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运河作为天津非物质文化遗产本位基因的思考

2019-06-14齐海涛黄镇煌

天津美术学院学报 2019年3期
关键词:大运河运河天津

齐海涛 黄镇煌

Qi Haitao and Huang Zhenhuang

一、天津,大运河载来的城市

天津是一座因运河而生的城市,民间有“天津是大运河载来的城市”的说法,指出了天津城市与大运河的密切关系。天津城市的命名就与运河息息相关。明朝建文二年,朱棣在此通过大运河南下取得皇位,称帝后,为纪念由此起兵,遂将其命名为“天津”,取“天子渡口”之意。[1]

天津城市聚落的形成也源于大运河的开通。今金钢桥三岔河口区域,即南、北运河和海河的交汇处,是天津最早的发源地。当时,漕运兴盛,但由于北运河河道较浅,船只往往需要在此卸货转运,由此形成了万船汇集的繁荣画面(图1),更有“万商辐辏之盛,亘古未有”的记载。漕运的发展不仅使三岔河口成为重要转运枢纽,而且形成了区域的人口汇聚、经济繁荣,为天津城市的形成和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图2)。

大运河在天津境内长约190千米,留有历史遗存200余处,其中具有代表性的历史文物古迹有60多处,如天津最早的发祥地“三岔河口”、中国魅力文化传承名镇“杨柳青”、中国现存年代最早的妈祖庙之一“天后宫”、中国民族工业的摇篮“三条石”等。2014年,中国大运河正式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天津运河遗产区面积近千公顷,遗产河段70余千米,是天津的第二处世界文化遗产。

大运河是天津城市形成和发展的摇篮,大运河的流动性和包容性塑造了天津“五方杂处”“南北荟萃”的城市特征,也形成了天津开放、包容、多元的文化品格,孕育了天津特色鲜明的非遗文化。

图1 《潞河督运图》描绘的天津“三岔河口”

图2 清代天津码头的繁华景象

二、大运河,天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本位基因

京杭大运河是世界上最古老的运河之一,漫长的历史阶段中,它不仅承载着重要的货物运输功能,更起到了沟通南北民俗、文化艺术、经济技术的重要作用。大运河漕运的贯通与繁盛,促进了运河流域物质和文化的双向互通。南方的民俗和艺术通过运河的传播,在天津生根发芽;同时,天津作为大运河北方漕运枢纽的重要地位也孕育且塑造着当地的民俗艺术和文化特色。大运河对天津文化艺术的影响是深远且广泛的,包括民俗民风、语言服饰、饮食生活、建筑样式等,留下了极为丰富的历史文化遗存。

天津的民俗文化艺术是随着大运河带来的漕运兴盛、人口聚集和经济发展而不断形成的,流动的大运河给天津带来了丰富的原材料、新的制作技术、多样的艺术形式和广阔的传播渠道。在这种优越的基础之上,天津的文化艺术得到了长足的发展,最终形成了富有天津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杨柳青年画是天津最具代表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而大运河则是她诞生的摇篮,大运河与杨柳青年画的产生和兴盛密不可分。明朝迁都北京后,对运河进行大规模疏浚建设,使运河真正成为国家的经济动脉,南北的文化民俗也随着运河的连通而相互交融。由于北京成为国家政治中心,不少文人画师随漕船北上,来到了都城附近,其中以戴氏和齐氏的先人为著名,他们把独特的雕版年画技艺带到杨柳青,并在此不断发展创新。[2]同时,流动的大运河把江南工艺精湛的画纸、颜料输送到杨柳青,使杨柳青木版年画有了更新的材料和技术,得到了飞速发展。随着大运河航运的繁荣,杨柳青年画也逐渐远销全国各地,甚至海外国家,成为中国木版年画之首(图3)。在经济与科技不断发展的今天,杨柳青年画借助千年大运河的滋润和浇灌,依托大运河文化带的建设,以全新的形式焕发新的生命,逐渐成为代表天津厚重历史文脉和艺术形象的城市名片。

图3 杨柳青木版年画雕版

“泥人张”彩塑艺术创始于清代道光年间,流传、发展至今已有180多年的历史(图4),天津泥人张彩塑的发展与大运河有着密切的关系。“泥人张”创始人张明山祖籍浙江,父亲张万泉就是从江南沿大运河北上来到了天津。[3]此后“泥人张”的传人大多在大运河畔居住,大运河的泥土是泥塑的重要原材料,而大运河塑造的天津独特的风俗人情和生活场景则是泥人张艺术的“灵”与“魂”,是大运河的水土养育了“泥人张”。泥人张彩塑的发展和传播更得益于大运河带来的交通便利和南北互通,使其能够名扬全国甚至知名世界。同样,天津知名的“老美华”也源于大运河的连通。运河带来的精美布匹、绸缎等原料,为老美华传统制鞋手工艺的形成与发展奠定了重要基础。大运河的通达性,成就了老美华的制鞋艺术,并且历经百年传承至今,依然经久不衰。

图4 天津泥人张彩塑艺术

天津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依托大运河的流动性和贯通性,汇聚了运河流域丰富的原材料、先进的技术工艺、多样的文化艺术形式,是包容、多元的艺术,这也与天津“五方杂处”“南北荟萃”的城市特征相一致。正是流动的大运河带来了沿线丰富的物质和文化营养,借助天津优越的地理位置,逐渐形成了天津独特的民俗艺术形式,大运河是天津非遗文化独特的本位基因所在。“本位基因”的意义就在于,拓展非遗文化研究的视角,把天津非遗的研究与地域的特点、城市间的协同创新紧密结合,依托大运河的“流动性”和“包容性”,寻找天津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与发展的创新途径,探讨二者之间天然的、必然的联系,通过相互借力、深度融合、协同创新,实现天津非遗文化传承发展的创新模式。

