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时代的艺术革新探析
2019-06-14陈俊岚巴胜超
陈俊岚 巴胜超
摘要:随着人工智能应用领域的不断扩大,人类对未知世界和极限领域的探索也不断深入,人们的生活及生产方式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当人工智能进入艺术领域,让以前必须纯手工完成的复杂的艺术作品能够通过科技简单完成,除此之外,人工智能技术的出现能够让人们足不出户,即可欣赏世界各地收藏的艺术品。人工智能在艺术领域,能够带来什么样的变革?是传统艺术难以抵挡的冲击,还是全新的艺术体验?这些问题,都需要重新进行考量。
关键词:人工智能 艺术 革新
中图分类号:J0-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359(2019)10-0180-03
人工智能是21世纪的尖端技术之一,它对人类的生产生活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当人工智能的技术开始介入艺术领域时,传统的艺术就迎来了挑战和变化。技术与艺术的紧密结合,使传统艺术的表现形式发生了变化[1]。人工智能在设计、书法、绘画等方面,改写了传统艺术的概念和形式。智能绘画工具AutoDraw的诞生就是一个标志,它极大地降低了艺术创作的门槛。这使一般的绘画不再变得困难,即使没有学习过基础绘画的用户也可以通过它进行绘画创作[2]。人工智能正在逐渐取代一些原来智能手工完成的任务。但时代发展滚滚向前,任何技术变革随之而来的总是会有传统技术的衰败。艺术创作也是如此,但在追求艺术进步时,我们应该积极迎接这个变革。人工智能究竟会在艺术中有怎样的应用?会对艺术的发展有怎样的影响?接下来本文会简单探究。
一、人工智能时代的艺术革新
(一)艺术创作
艺术创作要分为三大过程:艺术体验、艺术构思、艺术传达。艺术创作的主体是艺术家,而艺术家的生活积累、思想倾向、性格气质、艺术修养是艺术创作的基础,艺术家通过对现实生活观察、体验、研究、分析、选择、加工、提炼生活素材,塑造艺术形象,创作艺术作品,是创造性劳动[3]。以众所周知的《向日葵》为例,梵高在创作这幅画之前从巴黎去到了阿尔勒,就是为了去寻找他的阳光、麦田和向日葵。这样一种有“生命”的艺术品是传统艺术最震撼人心之处。一个艺术家创造艺术作品的过程中需要学习很多知识,掌握很多专业技能,而且需要一定的生活积累,除此之外,还需要灵感的突然迸发。所以一个艺术家也许要几个月甚至几年才能完成一个作品,对于普通大众,专业技能不足,创造出这样的艺术作品更是艰难。
伴随着人工智能的兴起,艺术的门槛迅速下降,越来越倾向于大众化。无论你的专业程度如何,都可以一试身手,完成一部简单的作品。通过一些绘图软件,我们可以用手指触觉引导数字艺术程序作画,这是人工智能介入艺术领域给我们带来的便利和艺术形式的革新。
人工智能无穷无尽的联想和创造力让人叹为观止,但人工智能的最終目的并非取代艺术家,艺术作品的灵魂来自于艺术家本人,没有艺术家的想象力,作品难以成为经典。人工智能的出现仅仅降低了创作的门槛,让艺术作品像雨后春笋一样,数量大幅度提升,扩大了作品的基数,经典作品的数量可能也会随之提升。人工智能的出现搭通了技术和艺术的桥梁,为艺术提供新的技术,使艺术创造者们能够以全新的方式去不断创造出新的艺术,打破传统艺术形式,形成一种新型艺术。面对这样的形式,我们更应该做的是紧跟时代浪潮,借助人工智能的便利,创造出多种多样的艺术,为艺术注入新鲜血液,使之产生新的活力。让人们对人工智能时代的美有全新的认识,并逐步形成新型的美学价值。
(二)艺术欣赏
艺术欣赏是对艺术品的接受,这种接受不是被动的,而是主动的,包括了欣赏者的感知、体验、理解、想象和再创造等心理活动,是人们以艺术形象为对象的通过艺术品获得精神满足和情感愉悦的审美活动[4]。传统的艺术欣赏,往往需要长途跋涉,去到艺术作品存放的展览馆,在厚厚的玻璃窗前观赏。对于那些想要细致分析艺术作品的欣赏者来说,这样的距离可能无法满足他们对作品内容的渴求。不仅提高了欣赏艺术作品的时间和经济成本,也大大降低了艺术欣赏的体验。
