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单元设计下以“现代化”视角通观世界近现代史
2019-06-17段明艳方美玲
段明艳,方美玲,孙 妍
《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11年版)》要求“依照历史发展的时序,在每个板块内容的设计上,采用‘点—线’结合的呈现方式。‘点’是具体、生动的历史事实;‘线’是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通过‘点’与‘点’之间的联系来理解‘线’,使学生在掌握历史事实的基础上理解历史发展的过程。”[1](p3)大单元设计是落实课程标准这一“点—线”结合呈现方式的有效途径。这里的“大单元”与以往按教材排序的知识单元不同,它在本质上是能力目标单元,是学科教学转向学科教育的基本载体,是将学科课程目标(宏观)转化为课堂教学目标(微观)的中间环节(中观)。大单元目标是形成历史学科关键能力的基础,而“历史学科关键能力的形成,依赖于历史学科核心概念的掌握,体现在用历史学科视角、基本方法观察、发现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形成。”[2]如何基于大单元设计来引导学生把握世界近现代史的核心概念、阶段特征和基本趋势,从而培养学生的关键能力并最终实现基于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有效教学呢?北京教育学院中学历史卓越教师工作室(2016.6-2018.12)的“世界近现代史阶段特征”研究小组对上述问题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取得了一定成果。
一、“现代化”视角利于世界近现代史的大单元设计
伴随“人类历史从分散走向整体”[3](p16)的进程,世界历史发展中有三大明显的趋势:全球化(globalization)、现代化(modernization)及“国际社会(international society)的形成”。这三种趋势既差异明显又联系密切:现代化在本质上是一种纵向的历史运动,全球化在本质上是一种横向的历史运动,而“国际社会的形成”是一种区别于上述二者但又与二者有密切关联的独立而全新的发展趋势。三者之间又互为条件:全球化是现代化向各地传播、扩散的形式和条件,现代化是全球化的内容和动力,在现代化、全球化过程中国际社会得以形成和发展。
这三种趋势中,从哪一个视角更利于历史教师整合课程内容?这个视角应该同时符合以下三个条件:其一,这个视角几乎能够把中学历史课程内容都贯穿起来,这样才能真正实现教材内容结构化;其二,其研究成果应该相对丰富,便于教师们在教学中充分运用和把握;其三,其内容应与中国当前社会的发展需要密切相关,这样才能建立起历史与现实的联系,才能凸显出历史学习的现实社会价值。相比较而言,全球化是90年代以来学术界才深入研究的主题,内容新颖,其较多关注全球联系的过程,而对不同国家和地区自身的历史演变关注较少,因此,不利于把当前教材中国别史鲜明的世界历史内容包含进去。“国际社会的形成”也是学术界近些年才研究的主题。它是指人类跨越国界,通过建立各种各样的联系而形成的全球性集合体,其研究成果甚至少于全球化,现行教材中与国际社会形成相关的史实也相对较少,也不便于用它来统摄现行教材中世界近现代史的内容。现代化理论出现的时间较早,研究成果丰富,现行教材中与现代化主题相关的内容也比较多,从现代化视角分析历史也能对我国当前的现代化提供某些启示。
综合上述原因,我们确定了从现代化的视角对初中历史课程标准及教材中的世界近现代史知识进行分析。
二、现代化概念的界定
明晰现代化的概念及其要素维度、要素内容是“形成现代化概念、认识世界近现代史阶段特征基本趋势”的基础和前提。现代化是社会科学中的一种理论或思潮,不同学科领域的学者对它有各不相同的定义。经过比较分析,我们借鉴罗荣渠先生对现代化的广义解释来整合中学历史教材的内容,即现代化是指人类从传统的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转变以及转变后的深入发展,它涉及人类社会生活各个领域里持久而综合的变动,这一总体上无所不包的变化过程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思想文化方面的理性化、科学化;政治方面的民主化、法治化;经济方面的市场化(商品化)、工业化;社会生活方面的世俗化和城市化。[4](p17)
