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开展体验活动提高家庭教育成效

2019-06-14苏杏粞

广西教育·A版 2019年3期
关键词:社会实践家庭教育

苏杏粞

【摘要】本文基于立德树人的育人目标,论述学校以体验活动为载体提高家庭教育成效的策略,提出进行专题培训、举办家长论坛、组织亲子体验活动、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四个方法,转变家长理念和教育方式,促进家校合作。

【关键词】家庭教育 专题培训 家长论坛 亲子体验  社会实践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9)03A-0057-02

《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明确指出:“加强家庭教育指导。要建立健全家庭教育工作机制,统筹家长委员会、家长学校等各种家校沟通渠道,丰富学校指导服务内容,及时了解、沟通和反馈学生思想状况和行为表现。”从《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中,我们发现要做好学生的教育工作需要学校协助家庭,提高家庭教育的成效,因为学生的成长离不开家庭、学校、社会三方的共同教育。家庭教育是孩子教育的起点,家庭教育在学生的性格和品德的形成方面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我校家长中进城务工人员数量庞大,占家长群体的70%,家长家庭教育意识淡薄、方法欠缺,造成家庭教育跟不上学校教育。如何正确引导家长转变育儿观念、改善亲子关系、进行有效的家庭教育是我们面临的难题。现代教育理念倡导教育要创设情境和通过实践活动让被引导者亲身经历,为此,我们在家庭教育引导方面主要以体验活动为载体,提高家庭教育成效。

一、进行专题培训,转变家长教育理念

理念是行为的指导思想,家长的家庭教育理念决定了家庭的教育方式和成效,要想让家庭教育跟上时代,跟上学校教育的步伐,那么转变家长的家庭教育理念是第一步。我校通过与家长的接触,发现家长的家庭教育理念淡薄,家长普遍认为父母主要是负责孩子的生活,学习和品德等则是学校的事情,没有意识到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是孩子性格形成的重要环境,不知道培养孩子良好的品德的方法和重要性。针对这样的现状,我校请校外专业人士为家长做了“学做卓越父母 与孩子一起成长”专题培训,专家通过一个个真实的案例,告诉家长,孩子是父母的复印件,孩子是父母的镜子,孩子是一张白纸,家长如何描绘这张白纸就成就了怎样的孩子。专家还指导家长根据自己孩子的个性开展有效的家庭教育,让家长知道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在专家的引导下,家长开始反思自己的家庭教育。开展专题培训后,我校建立了家长微信群,继续组织家长学习有关家庭教育的方法和经验,比如开展“读《父母规》100天”学习活动以及“家庭教育每日分享”活动等,通过线上、线下的不断学习,家长对于自己教育孩子的理念开始有了反思。

二、举办家长论坛,为家庭教育助力

榜样具有良好的感染力和带动作用,如何为家长树立家庭教育的榜样是我们提升家庭教育成效的第二步。我校通过培训和学习,让家长的教育理念有了转变,这时再为家长提供具体的、身边看得见的学习典型,这有助于家长更好、更快地找到家庭教育的方法。根据学生年龄、心理等特点,我校分年级、定主题举行家长论坛,主题有“如何培养孩子的良好习惯”“家校怎样合作”等,安排有成功家庭教育经验的家长代表发言,让他们分享自己的家庭教育理念和方法,用家长影响家长,为家长树立学习的榜样,这远比教师苦口婆心的劝说有效。

三、组织亲子体验活动,转变家庭教育方式

家庭教育如果脱离了孩子真实的感受,不能直达孩子的心灵,那么终究还是一句空话。因此家庭教育行之有效的办法是创设真实的情境或鼓励孩子参加社会实践,使孩子有机会亲身经历,真实体验。

我校利用节假日开展亲子体验活动,转变以说教为主的传统家庭教育模式,使家庭教育方式更符合现在孩子的个性,让家庭教育更加有效。植树节,我校组织家长与孩子一起植树、护花,家长用“护绿行动”让孩子认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清明节,我校组织学生和家长一起扫革命烈士墓,让家长代表发言,在活动中,父母的言行让孩子体会了缅怀革命先烈的重要意义;“六一”儿童节,我校发动全体师生和家长为留守儿童捐款捐物,并组织家长和孩子把物品亲自送到留守儿童手上,家长亲力亲为,为孩子树立关爱他人的榜样;教师节,我校布置的德育作业是亲子共同制作贺卡送给老师,表达对老师节日的祝福,父母抽出时间与孩子一起精心制作贺卡,用行动给孩子树立尊师的榜样。利用节假日开展丰富多彩的亲子体验活动,不仅让孩子了解了节日的文化内涵、思想意义,也将家庭教育融入活动中。家庭教育与节日体验活动有机结合是我们新的尝试,它既能提高学生道德认知,激发学生道德情感,还能够改善亲子关系,转变家长的教育方式,有效提高家庭教育效果。

四、开展岗位体验活动,深化家庭教育成果

古希腊哲人曾指出:“德是表现在行为上的习惯。”如何让家庭教育持续有效是我们的目标。《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指出:“广泛开展社会实践,每学年至少安排一周时间,开展有益于学生身心发展的实践活动,不断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我们发现很多孩子只知道自己父母做什么,但是完全不知道父母实际工作的情况,更不知道父母在工作中有多辛苦,从而不理解父母对于自己的教育。为此,每年寒假、暑假,我校都会根据学生年龄、心理、生理实际情况,安排学生进行社会实践体验活动,安排五、六年级学生到父母工作岗位去做一周父母的工作,学生把自己每天的工作体验写下来,父母则根据孩子的工作情况做评价,六(3)班学生小月体验妈妈工作后,她的妈妈这样评价她:“通过这几天的体验,小月知道了每件事情都必须认真去做,否则一旦出错,会造成不必要的麻烦。”四(2)班有一名学生到妈妈工作的肯德基餐厅实践后写道:“原来做服务员要注意这么多的礼仪,說话要面带微笑,语气要温和友善,还得用上‘您‘请‘不客气等礼貌用语,以后我去餐厅也要注意文明礼仪。”这样的感悟会持久刻在学生的脑海里,影响更深远,社会实践体验式家庭教育明显比传统家庭“说教式”教育效果好。

家庭教育是长期而且复杂的事情,我校成立以来一直关注家庭教育的实效,经过不断的实践摸索,发现以体验式活动为载体提高家庭教育成效比较符合大部分家长的实际情况,一方面既切实地转变了家长的家庭教育理念和方式,使家庭教育更符合现代孩子的个性,另一方面也促使学生在不断完善的家庭教育中改变了自己的不良行为习惯,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猜你喜欢

社会实践家庭教育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家庭教育之我见
论犹太人的金钱观教育
家庭环境对中学生性格及成长的影响
新形势下构建大学生社会实践长效机制问题的探析
高等美术专业学生社会实践能力的研究分析
自我教育活动是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途径
幼儿教育改革进程中几个重要问题的探讨
结合“室内检测与控制技术”专业教育浅谈高职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
对高校思政课教师暑期社会实践的探索与思考
医学研究生社会实践模式建立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