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人工智能时代新闻记者的价值定位

2019-06-14李政

出版广角 2019年10期
关键词:新闻记者人工智能机器人

【摘要】 人工智能技术在重塑媒体生态的同时,也为传统新闻记者履行职业角色制造了重重障碍,经典传播学视角下记者所扮演的“意见领袖”“议程设置者”等角色被逐渐弱化,其职业身份日渐模糊。在这样的背景下,新闻记者亟须在职业调适过程中体现自身的专业价值和独特魅力。文章就人工智能给新闻记者行业带来的冲击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新闻记者的价值重构途径。

【关  键  词】人工智能;新闻记者;价值

【作者单位】李政,西京学院传媒学院。

【中图分类号】G21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91/j.cnki.cn45-1216/g2.2019.10.018

目前,人工智能正从理论实验阶段走向商业应用阶段,并逐渐朝产业化方向发展。2019年全国两会期间,国务院总理李克强第三次在政府工作报告中重点提及了人工智能产业的发展,明确提出要“深化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研发应用”。作为人工智能技术的一种现实应用,机器人记者的强势崛起给传媒领域尤其是传统的记者职业带来了严峻挑战。从近两年全国两会报道中的智能机器人新闻采写、实时动态场景制作,到美联社、彭博社基于AI自动化技术展开的大规模新闻报道可以看出,人工智能在国内外传媒领域的应用已从最初的信息采集,拓展到内容生产、渠道传播等各个环节,大大提高了新闻生产的效率,掀起了新一轮的技术产业革命。传统媒体记者如何实现角色转变与价值重构,成为传媒界面临的重要课题。

一、人工智能時代新闻记者面临的重要挑战

1. 媒体所需记者岗位减少

1964年,加拿大传播学者麦克卢汉在《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一书中提出了“媒介即讯息”的论断,精辟地概括了媒介技术对社会发展和变革的重要影响。当前,人工智能技术在全球范围内蓬勃发展,机器人写作、算法应用、智能翻译与用户互动等技术改造传统的新闻生产和传播流程,进而促使新的信息传播平台形成。通过机器新闻写作全天候、高效的传播模式,传媒机构能够生产海量的新闻内容,提升新闻线索发现与结构化分析的效率,抢占媒体融合的制高点。

目前,在国内外的财经新闻报道、体育评论等领域,机器新闻写作锋芒毕露,人工智能技术以高效、多维度的机器分析代替经验化的单向度人工内容生产。新华社发布的“媒体大脑”,覆盖了新闻策划、采访、生产、分发、监测、反馈等新闻采编全流程,让新闻信息生产更为智能化,这一方面使传统新闻工作者从重复、低技术含量的信息加工整理工作中解脱出来,另一方面也使新闻记者的专业价值面临严峻的考验。北京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执行院长喻国明认为,只会对新闻素材、新闻要素进行剪贴的新闻媒体工作者必将被逐出新闻采编岗位,传统的消息型记者将让位于机器新闻写作[1]。美国叙述科学公司的联合创始人克里斯·哈蒙德在接受《连线》杂志采访时预测,到2027年,美国超过90%的新闻将会由机器人来完成[2]。目前,国内一些媒体甚至裁撤了深度报道采编部门,传统新闻记者面临的职业压力与日俱增。

2. “把关人”规则的改变

传统媒体新闻信息的把关主要经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新闻信息的采集过程,新闻记者是把关人,主要对所采集信息进行取舍加工;第二阶段是新闻信息的加工审核过程,媒体决策者、编辑等是主要把关人,对新闻的最终呈现具有决定性意义。长期以来,由于传统媒体占据主流传播渠道,媒介把关人理论为维护社会正常运转发挥了重要作用。网络媒体兴起之后,把关人角色的缺失一直受到社会诟病。人工智能时代,智能化的信息传播机制能快速实现用户与信息的精准匹配,每个个体和算法都可能充当一个把关人,数据算法、语义与图像识别、知识图谱技术成为网络新闻的分发人与把关人,机器AI则可以帮助筛选和处理信息,传统记者、编辑面临的工作更为繁杂并且更具挑战性。

当前,国内外很多媒体开始借助智能系统对传播信息进行验证与审核。比如英国路透社研发的“Reuters News Tracer”,可以通过数据库对比,利用算法查找信息源等方式对新闻事件的可信度进行检测。Facebook开发了“相关文章”功能,除由第三方机构对内容进行核查之外,还允许用户对假新闻信息进行标注。国内的“今日头条”则把AI技术与用户举报、跟帖评论相结合,进行信息智能分发,甄别虚假信息。可以说,人工记者编辑与人工智能技术的结合,将会成为未来新闻传播内容把关的主要形态。

