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规则意识,为儿童公共生活奠基
2019-06-17金怡
金怡
摘 要 规则意识教育是道德和法治教育的基础。循着低年级儿童不断拓展的生活空间,围绕“共有与共享”这一核心主题,厘清规则的学习价值,借助现场体验活动和情境思辨等活动,引领儿童认识规则,感悟“共有”生活的价值,解决规则困惑。由此,让儿童养成规则意识,学会“享有”公共生活,为公共生活奠基。
关 键 词 道德与法治;规则意识教育;公共生活
中图分类号 G41
文献编码 A
文章编号 2095-1183(2019)05-00-03
规则意识教育是道德和法治教育的基础。小学低年段是儿童实现社会性发展的关键期,培养其规则意识,有助于儿童初步认识和习得社会认可的行为方式和价值观念,启蒙法治意识,萌发契约精神,帮助儿童从自然人逐渐成长为社会人,走向领域更加广阔、内容更加丰富、表现更加精彩纷呈的公共生活。
创造性地运用课程资源,组织好教学活动,是培养低年级儿童规则意识的重要渠道。在此,以《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我们在公共场所”为例,作一探讨。
一、把握核心主题,厘清“规则”学习价值
統编《道德与法治》教材沿袭品德教材“综合交叉,螺旋上升”的编写特点,同一学习内容在不同的主题(领域)、不同年级循环出现,但学习要求和难度是逐步提高的。[1]这要求我们在教学中必须考虑同一学习内容在不同年级的梯度,准确把握每一册教材的核心主题,以此引领单元乃至每一课的教学。
二年级上册教材则承接一年级“共生共在”的教育主题,针对二年级学生存在着自我中心倾向的特点,结合现代公共生活的需要,进一步聚焦“共有与共享”,引导儿童扩展视野,将自我放置于更为广阔的生活世界,促进儿童公共意识的养成,致力于为公共生活奠基。
具体到第三单元,包括四个学习内容:第9课《这些是大家的》、第10课《我们不乱扔》、第11课《大家排好队》、第12课《我们小点儿声》。这一单元内容由儿童生活的班级空间逐步扩展至儿童与家人共同经历的公共空间,从“公共财物”“公共卫生”“公共秩序”“公共文明修养”四个方面展开引导,帮助儿童养成公共场所需要的文明行为习惯,引导儿童了解更加广阔的生活世界中的“规则”。
本单元承接第二单元“我们的班级”展开学习。学生在“班级”这一最熟悉的准社会公共生活空间中,深入理解班级的社会空间意义,在集体中感受规则意识和集体责任;进而扩大到学生与家长时常出入的社会公共场所,树立“这些是大家的”公共观念(“共有”),学会“不乱扔”的文明生活方式,以人文情怀学会遵守公共秩序,养成“小点儿声”的公共文明习惯(“共享”),学会尊重他人。
四课内容融合中小学生守则的相关规定,从“共在”逐步深入到“共有”“共享”,启蒙儿童有序、共享、守诺、文明等理念,希望帮助儿童养成公共场所需的文明行为习惯,并适时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一方面,以儿童生活空间的扩展为明线展开内容;另一方面,教材依托儿童生活和成长中遇到的生活事件或问题,引领儿童逐渐扩大公共视野,愿意主动承担在这些生活领域的责任与规则。
我们在教学中要深度把握“规则”教育的价值,将儿童对于规则的习得状态从对家长、老师等角色权威的依从,逐渐走向对规则意义本身的认同与践行,学会享受规则带来的文明生活,更感悟自身的责任。如此,才能真正为儿童的公共生活奠基。
二、激活“规则”体验,感悟“共有”生活价值
低年级学生已有一定的校园和社会生活经验,“童眼”看世界自有其独特的视角和认识,他们对公共场所的“规则”已有一定感知和了解。但是,儿童对于这些“规则”的价值缺乏理解。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2011版)指出,儿童品德的形成源于他们对生活的体验、认识、感悟与行动。低段道德与法治教材将现场体验活动作为重要道德学习方式,就是希望借此帮助儿童养成在活动中发现道理与道德意义的敏感性和能力。
这启示我们在教学中要注重以现场体验活动,引领儿童体验公共“规则”,从中感悟“共有”的生活价值。由此,儿童才能逐渐理解、认同规则的价值,进而实现自觉遵从与内化,真正树立公共意识。
