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区域会计师事务所数量对审计质量的影响研究

2019-06-17董沛武于海瀛

中国软科学 2019年5期
关键词:非标准事务所会计师

程 璐,董沛武,于海瀛

(1.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管理学院,北京 100083;2. 北京理工大学 管理与经济学院,北京 100081)

一、引言

已有审计市场供求关系研究主要从审计市场集中度视角展开,但相关成果较少,得出的结论并不一致[1]。如高市场集中度意味着少数事务所占据统治地位,导致市场缺乏竞争,极易滋生进入壁垒从而损害审计质量[2-4];同样方法,市场集中度提升了审计质量,主要由于客户缺少选择从而降低游说审计意见的可能性[5-6]。

产生相互冲突结论的主要原因在于,这些研究大都采用CRn及Herf指数度量市场集中度。这类指标通过计算排名靠前的部分事务所的市场占比,能较好地刻画审计市场的竞争程度,但由于审计市场集中度受到客户规模及审计成本结构性转移的影响,并不能完全反映审计市场真实竞争状况、及客户与审计师间的需求关系[7]。因此,增加对需求侧的描述,全面衡量我国审计市场供求状况及健康程度很有必要。

近年来,财政部、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下文简称中注协)等多部门数次发文要求加快我国会计师事务所发展速度、鼓励通过“合并”等方式“做强做大”,进一步提升审计质量。作为审计市场研究的重要分支,审计质量除了受客户自身因素及事务所因素影响外,也会受到审计市场结构及供求状况的影响,但相关研究较少,结论也未统一,鲜有文章对审计市场供求结构对审计质量影响的内在市场机理及影响路径展开讨论[1]。因而,从供求双维视角,观察我国审计市场供求关系变化对审计质量的影响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二、文献综述

PCAOB(2010b)[8]审计条款第14条将审计定义为对公司所有财务活动的量化评价,包括对于公司管理层判断的潜在质疑。Deangelo[9]认为审计质量是审计师发现并披露被审计公司财务报告存在问题的联合概率,其依赖于审计人员的专业水平及独立性。Watts等[10]将审计质量界定为会计师事务所及注册会计师在时间、人力、物力等方面的审计投入、专业胜任能力、审计独立性及职业操守等方面的联合指数。

审计质量是对审计工作实施及审计产出水平的全面衡量,并不能够被直接观测到,在研究过程中多使用其替代变量进行。目前关于审计质量的替代衡量方法比较多,主要有操控性应计[11]、审计意见[12]、会计稳健性[13]、盈余反应系数[14]、财务重述[15]、审计失败或审计失误[16]等。目前,国内外学者对审计质量相关影响因素的研究主要从以下几个视角展开。

一是上市公司视角,Chan等[17]研究发现会计师事务所对杠杆率越高的上市公司表现出越低的审计质量;然而,Deng等[18]得出相反的结论,原因是会计师事务所对杠杆率越高的上市公司倾注更多的审计投入。田高良等[19]基于我国A+H股上市公司样本,研究指出交叉上市且接受双重审计的公司境内审计质量更高。潘琦等[20]基于创业板上市公司数据,验证了公司治理结构越好,审计质量越高。黄小勇等[21]基于上交所2013年至2015年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样本,考察发现上市公司审计质量与会计信息质量呈现显著的正相关关系。

二是会计师事务所视角,吴伟荣等[22]研究表明签字注册会计师既有任期与审计质量呈倒 U 型关系,签字注册会计师预期任期与审计质量正相关。马晨等[23]研究发现财务重述公司通过更换事务所后,审计质量依然较低。张健等[24]验证了事务所转制对审计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事务所转制提升了审计质量,强化了审计经验。李俊霞[25]通过对近年来我国审计市场中会计师事务所经历的几次大的合并浪潮进行分析,表明事务所的快速合并扩张对审计质量会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而唐建新等[26]进一步研究指出,事务所通过吸收合并实现了更好的资源整合,审计质量显著提升,而在新设合并下审计质量无显著变化。董沛武等[27]研究发现上市公司与事务所不匹配对审计质量会产生显著影响,其中向上的不匹配关系能够有效抑制客户的盈余管理行为,有助于审计质量提升。

