,再进行重补水。重补水后进行常规出菇管理。

(作者联系地址:梅再胜 湖北省黄石市磁湖东路2号 市农业局 邮编:435002;柯晓华 黄石市植保站 邮编:435000;张早军 大冶市还地桥镇农业技术服务中心 邮编:435100)

猜你喜欢

石膏粉茶树菇棉籽壳
茶树菇菜谱
棉籽壳质量对平菇熟料栽培的影响初探
棉籽壳饲用现状研究
棉籽壳作为绵羊饲料营养特性的研究
食用菌主要原料棉籽壳价格或以稳中震荡波动为主
什么水煮什么花
石膏粉热膨胀有关问题研究探讨*
请问目前国内陶瓷行业用石膏粉的种类有哪些?
从暴利开始的茶树菇
茶树菇液体培养碳氮源的筛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