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公费师范生培养实施情况调研及政策建议

2019-06-14钱芳郭雨涵

中国教师 2019年6期
关键词:职业认同政策建议

钱芳 郭雨涵

【摘 要】公费师范生的培养和就业问题一直是学界和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及培养院校关注的热点。2017年至2018年,在我国中部某省省属高校进行的调研显示,公费师范生男女比例失调,并呈现出“三高三低”的特点(教师职业认同感高,终身从教意愿低;对专业兴趣高,对教学满意度低;深造进修诉求高,继续履约意愿低),以及就业向城性的趋势。 据此,提出七个方面政策建议:加大政策宣传力度、拓宽培养途径、完善培养计划、建立健全就业机制、加强职业理想教育、提供职业发展空间。

【关键词】公费师范生 职业认同 政策建议

一、前言

为了适应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需要,2018年8月,教育部等部门出台了《教育部直属师范大学师范生公费教育实施办法》(国办发〔2018〕75号),改进和完善了相关政策内容,建立师范生公费教育制度,将“师范生免费教育政策”调整为“师范生公费教育政策”①。公费师范生培养问题再次引起了社会的关注,关注点主要集中在招生、签订协议及稳定就业等几个与政策吸引力相关的方面。笔者于2017年5月和2018年9月先后两次在某省ZZ师范大学对公费师范生教学现状、职业认同感、就业意愿、就业去向等问题开展了调研。2017年5月,笔者采用问卷调研的方式,主要了解掌握公费师范生在校学习情况、签约情况、就业意向及职业认同感等方面的数据;2018年9月的调研以访谈和查阅资料为主,初步掌握了2017、2018两届毕业生的就业情况,以及学校、学生对公费师范生培养教育的政策建议。

二、问卷调研背景介绍和调研实施情况

1.调研背景

2013年秋季开学起,某省参照教育部直属师范大学师范生免费教育的有关做法,在ZZ师范大学开展了本科师范生免费教育试点。截至2018年年底,已连续招满六届学生,累计在校生人数达到1881人。

2.问卷设计

问卷由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关于公费师范生个人及家庭基本情况的内容,包括年龄、专业、学历、家庭背景等共计18个小题,其中一道题为开放性问题。第二部分是在校学习的基本情况,包括对专业的了解、对教学的满意度等12个小题。第三部分是教师职业认同感的测量量表②,共26个观测点,应用李克特五分法测量。

3.调查对象

利用网络发放并回收问卷1029份,占ZZ师范大学所有公费师范生数量的54.7 %,覆盖大一到大四共四个年级。

4.调查实施

2017年5月,笔者将调研问卷上传至网上,通过ZZ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将网址和二维码发放给学生,学生通过电脑登录网站,或通过手机扫描登录完成问卷。

三、调研统计数据

1.样本基本情况

从调研样本的性别构成来看,存在男女比例严重失调的现象。女性占比高达81.83%,男性仅占18.17%。 从专业分布来看(见图1),汉语言文学、数学与应用数学及英语三个专业的学生占了69.97%,将近七成。其他学科占比均低于10%,其中化学和生物科学两门学科占比最高,分别为8.36%和6.41%。需要说明的是,美术教育和音乐教育属于艺术类考生,因此公费师范生没有招收此类学生。1029名学生中,只有1名2013级美术教育的学生通过中期选拔①成为公费师范生,由于占比太小,在图中没有体现。

从学习情况来看(见表1),有71.24%的公费师范生表示对专业比较感兴趣或非常感兴趣,62.77%选择了比较了解或非常了解所学专业,仅有46.16%选择了学习有压力感。从签约情况来看,已经签约的人数占比为93.98%,其中,入学后签约占比38.68%,只有6.03%的人没有签约。

2.选择就读公费师范生的原因

从学生就读公费师范生的原因(见表2)来看,选择就业有保障及减免政策的学生占比为50.05%,选择受父母或家庭其他成员影响的学生占比为35.96%。只有2.62%的学生是因为爱好教师这个行业。可见,学生选择成为公费师范生的原因中,出于自己主观意愿的少,被动接受父母家长安排的多。出于对职业热爱的少,作为谋生手段的多。