三是外部环境视角,Defond等[1]综述了美国审计市场集中度对于审计质量影响的相关研究成果,发现结论尚不统一。黄益雄等[28]考察发现中注协约谈对小规模事务所起到了事中提示和警醒的效果,使得上市公司年报审计质量有所提高。赵志清[29]以云南省为例,研究发现云南审计市场集中度较低,事务所存在不正当低价竞争行为,审计质量较低。步丹璐等[30]从制度环境出发,研究发现外资持股的企业能有效改善信息披露质量,更易获得标准审计意见。徐新华等[31]研究指出我国上市公司关联方交易对审计质量的影响是显著的,且这种影响存在行业差异性。万红波等[32]研究发现母子公司地理距离越大,公司财务报表可操纵性盈余越大,审计质量越差。吴伟荣等[33]从社会关系的角度,研究发现注册会计师与高管的校友关系会影响审计质量,并且权力越大,影响越显著。

总结国内外的相关成果不难发现,已有研究多从上市公司、会计师事务所特质性因素及政府监管角度展开,探索了审计质量的影响因素、作用成因,但仍具有一定局限:(1)对于某些影响因素的研究结论尚不一致甚至互相冲突。(2)审计质量除了受上市公司、会计师事务所特质性因素及政府监管影响外,也会受到外部审计环境的影响,但相关研究较少,且大多基于市场集中度单一指标,鲜有文章对其内在的作用机理及影响路径展开深入讨论。因此,有必要进一步丰富和扩宽审计质量研究内容和外延,为审计实务提供更多理论支撑。

三、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经典供求理论认为,市场中供应商之间竞争越激烈,消费者将拥有更多的选择空间,议价能力也更强。如果将审计服务视同实体商品,该理论同样适用。然而,审计服务又具有其特殊性,“可替代性”较差同时“供给粘性”较高,审计服务的供给需要大量的前期投入,并转化成丰富的工作经验和成熟的职业判断。另外,在某一特定年份中,受人员配备及合约安排约束,会计师事务所的“产能”相对稳定[34]。从长期趋势看,会计师事务所可通过内部提拔或者外部招募弥补“可替代性”差或“供给粘性”高等不足,然而这一过程受制于事务所自身业务能力及品牌美誉度,可能持续数年才能显现成效。此外,市场中某一家会计师事务所的进入或者退出,抑或是客户对于审计质量需求的改变都会带来审计市场供求关系的改变。因此,市场信息反应时滞、事务所“供给粘性”、客户需求变化等共同决定了审计市场将经常地处于供求不平衡状态[35],这是否影响审计质量?

为使研究具象,文章对会计师事务所进行归类[注]国际“四大”会计师事务所包括普华永道、毕马威、德勤和安永会计师事务所,文中简称“四大”事务所,除此之外的会计师事务所统称为非“四大”事务所。本土“六大”会计师事务所指国内除“四大”事务所以外其他排名前十的会计师事务所,文中简称本土“六大”事务所。其他小型会计师事务所指国内除“四大”、本土“六大”事务所以外的其他会计师事务所,文中简称其他小所。,从两个维度考虑:(1)“四大”VS.非“四大”事务所;(2)“四大”、本土“六大”及其他小所。首先,将“四大”事务所作为参照组,期望从其特殊性及可研究性视角分析。我国审计市场区别于西方发达国家的主要表征是“四大”事务所的市场集中度,“四大”事务所在我国2003-2010年间签约客户平均市场占有率仅为7.03%,客户资产平均规模为38.26%,远低于其在美国的市场占有率90.44%[36]。尽管如此,“四大”事务所在我国审计市场中依然举足轻重,其客户平均资产规模显著高于其他类型事务所,作为世界会计师事务所行业的巨头,本身就具备很强的特殊性和研究价值。其次,近年来国家多部委联合下发文件,鼓励事务所通过“合并”等方式“做强做大”,本土事务所如雨后春笋般蓬勃发展。截至2017年年底,共有12家内地事务所获准从事H股企业审计业务,针对本土大型事务所的专门化研究也越来越多,然而相对于“四大”事务所,此类研究的篇幅依然有限。因此,文章希望能够从审计市场结构这一全新视角,充实本土事务所相关研究。

