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后有序:建构学校文化的新视角
2019-06-17孙晓燕
孙晓燕
摘 要 学校文化建设需要新的视角。先看背景后看远景,先重成长后看成功,先找亮点后看缺点,先重有趣味后看有意义,如此先后有序,建立新的学校德育磁场,力促师生成长。
关 键 词 学校文化;道德磁场;新视角
中图分类号 G41
文献编码 A
文章编号 2095-1183(2019)05-00-03
众所周知,每一所学校都有其文化存在,也有其相应的文化特点。学校文化如何,直接影响着师生的价值观,影响着学校变革的推进与发展。而学校最本质的特性是人文性,即其利己成己、利人成人、利万物成天下之根性。因此真正催人奋进、真实感人的文化力量,还要将以德治校作为学校文化构建的新视角,不仅建立道德层面的精神信仰,更强调文化行为的精神引领和积极的心理干预。
笔者所在学校地处城乡结合部,80%的学生是打工子弟和村民子女,学校德育难度可想而知。一方面学生行为习惯不好,家长无暇管教孩子,优秀的教师总想调走、不安心工作;另一方面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均衡教育的普及,附近居民的孩子不能择校,只能就近入读。如何改变这种学校生态,让先进的文化流淌起来?这成了学区居民和全校师生的共同期待。在对学校进行SWOT分析后,我们转换视角,打破思维定式,通过 “四先四后”,持续、有效地建构道德磁场,敏锐捕捉人本理念下的广泛认同,收到显效。
一、先看背景后看远景
学校发展凝聚着历史、现实和未来的智慧。一所学校的发展远景只有与它的传统及师生发展建立联系,才能生成根系,并枝繁叶茂。[1]因此,在谋划美好远景之前,先要走进它的背景,分析它的发展历程,理清学校发展脉络,才能找寻到学校发展的出路。杨匏安纪念学校是一所为纪念杨匏安烈士而建立的百年老校,而烈士坚忍不拔、信仰坚定的精神正是时代弘扬的最强音。在这样的背景下,学校充分挖掘丰富的红色教育资源,让校园的每个方寸之间都融入红色情怀和环境育人的特质。据此讲革命历史故事,觅烈士足迹,诵烈士诗词,演革命题材的小话剧,立足当下,继承传统,丰富学情,用红色基因润育学生,让师生的内心受到感染触动。
同时,校园内得天独厚的绿色资源正是生命教育的最好场所。利用两千平方米的“开心农场”,每个班都开辟一块试验田,让学生们开荒种植,浇水施肥,采摘收获,亲历植物生长的全过程,与土地交流,与自然对话。如此散发泥土芬芳的教育,让爱护自然,保护环境成为一种自我需要和生命自觉。而六千平方米的荔枝园则成了“荔园学堂”,爬树课程、定向越野、荔枝课程……让学生生命洋溢活力。这种“红色”教育与绿色教育的有机融合,有效地连接了背景和远景,扩大了学校德育文化的外延,构成了学校核心竞争力。
俗话说三分管理七分情。学校的发展要因地制宜,也要因人而异。学校老教师多,于是我们开展了“寻找学校记忆,回忆青葱时光”活动,组织老教师回忆他们年轻时的一个个温暖故事,一次次感人场景,给青年教师以有益启示。同时趁热打铁,开展“老教师当模范、中年教师做示范、青年教师守规范”活动,在寻找记忆的过程中,在不断沟通交流中,描述“我未来学校的样子”“老教师可以做些什么,中年教师的责任和担当,青年教师的使命和脊梁”,打通学校文化脉络,使“背景”和远景有效勾连。
二、先看成长后看成功
成功是理想的达成,成长意味着思想更加丰富,心智更加充实,利他情怀的能力不断增加。从本质上讲,成功是自然成长的结果。教育重在立德树人,成长是一辈子的事。
教育是富有正义感和良知的事业,应该充满对美好人生的憧憬和希望。学校汇聚着不同性格、不同才情、不同学历的教师,专业尊严和职业创造快乐是其优秀文化流淌的关键,因此对教师的培育尤为关键。学校由于地理位置和生源现状,致使优秀的教师留不住,现有的教师参加教学竞赛很少获奖,教师们缺乏教学自信,教学激情不足。为了改变这一现状,学校大力提升教师们的专业水准,每学期坚持开展“六课”“六训”活动。在每项活动中中层干部都首当其冲、示范引领,同时校长总是第一个上课或第一个做讲座。因為率先垂范、以身作则,老师们耳濡目染,积极性、向心力自然生发。
为了迅速提升教师们教育教学技能,每逢教师参赛,学校都会积极创设团队教研氛围,把磨课、议课的过程作为提升专业成长的抓手,作为团队凝聚力形成的关键,作为先进文化生成的契机。如此全组参与,全员陪同,建构学习型组织,注入“成长比成功重要”“反思即是成长”的理念。久而久之,教师们觉得学校不急功近利,只问耕耘、不问结果,自然有了安全感和自信心。这样轻松地参赛,乐观地参与,潜力被慢慢激发出来,成绩越来越好,个人成长越来越快。
三、先找亮点后看缺点
心理学家威廉·詹姆士说:“人类本性上最深的企图之一是期望被赞美、钦佩、尊重。”心理学研究表明,爱听赞美是人们出于自尊的需要,是渴求上进,寻求理解、支持和鼓励的表现,是一种正常的心理需求。因此,在教师发展中,我们提倡先找亮点,因为这是对崇尚优秀的一种关注、一种表态,也是对积极力量的一种发现与鼓舞。“人心所归,惟道与义”,用赞美延续学校发展运势的“道”,也是对创造精彩的每一个人智慧付出尊重的“义”。