3.公费师范生从教意愿

只有0.78%的学生明确表示不会按协议就业,2.14%的学生明确表示服务期满后,不会续约。有27.79%的学生关于是否在毕业后按协议就业,没有明确表态,处于犹豫观望状态。53.45%的学生对于服务期满后是否续约也未明确表态(见表3)。如果做好政策解释工作,尽早和当地教育局做好就业对接工作,同时注重培养學生树立长期从教的职业理想,就有可能促使这批犹豫观望的学生按协议就业,提高履约率。

4.公费师范生职业认同感分析

师范生职业认同感是师范生对将要从事的教师职业和目前师范生身份的感知与体验,是从事教师职业的基本心理准备。教师职业认同感不仅会直接影响师范生在校学习的积极性,还影响他们毕业后的履约意愿,将来还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他们所教学生的成长。因此,本次调研利用量表分析了公费师范生的职业认同感(见表5)。1029名公费师范生教师职业认同感均值为101.68,折合成百分制为78.21分。

女生的职业认同感高于男生;有过学生干部经历的学生高于没有学干经历的学生,党员组、团员组、普通群三组学生的职业认同感均值呈下降趋势;随着学生对专业的感兴趣程度和了解程度及对教学的满意程度的增强,职业认同感也不断增加;毕业后读研的意愿、履约的意愿及服务期满后继续从教的意愿越强的学生,职业认同感越高。

一个值得关注的现象是,公费师范生在大学四年期间的职业认同感呈U形变化趋势,大一最高,为102.98,大二、大三分别跌至99.48和101.38,虽然大四回升到102.93,但仍然未达到大一刚入学的水平。通过大学四年的师范教育,公费师范生的职业认同感在波动中,略有下降①。

5.公费师范生最希望改进的政策

在2017年5月开展的问卷调研中,笔者设计了一个开放式问题,征求公费师范生认为最需要改进的政策。经过对意义相近的字词进行的分类统计,得出字频分析结果如图2。其中有关“教育教学”的词,出现的频次最高,达到609,排在第一位。排在第二位的为“服务期”,词频达到558①,排在第三位的为“师资”,词频为392。可见公费师范生对于教育教学、师资水平等方面有更高的期待。排在第四位的为“发展”,说明公费师范生对于自身的发展有更高的诉求。当前政策实施中的重点鼓励措施,诸如“分配工作”“工资补助”等虽然出现在高频词中,但是排名比较靠后,一方面说明公费师范生政策鼓励措施得当,得到认可;另一方面也要看到今后对公费师范生的鼓励措施,不能仅仅停留在工作、待遇等方面,要更多关注公费师范生长远的发展,从个人职业生涯规划与发展的角度为他们提供更多更好的优惠政策。

四、调查结果分析

公费师范生呈现出“三高三低”的特点及就业“向城性”的趋势,即:教师职业认同感高,终身从教意愿低;对专业兴趣高,对教学满意度低;深造进修诉求高,继续履约意愿低。目前2017和2018两届毕业生中按协议就业的学生均安排在县级及以上中小学,没有到县级以下的学校就业。

1.教师职业认同感高,终身从教意愿低

可以看出公费师范生的职业认同感总体比较高,尤其是通过中期选拔进入公费师范生的群体,其职业认同感均值高达114.65,远远高于总体样本101.68的均值。从公费师范生毕业履约和合同期满后续约的意愿来看,那些明确表示会履约和继续签约的公费师范生职业认同感均值都高于其他组,说明公费师范生从教意愿的强弱受到其职业认同感强弱的影响。从公费师范生从教的意愿来看,只有71.43%的学生明确表示了会按照协议就业,只有44.41%的学生明确表示会在10年服务期满后继续从教。同时,在最具吸引力的公费师范生政策选项中,有74.73%的学生选择了就业有保障。结合两者的数据来看,一半以上的学生选择成为公费师范生主要是为了解决短期的就业问题,并没有长期投身教育事业的打算。

出现这个情况的主要原因:一是社会对公费师范生的认可程度不高,尊师重教氛围不浓,学生没有强烈的职业荣誉感。二是学校对公费师范生的职业理想教育还不到位,学生终身从教的理想信念不够坚定。

2.对专业兴趣高,学习积极性和满意度低

71.24%的学生对所学专业感兴趣或比较感兴趣。但是对于教学总体安排、专业课程设置、师资质量等满意度不高。62.59%的学生表示对师资质量满意或比较满意,居满意度首位。41.21%的学生对专业课程设置满意或比较满意。34.31%的学生对教学总体安排满意或比较满意。从学生提的建议中也反映出他们对实习实训课程非常关注,希望学校能提供更多实训类课程。同时,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学习压力感不强,有一半以上的同学认为学习没有什么压力。