目前,我国会计师事务所总部基本都设立在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一线城市。鉴于省会城市经济交易活跃、资源丰富,事务所多将分所设立在各省的省会,以覆盖所在省份的审计需求。以2012年为例,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及其他省会城市(含直辖市)上市公司数量占总数的比例达到近60%(1382/2411);审计事务所(含分所)数量占总数的比例达到近80%(406/527)。与此同时,地方分所在业务承揽过程中相对独立,具体执行审计过程中,会参照该地审计市场总体状况、法制环境等开展审计工作,地区不同,审计收费略有差异。综上,文章以省份作为基础研究单位,考察我国省级层面审计市场供求关系变化对审计质量的影响。

图1 论文分析框架

(一)事务所供求不平衡与审计质量①

① 文章采用“供求不平衡”检视审计市场中会计师事务所供给、需求不匹配的程度,当反映审计市场供求不平衡的值为正时,即为过度供给;反之,供给不足。但该数值仅是与区域市场需求匹配的相对差值,只能反映供需不匹配的程度,并不能代表市场的绝对供给水平,对供求不平衡是供给不足还是需求不足未再细分,这也不会影响结论的可靠性。

目前,国内外相关学者研究审计市场结构对审计质量的影响,大都基于审计市场集中度这一指标。Kallapur等[5]研究发现审计市场结构越集中,审计质量越高。Boone等[2]研究得出相反的结论,发现伴随着审计市场集中度的提高会带来审计质量的下降。Newton等[6]采用Herf指数作为市场集中度表征变量,研究发现美国大都市地区审计市场集中度与审计质量呈现正相关关系。刘明辉等[37]通过对我国审计市场集中度和审计质量关系的研究发现我国审计市场集中度与审计质量之间呈现倒U 型的函数关系,并认为有必要构造“寡占型”的上市公司审计市场结构来提高审计质量和会计师事务所的国际竞争力。可见,已有关于审计市场结构对于审计质量影响的研究结论并未统一甚至互相冲突。

Defond等[38]通过对我国上市公司研究表明,倾向于出具非标准审计意见的事务所将更可能面临市场份额的流失。Chen等[12]以审计意见作为审计质量的替代变量,发现我国事务所出具非标准审计意见的概率与该客户重要性负相关,同时指出为了不引起监管方注意,上市公司管理层会尽力避免收到非标准审计意见。叶康涛等[39]通过研究发现大客户具有谈判优势,通过对审计师施加压力进而影响审计意见。鉴于目前我国审计市场还处于事务所激烈竞争、市场集中度不高的发展阶段,事务所总体面临的法律风险很低[13],当区域内事务所供给水平增加时,为了争取客户,扩大市场份额,事务所将会选择尽量减少出具非标准审计意见。据此建立文章第一个假设:

假设1:当存在审计市场供求不平衡时,事务所出具非标准审计意见的概率随着该区域内事务所供给水平的增加而降低。

(二)“四大”VS.非“四大”事务所

“四大”事务所被认为是会计师事务所品牌、规模及市场占有率的替代变量[40]。李文鹏[41]发现,当交易双方处在高度的信息不对称时,声誉作为一种信号传递机制便开始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在审计市场中,品牌声誉更是评判事务所审计质量的重要工具。有研究表明,“四大”与非“四大”事务所的审计质量存在显著差异,聘请“四大”事务所审计公司的盈余信息质量更高;与此同时,“四大”与非“四大”事务所审计质量的市场认同度也存在差异,“四大”事务所的市场认同度更高[42-45]。

通过将上市公司客户来源分为业务保持、其他“四大”转入、其他非“四大”转入及其他新增客户4类,对我国“四大”事务所客户群的分析发现:(1)近90%以上的“四大”事务所客户来源于业务保持或其他“四大”事务所转入(见表1),且各年份间客户数量变化不大,说明“四大”客户群体较为固定;(2)“四大”事务所客户的平均资产规模显著高于其他类型事务所客户(见图2);(3)“四大”事务所在中国的客户多是跨国公司的在华机构及同时在海外上市的大型中资企业,后者尤其需要凭借“四大”的权威取得国际投资者的认同。因此,可以认为“四大”事务所客户是显著区别于其他类型事务所客户的一个相对固定的群体,各年份间客户数量虽略有上升,但总体变化不大,省级层面“四大”事务所供给数量的变化不会带来“四大”客户数目的显著增加。因此,相对于非“四大”事务所,“四大”事务所凭借较高的国际声誉和品牌知名度,市场份额竞争压力更小一些,为了维持声誉,随着该区域内“四大”事务所供给水平的增加,其出具非标准审计意见的概率应该相应增加。