现代化的四个维度相互关联、互相影响,密不可分。每一维度的现代化均积极地影响着其他维度的现代化,从而推动社会整体的现代化;同样,每一个维度现代化的滞后,也会影响其他维度的滞后,最终导致整个社会现代化进程缓慢。
三、现代化视角下世界近现代史大单元内容分析
明晰现代化的概念及其要素维度和要素内容,有利于使世界近现代史大单元的课程内容结构化,也有利于从整体上设计和认识世界近现代史的阶段特征和基本趋势。
(一)现代化在西欧酝酿
中世纪晚期和近代初期,是现代化在西欧的酝酿时期。[5]这一时期约对应于《世界历史(九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步入近代》。从单元标题“步入近代”,而不是“步入资本主义时代”,可以看出背后的现代化视角;从单元具体内容来看,第13课《西欧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中城市的发展、工商业的发展,富裕农民和市民阶层的兴起等内容,是现代化视角下经济商品化、社会生活世俗化和城市化的明显表现。
14世纪、15世纪,西欧商品经济因素的增强改变了人们的社会关系和交往形式,正在形成的在市场经济基础上开始建立起一种个性化的社会关系,人们的个性意识也由此逐渐增强,并开始意识到作为个体自己在整个社会中存在的意义;城市兴起并获得了自治权,在主流社会结构之外成长起来,最终成了封建制度的掘墓人。
早期资本主义经济的兴起,手工工场的发展以及西欧自治城市的发展为现代化奠定了物质基础;民族国家的形成和发展成为现代化的载体,经济的发展与社会转型都是以此为依托而形成的;文艺复兴促进了人在思想精神领域的解放;新航路的开辟、美洲新大陆的发现直接诱发了欧洲商业革命,促进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在封建社会的母体中逐渐孕育成熟,由此开始了资产阶级开创新的世界市场的历史进程。随着殖民扩张、世界市场的拓展,现代性因素被带到落后的国家和地区。
(二)欧美的早期现代化
17世纪中期到19世纪上半叶的第一次浪潮,就是欧美的早期现代化。这一阶段约对应于教材《世界历史(九年级上册)》第六单元《资本主义制度的初步确立》和第七单元《工业革命和工人运动的兴起》,从现代化视角看,英、美、法在政治上纷纷确立了资本主义的民主制度,国际工人运动兴起争取自己的权利;在经济上开始了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型。
1640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开始,并最终建立了君主立宪制,虽然其初期实质上是贵族寡头制,但相对于西欧大陆的君主专制来说,它所营造出的宽松、自由、开放的环境,为工业革命提供了良好的政治和社会环境。所以,尽管英国不是最早建立的民族国家,地理大发现、文艺复兴、商业革命等也都不是首先发生在英国,但在克服专制王权这一点上却能够先走出一步,由此最先开启了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转变进程。
英国的现代化进程较早传导到美法两国。美国的现代化进程与殖民地时期的政治经济发展以及建国的过程紧密相联。在独立战争前北美资本主义经济就已经发展,各州也有了民主自治机构,有一定的民主制度的基础。独立战争胜利后美国实现了国家独立和统一,民族国家正式形成,这是推动美国现代化的前提和保障。法国在一次又一次的政治危机和接连不断的政治动荡中走向现代化。大革命前法国处在传统农业经济与现代工业经济之间的过渡形态,启蒙运动为现代化奠定思想基础,法国大革命为现代化扫除一些障碍,拿破仑帝国利用法典将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原则固定下来,为现代化进一步扫清了障碍。
从18世纪中期起,欧洲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如英国、法国等相继开展了工业革命,实现了工场手工业向机器大工业的过渡,工业文明下的资本主义市场经济最终取代了农业文明下的自然经济,这不仅意味着欧洲这些工业国家的商品生产能力和输出能力全面增强,而且整个世界市场被纳入到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轨道。