以“这些是大家的”一课为例,课题昭示了公共生活的“规则”——公物是共有的。经历了一年多的校园生活,孩子们经常听到要“爱护公物”,对于“公物”有模糊的了解。学校的课桌椅、电扇、阅览室、篮球架……都为自己的学习、成长提供了很多方便。但是,图书馆和教室时有划伤的桌面、图书角时有破损的书籍等表明,只有让儿童切身体验到身边的公物对于自己学习与生活的价值,他们才能真正产生“要爱护”的自觉性。
在教学中,教师以班级图书角发生的书籍破损、丢失事件为“蓝本”,设计了“图书角的故事”童话角色扮演活动。孩子们分别扮演图书角管理员、借书者和“书籍”,体验借到心爱书籍的快乐和拿到破损书籍的遗憾,感受一本书的“漂流生活”。
不同角色的演绎和表达,引发了孩子们的共鸣。孩子们深切领悟到“公物”不是某个人的,爱护公物是每一个人的责任,是班级生活应该遵守的“规则”。由此,孩子们约定,要共同爱护班级图书角,严格遵守图书借还和“漂流”规则,细心呵护每一本图书,按规定按时归还,让图书更好地为大家服务。
围绕“共有与共享”,我们可创设丰富的体验情境,让儿童在对比反思获得“在场感”和“当事人”的体验,充分感受“共有”的价值。
学习“我们班乱扔”时,我们可以出示教室这一公共场所脏乱和干净两种不同状况的图片,让学生选择自己更喜欢的教室,从而以强烈的视觉反差唤醒学生已有的生活体验,明白保持公共环境卫生是大家“共同的”选择;学习“大家排好队”时,可回放学生在日常校园生活中排队领午餐水果等熟悉的场景,通过“现场体验”有序排队和嘈杂混乱的争抢场面,感受规则对生活的影响,从内心认同“我们的生活需要规则秩序”;学习“我们小点儿声”时则可以视频回放,带着学生“回到”看电影、图书馆等生活场景,感悟良好环境是共有的,需要大家共同来营造和维护。
三、聚焦“规则”困惑,学会“享有”公共生活
二年级小学生依然处在形象思维阶段,他们在遇到生活问题时往往从自己的直观感受出发:“我知道不能乱扔垃圾,但有时周围找不到垃圾桶,拿在手上真麻烦!”“排队有那么重要吗?要是上公交车排队,我可能就抢不到座位了;要是上厕所排队,我可能要等上好长时间……所以,我不想排队”“别人都夸我是快乐的‘开心果,为什么有时候大家不在意我的大嗓门,有时候却嫌我太吵了?”
学生对于公共生活“规则”的困惑,正是促发其反思生活,实现生活“反刍”的良好契机。我们在教学中,尝试设计两难辨析或冲突情境,引导儿童在解决规则困惑的过程中不断深化对公共生活的理解,从而学会“享有”公共生活。
例如,教学“大家排好队”时,教师以学校的春游活动为蓝本,剪辑制作了视频“一起去春游”。愉快的春游过程中,出现了一个“插曲”:同学们和其他游客一起排队如厕,这时,一个小宝宝着急上厕所,哭闹起来,抱著孩子的妈妈向其他游客提出,希望“插队”先上厕所。此时,请孩子们讨论:排队是遵守规则的表现,要不要礼让?这样的场景孩子们并不陌生,甚至也曾经历过,由此展开了讨论。
其实,多数孩子本着善良的本性,会同意“插队”。此时,教师请被“礼让”过的孩子和“礼让”过他人的孩子们分别说一说自己的感受。帮助他人的愉悦和被帮助的感激之情,引发了孩子们的共鸣。借助这样的情景辨析和延伸讨论,让孩子们理解遵守公共场所的规则是必要的。在多数情况下,我们都应该遵守规则,排队上厕所。但是,遇到特殊情况、在特殊的场合,则要特殊处理。礼让他人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适当礼让会让我们的生活更美好。
理解“共有”,更要学会“共享”,才能为儿童的公共生活奠基。学习“我们不乱扔”,要引导孩子们感受干净整洁的公共环境给我们带来的愉悦,更要提倡“弯腰精神”,引导孩子们思考解决“没有带垃圾袋、找不到垃圾桶该怎么办”,养成随手带走垃圾,扔进垃圾桶里不怕烦的习惯。学习“我们小点声”要让孩子们感悟公共生活中声音文明的必要性,还要学会“做个小小调音师”:运动会上可以大声呐喊助威、课堂上要大声发言、小组讨论要压低声音、图书馆看书要保持安静……
作为道德与法治教育的重要内容,“规则”体现了党和国家对加强中小学法治教育的要求。引领儿童不断增强规则意识,认识并认同社会行为规范,进而养成良好的规则思维习惯,树立法治意识,才能使其更好地实现社会性发展。如何在不同年段开展规则意识教育,需要我们不断探索。
参考文献:
[1]方丽敏.小学低段法治教育的课程理解及教学建议[J].中小学德育,2018(4):39.
责任编辑 毛伟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