人是环境的产物,润物无声是最好的教育之道。因此学校设置了一面“慢慢走,欣赏啊”的主题墙,上面贴满了师生写的赞美之词,其中有学生赞美老师,老师欣赏学生,也有家长讴歌老师,保安感谢学校……如此让师生在走过路过间感受温暖的传递。
我们认为,教师职业是内在生命体和外在服务价值的有机统一,关注教师生命发展、自我悦纳既是对教师职业生命的关怀,也是教师职业充满活力的源泉。因此学校每周例会,前十分钟都是“赞美你”环节,通过赞赏、欣赏身边的同事,传递正能量,播撒至美至善的种子。而“十佳最美教师”的颁奖现场则是学校最感人的活动。在获奖教师不知情的情况下,我们请来了他们的亲人。当灯光变暗,在音乐的烘托下,他们的父母、爱人、孩子充满感情地读着颁奖词从幕后走上前台。那一刻,所有人都泪花四溅,温暖、感动在教师们心中流淌。团队的凝聚力由此在一次次彼此关怀中生成,在一次次互相欣赏中张扬。
教师如斯,学生同样如此。面对学生思想日趋多元的实际,我们不断探索新形势下教书育人的新方法,创新开展了“人人身上找亮点”活动,从学生身上找亮点、找长处,让学生写出自己的、同学的优点及亮点,并张贴上墙,以激发学生自信心、自豪感。而对学生存在的缺点,则不是当面锣、背面鼓地敲打,而是运用管理学和心理学的相关原理,让学生把心里话写下来,通过师生私下沟通交流的方式解决。
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我们让每个孩子用“双面镜”照自己,照出学习过程中的方法成败,照出日常行为的优劣得失,全方位审视真实的自我,并填写《亮点调查表》。学生在填表过程中,能加强自省,关照内心,反思成长。
如有的孩子通过找亮点活动发现了“更好的自己”,于是感慨说:“不找不知道,原来我身上还有这么多优点!”如此相互找亮点,取人之长、补己之短,促进了“比、学、赶、帮、超”班级文化的形成。同时,通过对照别人的亮点,自己的缺点也显而易见,并因此而努力改进成长。
这样让孩子们日日“三省吾身”,找到自己的努力方向,踏上进步的阶梯,而如此自省、上进的氛围,正是一所积极的学校所应有的校园文化之义。从这样的视角出发,不断“增能”与“补强”,充满生命气息的文化流淌定可早日实现。
四、 先看有趣味后看有意義
人生的最高境界是过有趣的生活。李镇西校长退休时曾总结说,最大的幸福就是把工作和爱好融合在一起。在建构学校文化的过程中,提高教师的幸福指数,这本身就是以文化人的过程。工作中充分运用心理暗示的原理,暗示老师们这件事很有趣、很好玩、很有意思,趣味出来了,工作的意义自然也显现出来了。如果一味强调这件事的意义,也许在任务驱动下能完成,但过程中定会缺少快乐和滋味。生活不仅有苟且,还有诗和远方,人一旦对职业活动感到有趣、好玩、有意思,职业幸福感、归属感就会随之形成。
王小波在《沉默的大多数》里写到:我常听人说:这世界上哪有那么多有意思的事情。人对现实世界有这种评价、这种感慨,恐怕不能说是错误的。问题在于应该做点什么。这句感慨是个四通八达的路口,所有的人都到达过这个地方,然后在此分手。有些人去开创有趣味的事儿,有些人去开创无趣的事业。既然有趣的事不多,我们才要身体力行。[2]
这给我们以深刻启示。既然教育是唤醒和引领,教师良好的心态,快乐的个性,就会影响着学生的人生与成长,能帮助学生释放焦虑和压力。因此,教师要努力做一个“有趣味”的人,对一切充满好奇,乐于尝试,内心放松与宽容,积极看待事物,尊重个性和事物的多样性。如此,学校生活才能从“有趣”到“有意义”,深化学校文化内涵。
为此,每学期开学后学校都会组织“我的假期我做主”活动,让教师们分享假期旅游见闻、育子心得、读书体会、夫妻相处之道及舌尖上的学问,在欢声笑语中开启新学期的趣味之旅。在学期中,则组织教师“漫谈发生在教育教学中的有趣的人和事”,学期末评选“有趣味的人”。如此在学校文化建设中,不断引领教师从有趣味入手,舒展师者向上向善之心。这样,慢慢地,无论相同学科的同课异构还是不同学科的融合课堂,无论是学校的田园种植还是温暖节日课程的开展,无论是家长学校的建设还是问题学生的转化,面对任何问题、任何困难,教师们都能乐观对待,积极解决。这样在潜移默化、润物无声中,学生自然也会如其师一般,活泼泼地面对人和事,乐融融地学习和生活。可见,“先有趣味”会让建构意义的过程生发人本情怀和乐观心态。
如今,文化的力量正在日益凸显教育的追求,通过一定的先后顺序,营造相对稳定的组织氛围和言行标准,杨匏安纪念学校被赋予了与众不同的文化存在和身份认同。目前,学校已是全国文明学校,校园环境优美,师生蓬勃向上,得到社会各界的高度赞誉,多次在教育工作会议上做经验分享。2018年更作为广东省唯一代表,在中央文明办举办的会议上介绍经验。
参考文献:
[1]何义田.校长履新新思维[J].中小学学校管理,2017(3):40—41.
[2]王小波.沉默的大多数[M].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20.
责任编辑 余志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