由上可见,早期现代化起源于英国,随后在美法两国扩展,形成了第一次现代化大潮[4](p140),特别是工业革命在这次浪潮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煤和铁成为主要的物质与能源动力。
(三)现代化在全球的扩展
19世纪中后期的第二次浪潮,是现代化在全球的扩展。这一阶段约对应于《世界历史(九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殖民地人民的反抗与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展》、第二单元《第二次工业革命和近代科学文化》,这一时期,从现代化视角看,在政治上资本主义民主扩展到更多地区并有了进一步的革新,民主得到了发展;在经济上,第二次工业革命使人类进入“电气时代”,工业化进一步发展了;在社会层面上,大众教育兴起,平民化、城市化有了进一步发展。
19世纪中叶以后,现代化在欧洲核心地区取得巨大成就,并向全球广大地区扩展,形成了现代化的第二次浪潮。[4](p144)第二次工业革命中,交通和通讯技术进步,使世界市场无论在广度上还是在深度上都有显著的跃进,商品和资本的输出无孔不入地冲击着世界各国的民族经济,并借助于政治和军事手段打破那些试图闭关锁国国家的大门。自此,全球范围内没有哪个国家可以避开世界市场的牵制。但是具体到每一个国家,现代化又表现出各自的特点。
俄国属于东正教社会,与西欧的文明有很大不同,在现代化进程中遭遇的困难也大于西欧。彼得一世改革是欧洲现代化向“东方”的一次大推进,在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各方面全方位学习西方,但并未触及沙皇制度,因为如果一旦改革涉及到制度层面就会被迫停止。1861年俄国的农奴制改革是走向现代化道路的又一关键步骤,为俄国工业发展提供了大量的劳动力和广阔的市场,大机器工业开始在俄国出现。美国南北战争维护了国家统一,废除了种植园奴隶制,工业进入迅速发展时期。到19世纪末,美国完成了工业化,并成为最发达的工业强国。日本也在明治维新后快速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现代化道路。
在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中,洋务运动使中国迈出了现代化的第一步,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也成为中国现代化的主要力量。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是中国政治现代化过程中的重要事件,特别是辛亥革命,不仅推翻了满清贵族的专制统治,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也使民主共和观念得以传播。拉丁美洲独立运动和印度民族大起义是西方国家现代化过程中对落后国家地区侵略的产物,同时也是被殖民国家走向现代化的前提和条件。
在第二次浪潮中,现代化各个领域、各个要素向更深层次发展。第二次工业革命在这次浪潮中起了重要的作用,煤和铁成为主要的物质性动力。
(四)现代化遭遇危机与创新
20世纪上半叶,现代化遭遇危机和出现了创新的浪潮。[4](p146)这一阶段约对应于《世界历史(九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一次世界大战和战后初期的世界》、第四单元《经济大危机和第二次世界大战》,这一时期,从现代化视角看,在政治上资本主义民主遭遇到挑战,出现了两次世界大战;经济上资本主义市场化之路和工业化之路也遭遇到挑战,出现了经济大危机;同时出现了新的现代化之路,这就是社会主义道路;亚非拉国家的现代化仍面临着破除殖民主义压迫的问题。
20世纪初期,之前的现代化在各国内部及国际关系中都孕育了危机,并最终以战争和革命的形式爆发。首先是各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之间争夺市场的斗争白热化,爆发了第一次世界大战。一战后的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暂时协调了国际关系,为现代化提供了相对和平的国际环境,但其体系内部包含着无法克服的矛盾仍是现代化的障碍。其次是首次席卷全球的生产过剩的经济危机,随之而来的是法西斯反动力量的猖獗。到了30年代,欧洲的纳粹主义和日本的军国主义势力掌握政权,最终爆发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两次世界大战极大地破坏了生产力,延缓了现代化的进程。