表1 2008-2013年“四大” 事务所客户构成(单位:个)

图2 客户平均资产规模变动

然而,2013年“四大”事务所在我国的市场份额仅有6%左右,绝大多数上市公司还是选择服务费用相对低廉的其他非“四大”事务所承担其审计咨询业务。结合前文描述,考虑到我国审计市场目前还处于各类事务所鱼龙混杂,竞争激烈,事务所整体法律风险意识不高的阶段,当区域内事务所供给水平增加时,为了争取客户,扩大市场份额,事务所将会选择尽量减少出具非标准审计意见。

假设2:当存在审计市场供求不平衡时,“四大”事务所出具非标准审计意见的概率随着该区域内“四大”事务所供给水平的增加而提高,非“四大”事务所出具非标准审计意见的概率随着该区域内非“四大”事务所供给水平的增加而降低。

(三)“四大”、本土“六大”及其他小所

进一步地,我们将事务所类型进行细分,按事务所规模将非“四大”事务所分成本土“六大”及其他小所,以观察在各个细分市场中,不同类型事务所供求变化对审计质量可能产生的影响。从下图3可以看出,其他小所的市场份额呈现逐年下降的趋势,从2007年的近80%下降到2013年的40%以下,与之相反,本土“六大”的市场份额逐年上升,从2007年的不足20%上升至2013年的50%以上。自2000年起,《会计师事务所扩大规模若干问题的指导意见》《关于加快发展我国注册会计师行业的若干意见》《关于支持会计师事务所进一步做强做大的若干政策措施》等一系列政策,大力提倡事务所扩大规模。《2013年会计师事务所综合评价前百家信息》显示,2013年全行业业务收入超过1亿元的会计师事务所达到46家,其中瑞华和立信两家本土会计师事务所跻身百家榜前5,由此可见,本土大所在经历高速发展后已逐渐可与“四大”比肩。

图3 事务所市场份额变动

在经历快速扩张、合并发展之后,如何为现有客户群体提供高质量的审计服务,实现从吸纳客户到留住客户的转变,将成为本土“六大”事务所亟需解决的问题。因此,文章认为,本土“六大”事务所在响应国家号召扩大规模之外,要实现“做强做大”,树立自身品牌,审计质量必得有所提升;反观其他小所,面对市场份额的大幅缩减,如何挽留客户则显得更为重要。因此,在假设2的基础上,我们给出第三个假设:

假设3:当存在审计市场供求不平衡时,“四大”及本土“六大”事务所出具非标准审计意见的概率随着该区域内“四大”及本土“六大”事务所供给水平的增加而提高,其他小所出具非标准审计意见的概率随着该区域内其他小所供给水平的增加而降低。

四、研究设计

(一)样本选择与数据来源

选取2007-2013[注]2007年1月1日新会计准则颁布实施,研究期间自2007年开始;数据库中每个上市公司子公司数据只提供至2012年,且2013年以后的事务所合并数据暂时未能提供,所以,数据截至2012年。年全部A股上市公司作为样本,考虑到市场信息反应时滞,采用滞后一期的研究设计,即所有的自变量及控制变量数据取自2007-2012年,因变量数据取自滞后一期的2008-2013年。剔除:(1)金融、保险行业上市公司;(2)ST上市公司;(3)变量数据缺失且无法补充的公司,最终确定来自1922家上市公司的年度样本共4615个。会计师事务所[注]文章研究对象为所有上市公司,会计师事务所特指具有证券从业资格的事务所。总部及其分支机构所在地、成立时间信息通过中注协网站(http://www.cicpa.org.cn/)及各事务所官方网站手工搜集,并对各年份中事务所合并数据进行了回溯和手工处理;分省人口、收入及失业率数据来源于国家统计局官方网站(http://www.stats.gov.cn/);公司纳入合并报表范围子公司数目来源于各上市公司发布的定期报告;其他数据来源于CSMAR数据库和WIND数据库。所有连续变量均进行了1%尾缩处理。

(二)研究模型与变量定义

1.区域审计市场供求不平衡的度量

借鉴Ettredge等[34]的研究经验,对我国区域会计师事务所供求状况进行测算。考虑到区域会计师事务所数量是包含部分0值的计数变量,采用ZIP(零膨胀泊松回归)模型,回归结果见附表1,变量定义见表2:

会计师事务所数量=α0+α1SOENUM+

α2CBSIZE+α3POENUM+α4POPU+α5INCOME+α6UNEMP+ε

(1)

