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河南省卓越体育教师培养模式构建研究

2019-06-15周明华史海现

青年时代 2019年12期
关键词:卓越教师培养模式体育教师

周明华 史海现

摘 要:面对21世纪高等教育发展的良好机遇,面对大众化教育背景下的教师教育培养要求,作为地方院校的洛阳师范学院自2012年开始实施“卓越教师”培养计划,探索地方师范院校的“卓越教师”培养模式,探索面向义务教育的“卓越教师”培养体系。历经 20 余年的探索和实践,逐步形成了“实施全程实践模式,提升教师能力,服务本地基础教育”的鲜明特色。

关键词:卓越教师;体育教师;培养模式;研究

随着国家改革的不断深化,现行的教师教育发展已不能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导致教育不公平的根本原因在于优质教育资源的匮乏,而优质教育资源的核心是卓越教师队伍。2011年教育部在部分高校实施“卓越教师”培养改革试点,旨在培养高质量师范生,为基础教育输送更多高素质的专业化后备人才,在新时期打造一支由“卓越教师”领衔的教师队伍。体育学院借鉴学校中学名师实验班的“三位一体的培养模式”以及卓越教师实验班的 “1 +3 +2”卓越教师培养模式,经过深入的调研和研讨,构建了具有体育学院特色的“三位一体“卓越体育教师培养模式。

一、河南省卓越体育教师培养模式的构建

(一)三位一体卓越体育教师培养目标

卓越体育教师培养是当代体育教师教育的新主题,为基础教育提供高素质的师资始终是高等师范院校最根本的使命,培养适应当地基础教育发展的卓越体育教师和基础体育教育的领军人物。培养具有扎实的体育教育理论基础知识,熟识体育学理论,熟练地掌握当代体育教育的知识与技能,能够承担中小学体育健康课程教学以及各级体育教育部门管理与理论研究的复合型体育拔尖创新型应用人才。

(二)“三位一体”的卓越体育教师培养模式的内涵与特征

“三位”是指地方政府、高师院校和中小学;“一体”是指培养合作共同体;“三位一体”是指以“协同创新,合作共赢”为引领,高师体育院校与地方政府签署“市校合作协议”,与中小学共建“教学科研联合体”,积极构建“职前培养和职后培训一体化”的卓越体育教师培养机制,努力培养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基础教育体育拔尖创新型人才。

二、河南省卓越体育教师培养途径

(一)开辟卓越体育教师培养“特区”进行教育教学实践

建立卓越体育教师人才培养强化部,开辟卓越体育教师培养“特区”,成立卓越体育教师发展中心。采用置换、短期访问等方式,促进高校和中小学体育教师的优势互补与能力提升。

(二)创建卓越体育教师协同培养机制

聘请教育专家、教研员、中学一线体育名师,建立中学体育名师工作机制,参与到卓越体育教师的培养中去。让专家和名师进入卓越中学体育教师培养课堂,介绍课程改革动向、分享其成长经历、指导体育专业学生教学实践。同时,参与卓越体育教师教育培养目标制定、课程体系设计、课程资源建设、教学团队组织、实践基地建设、教育教学问题研究、培养质量评价等。

(三)研制中学体育与健康课程资源库

依靠高校、政府、中学等多方的力量开发文字、多媒体和实验室资源,研制中学体育与健康课程资源库。收集多种版本的体育教科书、科技图书、报纸和各种科技期刊;开发与收集多媒体课程资源、电视广播资料、网络资源;汇集中学体育教师的优秀教案、录像、微型课、说课等资料;通过自制教育、废旧器材的再利用、引进传感器等信息技术手段,丰富和拓展中学体育与健康教学内容和器材。中学体育与健康课程资源库的建立将为卓越体育教师的培养奠定资源基础。

(四)创建卓越体育教师培养的验收体系

为了建立健全卓越体育教师教学监督机制,体育学院成立二级督导机构聘请了3位教学经验丰富的老教师做督导组成员。同时注重教学管理制度建设与执行,在成立体育学院二级督导机构同时,制定了相关的教学督导条例,及时有效的开展卓越教师教育教学监督工作。

体育学院连续开展四届全运会比赛,设有篮球、排球、足球、網球、乒乓球、羽毛球、毽球、田径、武术、体操、健美操、体育舞蹈共12个运动项目,卓越教师实验班全员参与比赛。通过全运会比赛,为加强实践教学环节,为增长学生才干提供了良好的实践平台。

