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董文敏为雷宸甫书东坡词》考辨
2019-06-17ZhuLi
朱 莉/Zhu Li
一、《明董文敏为雷宸甫书东坡词》及其相关信息
董其昌(1555—1636),字玄宰,号思白、香光居士等,谥文敏。官至礼部尚书等,又称“董宗伯”“董容台”。诗文书画皆擅,其书法,擅楷、行、草诸体,尤长于行书及大草,根据其作品的存世情况来看,其行书作品居多,且个人面貌十分突出,对后世的影响亦最大。
此作根据行文内容来看,是董其昌于辛酉年(1621年)为雷宸甫所书的苏东坡《西江月》词一首,雷宸甫生卒年尚不详,据董其昌自跋知其为青溪(今江苏南京一带)人。1620年即万历四十八年,光宗登基,念及旧讲官董其昌,问:“旧讲官董先生安在?”乃召为太长少卿,而后光宗因服“红丸”遽然去世,董还未能领旨赴任,仍居住在江南,至于董其昌再次应召回朝,已是天启二年(1622年),奉旨编修《泰昌实录》,故可知1621年,董其昌还身处江南,赋闲家中,在《董其昌系年》中可见到他这一年中频繁的书画活动。
二、论《明董文敏为雷宸甫书东坡词》书法用笔
董其昌的书法初师颜真卿《多宝塔》,又改学虞世南,后“以为唐书不如晋书”①上溯晋人,中年后又受李邕、杨凝式、米芾等人的影响而自成一家。根据此作的时间来看,1621年的董其昌正值67岁,其这一时期的书法已明显带有个人特征。根据《董其昌系年》,“《虚斋名画录》卷十一《明沈石田东庄图册》,载董其昌跋云‘白石翁为吴文定写《东庄图》,原有二十四幅,文休承所藏。因官长兴,失之。后为修羽千方踪迹,得二十一幅,余已化去,即沈翁长跋亦不可见矣。辛酉八月京口重现,记此以俟访之。董其昌。’”②可将沈周《东庄图》(图1,现藏南京博物院)后董其昌的跋文加以对比。
图1 沈周《东庄图》董其昌跋文节选
一、从章法来看,董其昌是十分重视章法的,“古人论书,以章法为一大事”,且十分推崇杨凝式的章法,“略带行体,萧散有致,比杨少师他书欹侧取态者有殊,然欹侧取态故是少师佳处”,③从两者的行篇布局来看,后者比前者更能体现出杨凝式《韭花帖》带给董其昌的影响,充分表现出董其昌书法作品中谋篇布局的“简”“静”“疏”,④有意将行距拉大而缩短字距,营造一种有行无列之感,疏朗与紧密的强烈对比正是董其昌在杨少师章法基础之上的独创。再如现董其昌1621年所作的《仿古山水画合册(八开)》中的题跋(图2),亦能看到其疏朗的行篇布局。
图2 董其昌《仿古山水画合册(八开)》题跋
二、从字的结体及走势来看,《明董其昌为雷宸甫书东坡词》虽颇习得董氏结字的特点,字形欹侧,左右结构的字往往“左低右高”,如此作第二行的“凄”“凉”“浦”字与董氏在《东庄图》跋语(图1)第三行的“得”和“幅”字,董其昌《仿古山水画合册(八开)》题跋(图3)第四行中的“阳”字、第五行的“得”字等皆为左边的偏旁呈下沉之势,对比之下,右边的偏旁则呈上扬之势,却未能完全理解董氏结字中的“平中寓险”,董字横画的倾斜较为明显,且角度变化较为丰富,正如他自己所说“得平正须追险绝”,⑤而此作第三行中的“俯”字(图4),结体略显平庸,且行笔颇为虚浮,正是其所反对的“字如算子”的结字方式。
三、从书法用笔来看,首先,董其昌十分重视“攒捉”笔法,“攒”指顿笔而出,“捉”指笔锋急停转向,董其昌在《画禅室随笔》论用笔中提出,作书不仅要能够放纵自如,还要“又能攒捉”,⑥意即能收住,否则,就是“信笔”,即非人用笔,而是人为笔所役。董其昌还十分重视行笔中的“转”“束”问题:“作书需提得笔起,不可信笔,盖信笔则其波画皆动。提得笔起,则一转一束皆有主宰。转、束二字,书家妙诀也。今人只是笔做主,未尝运笔。”