三、借势大运河文化带建设弘扬天津非遗文化

大运河作为历史文化的宝库已成为我国极具代表性的世界文化遗产类型,深入挖掘以大运河为核心的历史文化资源是新时期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的重要目标之一。在新的历史时期,借助大运河文化带的建设契机和传播优势,归复非遗文化产生和发展的本位基因,为天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研究打开了更广阔的视角,建立更加多维的、开放的文化传播路径,实现跨地域的横向联系。大运河文化“流动性”和“包容性”的特征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和推广提供了全新的发展动力和传承机遇,为助力天津非遗文化的传承发展和协同创新提供了难得的历史契机。由此,立足天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本位基因,借势大运河文化带建设弘扬天津非遗文化是极具实践价值的研究课题,笔者认为,我们可从如下两大方面进行实施途径的创新和思考:

1.非物质文化遗产与大运河文化传承发展的协同创新途径

大运河文化包括运河沿线的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两大方面,这是人类在运河发展过程中形成的物质积淀与精神文化的总和。在新的历史时期,如何更好地发掘、弘扬大运河的文化遗产是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的重要任务,也是后申遗时代运河所在区域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弘扬大运河沿线城市的非遗文化是大运河文化传承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非遗文化发扬创新的重要契机,我们可从“非遗与运河历史文脉传承相结合”“非遗与运河文化遗产保护相结合”“非遗与运河人文环境塑造相结合”三方面进行深入思考。通过非遗文化与大运河文化传承发展的深度融合,充分发挥大运河文化的链接效应,将天津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不同的形式有机整合于运河文脉传承、遗产保护与人文环境建设的各个方面,解决天津非遗保护传承意识相对孤立、推广传播力度不够、文化融合创新力不足的显著问题。借助大运河文化带的传播优势,形成非遗文化与大运河文化带的协同发展的创新格局,强化非遗文化传承中文化基因的优势,提升非遗在大运河文化传承发展中的作用,提高非遗传播的品质和速率,共同打造天津城市鲜明的“运河文化名片”。

2.非物质文化遗产与大运河文化产业发展的协同创新途径

大运河文化是流动的文化,活的历史,孕育了独特的人文内涵,在挖掘和传承的同时更要开发利用好大运河历史人文资源,以创新为动力,将大运河文化与旅游产业、创意产业、体验经济有机结合,形成富有天津地域特色的大运河文化产业。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大运河文化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4]天津的非遗文化更与大运河有着天然的渊源关系,也是天津大运河文化产业构成的重要来源。天津的非遗文化与大运河文化产业发展的协同创新途径可从“非遗与运河旅游文化产业相结合”“非遗与运河文化创意产业相结合”“非遗与运河体验经济产业相结合”三方面进行融合创新,通过非遗文化与大运河文化产业的有机结合,充分利用大运河文化带的传播优势,为天津非遗的传播与发展打开广阔的视角。天津的非遗文化是极具地域特色的精神财富,更是天津运河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运河文化创意产业、运河文化旅游产业、运河体验经济产业发展的重要来源与依托,也是传承与弘扬大运河文化的重要建设目标。同时,天津非遗的传承与创新应充分发挥文化创意产业的创新模式、多维构建、创意衍生与辐射带动作用,用创意使非遗与大运河文化产业协同发展,使天津非遗文化的传承与区域经济形成互动互利的发展局面,构建非遗文化展现、传承、传播与经济化的生态系统,延伸非遗文化的产业价值链。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创造并发展形成的宝贵财富,是活态的艺术,其保护传承工作与体验经济、旅游经济具备高度的契合效应。非物质文化遗产和大运河体验经济和旅游经济等新型文化消费模式的融合可推动文化与市场需求的深入对接,催生新型文化业态,促进文化软实力与经济发展模式的渗透与结合。[5]注重非遗在经济层面的创新转化,可形成文化的集聚效应和辐射作用,进一步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时代的契合、与经济的结合、与生活的融合,实现非遗文化推广模式和非遗产品应用的与时俱进。

由此,天津非物质文化遗产与运河文化传承和运河文化产业两大方面的深度结合,在全方位深化运河文化的内涵、拓宽运河文化的空间探索的同时,探求符合当今时代经济发展和市场需求的天津非物质文化遗产创新传承之路,凸显非遗与现代城市相匹配的文化“基因”要素,突出非遗作为城市文化代表和形象品牌的重要价值,深度拓展天津非遗文化的创新途径与传播速率。

四、结语

大运河是天津城市诞生的摇篮,更孕育和滋养了天津极具运河文脉特质的、内容形式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由此,归复非遗文化产生和发展的本位基因,在全新的视角下,把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研究与地域的特点、城市间的协同发展紧密结合,借势大运河文化带建设,以大运河为纽带、以非遗文化为支点,形成富有特色、相互补充的文化廊道,实现天津非遗文化传承发展的创新模式,这是大运河作为天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本位基因带给我们的重要思考。

猜你喜欢

大运河运河天津
如果天津有“画”说
独占鳌头的运河传奇
大运河,行走山东
文化,让运河“活”起来
《中国运河志》简介
如泰运河谣
大运河:最后的绝唱
天津卷
《天津之眼》
天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