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半导体激光在牙周病中应用

2019-06-13魏颖

健康大视野 2019年12期
关键词:慢性牙周炎

魏颖

【摘 要】 目的:对半导体激光技术在慢性牙周炎患者治疗中的应用方式以及疗效进行详细探究。方法:选取2017年10月至2018年10月期间,我科收治的30例慢性牙周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案不同,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均15例。对于对照组患者,采用牙周基础治疗方案,对于观察组患者,不仅需要应用牙周基础治疗,而且还需辅助应用二极管激光治疗。对两组患者的牙周探诊深度(PPD)、临床附着水平(CAL)以及改良出血指数(mBI)进行统计和比较。结果:在对两组患者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案后,两组患者的PPD以及CAL均明显下降,并且观察组患者的PPD、CAL下降水平优于对照组患者;观察组患者mBI为0级所占比例为(11/15)73.3%,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者mBI为0级所占比例(5/15)33.3%,另外,观察组中,mBI为2级、3级的患者数量也明显少于对照组。结论:在对慢性牙周炎患者进行治疗时,不仅需要应用基础治疗措施,同时还可采用半导体激光术进行治疗,疗效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 慢性牙周炎;牙周基础治疗;二极管激光治疗

【中图分类号】 R181.3+2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5-0019(2019)12-254-01

牙周病是由多种因素所造成的,是造成患者牙齿缺损的重要原因。其中,慢性牙周炎一般由牙周致病菌引起,在治疗过程中,有些患者对于治疗过程疼痛感的耐受程度比较低,因此往往不能彻底治疗。对此,在对慢性牙周炎患者进行治疗时,可采用一些辅助治疗措施。在本次研究中,选取2017年10月至2018年10月期间,我科收治的30例慢性牙周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半导体激光技术在慢性牙周炎患者治疗中的应用方式以及疗效进行详细探究。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10月至2018年10月期间,我科收治的30例慢性牙周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案不同,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均15例。对照组患者中,男8例,女7例;患者年龄在20岁~51岁之间,平均(36.4±2.3)岁。观察组患者中,男9例,女6例;患者年龄在20岁~50岁之间,平均(37.1±2.6)岁。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对于对照组患者,采用牙周基础治疗方案。在初诊时,与患者进行沟通交流,对患者进行口腔卫生宣传教育,并对患者实施全口龈上洁治术。要求患者在一周后复诊,并对患者实施超声龈下刮治术以及根面平整术。

1.2.2 观察组 对于观察组患者,不仅需要应用牙周基础治疗,而且还需辅助应用二极管激光治疗。选用XD-2半导体激光治疗仪以及320μm光纤,将治疗仪设置为牙周治疗模式,功率为1.75W,占空比1/2,频率20Hz。在对患者实施袋壁刮治操作时,要求光纤需要与牙面紧密贴合,并且插入至牙周袋中,在牙周袋上移动,然后螺旋转出,注意选择多个方向来回旋转和转出,彻底清除肉芽组织以及感染腐质[1]。在治疗全过程中,都应采用生理盐水冲洗,避免造成热损伤。

1.3 观察指标 在对两组患者应用不同的治疗方案后,对两组患者的牙周探诊深度(PPD)、臨床附着水平(CAL)以及改良出血指数(mBI)进行统计和比较。在PPD检测中,要求详细了解是否存在牙周袋,同时还需要对其深度以及附着水平进行探测。在对CAL进行检测时,要求彻底显示出袋底与釉牙骨质界之间的距离。对于mBI,可以分为0~3级,在探诊过程中,如果没有发现出血,则为0级,如果发现点状出血,则为1级,如果在袋内出现线状出血,则为2级,如果患者有严重的自发性出血,则为3级。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PPD、CAL变化情况比较 在对两组患者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案后,两组患者的PPD以及CAL均明显下降,并且观察组患者的PPD、CAL下降水平优于对照组患者。具体数据如表1所示。

2.2 两组患者mBI情况比较 在对两组患者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案后,观察组患者mBI为0级所占比例为(11/15)73.3%,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者mBI为0级所占比例(5/15)33.3%,另外,观察组中,mBI为2级、3级的患者数量也明显少于对照组。具体数据如表2所示。

3 讨论

牙周炎是一种慢性疾病,随着疾病的发展,会造成患者牙槽骨受到破坏,是患者失牙的主要原因之一,对于患者的日常生活会造成较大不良影响,因此亟需对患者采用有效的治疗方案。本文选取2017年10月至2018年10月期间,我科收治的30例慢性牙周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案不同,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均15例。对于对照组患者,采用牙周基础治疗方案,对于观察组患者,不仅需要应用牙周基础治疗,而且还需辅助应用二极管激光治疗。对两组患者的牙周探诊深度(PPD)、临床附着水平(CAL)以及改良出血指数(mBI)进行统计和比较。半导体激光是一种低能量激光,激发元素主要包括镓、氩以及砷,能够将电能转化为光能[2]。在半导体激光术的应用中,通过热效应,可达到上千度高温,对于生物组织中的蛋白质可起到准确凝固的作用,进而彻底清除病变组织,同时还能够有效减少术中出血,适用于口腔疾病治疗中。

在本次研究中,观察组患者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由此可见,在对慢性牙周炎患者进行治疗时,不仅需要应用基础治疗措施,同时还可采用半导体激光术进行治疗,可显著改善患者预后,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王聃,钟代琴.半导体激光在牙周牙髓联合病变临床治疗中的应用研究[J].当代医学,2015,21(20):92-93.

[2] 陆志永.半导体激光用于牙周牙髓联合病变辅助中的效果评价[J].全科口腔医学电子杂志,2016,3(04):36+38.

猜你喜欢

慢性牙周炎
慢性牙周炎患者与牙周健康者种植修复后的长期临床疗效差异
种植修复治疗慢性牙周炎伴有牙列缺损的临床效果研究
邦沃磁致伸缩牙周治疗仪与传统牙周基础治疗的对比研究
Florida探针与普通牙周探针对慢性牙周炎基础治疗疗效的评价
盐酸米诺环素软膏应用时机对超声龈下刮治治疗慢性牙周炎效果的影响
盐酸米诺环素软膏治疗慢性牙周炎的临床研究
派丽奥软膏治疗老年慢性牙周炎的疗效分析
局部应用2%盐酸米诺环素软膏治疗慢性牙周炎的临床效果观察
牙周非手术治疗对慢性牙周炎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及血脂水平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