3. 新闻记者的意见领袖角色逐渐弱化

意见领袖作为媒介信息传播过程中的关键环节,对大众传播效果产生重要影响。当前,意见领袖的主体发生了巨大变化,其功能出现泛化和迁移,年轻人更多地受到专家学者、媒体明星、商业大亨等网络意见领袖的影响,而作为公共知识分子的记者所承担的意见领袖角色的影响力逐渐减弱,这加剧了群体的冲突和分化,尤其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和应用更是给传统记者的职业角色造成了严重的冲击。如新浪微博认证名为“微软人工智能产品经理,东方卫视新闻见习主播”的人工智能机器人小冰,不仅可以创作诗集,还可以主持广播电视节目。此外,小冰还凭借强大的大数据整合与分析能力成为《钱江晚报》的特约记者,在报社APP“浙江24小时”开设了专栏。小冰善于筛选和发现热点新闻以及撰写专业新闻报道,被誉为历史上首个人工智能机器人意见领袖,受到亿万微博用户热捧,这无疑给传统记者的舆论引导能力带来了重大挑战。

二、人工智能时代新闻记者价值重构的途径

1. 提升深度阐释真相的能力,体现新闻记者的独创性生产力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迅速发展,机器人记者日益渗透新闻采写、编辑、分发等各个环节,如美联社的“WordSmith”、新华社的“快笔小新”、腾讯财经的“Dreamwriter”等,均已成为国内外传媒界知名的AI产品,在新闻生产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但以目前的技术视野来看,机器人写稿主要应用于重复性、数据性内容生产等方面,在创造性内容生产方面的应用还存在一定难度。总体来看,人工智能在一些关键领域还无法替代新闻记者,比如无法替代记者撰写有思想、有灵魂的深度报道,也无法创作出诸如《红色气质》 《幸福长街40号》等内涵丰富的刷屏之作。

美国马里兰大学新闻学教授尼克·迪克普洛斯指出,机器或许能比人更为有效地解读“弱人工智能”,但世界本身是微妙而复杂的,依然需要人类智力来做最后的决断[3]。人工智能时代,尽管新闻机器人能够快速、准确地完成数据统计、消息播发、智能推送等一系列工作,但对于多重事实、信息的价值判断和深度挖掘,只能依靠具有良好专业素养和深度思维能力的新闻记者来完成。

第一,新闻记者要加强对新闻内容的阐释,彰显新闻记者个体独有的价值理念和思维方式。新闻记者要深入新闻现场开展调查研究工作,善于通过客观视角来观察、记录和透视社会现象,全面、真实地挖掘新闻事实背后的原因、动机和发展趋势,弥补人工智能在此方面的不足。同时,新闻记者要将更多的精力投入深度报道、新闻评论等领域,真正成为社会现实的记录者和新闻意义的挖掘者。如在“天津港爆炸事故”发生后,央视记者蒋林凭借良好的职业素养,在现场连线报道中思路清晰,表达流畅,善于挖掘现场细节,赢得了业界的一致认可,这种专业性和思想性显然是机器人记者无法比拟的。

第二,新闻记者要强化“人机协同”的能力,提高自身的核心竞争力。2018年全国两会期间,现代快报·ZAKER 南京同步推出了“机器人记者快宝跑两会”专栏,90后记者谢毓灵和机器人记者快宝协作,对话多位全国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让受众真切地感受到了人工智能技术在新闻采编活动中的运用,也充分展现了人机协同的魅力。2019两会期间,新小萌、小度等AI小记者再次出现在现场新闻报道中,提高了社会公众对人工智能的认知度。人工智能的主要优势在于对用户数据的搜集和处理,通过智能算法发现热点新闻事件并提供初稿,而新闻记者则通过深入调查和深度分析完善新闻报道,提高数据处理之后的阐释能力,这也是未来新闻业智能化的发展方向。

2. 严格内容把关,避免人工智能环境下虚假信息泛滥

当前,人工智能技术在新闻内容生产领域的应用实践还处于弱人工智能阶段,机器人记者还不具备像人类一样的独立思考能力,也无法理解新闻事件背后的因果关系。第一,由于技术的局限性,人工智能技术不能分辨新闻来源的真伪,无法考证新闻信息的真实性、客观性,容易导致新闻失衡和新闻偏见。比如2016年美国总统大选期间,由于算法程序的失误,Facebook将一则总统大选的假新闻置顶并引发疯狂传播,其因此受到美国社会的多方指责。第二,互联网信息纷繁复杂,基于云计算和大数据挖掘的人工智能技术不仅加剧了公民隐私权受侵犯的风险,还延续了新媒体环境下的媒体暴力、新闻失实等现象,造成传播的二次失范和次生失范[4]。第三,基于算法的新闻热点过于迎合受众,容易引发同质化新闻泛滥等问题,损害传统的新闻价值标准,带来负面的社会影响。第四,由于法律、监管的不完善,人工智能新闻缺乏明确的责任主体,无视人文情怀和道德规范,容易造成伦理失范现象。

