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多元化展陈形式设计阐述文物内涵与价值
——以“金石书香沁后人——周叔弢捐献文物与古籍特展”展览设计为例

2019-06-14郭术山GuoShushan

天津美术学院学报 2019年3期
关键词:古籍展厅文物

郭术山/Guo Shushan

“金石书香沁后人——周叔弢捐献文物与古籍特展”在展览设计上突破传统的“堆砌式”展览模式,而是在充分理解展览大纲内容的基础上,运用多元化的设计方式、创新性设计理念,有目的性地进行“量体裁衣”,达到内容与形式的完美结合。展示效果上更加注重人性化设计理念,让观众自然地完成走进展厅、认识文物、了解文物、诠释文物内在意义的过程。多元化展陈形式设计是学术性的创新、艺术化的塑造、展示效果便捷的综合体现。

一、文物捐献,文化传承

近代以来,天津的地理优势和文化资源特色鲜明,繁荣的经济极大促进了文化发展与文物收藏,一批闻名全国的收藏家在此共同书写了一段段化私为公、惠泽后人的津门收藏史记。

周叔弢(1891—1984),名暹,一名扬或明扬,字叔弢,以字行,晚年自号弢翁。祖籍安徽建德(今东至)县,出生于江苏扬州,民国三年(1914)移居天津。周叔弢先生出身书香官宦之家。祖父周馥曾协助李鸿章拓展洋务运动,在天津创办新政,著有《周悫慎公全集》。父亲周学海,光绪年间进士,淡泊名利,潜心医学。周叔弢先生自幼勤奋好学,博览群书,涉猎佛典。民国八年(1919)周叔弢先生随叔父周学熙在青岛创办华新纱厂,后历任天津华新纱厂经理、启新洋灰公司总经理等职,是我国北方民族工商业代表人物。

周叔弢先生是著名的民族实业家,忠诚的爱国主义者,是我国著名的古籍、文物收藏家、鉴赏家。其珍藏以古籍善本享有盛名,历代玺印、敦煌文献、明清书画等古代文物亦著称于世,具有重要的历史、艺术价值。他的一生,致力于保护、传承祖国优秀文化遗产,功绩卓著,晚年先后多次将毕生收藏的中外珍贵古籍图书和历史文物全部捐献给国家。

周叔弢先生捐献文物的行为是对于文化的一种传承,意在让更多的民众了解、学习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文化,感受文物的内涵与价值。诸多文物捐献给国家,保存到博物馆内也是对文物本身的一种保护,博物馆库房与展厅恒温恒湿的环境对文物的保存是很有价值的,在未来这些文物能够被更多的人观赏,从而发挥它最大的价值。

此次展览第一次全面呈现周叔弢先生捐献的各类文物与古籍图书。按照内容共分为四大单元,分别是“怡君心情一卷书”“笔意神韵入印来”“楞严经典自摩挲”和“水墨留香藏大雅”。展览整体空间文化氛围浓厚,让观众在金石文字、翰墨典籍之间感受周老先生读书著述、无私奉献的家风,以及他的爱国热情。

二、“以人为本”的展览设计核心理念

本展览包含玺印、敦煌文献、明清书画等多种古代文物,时代从春秋战国至清代末期,展览内容丰富,文化价值极高,但观众对于玺印、文献等文物了解相对较少,其内容亦比较晦涩难懂。例如玺印上所刻的文字大多为战国时期古文,与现代文字书写上差异很大,但玺印上所刻的文字作为文化的载体,文化与艺术价值都很高。要让观众充分了解其文化价值,理解内涵,需在展示设计表达手法上下一定功夫。

本展览秉承“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在策划初期就确定“打造让观众看得懂,并理解深入”的思路。展览形式是博物馆与观众之间的纽带,它连接着博物馆文化输出与观众的观展体验。同样的一批文物,在不同形式下展出,观众的观展体验是有很大差别的,这种体验是一种视觉感、情感、知识共鸣的综合性结果。形式设计要在充分阐释展览文脉的基础上进行艺术性的装饰,烘托文物展示效果,吸引观众的兴趣。展览设计的多元化并不是一味地迎合观众的要求,而是通过整体空间设计氛围为观众营造一个历史文化场所,形成互动,给予观众主动选择文化接受的机会。博物馆的受众在年龄跨度、文化背景上都有很大不同,这就需要展览设计人员在知识构建与大众接受度上寻求一种平衡,既不能用平庸的方式进行平铺直述,更不能以傲然睥睨的态度对待前来求知的观众。展览设计人员需要进行多学科的融会,根据每个展览的主题思想、展厅实际情况,通过多元化、个性化的空间设计方式来策划出高质量的展览。每次展览布置都是一次新的挑战,需要通过灯光、色彩、展台等各种细节的相互搭配让观众走进博物馆,并使“文化内涵”随观众走出博物馆,走进大众生活,服务于新时代文化建设。