出现这个情况的主要原因是:一是学校对公费师范生的教学效果不太理想。此次调研没有涉及学生学习成绩的问题,但是从职业认同感数据来看,学校的教育效果并不明显。公费师范生的职业认同感并没有随着就读年限的增加而呈现明显的增加趋势。数据显示,大一的学生职业认同感最强,大二跌至最低,此后两年逐步升高,到了大四达到最高,但是仍略低于大一的均值;二是学校没有建立激励机制,有关部门也没有出台相关政策,导致公费师范生就业压力不大,容易产生懈怠心理、学习积极性不高。

3.深造进修诉求高,继续履约意愿低

公费师范生深造进修意愿显得尤为迫切。有405名學生明确表示参加工作后有继续攻读在职硕士的打算,占总人数的39.36%。这405名学生中有21名党

员(含预备),占党员人数的46.67%,担任学干(或曾经担任学干)的学生286名,占担任学干(或曾经担任学干)学生总数的45.35%,这两个百分比都高于总体样本的百分比。在公费师范生所提建议中,有20条涉及继续深造的建议,仅次于缩短服务期的建议,排在第二位。同时,从职业认同感均值来看,明确表示会读研的学生比其他学生的职业认同感都要强,均值达到104.77,明确表示没有读研打算的学生职业认同感最低,只有97.30。统计数据显示这些有读研诉求的学生的职业认同感和个体综合素质均是公费师范生中比较高的。

公费师范生履约意愿尤其是续约意愿不高,不同群体的履约意愿呈现出明显的差异。2013届是四届学生中唯一有中期选拔的一届,中期选拔数量为43人,其中填答本次调查问卷的有39人。这39人中,有35人明确表示毕业后会按协议就业,占比高达89.74%,高出整体样本18个百分点。39人中明确表示10年服务期满后会继续从教的人数为25人,占比为64.10%,比整体样本高出20个百分点。调研数据还显示,这些学生的职业认同感均值为114.36,也远远高出总体样本101.68的均值。可见经过大一一年的学习后,学生对政策有了更深的了解和认同。同时,相对于高考填报志愿时,家长此时会更重视学生的意见,因此,此时的选择更多体现了学生自己的意愿。

出现履约意愿低的原因,一是学生对政策理解不透彻或者有偏差,造成就读后产生巨大的心理落差,继而丧失学习积极性,带来低职业认同感,最终导致低履约率;二是违约成本低,履约收益不高。学生毕业后如果违约,只是不退还学费和住宿费及不予以改派就业报到证,无须承担其他责任。但是,学生按期履约则面临工作地点、读研等诸多方面的限制。履约收益不明显,违约成本低,自然会造成履约公费师范生履约意愿低。

4.就业“向城性”

2017和2018两届毕业生就业具有明显的“向城性”特点。2017届毕业生中,有291人按照协议落实就业,履约率为94.2%。2018届毕业生中有329人落实就业,履约率为95.4%。所有落实就业的公费师范生全都在县城及以上中小学就业。

出现这一情况的主要原因是培养院校规格层次较高,乡村学校对这些公费师范生没有吸引力。虽然与最早一批培养公费师范生的六所教育部部属院校相比,培养院校层次有所下降,但是ZZ师范大学是该省培养师范生层次规格最高的院校,在省内外有一定的知名度,因此毕业生对就业预期也较高,很难真正下到乡村学校。

五、相关政策建议

1.加大政策宣传力度。不少学生在建议中提到即使在签约后仍对政策不是很了解,因此,就读过程中存在迷茫感,进而产生观望态度,这必将直接影响他们在毕业后的履约率。如果在签约前,能做好政策的宣传和解读工作,让学生在透彻理解政策、经过深思熟虑之后再签约,能极大提高学生在校学习的积极性和毕业后的履约率。

2.改进选拔方式。目前某省只在2013年招收的非公费师范生中进行了中期选拔,主要原因是高考录取时免费师范生名额未招满。但是数据显示中期选拔的学生的职业认同感和履约意愿都比高考录取的学生高,因此可以考虑将中期选拔的范围扩大到省内其他本科师范学校,尽可能在更大范围吸引优秀人才。

