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诗词文化,提高孩子们的核心素养
2019-06-14郑春葆
摘要:诗词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瑰宝,蕴涵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情感资源。它可以激活语言表达,彰显底蕴,培养语感,丰富想象,散发出浓浓的书卷气和文化气息,提高语文素养和人文素养。文章试图从诗词教学实践去谈谈,怎么传承民族文化,培养孩子们的核心素养。
关键词:诗词;传承;核心素养
诗词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瑰宝。诗词蕴涵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情感资源。子曰:“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不学诗无以言”;苏轼说得好:“腹有诗书气自华。”诗词可以激活语言表达,彰显底蕴,培养语感,丰富想象,散发出浓浓的书卷气和文化气息,提高语文素养和人文素养。习近平总书记谈国学“四个讲清楚”时,要求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把传统国学转化为民族共享的文化力量,让国学走入生活,传统成为时尚!习总在各种场合的发言,信手拈来的国学佳句,侃侃而谈的诗文风采,字字珠玑,为讲话增添了内涵和说服力、感染力,给世界人民留下深刻的印象。
《新课程标准》在“总目标”中提出“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富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的要求。学习诗词不但是对民族文化遗产的继承,更可以丰富知识,陶冶情操,培养气质。诗词教学受到人们更多的关注,加强诗词的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需要。
诗词是文学园圃里的一朵奇葩,具有特殊的艺术高度和审美价值,但诗词的教学却成了一件尴尬的事情。目前,诗词教学中普遍存在重分析轻朗读、重翻译轻感悟的本末倒置现象。教学中,绝大多数教师还是秉承传统的“讲解法”,串讲、背诵、默写、抄背,一个字也不能错,没有一点“吟诗弄月”的情趣,学一篇文章好歹还有个故事,学一首古诗,除去写就是背,背了还要写,别的什么也没有了。由于忽略双线并进,教学层次的浅薄,文本解读的乏味和诗词自身的“歷史隔阂”,常常是教师怕教,学生怕学,诗词教学呈现出一种索然寡味的现象,实在是太遗憾了。
怎么做好诗词教学,是摆在我们面前要思考和探索的一个重要课题。
一、文章不厌百回读,熟读精思子自知
汉语具有独特的音韵美,决定诗词特别适合诵读。古人对“读”也有经典概括和诠释:“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文章不厌百回读,熟读精思子自知”等等。读,就要读准字音、节奏、停顿,读出语感、情感、美感,读出诗词特有的韵味和情趣。比如:读“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陆游《游山西村》),从“山重”与“柳暗”,“水复”与“花明”,“疑无路”与“又一村”的对仗,读出诗词语言的韵律节奏美;读《题西林壁》时,“岭、侧、峰、低、各、同、山、目”声音适当延长,“远近高低”重轻音起伏,体会诗句的节奏抑扬顿挫;读“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要展示出西湖美妙无比,令人神往的神韵美。
读是理解感悟的最好方法,是实现学生个性化阅读和与文本对话的桥梁。宋人朱熹说过:“大抵观书须先熟读,使其言皆若出于吾之口,继以精思,使其意皆若出于吾之心,然后可以得尔。”通过读才能整体感知文本的大意,探究文本背景,感悟诗境,体会作者的情感。通过读,学生和文本才能进行零距离的亲密接触。
读,可以体会到语言的锤炼。王安石《泊船瓜洲》“春风又绿江南岸”的一个“绿”字,几经推敲,形象鲜活,春意盎然,读来仿佛阵阵春风扑面,精炼传神。
读,能感受诗中的画意诗情。“草铺横野六七里,笛弄晚风三四声。”(《牧童》唐 吕岩)诗句给我们从视觉和听觉上表达出来一片诗情画意;“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即展现一幅美妙画卷,让人心旷神怡,对美好生活的无限向往。
读,可以感受语言的独特,揣摩表达方法的不同。读,你就会发现:《泊船瓜洲》以景抒情,《秋思》叙事抒情,《长相思》则融写景与叙事于一体。
读,就会发现诗词源于丰富多彩的生活。如,《牧童》《舟过安仁》《清平乐·村居》中儿童的生活情趣;《望天门山》波澜壮阔雄奇秀丽的自然景观;《饮湖上初晴后雨》的西湖在不同气候下呈现的不同风姿;《四时田园杂兴》的农村生活长幅画卷。
