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培养幼儿教师共情能力促进教师队伍专业素质提升
2019-06-14罗娟
罗娟
党的十九大报告描绘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宏伟蓝图,并指出“建设教育强国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基础工程”。而要加快教育现代化,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建设教育强国,需要大力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努力培养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符合新时代发展要求的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教师队伍”。
教师的发展既需要外部动力,也需要内部动力,两种动力结合才会建构一个完整的教师发展的动力机制。“只有当人们将自身的发展作为目的本身时,人类的真正主体才开始形成。”[1]教师只有成为自觉创造自身职业生命的主体,成为充满生命活力的自我主体,唤醒自我生命意识的觉醒,才能成为“具有自主选择、自主反思、自主建构、可持续发展的自主成长型教师”[2]。因此,教师专业化的目标不仅仅是知识更新、知识结构的完善,学习也不应局限在学科技能方面,而应该更加关注教师的工作和生存状态,从终极关怀的意义上来理解教师、理解教育活动。教师专业化的过程是促使教师注重自我修养,实现完整、统一的人格,建立起对社会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的过程。因此,我们以“共情”为切入点,营造“共情润心”的园所文化,将培养和培育教师的共情能力作为促使教师自我改变、提升教师素养的重要内容和突破点。
一、幼儿教师的专业核心素养体现在读懂孩子
共情能力是一种能深入他人主观世界,了解其感受的能力,是人在社会化过程中的必备能力之一,包括情感共情、认知共情和行为共情三个层面。共情能力是一种爱的能力。爱不一定是教育,但教育一定需要爱。
作为教师,我们都深知教育不能没有爱,而且爱得越“专业”,“教育”越有力量。因此,师德必然要有专业能力做支持,没有能力谈“德”,“德”是苍白无力的。幼儿教师的专业性包含多方面内容,但最需要的是对幼儿的态度,对幼儿的解读。幼儿教师的专业核心素养体现在理解幼儿,只有理解幼儿,才会爱幼儿。此外,是否能从专业的角度接纳包容幼儿,如何提高自我情绪管理能力,如何提升家园沟通能力等,也是幼儿教师师德建设的核心要点,教师专业素养实现卓越发展的必要修炼。
二、以共情为基点,多形式促进幼儿教师队伍建设
学前教育要为幼儿幸福美满的人生奠定基础。因此,关注幼儿生命质量,从生命关怀视野审视幼儿教师专业发展现状,思考提升幼儿教师专业伦理素养具有重要意义。
1.与幼儿共情,以专业的爱接纳回应
教育部2012年出台《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试行)》,其中第一部分“专业理念和师德”中谈到了要“尊重幼儿的人格”“信任幼儿,尊重个体差异,主动了解和满足有益于幼儿身心发展的不同需求”。换言之,要成为一名合格的幼儿教师,“尊重”“信任”“主动”“满足”都是职业的关键词,这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读懂孩子的能力”。如果要真正做到“爱孩子”,“读懂孩子”是基础,我们从观察和记录幼儿发展与行为的能力、对幼儿持有合理期待的能力、在师幼互动中支持幼儿主动发展的能力三个方面促进教师儿童观、教育观、学习观等观念的改变,有效提高教师专业能力。
在这一过程中,我们以实验领路,共教师专业发展之情,努力提高教师的专业能力。通过“找准教师目前存在的真问题开展园本教研”,围绕“关注幼儿,支持幼儿的主动发展”,强调教师需要不断建构自己的知识体系,更重要的是更新教育理念。教师教育的课程不可能为幼儿教师提供一劳永逸的知识,教师的专业成长是终身性的,需要教师不断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不断关注自身的反思和自我调控。
儿童是有能力的,是天生的主动学习者。教师要做好儿童发展的支持者、合作者和引导者。教师要相信幼儿,要有爱观察幼儿活动和观察一切幼儿的愿望和意识,要接纳和承认幼儿因为先天素质和后天教养的不同会呈现出千差万别的性格,要站在儿童的角度思考和观察,在观察幼儿行为和需求的基础上,用学习故事、教育笔记等多种形式有意识地记录下幼儿的表现和成长变化。在互动中支持幼儿主动发展,多问一些“为什么是这样?你能说说看吗?”“你的意思是……吗?”“你能再多说一些吗?”“假如是……你会……”“你想要再试试吗?”所有这些语言和动作都会在幼儿身上产生积极的作用。