如今,这个问题已经被谷歌艺术计划(Art Project)轻松解决。这个项目利用Picasa、App Engine和街景等Google技术,拍摄博物馆内部实景,用超高解析像拍摄馆内历史名画,360度呈现艺术品的高精度照片。利用街景技术,用户还可以在线浏览虚拟博物馆;除此之外,用户还可以通过“比较”功能将两件作品进行对比,查看其中的联系与变化;甚至用户还能在线建立个人珍藏集,与家人朋友分享等。有了这项服务,用户可以在线搜索自己想要欣赏的艺术品,不再需要千里迢迢地去遥远的博物馆,一幅名画,足不出户就可以欣赏到,画中的笔墨、线条、灵魂等,在家就可以慢慢去观察体悟。有了比对的功能,就可以把远在东方的一幅水墨画与大英博物馆的油画放在一起研究,这在以前是无法想象的事情。这些都是人工智能时代的技术发展给我们带来的便利,为我们的艺术欣赏提供了更好的感知以及理解,从而可以唤起欣赏者对艺术的热情以及思考。
也许有一天,通过技术的进步,我们能在电脑前可以获取世上所有艺术品的真实视觉体验,获取相关的历史事件和知识,甚至还可以借助虚拟现实技术亲手感受艺术品的真实质感。这时,欣赏经典艺术作品的成本将会大大降低,这些艺术作品也会有更多的受众,与此同时,它们将会产生更大的曝光度,进而产生更大的影响力。故宫博物院便是一个案例,它的纪录片《我在故宫修文物》在网上受到热捧,很多外地游客慕名而来,就为一睹它们的风采。“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这些尘封已久的、曾经只能王公贵族欣赏的艺术品,普通的民众也能够通过虚拟现实技术进行欣赏。就像有人说“未来的大学没有围墙”,而未来的博物馆可能也没有围墙。而人工智能时代的技术已经在博物馆的“围墙”上打开了一个缺口。
(三)艺术消费
20世纪前,艺术还是曲高和寡。听演奏会、欣赏绘画、观看歌剧等,这些高雅的活动,似乎才是当时主流的艺术消费。而到了20世纪时期,艺术已经渐渐趋于大众化。这时的艺术,从过去阳春白雪的贵族圈中慢慢走出来,进入了下里巴人的日常生活中去,逐步成为一种日常的消费品。这样形成规模的艺术消费最终创造了艺术产业,改变了艺术家的生存状态和创作方式[5]。当前的艺术消费再也不只是少数人的事情,在人们的生活中,这已经成为了一种日常消费。
以前的画家创作一幅画作,首先需要进行长时间的构思,然后一笔一划勾勒出来,然后会不断进行修改打磨,甚至推倒重来;诗人作出一首诗,需要阅读的积累、多年的阅历以及突发的灵感才能完成一部作品,贾岛“僧敲月下门”里的知名故事“推敲”就是诗人竭神苦思的体现;一个词曲创作家需要积累丰富的乐理知识、以及生活的体验才能创作出一首有故事的歌曲。也正是因为这些创作过程的艰难,才使得传统艺术显得弥足珍贵。艺术之前在对于大众来说总是高山仰止的,在极高的门槛前,普通大众只能望洋兴叹。而在人工智能时代下,藝术开始变得简单。人工智能可以绘画,生成诗歌、散文,谱写歌曲,撰写小说等,普通人之前难以企及的门槛在人工智能的帮助下变得简单。人工智能在几分钟内就可以出成千上万个作品,这样大批量的生产大大降低了作品的价值,使它们变得廉价。艺术消费也不再是收藏家或有钱人才能做的事情,大多数人都可以进行艺术消费,艺术逐渐变得大众化,人们能够接触艺术领域的机会也变得更多了。
从消费方面来看,虽然大批量艺术生产使得某些艺术变得贬值,但这样让艺术从高高的殿堂上走下来,使艺术变得更加大众化,当艺术走向大众时,它变得更加亲民、通俗,使大众容易理解和欣赏,也有利于提高大众的审美品味。
二、灾难抑或创新
人工智能让艺术创作变得越来越简单,创作者只需要熟悉操作软件,就可以进行艺术创作。艺术创作的专业技能的缺失也不再是阻碍普通人进行艺术创作的门槛,人们只需要在操作软件上输入艺术作品的要素,作品很快就可以通过智能软件的处理呈现出来。从某种程度上而言,“艺术家”也变得“廉价”了,“艺术家”的概念将被淡化。
2017年初,谷歌曾在美国举办了一场拍卖会,拍卖一些利用智能技术创作出的绘画。这些画作其中一部分是由谷歌内部员工创作,还有一部分是利用DeepDream创作完成的。DeepDream是通过把生成图片的技术Inceptionsim开源化得到的一个创作程序。人们只需要在Deepdream中输入一张图片,然后选择变形的程度和次数,就能得到一张非常后现代的作品。在这项创作中,人工智能、工程师都是艺术创作的主体。利用科学技术,艺术创作将变得简单。未来,普通人进行艺术创作的门槛将会被大大降低,不再是只有艺术家才能胜任的工作[6]。借助人工智能技术,普通人一样也可以把艺术创作当作职业。这对传统艺术家来说也许是一个灾难,但对于广大群众来说无疑多了一些艺术创作的机会,使艺术更加面向大众化,提高人们的审美情趣。