20世纪上半叶出现了现代化之路的创新。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胜利,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并逐步走上现代化的发展道路。跟英法早期自下而上的现代化不同的是,社会主义的现代化主要依靠国家的力量,主要用新的资本积累和资源调配方式开拓了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新工业化道路。苏联在资本主义出现发展危机的年代实现了社会主义民主和工业化,并取得很大成就。但苏联现代化的机制还不健全,政治、经济、思想文化领域都出现了新问题。
在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中,印度、埃及、墨西哥的革命运动共同动摇了传统的殖民体系,这是被殖民国家走向现代化的前提。
(五)现代化在全球的深入发展
20世纪下半叶以来的第三次浪潮,是现代化在全球的深入发展。这一阶段约对应于《世界历史(九年级下册)》第五单元《冷战和美苏对峙的世界》、第六单元《冷战结束后的世界》,这一时期,从现代化视角看,资本主义现代化出现了新变化,资本主义国家形态、经济形态、社会形态都有了比较大的改变;社会主义的现代化之路跃出了一国的范围,经历了改革与发展,遭遇到挫折,但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却实实在在地证明了社会主义现代化之路的可行性与生命力;联合国、世界贸易组织等国际性组织的建立成为战后各国齐心走向现代化的重要推动力量;战后世界格局的演变避免了世界性战争的再次发生,多极化趋势的发展在客观上为各国现代化的发展提供了和平的国际环境。
20世纪下半叶现代化在全球日益深入,形成现代化第三次浪潮[4](p148),呈现出以下几个特征。
第一,国际关系领域不断调整与变化。战后的世界由美苏冷战到两极格局的形成、瓦解,乃至多极化趋势的加强,这种趋势既是现代化发展的结果,同时也推动了不同国家的现代化进程。
第二,对民族国家偏狭的修正。民族国家作为现代化的载体一方面大大推动了现代化,另一方面,两次世界大战又使人们认识到民族主义的偏狭性,民族国家的形态并不完美。人们又认识到维护世界政治经济秩序稳定对于各国现代化的重要性,有意识地、更好地协调主权国家之间的关系以修正民族国家可能出现的偏狭。两次世界大战后出现了国际联盟、联合国、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等不同性质的国际组织,尽管这些国际组织未能达到预期的目的,但它们在某种程度上却弱化了国家的角色,维护了世界的和平和稳定,促进了世界现代化。此外,二战后的西欧更是建立了超国家机构,建立了欧共体并发展为欧盟,在很多方面实现了对民族国家的超越。这种超越“从功能主义角度说,通过促进跨越传统的民族和国家边界的合作,人民能够摆脱狭隘的、民族主义的观念,逐渐变得更加富于合作性和具有超越国家的精神。”[6](p273)
第三,发达国家对经济现代化的修正或调整。战后,发达国家通过福利政策介入分配过程,缩小贫富差距。特别是战后的日本经济改革,促进了经济的迅速发展。
第四,殖民地或半殖民地国家实现了民族独立,走上了现代化道路。亚、非、拉地区的大多数国家独立以后所走的现代化道路,既受到殖民国家影响又结合本国国情,有的采取了社会主义制度,有的采取了资本主义制度,在发展战略、国家干预等许多方面均独具特色,形成与原发型现代化国家有很大不同的外源型现代化,如亚洲四小龙、改革开放后的中国。
第五,全球性问题凸显。在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推动下,世界各国的相互联系和依赖日益紧密,资源、环境、战争与和平等全球性问题日益明显,解决这些问题则需要世界各国共同反思人类与自然、人类相互之间的关系,丰富对于现代化进程的认识,逐步形成科学、和谐发展的理念,来协商解决存在的问题。
综上所述,世界近现代史的历程就是现代化诸要素在西欧酝酿、发展并在全球扩张深入的过程。现代化的根本动力是经济,现代化在全球的扩展引发了世界政治、经济结构的转换。现代化的总趋势不是直线发展,而是波浪式地跳跃式推进,尽管在现代化中存在着许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但它仍以越来越快的速度向前发展。