三、多元化展陈形式设计分析

(一)空间性整体规划

此次展览展厅位于天津博物馆五楼书画厅,展厅面积约为500平方米,展厅是为展出中国传统书画特意设计的空间布局,内部沿建筑墙体四周为大型嵌入式展柜,无法拆除移动,空间可变性很小。这种固定性展示空间有利于缩短展览施工工期,节省制作费用,有效提高展览的布展效率,但是对于展览形式设计有很大的局限性。在空间格局不能变化的情况下,需要通过灵动的展览路线、展览主题墙和说明牌等一系列细节设计来进行整体空间内容上的补充,既要营造出空间的整体性,又要突出展览的主题意境。

如图1所示,展厅右侧为入口,弧形墙面作为主题墙,观众还未进入展厅便能看到展览主题,主旨清晰明确。过序厅即按照大纲顺序进行文物展示,每个单元之间采用标题牌进行过渡,标题单元牌采用落地式、竖向版面设计,字体醒目,脉络清晰,让观众直观感受展厅内单元的切换。整体展线为闭合式单一连贯路线,整体空间布局明确,展线清晰,可以让观众有效地自主调节参观节奏。

图1 展厅平面布置图

(二)主题墙设计分析

展览的主题墙设计(图2)是观众对于展览的第一直观感受,标题也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了展览的整体内容,“金石书香”分别代表了玺印、敦煌文献、明清书画等古代文物,“沁后人”则歌颂了周叔弢先生捐献文物与古籍的爱国精神,同时这些文物瑰宝所承载的文化内涵对于当代以及子孙后代都是一种传承。在形式设计方面,整体背景采用弧形环绕式效果,使观众一进入展厅就有种“沉浸式”感觉。背景主要以白色为主,“金石书香沁后人”七个字运用金属立体字材质,整体感觉浑厚有力,与副标题形成鲜明对比;中间过渡阶段以及右侧分别选取了周叔弢先生的书法以及晚年看书的一张照片,老先生始终致力于文化事业,即使晚年也一直徜徉在书海之中,其精神值得我们深刻学习,此景也是对“沁后人”的呼应。主题序厅的整体设计与灯光效果相互搭配,相得益彰,很好地表达了主题内容,使广大观众对于此次展览有了更直接、更清晰的认知。

图2 展览主题墙

(三)精益求精的细节处理

适当的展板、单元牌与说明牌等辅助视觉语言设计表达能起到解释、充实展览的作用,但是过度追求形式会掩盖文物本身的艺术内涵,过多的艺术背景铺设会使整体空间略显零碎,单元牌等大型画面运用不当会导致空间平面效果紊乱,甚至干扰观展效果。本次展览单元牌(图3)采用竖版设计,根据不同单元的文物种类,依次选择有代表性的文物照片作为画面整体背景,文字排列有序,层次清晰,字与画面相互搭配,整体以浅色调为主,让观众一目了然。画面四周运用浅色枫木材质裱框,突显单元牌的重要性,在一定程度上也起到空间视觉分割的作用。

图3 展览单元牌

此次展览文物皆年代久远,为了避免灯光对于展品的损害,展柜内全部采用高标准的LED灯带与射灯,确定展品位置后,经过工作人员精心调试,准确控制光源的方向和角度,有效提高灯光在展柜内部的利用率。为了避免观众在欣赏文物时产生眩光现象,我们将光源的色温设置在4000k左右,有效照明值50—60lux,在这个值域能使文物呈现最佳观赏效果,还原展品本色,降低损害,营造一个舒适的观展环境。

四、结论

“金石书香沁后人——周叔弢捐献文物与古籍特展”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七十周年之际在天津博物馆展出,在此纪念周叔弢先生为祖国的文物、古籍事业做出的卓越贡献。博物馆展览效果事关文化事业在国家教育事业中的发展,事关中华民族五千年文化精髓的传承,因此在每一次展览的策划与设计阶段,博物馆工作人员都应不断创新,增加形式设计的多元化,传播文物的文化内涵与价值。努力达到历史性与时代性、思想性与观赏性、科学性与艺术性、学术性与趣味性、知识性与通俗性的完美结合。①

注释:

①见单霁翔《浅谈博物馆陈列展览》引言,故宫出版社出版,2015年。

猜你喜欢

古籍展厅文物
文物的栖息之地
中医古籍“疒”部俗字考辨举隅
不断改变,不断进步 参观KEF展厅后随笔
关于版本学的问答——《古籍善本》修订重版说明
BESPOKE ROMANCE展厅
GAB展厅
NORHOR成都展厅
西藏大批珍贵藏文古籍实现“云阅读”
文物的逝去
我是古籍修复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