在方程1中,研究对象(区域)为全国31个省级行政单位。其中,因变量依次为“四大”事务所数量(BIG4NUM)、本土“六大”事务所数量(NEXT6NUM)、其他小所数量(SMALLNUM)、国内非“四大”事务所数量(NONBIG4NUM)及会计师事务所数量合计(TOTNUM)。使用方程1得到的回归系数及各省实际变量值拟合出该省期望的或者“合适”的会计师事务所数量,而实际值与期望值的差额即为该省会计师事务所供求不平衡的程度。

(2)

会计师事务所供求不平衡程度=会计师事务所数量-期望的会计师事务所数量(3)

表2 会计师事务所供给模型变量定义

2.多元回归模型

为验证假设1、2、3,构建如下多元回归模型从事务所总体、“四大”相对于非“四大”事务所及细分事务所类型三个方面考察审计市场供求不平衡对审计质量的影响。

MAO=δ0+δ1ABTOT+δ2HERF+δ3DISTANCE+δ4INDSPE+δ5OWNERSHIP+δ6LNSIZE+δ7ATR+

δ8CR+δ9LEV+δ10ROA+δ11ARAT+δ12INVAT+δ13MB+δ14AFTEN+δ15LNDELAY+δ16LOSS+

δ17FOREIGN+δ18MA+δ19ISSUE+δ20LNSUB+δ21MERGE+IndustryandYeardummies

(4)

在方程4中,选取非标准审计意见作为审计质量的替代变量,并当审计师出具非标准审计意见时,取值为1,根据假设1,预期δ1系数为负。同时,交替使用ABBIG4与ABNONBIG4,ABBIG4、ABNEXT6及ABSMALL作为自变量重新进行回归。根据假设2,预期δ1及δ2的系数分别为正和负,根据假设3,预期δ1、δ2及δ3的系数分别为正、正及负。

此外,借鉴Chen等[12]、Francis等[46]、Numan等[47]等的研究经验,在上述各检验模型中设置了相关的控制变量(表3)。

表3 多元回归模型变量定义

五、实证研究

(一)描述性统计和相关性分析

为了全面反映我国省级层面审计市场的供求状况,对全国31个省级行政单位按其上市公司数量及会计师事务所数量(含分所)分类进行了汇总,结果见附表2。可见,分省上市公司数量与会计师事务所数量呈高度的正相关关系,从地域分布看,以北上广深、长三角及珠三角等经济发达省份居多,其中北京、上海、江苏、浙江及广东5省市上市公司数及会计师事务所数分别占总数的52.8%和40.2%。上市公司与事务所数量在地域间的重合性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为便于审计工作的开展、节约审计开支,事务所倾向于将办公地设置在上市公司较为集中的省份,与Defond等[38]及李训等[48]的研究结论一致。

从表4的Panel A可以看出,反映区域事务所供求的ABTOT均值为-0.008,最大值、最小值分别为5.595和-5.533,说明审计市场的供求不平衡关系在我国不同省份间波动范围较大。Panel B给出了回归模型相关变量的描述性统计,以假设1为例,反映审计市场竞争程度的市场集中度HERF指数及DISTANCE的均值分别为0.185和0.122,说明我国审计市场中事务所竞争较为激烈,事务所间市场份额差距平均来看并不大。公司规模(LNSIZE)、总资产周转率(ATR)、流动比率(CR)、杠杆率(LEV)及总资产收益率(ROA)的均值分别为21.714、0.847、2.137、0.476和0.065。从其他相关变量的描述性统计来看,各主要变量无极端值存在。

表4 相关变量描述性统计

表5将事务所供求不平衡类型分为供大于求和供给不足两组,并对审计质量替代变量在这两组下的均值进行了t检验。根据MAO的t检验结果,除ABSMALL外,审计质量在其余4种状态分类下并没有显著差异。此外,表6为重要变量的相关系数表,未经列示的VIF检验结果显示回归模型变量VIF值远小于10,表明变量间不存在多重共线性问题,样本数据符合回归要求。