三、卓越体育教师培养模式实践

“卓越体育教师教师实验班”是借鉴我校“中学名师实验班”的经验,紧紧围绕培养适应当地基础教育发展的卓越体育教师和基础体育教育的领军人物的培养目标,从纵向和横向两个维度、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对卓越体育教师的培养模式创新实验进行研究和实践,构建了体育学院特色的“三位一体”卓越体育教师培养模式与实践。体育学院非常重视教学实践环节,体育专业学生分别参加教学技能达标比赛、教学技能大赛等各类比赛、进行校企结合让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教育实习,效果良好,成绩突出。

(一)体育专业学生教学技能达标比赛

体育学院参加2005年全国基本功大赛获得了一等奖(第二名)的好成绩,可喜可贺,同时这也为我们加强教学实践环节,更加重视培养师范生教学技能提供了契机。经过周密的思考、精心的设计,体育学院决定从2009年5月开始连续六年,在体育学院体育教育专业学生中开展体育教学技能达标比赛。学生参与积极,教师培训热情高,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在2010年5月体育学院举行了第二届体育教学技能达标比赛,由体育学院体育教育专业2007级的学生全员参加,比赛设置了广播体操、体育专业技能、体育教学技能三个模块。学院有组织、有计划、有步骤开展这项活动,学生积极准备,参与热情很高,达到了预期的目的。比赛结束后,向达标合格的学生发放了《体育学院教学技能达标证书》,在体育学院学生中引起了极大的反响,这次比赛达到了良好的效果

在2011、201、2013连续举行第三、四、五届体育教学技能达标比赛,分别由体育专业2008级、2009级、2010级学生全员参加,比赛在原来的基础上设置了广播体操、体育专业技能、体育教学技能和其他(简笔画、普通话、多媒体应用)四个比赛模块。

(二)河南省高等学校师范教育专业毕业生教学技能大赛等各类比赛

从2008年起至2015年连续7年,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参加河南省高等学校师范教育专业毕业生教学技能大赛均获得了一等奖的好成绩。体育专业学生近7年来参加全國各类比赛成绩突出。

体育专业学生通过体育教学技能达标比赛和参加河南省师范教育专业毕业生教学技能大赛,进行校企结合让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教育实习,不仅能把学生所学的知识转化为能力,而且能够启发学生在今后的工作学习中勤于联系实践,能够在将来把自己所学的知识活学活用,能够系统清晰的教授给学生,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技能,同时也提升了培养的人才规格。

四、结论和建议

卓越体育教师的培养是一个专业教育系统工程,“三位一体”协同培养机制的实施,是卓越体育教师教育开放与融合相结合的有效体现。它不仅实现了卓越体育教师教育理论与实践的融合,职前培养与职后培训的贯通,体育教师教育者与中小学教师的直接对接,高校、政府与中小学的协同创新,提升了体育专业师范生的人才培养质量和农村体育教师培训的水平,转变了体育教师教育者专业发展范式,促进了体育教师的专业化水平,而且也为深化体育教师教育改革、构建卓越体育教师培养模式提供有益的参考。

参考文献:

[1]马亚男,郑贺.安徽省高校卓越体育教师培养现状与对策研究[J].搏击(体育论坛),2015,12:31-34.

[2]马亚男,郑贺,宋平.安徽省高校卓越体育教师培养方案分析[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16,02:27-28.

[3]陈群,戴立益.卓越教师的培养模式与实践路径[J].中国高等教育,2014,20:27-29+48.

[4]王卓华.面向义务教育的“卓越教师”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J].玉林师范学院学报,2015,01:104-107.

[5]许红霞.“卓越教师培养计划”背景下高师院校教师培养模式的思考与探索——以河南师范大学为例[J].传承,2015,03:113-115.

[6]张晓凤.基于“能力本位”的卓越教师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以洛阳师范学院为例[J].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15,04:95-97.

[7]石洛祥,赵彬,王文博.基于卓越教师培养的教育实习模式构建与实践[J].中国大学教学,2015,05:77-81.

[8]高闰青.卓越教师“三位一体”协同培养模式的实践探索[J].课程.教材.教法,2015,07:115-120.

猜你喜欢

卓越教师培养模式体育教师
园校一体,知行合 一
面向卓越教师的师范生实训课程评价研究
卓越教师培养背景下物理学专业师范生教学技能训练研究与实践
青年农民创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体育教师如何上好室内课
体育教师要重视“听、说、读、写”
由“小学兼课体育教师”引发的思考
体育教师应重视自主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