⑦董其昌所说的提笔并非是要提着笔写,而是对于毛笔的控制力度,提按指的是对于力度的灵活运用,董其昌就十分擅长于此,加之其尤为喜用鼠须笔,故而,其字往往在最后一个笔画的收笔时,很少会出现凝滞不前之感,而是骨力内含的流畅之感,如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董其昌六十七岁所作的《邠风图诗卷》(图5)第一行的“锦”字、第二行的“争”字,沈周《东庄图》董其昌跋文节选(图1)第四行的“长”字,在最后一个笔画的收锋时,皆以笔尖出,看似柔弱,实则柔中带刚,毫无滞涩虚浮之感,用笔沉稳流畅而颇有空灵洒脱之意味,反观《明董文敏为雷宸甫书东坡词》,如第三行中的“必”“看”两字的撇画,“仰”“也”两字的最后一笔收锋,第四行“予”字的横画,并无董氏书法的轻巧之感,且行笔虚浮,董其昌早年曾临习颜字,虽其不在意全貌相似,但在用笔上却汲取了颜字沉厚的特点,故而行笔沉稳劲健,且董其昌行书中十分擅长“牵丝连带”的使用,“筋之融结者在扭转 ,脉络之不断在牵丝”,董其昌往往利用“牵丝连带”来加重字势的欹侧之感以及书写的书写性和节奏感,故而其书作常常给人以一气呵成之感,而此作中的“必”与“看”字,“必”字的最后一笔与“看”字的第一笔之间并无气韵之相通,已成为单独的个体,不符合董其昌的作书用笔习惯。
图3 董其昌《仿古山水画合册(八开)》题跋
三、董其昌伪作
由于董其昌的书画造诣极高,在当时明代晚期的书画坛中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加之其身居高位,故而在当时的书画坛中能够一呼百应,求取字画者数不胜数,故而“董文敏笔甚健,书画皆勤敏,但不耐长卷大轴,往往零星小册四页、六页者甚多,若巨制率为捉刀”。⑧其次,由于董其昌的书作艺术、经济价值颇高,一部分好事者出于利市的目的,制造了大批伪作,其中有不少又流通进了今天的艺术市场或鱼
目混珠进入了博物馆;再次,清代康熙十分推崇董其昌书法,故而对于董书的临习自上而下形成了一种风尚,当时的一些帖派著名书家大多为董字的追随者,如姜宸英、沈荃、刘墉、王文治、张照等,他们其中有一些人专门模仿董其昌的书法,且面貌十分接近,但往往只得董氏用笔圆润(“破方为圆”)但偏于虚浮,不能得董字要旨,此作正是这一时期的产物,年代应为清代早中期,这一时期的书法除却董其昌的影响外,还受乾隆帝喜好赵书的影响,故而这一时期的书法面目呈现出赵孟頫与董其昌书风杂糅的现象,如此作第三行中的“人”字写法,就与赵孟頫的多件作品中“人”字的写法如出一辙,如现藏于湖州博物馆的赵孟頫《归去来辞行书》(图6)第九行的“人”字,撇和捺笔的出笔、转折、收笔都如出一辙,董其昌虽亦从赵书汲取营养,却主张自出己意,反对临摹原帖只看面目相似,故他从不囿于任何一家,或任何法帖,大多加以创造,自成面貌。
图4 董其昌书苏轼词《西江月重阳》节选
图5 《邠风图诗卷》节选
图6 赵孟頫《归去来辞行书》节选
四、吴湖帆先生对于此作的鉴定
此帖曾经著名书画鉴藏家吴湖帆先生过眼,且吴湖帆将其收录于《吴氏书画记》中,名为《明董文敏书东坡西江月词轴》,⑨并在此作上加以题跋:“万历辛酉公五十七岁,此帧犹是万历当日原装,更可宝贵,余蓄董氏书画十数事,尚存原装者只戊戌长夏午画:禅室小册与此轴目。潢池如出一手,三百年后吴湖帆珍爱逾恒,丙戌长夏梅景书画屋。”这里存在这一个问题,除却真伪问题,1621年应为“天启辛酉年”而非“万历辛酉年”。再者,吴湖帆先生之所以将此作定为董其昌真迹,亦有可能并非其走眼之失,在吴湖帆先生的收藏活动中,其收藏资金主要来源于其书画买卖,以及对于所藏古玩书画的买卖,但亦有捉襟见肘之时。“余数年来今年度岁最窘,一则时局影响,画况减色,二则年收特歉,支出特强,故囊中羞涩,几乎无法应付,乃不得不以所嗜爱物为抵押品,直如诸葛亮斩马谡一样,忍痛了去也。”⑩故而,其亦有可能是一次单纯的经济行为,但总而言之,此作并非董氏真迹,而应出自清早中期人之手。
注释:
①陈辞编著:《董其昌全集(上)》,北京颂雅风文化艺术中心,2007年,第10页。
②任道斌编著:《董其昌系年》,文物出版社,1988年,第186页。
③徐磊:《杨凝式〈韭花帖〉对董其昌书风的影响》,中国美术学院硕士论文,2015年,第22页。
④张青著:《董其昌行书技法四十例》,安徽美术出版社,2016年,第6页
⑤同③,第14页。
⑥苏刚:《董其昌攒捉笔法研究》,《书法评赏》2017年04期,第1页。
⑦同④,第57页。
⑧吴元京审订,梁颖编校:《吴湖帆文稿》,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04年9月第1版,2011年12月第3次印刷,第280页。
⑨同上,第455页。
⑩宫力:《吴湖帆的书画鉴定态度研究》,《艺术探索》2014年05期,第57—5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