四、现代化视角下大单元设计中的“明治维新”课例
上述世界近现代史现代化发展各阶段及其特征,构成认识世界近现代史阶段特征大单元的分目标及主体内容。在现代化大单元设计的立意下,我们选取了在时间和地域上相对有代表性的三节课进行了实践,如表1所示,以期在一定程度上揭示出欧、美、亚三大洲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现代化的不同道路及其特点。
现代化视角下的世界近现代史
表1. 大单元教学设计课例简表
下面以“日本明治维新”为例,简述如何在大单元设计下基于现代化视角进行课堂教学。
大单元立意下需要突出日本现代化的特点是:作为“外生型”现代化国家,明治维新是其走上现代化道路的重要转折,其突出特点是通过国家政权的力量将传统与西化折衷、嫁接,既热情学习、效仿欧美,又力保固有的文化传统,不仅成功地走上了现代化之路,也走上了军国主义道路。
表2从明治维新的背景、措施两个方面体现其传统与西化结合的特点:
表2. 明治维新的内容及特点简表
相关的背景有三点。第一,乐于学习外来文化,很多人接受了兰学,在改革前就形成了“东洋道德、西洋艺术”的思想,为改革做了思想准备。第二,尊王、开国、维新的倒幕斗争策略。尊王是东洋道德的体现,开国和维新是学习洋学的产物。第三,《五条誓文》中“万机决于公论”“破旧来之陋习”“求知识于世界”“大振皇基”也是和洋折衷、传统与现代结合的基本方针。
所采取的措施集中在四个方面。第一,头十年的破旧立新,形成了中央集权的统一国家,这是改革的前提。向西方学习,推行富国强兵、殖产兴业、文明开化三大国策,迅速取得了成功,但期间也有阵痛。例如,曾经积极参加倒幕斗争的武士由于不允许继续保留武士阶级,被政府逐步消灭。在这个过程中,尽管国家积极为他们寻找新的生活出路,但有些安排不如人意,很多人转而仇视改革。这是改革头十年传统与现代较量的表现。第二,殖产兴业经历了单纯移植到和洋嫁接的过程。明治维新初期学习欧美先进企业的经验,创办官营企业,尤以军事工业为主。但1877年在东京上野公园举行的第一届国内劝业博览会上,既展示国内的传统产品,又介绍引进的先进技术,这意味着殖产兴业政策的调整,即在继续移植先进工业的同时,重视发展传统产业,借助欧美先进技术改善制丝、制茶、陶瓷等传统产业。日本早期工业化中另一个突出特点是政府发挥重要作用。初期由政府开殖产兴业风气之先,在适当的时机又采取补助、保证利润和优惠贷款等方式扶植私人资本主义。第三,在第二个十年期间,从“富国强兵”转向“强兵富国”,走上军国主义道路。日本走上军国主义道路的表现有很多,但补充教材的内容可以重点讲授军制改革。1873年,仿效欧美的国民军和义务兵役制,实施征兵令,从此当兵不再是武士的特权,而是国民的权利和义务。征兵令本来是一项具有民主进步意义的改革,按此组建的新式军队在平定叛乱、维护改革方面起了积极的作用。但1878年日本参谋本部成立以后,征兵令成为军国主义加强动员力量、控制力量的反动手段。第四,《大日本帝国宪法》也是传统的神权专制主义与西方立宪主义的折衷、嫁接。从宪法的制定来看是钦定,完全排除人民的参与;从君民关系来看是从属关系,臣民的权利是天皇“御赐”的,不是君民共治;天皇是神的后裔,神圣不可侵犯,总揽统治权,保留了天皇的神权权威。立宪表现为议会有一定的立法权和预算审议权;议会协赞天皇行使立法权;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在不反对天皇制的前提下,确认了基本人权。神权专制嫁接立宪主义,既守旧又现代化,这种两重性是明治国家的特征。
为使学生深入理解日本现代化的特点,教师可设计如下问题,带领学生进行探究。
①为什么明治维新要从倒幕开始?
②明治维新的措施中怎样体现西化与传统的结合?
③明治维新对日本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④明治维新为什么能够成功?
在探究这些问题的过程中,形成结构化板书,见图1。
图1 明治维新结构化板书
基于板书可以作出小结:作为“外生型”现代化国家,日本不是完全地西化,而是从国情出发,将学习西方与自身传统文化结合起来,走出了有自己特色的现代化道路。
总之,历史学科教学中大概念下的大单元设计,将是教师今后教学时应努力的一个方向。教师从现代化视角进行大单元设计,引导学生从宏观上把握世界近现代史现代化的阶段特征,不仅有助于学生对课程内容的深入理解和对历史学科本质特点的认识,而且,还有利于学生历史学科素养的提升,有利于教师自身的专业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