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记》所折射的社会意义与个体生命价值追求
2019-06-14高杨
高杨
摘要:小说作为一种能生动反映社会风尚及现实人生的一种文学体裁,根植于生活却往往高于生活,《西游记》作为明清小说的巅峰作品之一,需要我们深入进去考究其所折射的社会意义与个体生命价值的追求。
关键词:社会意义;个体生命价值
小说作为一种能生动反映社会风尚及现实人生的一种文学体裁,根植于生活却往往高于生活,作者透过复杂有趣的情节、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和生动形象的环境描写,以文字歌颂或诉说现实,用故事发展曲折表达作者的价值追求。作为古典四大名著之一的《西游记》作为明清小说的巅峰作品之一,需要我们深入进去考究其所折射的社会背景与个体生命价值的追求。
一、《西游记》的社会意义
《西游记》一书以唐朝贞观年间玄奘取经为故事背景,作者以《大唐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到南宋的《大唐三藏取经诗话》以及金代院本《唐三藏》、《蟠桃会》等为基础,不断倾注个人情感、现实因素等等,将这样一个宗教故事充实为一部精彩的神魔小说,既是对前人取经故事的总结改造,更借此传达了自己对生活百态、社会现实的认识。
《西游记》幻想了一个根植于道教、佛教宗教故事的天上世界。虽“有长年之光景,日月不夜之山川”,美輪美奂令人神往。但无论是道教的玉皇大帝,还是佛教的如来佛祖,尽管已经成仙成佛,跳出三界之外,不在五行之中,但其出现时往往都难逃封建时代朝堂上那一套凡俗礼节,尊者在上、位卑者在下。
孙悟空大闹天宫得了一个小小的弼马温,受众仙嘲笑。玉帝昏聩,且遇事往往毫无主见。佛祖公开默许索求人事,甚至说:“经不可轻传,亦不可以空取......白本者,乃无字真经,倒也是好的。因你那东土众生,愚迷不悟,只可以此传之耳”。不但认为唐僧给钱是应该的,而且认为东土大唐的人愚昧不堪,无字真经已然足够。神佛亦如此,何况人间。西行路上的凡俗王朝,国君大都昏庸无能,例如车迟国国王听信谗言大肆逮捕僧侣、比丘国王受人蛊惑,取千名男孩心肝做药引、灭法国国王许愿杀一万名和尚......
这些吴承恩笔下幻想出来的神魔世界与世俗人间其实都脱胎于他所身处的现实世界,如同一面镜子,倒映出世间百态。身处政治混乱、压抑思想的封建时期,吴承恩用笔墨描写的神魔世界其实处处揭露现实社会的黑暗,无声但有力的反抗封建统治者的压迫,揭露社会的阴暗面,冠冕堂皇的表面之下隐藏着的丑陋心灵。
孙悟空作为全书的主角,生于天地造化,本性纯洁不愿受压制与约束,他追求自由,求仙访道,学得七十二般变化;不服生死,勾掉生死簿;蔑视皇权,大闹天宫......既是作者吴承恩对当时社会现状的申诉,同时也代表了当时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以新兴市民阶级为代表的资本主义萌芽对封建统治的不满与对新的解放思想的向往。
二、《西游记》所表达的对个体生命价值的追求
在《西游记》中,孙悟空被称之为“心猿”。“心”在中国古籍中有时候是指意识。古人,认为心脏是人的思维器官,如《孟子。告子上》说:“心之官则思”。[1]悟空西行路上降妖除魔其实是一场心的历练、心的修行。所谓取经,取得其实是一场修行,而《西游记》真正讲述的是一个人心灵成长、内圣外王的故事。
关于《西游记》从心学的角度去解读其实已经有很长的历史了。明朝时期,阳明心学流传广泛,为《西游记》与心学的关联提供了历史背景。清人刘一明的《西游原旨读法》云:“《西游》即孔子穷理尽性至命之学。”[2]清人王韬序《新说<西游记>)图像》称:“所历三灾八难,无非外魔。其足以召外魔者,由于六贼;其足以制六贼者,一心而已。一切魔劫,由心生,即由心灭。此其全书之大旨也。”[3]清人尤侗《西游真诠序》中指出:“盖天下无治妖之法,惟有治心之法,心治则妖治。记西游者,传《华严》之心法也。”[4]可以看出,清朝文人热衷于探求《西游记》一书中与心学的联系,将《西游记》与个人心灵成长、生命价值追求相结合去解读这本神魔小说。
孙悟空出身于“斜月三星洞,灵台方寸山”,所谓“斜月三星”就是“心”字,而“灵台”和“方寸”即“心灵”。所以,悟空本质上是来源于心,从心出发,去追寻一场心的历练。
五行山指佛教中的五毒“贪、嗔、痴、慢、疑”,五个字概括了一切人的身心杂念,唯有经历了五行山下的这五百年修行,去除“五毒”方能踏上取经之路,此乃取经之基即心灵成长之基。
刚踏上西行之路,孙悟空便打死6个强盗,名为“眼看喜、耳听怒、鼻嗅爱、舌尝私、身本忧、意见欲”,其实这是在“清六根”,打死了“六根”做到六根清净,此乃取经之本及心灵成长之本。
西行路上,悟空常常在地上画一个圈,这其实是心划定的界线。一旦被外界勾引出心的界线,种种妖魔鬼怪便出现了,而妖魔鬼怪就是心魔。孙悟空一路上降妖除魔就是在不断战胜心魔,修炼心灵的过程。
一万八千里的取经路正好是悟空一个筋斗云的距离,悟空告诉唐僧:从小走到老,再从老走到小,再从小走到老,再走几个轮回也走不到。唐僧便问孙悟空:“那怎么办呢”?孙悟空告诉他,只要你心诚志坚,回首处即是灵山。正所谓“道不远人”,真经本在东方,又何必西求?佛在灵山莫远求,灵山只在汝心头。一万八千里的取经路,不过是一个筋斗一个念头罢了,如若心中清净,回首处即是灵山。西行不过是一场心灵的修行,心灵修行圆满之时,便是求得真经之日。
主角悟空清“五毒”、斩“六根”最终实现了心灵清净,顺利取得真经,封佛成圣,体现了明代心学思潮下,读书人对对心灵成长的期许,对自己生命价值升华的追求,此为“内圣”。而师徒四人最终取得真经,返回东土大唐,弘扬佛法,普度众生则迎合了封建读书人建功立业,治国平天下的价值追求,此为“外王”。
三、结语
文学作品是人的思想和时代背景相互作用下的产物,掺杂了作者个人情感,糅合了创作的时代背景,它必然不同于现实,但又一定反映现实。作为古典四大名著之一的《西游记》,作者吴承恩用一个幻想的神魔世界与背后的现实倒影交相辉映出一部旷古奇书,折射出作者对社会的思考,对个人生命价值的追求,其背后丰富的内涵与深层的艺术表现力值得我们去细细品读。
参考文献:
[1]李彦华.对《西游记》中孙悟空形象的解读[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32卷第3期2009年5月.
[2][3][4]朱一玄,刘毓忱编.《西游记资料汇编》.南开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