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性踝关节康复训练对脑卒中患者平衡能力及姿势稳定性的影响
2019-06-14洪忠贤林小祥耿兴法陆雪松
洪忠贤,林小祥,耿兴法,陆雪松
据统计,70%~80%的脑卒中存活者会遗留不同程度功能障碍,包括运动、感觉、认知、语言、吞咽、心肺功能及排泄等,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1]。有研究表明,脑卒中康复是降低患者致残率最有效方法之一,也是脑卒中组织化管理模式的重要环节[2],其中针对运动功能的康复训练可有效改善患者局部和整体运动功能,从而提高患者生存质量[3]。本研究旨在探讨功能性踝关节康复训练对脑卒中患者平衡能力及姿势稳定性的影响,以期为脑卒中患者康复训练提供指导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2017年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江北院区康复医学科收治的脑卒中患者100例,均符合《脑卒中的分型分期治疗(建议草案)》[4]中脑卒中的诊断标准,并经颅脑CT或磁共振成像(MRI)检查确诊。纳入标准:(1)首发脑卒中者;(2)年龄30~75岁者;(3)病程<3个月者;(4)血压控制良好、生命体征稳定、意识清楚、无认知障碍者;(5)仅一侧肢体瘫痪者。排除标准:(1)既往有脊髓损伤、下肢关节活动受限、关节炎等影响步行者;(2)合并心、肝、肾等重要脏器功能减退或无法配合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病程、脑卒中类型、病灶部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均具有可比性。患者均对本研究知情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方法 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康复训练,包括踝关节肌力训练、躯体平衡、步行步态踝关节控制训练、重心转移训练等,50 min/次,1次/d,6次/周(周一至周六)。观察组患者在常规康复训练基础上给予功能性踝关节康复训练,具体如下:(1)踝关节活动度训练:患者采取仰卧位,屈髋屈膝,先尽力帮助患者完成踝背屈,随后逐渐减小,直至患者能自主完成踝主动背屈,并逐渐增加抗阻训练。(2)姿势控制训练:患者采取俯卧位,屈膝至90°,给予脚掌合适的压力刺激,让患者行踝跖屈运动;训练过程中避免发生伸髋伸膝代偿,如发生代偿则稍微休息后(50 s)重新开始。(3)姿势控制训练:患者患侧脚掌半踏台阶,支撑健侧腿上下台阶,以不引起小腿三头肌痉挛为宜。50 min/次,3次/周(周二、周四和周六)。两组患者均连续训练8周。
1.3 平衡能力和姿势稳定性 分别在训练前后采用Berg平衡量表(Berg Balance Scale,BBS)、“起立-行走”计时测试(TUGT)和Tetrax平衡仪检测两组患者平衡能力和姿势稳定性。BBS共14个项目,每个项目分5个等级,分别记为0~4分,BBS评分<40分提示患者有跌倒风险。TUGT为患者从靠背椅上站起并稳定,然后向前行走3 m,转身返回并坐下所用时间,时间越短提示患者动态平衡能力越好[5]。Tetrax平衡仪采用Tetrax平衡及稳定性测试系统(以色列阳光医疗有限公司生产),记录患者以闭眼姿势分别站立于普通脚垫(NC)及泡沫脚垫(PC)上的稳定性系数(ST)和体质量分布指数(WDI),ST、WDI越低提示患者稳定性越好[6]。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EpiData 3.2录入数据,采用SPSS 17.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分析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以(±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两组患者训练前BBS评分、TUGT时间、NC ST及WDI、PC ST及WDI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训练后观察组患者BBS评分高于对照组,TUGT时间短于对照组,NC ST及WDI、PC ST及WDI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1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Table 1 Comparison of general information between the two groups