(二)主要实证结果与分析

表7给出了2007-2013年间基于4615个年度公司样本得到的省级层面事务所供求不平衡对于审计质量影响的实证分析结果。ABTOT的系数显著为负,说明总体而言,随着区域内事务所供给的不断增加,事务所越不倾向于出具非标准审计意见,与预测一致。将样本分为“四大”事务所审计与非“四大”事务所审计两组,其中,ABBIG4的系数显著为正,说明随着区域内“四大”事务所供给的不断增加,事务所越倾向于出具非标准审计意见;ABNONBIG4的系数显著为负,说明随着区域内非“四大”事务所供给的不断增加,事务所越不倾向于出具非标准审计意见,与预测相吻合。进一步地,细分事务所类型看,随着区域内“四大”及本土“六大”事务所供给的增加,事务所出具非标准审计意见的可能性升高,而随着区域内其他小所供给的增加,事务所出具非标准审计意见的可能性降低,进一步验证了预测中小型会计师事务所为了赢得竞争,争取市场份额,会避免出具非标准的审计意见。此外,在控制变量中,OWNERSHIP的系数显著为负,说明会计师事务所对国有企业并不倾向于出具非标准审计意见。LEV、LOSS的系数显著为正,说明对于杠杆比率越高、出现亏损的上市公司,会计师事务所越倾向于出具非标准的审计意见。

(三)稳健性检验

1.重新选择时间窗口

正如前文所述,由于审计市场处于动态均衡中,考虑到市场信息反应时滞,审计市场供求关系变化引发的经济后果可能需要较长时间才能显现。为了使研究结果更加稳健,将滞后一期改为滞后两期,定义审计市场产出变量选取的时间窗口为2009-2013年,对假设1、2及3模型重新进行回归分析。结果见表8中(1)-(3),与前文主检验结果基本一致。

2.重新定义区域划分

参照我国常用的区域划分方法,将文中区域分类重新定义为华东、华南、华中、华北、西北、西南及东北7个区域,对假设1、2及3模型重新进行回归分析。结果见表8中(4)-(6),与前文主检验结果基本一致。

表5 t检验统计表

注:*、**、***分别表示在0.10、0.05和0.01 水平上显著,双尾检验。下同。

表6 重要变量相关系数表

表7 多元回归结果

注:*、**、***分别表示在0.10、0.05和0.01 水平上显著(双尾)。

表8 稳健性检验

注:*、**、***分别表示在0.10、0.05和0.01 水平上显著(双尾)。

六、结语

一直以来,学者们习惯采用市场集中度作为表征审计市场供求关系、反映市场竞争状况的变量,研究其对审计收费、审计质量等的影响,很少有文章从供给、需求两个维度出发,全面分析我国审计市场发展现状。本研究以2007-2013年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4615个年度数据为样本,通过引入新的反映审计市场供求状况的变量,检验了我国省级层面审计市场供求关系变化对审计质量产生的影响。结果表明:(1)剔除事务所合并因素后,当存在区域审计市场供求不平衡时,随着区域内事务所供给水平的增加,事务所出具非标准审计意见的可能性降低。(2)细分事务所类型看,随着区域内“四大”及本土“六大”事务所供给水平的增加,事务所出具非标准审计意见的可能性升高,随着区域内其他小所供给水平的增加,事务所出具非标准审计意见的可能性降低。

综合来看,供求双方的信息不对称导致审计市场经常地处于一种不平衡状态,并且实证结果证实了这种不平衡会对审计质量产生影响。文章从我国省级层面审计市场供求关系视角出发,对审计市场供求相关研究进行了扩充,丰富了审计质量相关理论。同时也具有较强的实践意义,通过全面分析我国区域审计市场供求状况,为事务所制定区域内业务发展策略提供数据支撑,也为行业监管者评估区域审计市场发展、评价相关政策实施效果提供一定参考。

本研究仍存在一定的局限性,由于文中所涉及会计师事务所总部及其分支机构所在地、成立时间信息均通过中注协及各事务所官方网站手工搜集,事务所合并数据需逐年回溯处理,易出现数据遗漏,如果增加研究样本,结论可能更具说服力。

猜你喜欢

非标准事务所会计师
设计事务所
《中国注册会计师》杂志征集注册会计师审计相关学术论文
2021年全国注册会计师考试举行
《中国注册会计师》杂志征集注册会计师审计相关学术论文
设计事务所 芬兰PES建筑师事务所
设计事务所LLA建筑设计事务所
2019年度综合评价前100家会计师事务所信息
论幽默逻辑
非标链式纸打印位置偏差处理探索
非标准自动化装配设备的设计工作要点剖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