2.与教师共情,以健康的心态悦纳自己
教职工队伍的稳定和高素质是保障办园质量的关键。我园拥有一支富有朝气、勇于进取、甘于奉献的教师队伍,但教职工的招聘渠道、待遇、身份问题始终得不到很好的解决,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办园质量的提升,影响了教职工的工作积极性。
针对影响教职工安心工作的生活难题,首先,我园尽最大可能切实逐年提高教职工的工资待遇,保障员工基本权益,建立长效激励机制,留住优秀人才。其次,逐步改善外地青年员工的住宿及生活条件,为其减轻经济负担。最后,园领导班子努力创设以人为本的宽松管理氛围,开展丰富的职工活动,使职工热爱本岗工作。
在队伍稳定的基础上,分层培养教师队伍。我园制定了《教职工培养三年规划》《教职工培训进修奖励制度》,促进全园队伍专业化建设。例如,鼓励教师进行继续教育学习、报销学费的50%;有重点、分层次完成教学队伍、干部队伍、党团队伍三支队伍的培养;选派新任教师参加市区青年教师培训,鼓励发展期教师参加园内外各类教科研活动,针对成熟期教师,给任务、压担子,鼓励他们参加区域学习共同体学习,為每位教师提供不同的发展平台和学习机会。
一个具备良好师德修养的幼儿教师带给幼儿的不仅是各方面的知识,还有积极、乐观、向上的态度。在进行师德建设的同时,教师个人的精神建设、情绪管理能力也要不断提升。为此我园通过沙盘活动、教育戏剧、讲座等多种形式,帮助教师在认识自己情绪的基础上,调整好自己的情绪,缓解工作或生活所带来的压力,在教学中正确认识自己、接纳自己,更好地促进幼儿的健康成长、认识自我、接纳自我、发展自我。
通过双格大讲堂、体验式拓展训练等活动,我园教师队伍专业素质在不断提升的同时,团队凝聚力也在不断增强,团队建设稳步推进、团队管理水平不断提升。
3.与家长共情,形成家园合力
习近平总书记在不同场合多次强调家庭教育的重要性,“我们要认识到,千家万户都好,国家才能好,民族才能好”。家园合作共育是教育现代化、民主化、科学化的必然要求,也是教育和社会发展到信息时代的必然选择。
随着知识经济和信息时代的到来,幼儿园、家庭和社区多方教育主体将建立新型合作关系,形成三位一体的教育合力,共同创造让幼儿幸福成长、快乐学习的环境,为培养幸福完满的人努力。
一是通过多种形式向家庭传递科学的教育观念和教育方式,增强家长主体教育责任意识,提升家长的科学育儿能力,从而达成家园教育目标的一致性。例如,家庭教育容易存在重智轻德、忽视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缺乏科学有效的方法,家长主体责任缺失等问题,于是我们开展“好思想、好品德、好习惯、好人格”的“四好”幼儿家庭行动计划,探索可感、可知、可体验的家庭德育实践模式,辐射带动更多的社会力量,引导家长履行家庭教育主体责任。
二是整合社会各方力量,把家长引入幼儿园管理,向家长借智、借力,让三级家长委员会在幼儿园管理中由“客体”变为“主体”,由“被动”变得“主动”,从而推动家园工作健康、和谐发展。通过实现家庭、学校、社区资源的共享互补,把有关各方资源进行多种组合,为幼儿成长提供更加多样的可能性。
三是为家长们提供学习机会和成长平台。家长们通过信息交流分享,开阔视野;通过和教师的交流分享,更加全面、客观地认识幼儿,推动家园合作向更好的方向发展。
三、我们的思考
师德,是教师素养的灵魂和核心。加强师德建设,是教师队伍建设的永恒主题。每一位幼教工作者都要不忘初心,潜心育人,以幼儿为本,以师德为先,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四有”好老师,是每一位教师的标杆。如何开拓新时代的幼兒教育事业,满足每一个家庭、每一个儿童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让教师们安心、敬业,留得住、有干劲,需要幼儿园、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和全社会的不断支持和帮助。只有为幼儿教师构建起更有力的社会支持体系,才能源源不断涌现出一批又一批关爱幼儿、爱岗敬业的“四有”好老师。
参考文献
[1]鲁洁.超越与创新[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327.
[2]朱小曼.走综合发展之路:培养自主成长性教师[J].课程 教材 教法,2002,22(1):59-63.
(作者系中国儿童中心实验幼儿园副园长)
责任编辑:胡玉敏
huym@zgjszz.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