人工智能时代,完成一件复杂的作品将会更加简单。因此,艺术作品的价格很可能将会被人工智能作品拉低,因为类似作品需要付出的时间和精力被科技的进步大大减少。工业革命时期,科技迅猛发展,原本手工制作的商品开始被机器大量生产出来。导致商品供应量大大增加,传统手工业受到了现代工业的强烈冲击。现在,这样的事情开始出现在艺术创作行业。在北京的一个大型设计展上,一些利用3D打印技术制作的工艺品吸引了大家的眼球。这些作品的材料各异,有的是金属,有的是高分子材料。最让人叹为观止的是,这些作品雕琢的精度几乎达到了手工操作无法完成的地步。把这些工艺品拿去与手工大师的作品进行对比普通人很难看出其中的分别。而且定制这样的工艺品,仅仅需要几千到几万元不等,这个价格与大师级的作品对比,可以称之为物美价廉。可以预见的是,随着科技的进步,未来这些设备的价格将会持续下降,生产力以及产品质量将会不断增加,由于成本的降低和供应量的提升,3D打印工艺品的价格还将继续降低。所以在不久的未来,3D打印的工艺品将会成为大家的购买首选,精致美观的工艺品的价格平民化,不再是富家所专享,何乐而不为呢[7]。
人工智能确实对传统艺术以及传统艺术家造成了一定的冲击,但同时也产生了积极的影响。科技的进步,让技术和艺术碰撞出了新的火花,促进了新的艺术形式的产生,也打破了传统艺术的格局,让艺术有了更多的可能。当艺术开始趋于大众化时,原本的艺术家也许会感到不安,但也给他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促使他们能够不断与时俱进,创造新的难以被人工智能替代的艺术作品,对于欣赏者来说更是视觉上的享受。作品质量的提升,也会让欣赏者的艺术水平提升,在欣赏者的高要求下,作品的创作也将会更上一个台阶。
三、结语
“人工智能”将会成为未来一段时间的热议话题,它的出现将会对人类社会产生深远的影响。它是科技创新的产物,反过来也刷新了人类对于科技的认知,改变了人们生产生活的方式,科幻小说里的场景一步步变为现实。而在艺术领域,人工智能的运用将会使艺术变得更加大众化,曾经高昂的艺术品将会受到冲击,价格会不断下降,人们欣赏艺术作品的成本也会不断降低,欣赏艺术作品的深度体验也会更好[8]。我们很难去预测人工智能对未来艺术发展的影响,人工智能可能会给艺术带来巨大的冲击。但笔者认为,随着科技不断进步,艺术的发展也将会和人工智能紧密结合,相互依存,创造出更好的“智能艺术”。
人工智能时代,艺术无疑会受到较大的冲击,但更重要的,我们需要看到人工智能时代科技发展对艺术带来的全新变革。经典艺术作品,不仅仅是因为那些元素简单的堆砌,更重要的是元素的融合。科技降低了那些非专业人士创作的难度,让经典作品有机会从他们的手中诞生。而真正的经典,一定能够经得起冲击。科技将会不断地提高人们生产生活的效率,在艺术创作中同样如此。欣赏艺术作品将变得简单快速,基本的学习创作过程也会变得简单。未来的作品数量,将会像现代的高楼一样,迅速增长,并且随着整体数量的增长,其中的经典作品数量也会大幅增加,对艺术文化宝库的填充也有很积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张苗.人工智能带来艺术创作新时代[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8-03-06(005).
[2]王蒙.艺术创作感识[J].民族音乐,2011,(04):22-24.
[3]陈晨.时代性、民族性与艺术创作的生命力[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04):69+71.
[4]刘娜.浅谈艺术欣赏的本质特点——兼论“注意”的重要性[J].新西部(理论版),2013,(08):118-119.
[5]李云涛.广电新闻的大众化问题研究[J].才智,2015,(30):329.
[6]陈炯.人工智能,让艺术变得廉价?[J].美术观察,2017,(10).
[7]魏佳.数字时代艺术创作主体重构探究[J].新闻爱好者,2015,(04):35-38.
[8]张苗.人工智能嵌入艺术彰显科技哲学价值[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8-5-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