3.拓宽培养途径。由于培养院校规格层次较高,乡村学校对公费师范生缺乏吸引力。可选择符合条件的、不同培养层次的地方师范院校作为试点,招收公费师范生,培养面向乡村学校的师资队伍。

4.完善培养计划。数据显示学生对教学的各个方面的满意度不高,尤其认为专业课程设置需要改进。从学生所提建议来看,也有不少涉及对实习实训课程的需求。因此,学校应重视课程改革,设置合理的课程体系,力求学科专业课程和教育专业课程有合理的比例。学校要增加实践性课程,切实将经常性教育见习和实习落到实处而不流于形式,多给学生练习实践的机会,从而使学生逐步掌握教师职业技能,提高从教能力。

5. 建立健全就业机制。避免学生因为就业有保障而懈怠。可以根据学生学习的具体情况,在协议规定的框架内实行差别就业政策,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适当提高违约成本,为履约学生提供更多更优惠的政策。尽早和当地教育局对接,以便毕业时能及时顺利就业;扩大就业范围,就业地点可在省内调节,不必局限于生源地。

6. 加强职业理想教育。学校要做好强化公费师范生职业理想教育工作,可以通过讲座、影视欣赏、课堂观摩等多种形式,引导公费师范生正确认识教师职业的特点,了解教师的价值,增强职业认同感,从而产生积极的职业情感和职业期望,树立终身从教的理想。

7.提供宽广的职业发展空间。职业未来的发展空间是衡量就业质量一个重要的指标。毕业生在就业时,除了考虑短期的薪资、待遇、工作环境和就业地区外,也很重视这个职业未来的发展空间,而且越是高层次的人才,越看重职业未来的发展空间。建议在公费师范生毕业时,放宽对其读研的限制。在公费师范生从教后,为其提供优先获得培训或学习的机会。通过提供更宽广的职业发展空间来吸引更多优秀人才进入公费师范生的队伍。

参考文献

[1]杜新新,近年来国内教师职业认同的研究述评[J].教育观察,2012.

[2]王鑫强,曾丽红,张大均,李森.师范生职业认同感量表的初步编制[J].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

[3]陈利君,李炳煌.师范生的职业认同感与职业成熟度的关系及其启示[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5.

[4]罗超,廖朝华.特岗教师的职业认同感研究[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1.

[5]邓伟,钟尚润.乡村教师职业认同感研究[J].赣南师范学院学报,2016.

[6]张丽萍,陈京军,刘艳萍.教师职业认同的内涵与结构[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12.

[7]赵宏玉,兰彦婷,张晓辉,张燕.免费师范生教师职业认同量表的编制[J].心理与行为研究,2012.

[8]高艳,乔志宏,宋慧婷.职业认同研究现状与展望[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

[9]刘秋颖,苏彦捷.初次就业个体的职业认同获得及其相关因素[J].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

[10]免费师范生的教师职业认同:结构与特点实证研究[J].教师教育研究,2011.

[11]魏淑华.教师职业认同研究[J].教育心理,2009.

[12]孔春梅,杜建伟.国外职业生涯发展理论综述[J].国外职业生涯发展理论,2011.

[13]宋斌,闵军.国外职业生涯发展理论综述[J].国外职业生涯发展理论,2009.

[14]林玉妹.家庭背景对高校毕业生职业发展影响的研究[J].职业发展影响,2014.

[15]向玉琼.家庭背景对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就业影响研究[J].教育管理,2012.

[16]赵伟.职业认同理论文献综述[J].职业认同理论,2013.

本文系江西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9年一般课题“生涯教育与职业能力之相关性研究”的阶段性成果,课题编号:19YB278。

(作者系南昌师范学院创新创业教育学院副院长,副教授;南昌師范学院2016级本科生)

责任编辑:孙昕

heartedu_sx@163.com

猜你喜欢

职业认同政策建议
实习教师自我效能与职业认同的相关性研究
90后医学生职业认同浅析
90后医学生职业认同浅析
关于深化农村产权制度改革的研究与思考
江苏省中小企业融资现状调查与思考
科研经费管理政策改革研究
城市与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
高校辅导员职业认同提升的策略研究
欠发达地区农村初中英语教师职业认同的现状与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