读,可以很好地与作者及文本对话。一首《题西林壁》巧妙别致,深入浅出,充满智慧,为我们提供了多少回味体验、驰骋想象的空间,读毕,见仁见智,多少人生哲理可以领悟,人仿佛也聪明了些;也是读,才可以深深地领略“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的豪放、旷达、磅礴的气势,才可邂逅“古道西风瘦马”上的天涯倦客,切身感受陆游的爱国、李白的豪放;多少轻颦浅笑的惬意,曲终人远的惆怅,雪压霜欺的无奈,败叶零乱的落寞,年华渐失的忧叹,一切的一切,也是读,才会融入心间,填满每一个细胞。这样,诗便“人性化”、“个性化”了,真、善、美充弥心间。
导读、范读、解读、讲读、悟读、诵读、研读等多层次、多形式的读,学生必然会被诗词的韵律美、节奏美、神韵美,深深感染,欲罢不能,在不知不觉中加深对诗文的感知。这样,不仅激发了学生学习诗词兴趣,而且为学生理解、体味诗歌的意境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古人说:“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为加强理解、感悟和积累运用,学生学完一篇诗文,可依据诗文特点进行读写迁移,指导学生完成有趣的续写、扩写、改写、仿写、自编自演等活动,在各种迁移活动中学习诗文。
比如,教《独坐敬亭山》,教者在诵读理解原诗后,引导学生尝试用诗这种平常少作的方式来描述生活表达情感,一学生当堂仿效:《独坐家里》
“爸爸出门去,独坐真无聊。相看两不厌,只有故事书。”
虽然,表达浅薄,但由诵诗,背诗到作诗,使学生对诗不再有畏惧感,更重要的是品尝到了成功的喜悦。一人赋,人人试,效果很好。学生不但不觉得诗文难学,反而觉得挺有意思。
三、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
学习诗词是需要浓厚的氛围的。一个人摇头晃脑地朗诵诗词,说得不好听点,那是神经病,但如果,全班以至全校学生摇头晃脑地朗诵诗词,那就是一道美丽的风景线了。
综观现行人教版小学语文诗文,以唐宋诗为主,上迄《诗经》,下至清诗,旁及宋词元曲,涉猎优秀古典白话文《儒林外史》《红楼梦》,及《世说新语》《孟子》《列子》中的简短诗文名篇,几乎为小学生全方位展示了古典诗文的恒久魅力,开启了通向传统文化的一扇扇窗口。有个成语叫“抬头见喜”。在学校,可“抬头见诗文”,一抬头就是电子屏幕上醒目的红字“学而时习之……”此外,还可以,设计条幅在走廊,教室,楼梯,文化长廊,择诗词最富生命力的句子,每周一、两句,一学期下来,有小成矣。在这样的氛围里“熏”,大凡学生都是能熏出“味”来的。
四、源于生活,还于生活
新的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教读古典诗文,应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学生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运用诗文,不仅能促进学生对诗词的理解、感悟和積累,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而且,在生活中,学习中,在口头和书面表达时活用诗句,还常常会给诗(文)句赋予一种新的内容和感受,从原有的意境中跳跃出来,从更新、更广的角度理解、感悟和运用所掌握的诗词,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教学时,可以创设各种情境,启发学生古今联系,把生活中观察到的事物用诗词进行表达。形式有:“见景吟诗”,根据画面或实景用诗文表达;“表情吟诗”,创设一定情境,如送别、劝勉等,引用诗(文)句表达情感;“见物吟诗”、“叙事吟诗”、“说理吟诗”等。当学生在说话、写作中恰当地引用诗词传递出一般语言无法表达的复杂含蓄的意思和情感时,教师应予以充分的肯定与鼓励,以激发学生学习和运用诗词的兴趣和热情。
把诗歌编入校本教程,积极引导学生读诗、赏诗、写诗、画诗、唱诗,让学生接受中华传统诗词文化的熏陶,弘扬人类文明的“真、善、美”,既重视学生人文知识的积淀,更可以引领学生的精神成长,塑造学生的完美人格,从而奠定形成良好道德情操。
诗词语言精警含蓄、跳跃灵动,意趣无穷,常有“不著一字,尽得风流。”(司马空《诗品·含蓄》)之处。教师须要独具匠心,发掘诗词艺术魅力,引领学生吟哦诵读,逍遥在诗的氛围和意境里,将诗词变抽象为具象,变平面为立体,变静止为灵动,去感受其中有声有色、有情有理的丰富内涵,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有效地提高语文素养,在感受经典中,提高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
[2]》《解读新课程标准,落实诗词教学》唐天平
[3]《小学诗词教学现状调查分析及对策》李明
[4]《中小学素质教育课堂教学策略》吴忠仁,武汉出版社
作者简介:郑春葆,男,汉族,语文高级教师,30多年来从事语文教育教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