可见,无论人工智能如何发展,其终究只是一种辅助性工具而已,是人类智慧的产物,人,才是新闻内容生产和传播的主体。第一,新闻记者应承担起公共信息“把关人”的职责,对人工智能新闻的信息源进行审查核实,开展全方位的数据管理和程序验证,从源头上避免虚假信息传播。第二,人工智能新闻应进行内容把关,加强人工干预。当前,媒介的智能化进入加速阶段,今日头条、腾讯、百度等国内互联网巨头都在利用人工智能技术挖掘用户的兴趣爱好和行为习惯,从而进行个性化的智能新闻推送。但由于人工智能具有隐蔽性和欺骗性,加上并非所有的网民都具有专业把关能力,容易导致真相失守。这就需要受过专业训练的新闻记者对发布的新闻内容进行审核,牢牢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第三,相关传媒机构应从技术层面把关,不断优化技术手段,强化智能算法的运算程序,对由机器人采集和编写的新闻要注明数据来源和内容主体生成方式,使技术规范和内容选择保持平衡,保证信息传播的真实性和有效性。

人工智能时代,新闻记者应强化自身的主体意识,坚守党和人民“耳目喉舌”的重要职责,具备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坚持独立思考,坚持为社会发展进步而呐喊。

3. 重塑知识生产者形象,生产“有温度”的新闻内容

大众传媒的变迁总是与社会发展同步进行的。从知识社会学的视角来看,新闻传播活动本质上是一种社会性知识建构的过程,新闻记者作为大众传播的行为主体,具有知识生产的职业规范、历史传统与现实实践,其理应属于知识生产者的范畴。1948年,传播学者拉斯韦尔提出了大众传播具有“社会遗产传承功能”的重要论述,在近现代的中国新闻实踐中,邵飘萍、黄远生、张季鸾、白岩松等一大批新闻记者,代表着新闻传播业的正义和理想,系中国传媒业的社会良知所在。

人工智能时代,新闻机器人高效、全天候的工作模式让人类望尘莫及,一些人工智能软件甚至能模拟人类的情感进行新闻内容的编辑和推送,但过度的技术理性必然导致人文情怀的缺失。2015年5月,在美国上演的人机写稿对战中,美联社机器人记者“WordSmith”的写稿速度虽然很快,但专业新闻记者撰写的稿件因更有温度、更具创意性而获得了更多读者的认可。2016年3月,微软开发的聊天机器人Tay在与不同类型的网友对话交流的过程中出言不逊,其言语甚至涉及种族歧视等社会问题。这些事件给人工智能的发展和应用敲响了警钟。

置身知识社会、媒介化社会,新闻记者应扮演公共领域对话建构者的角色,独立、客观地承担学者(知识人)的职责和使命[5]。第一,新闻记者要提升自身的人文素养,关注社会,体察民情,坚持“三贴近”,践行“走改转”。新闻记者在新闻选题策划和采写的过程中要进行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挖掘最具有价值的新闻信息,讲述老百姓平凡而真实的故事。尤其是在突发灾难性事件报道的过程中,新闻记者更要遵守职业道德,把握好真实报道与负面影响之间的度,体现人的价值与尊严,避免“二次伤害”。第二,新闻记者在实践中要融入真情实感,创作有态度、有温度的新闻作品,提高对社会公众的感召力。1991年,中国青年报记者解海龙拍摄的摄影作品《大眼睛》在刊发之后打动了无数的读者,促使“希望工程”启动。一个摄影作品能有这么大的影响力,关键在于作品倾注了浓厚的人文情怀,通过小女孩眼睛的特写表达了一种对知识的渴望,透视了当时中国的社会发展现状,这是人工智能技术难以实现的。可以说,新闻理想和人文情怀是新闻记者得以存在的核心价值之一,也是其永恒不变的价值追求。

人工智能技术给新闻生产方式带来了重大变革,同时也对新闻记者的职业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未来是人机协同的智慧时代,作为社会的瞭望者,新闻记者应顺应时代发展和技术变革潮流,重构自身职业的价值定位,努力提高智慧生活能力,满足智媒时代人们多元化的信息需求。

|参考文献|

[1]喻国明. 人工智能的强势崛起与新闻传播业态的重构[J]. 教育传媒研究,2018(1).

[2]李青. “机器人记者”的时代已经到来[J]. 知识就是力量,2015(12).

[3]林竹鸣. 智媒时代的新闻从业者角色:审视、定位与应对[J]. 传媒,2018(11).

[4]靖鸣,娄翠. 人工智能技术在新闻传播中伦理失范的思考[J]. 出版广角,2018(1).

[5]龙小农. 知识生产者:记者社会角色的另一种想象[J].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8(8).

猜你喜欢

新闻记者人工智能机器人
如何辨别新闻记者证真伪
如何辨别新闻记者证真伪?
2019 新版新闻记者证公示
2019新版新闻记者证
人工智能与就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