表2 两组患者训练前后BBS评分、TUGT时间、NC ST及WDI、PC ST及WDI比较(±s)Table 2 Comparison of BBS score,time of TUGT,ST and WDI of standing on NC and PC with eyes clos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before and after training
表2 两组患者训练前后BBS评分、TUGT时间、NC ST及WDI、PC ST及WDI比较(±s)Table 2 Comparison of BBS score,time of TUGT,ST and WDI of standing on NC and PC with eyes clos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before and after training
注:BBS=Berg平衡量表,TUGT=“起立-行走”计时测试,NC=普通脚垫,PC=泡沫脚垫,ST=稳定性系数,WDI=体质量分布指数
BBS评分(分) TUGT时间(s) NC ST NC WDI PC ST PC WDI训练前 训练后 训练前 训练后 训练前 训练后 训练前 训练后 训练前 训练后 训练前 训练后对照组 50 37.7±2.79 42.3±3.16 22.7±2.5 19.4±2.1 47.2±6.1 44.8±5.1 9.5±1.0 9.0±1.0 38.7±6.2 34.8±5.1 7.9±1.9 6.7±1.8观察组 50 36.9±2.66 47.8±3.41 23.2±2.7 16.2±1.7 46.2±5.9 34.6±4.4 9.5±1.1 7.3±0.6 38.5±5.8 20.6±4.6 7.5±1.8 5.2±1.6 t值 1.467 8.365 1.083 8.351 0.832 10.750 0.142 10.68 0.184 14.560 1.084 5.254 P 值 0.146 <0.01 0.282 <0.01 0.408 <0.01 0.887 <0.01 0.854 <0.01 0.281 <0.01组别 例数
3 讨论
近年来,随着对脑卒中防控措施的普及,急性脑卒中患者病死率有所下降,但其致残率仍居高不下,脑卒中患者瘫痪肢体的恢复程度决定患者及其家庭的生活质量。循证医学证据表明,康复训练是降低脑卒中患者致残率最有效的方法之一,脑卒中早期给予规范、系统、科学的康复训练可促进患者血液循环和新陈代谢,改善神经功能,减轻肌肉萎缩、关节挛缩畸形等常见后遗症,且对肌张力恢复具有重要作用[7-8]。目前,脑卒中康复训练包括运动训练、作业疗法、言语训练、心理治疗、矫形器的应用及传统康复训练等[9-10],其中运动训练是治疗脑卒中偏瘫患者的重要手段,通过主动和被动肌肉关节运动可促进机体功能恢复[11]。研究表明,脑卒中患者及早进行运动训练可有效恢复肢体运动和神经功能[12]。
踝关节功能性不稳指肌肉、神经控制能力下降,但关节活动范围并无异常。姿势稳定性指姿势控制能力。研究表明,在静态(站立)和动态(运动)过程中,足是实施姿势控制的重要执行单元,而踝关节是与足相连的第1个灵活的主要关节,因此踝关节对姿势控制具有重要作用[13]。脑卒中会导致大脑功能损伤,使脑卒中患者病灶对侧肢体出现肌张力和运动模式控制异常,不能合理控制相关肌群,使踝关节周围肌群不稳并最终影响姿势稳定性[14]。因此,本研究探讨了功能性踝关节康复训练对脑卒中患者平衡能力及姿势稳定性的影响。
本研究结果显示,训练后观察组患者BBS评分高于对照组,TUGT时间短于对照组,提示功能性踝关节康复训练能有效改善脑卒中患者踝关节相关肌肉群功能,进而改善患者平衡能力,使起立、行走动作完成更快。闫亚新等[15]对大学生慢性踝关节不稳定患者实施传统康复训练与功能性力量训练,结果显示,功能性力量训练患者踝关节稳定性、敏捷性均优于传统康复训练患者,提示功能性力量训练可有效改善踝关节不稳状况;本研究结果与之相似。在姿势控制中,视觉和本体感觉对姿势稳定性均有重要作用,为排除视觉影响,本研究要求患者闭眼站在不同材质上进行测试[16],结果显示,训练后观察组患者NC ST及WDI、PC ST及WDI低于对照组,提示功能性踝关节康复训练不仅可有效提高脑卒中患者静态姿势稳定性,还能提高患者本体感受器的感受能力;分析其作用机制可能是为踝关节活动度、肌肉力量及姿势控制训练提高了脑卒中患者的本体感觉敏感性、前庭系统稳定性,促进大脑皮质募集更多神经元信号,提高对刺激的反应能力,进而提高患者姿势稳定性。
综上所述,功能性踝关节康复训练可有效改善脑卒中患者平衡能力,提高患者姿势稳定性,利于患者运动功能恢复;但本研究纳入样本量较小、观察时间较短,且未分析两组患者运动功能,结果结论仍需进一步研究证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