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四季养生之夏季篇

2019-06-12策划中日医院中医风湿病科主任医师王建明图片提供

中老年保健 2019年5期
关键词:素问阳气人体

策划/心 洁 文/中日医院中医风湿病科主任医师 王建明 图片提供/壹 图

“春夏养阳,秋冬养阴”是中医学特有的养生方法,首见于《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揭示了人与天地四时相应,唯有顺应外界四时气机变动,采取适宜的养生方法以调整作息起居模式,才能保持人体健康。

天体运行是四时交替的动因,由于太阳、地球角度的周期性变化,在北半球呈现出自冬至开始白昼渐长而夜晚渐短、阳气渐长而阴气渐消,相应万物进入生、长阶段;自夏至起白昼渐短而夜晚渐长、阳气渐消而阴气渐长,相应万物进入收、藏阶段的规律。古人发现这一规律,并结合在养生保健与疾病治疗过程中的不断探索与经验总结,形成了人气与天地之气相通并处在同步阴阳消长循环中的观点,总结提出“天覆地载,万物悉备……人以大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

因此,“春夏养阳,秋冬养阴”实质上强调了养生保健的原则在于顺应自然之道,需要适时调整生活方式以保持与大环境气机变动的协调。

夏季养生调摄观

夏季指从立夏之日起到立秋之日为止,包括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六个节气,古时分为孟夏、仲夏、季夏三个阶段。夏季天地阴阳之气相交,自然界万物在这个时节繁荣茂盛秀丽,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自然景象。

《素问·四气调神大论》云:“夏三月,此谓蕃秀,天地气交,万物华实,夜卧早起,无厌于日,使志无怒,使华英成秀,使气得泄,若所爱在外,此夏气之应,养长之道也。逆之则伤心,秋为痎疟,奉收者少,冬至重病。”提出了夏季总体的养生原则与具体的养生措施。

调摄情志

《素问·四气调神大论》云:“使志无怒,使华英成秀,使气得泄,若所爱在外,此夏气之应,养长之道也。”夏季万物正处于蓬勃生长的时期,天地之气交合,人体阳气旺盛,调节情志,应保持恬静愉快的心境、宽广的胸怀、饱满的精神、舒畅的志意,对外界事物充满浓厚的兴趣,使人体气机得以宣泄畅达,心神得养。

1.调和喜怒

《 灵枢·口问》云:“心者,五脏六腑之主也……故悲哀愁忧则心动。”心具有主宰人体精神意识思维活动的功能,七情皆从心发,心在情志病中起着主导作用。七情太过首先伤及心神,而心“为阳中之太阳,通于夏气”(《素问·六节藏象论》),故夏季养生重在调摄精神情志的变化。

心在志为喜,喜是机体对外界的良性反应,有益于血脉畅通,即如《素问·举痛论》所说:“喜则气和志达,营卫通利。”但喜乐过度,则可导致心神涣散而不能内藏,出现精神不能集中甚至狂乱的症状。如《灵枢·本神》云:“喜乐者,神惮散而不藏。”

心在五行中属火,火性躁动,炎热酷暑易扰心神,易使人情绪激动,烦躁易怒,而焦躁激怒又易致心火内生。现代研究发现,夏季烈日炎炎,高温逼人,易使人体内肾上腺素及去甲肾上腺素分泌增加,导致大脑兴奋性过高,引起焦虑,出现烦躁不安、易发怒等。

夏季万物欣欣向荣,人们应对外界事物充满浓厚的兴趣,开阔胸襟,使精神饱满。培养广泛的爱好,将不良的情绪转移到有意义的活动中去,使气机得到适度的宣泄,以恢复愉悦平和的心境,适应夏长养的需要。

2.清净养神

《素问·上古天真论》云:“恬惔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即精神保持安闲清净,排除各种过分杂念和虚无的妄想,保持人体真气内存而调畅,精神内守而不外泄,疾病则无从发生。可见神以静养为本,清净养神,有益于防治疾病,保持健康。

《素问·上古天真论》云:“是以志闲而少欲,心安而不惧,形劳而不倦,气从以顺,各从其欲,皆得所愿。”意为保持精神情志淡泊宁静的状态,外抵御名利的诱惑,内无情志的激扰,才能情志畅达、真气调畅。

夏季保持心情的宁静还有助于祛暑纳凉。现代研究发现,当人保持安静的心态时,体内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的分泌明显减少,基础代谢减慢,燥热感减轻。《养生论》云:“夏日更宜调息静心,常如冰雪在心,炎热亦于吾心少减,不可以热为热,更生热矣。”

起居有常

《素问·上古天真论》云:“其知道者……起居有常……起居无节,故半百而衰也。”起居有常,是指人们日常生活中顺应自然界的变化规律,合理地安排与之相应的作息,并养成按时作息的习惯,以达到养生的目的。起居有常有益于维护脏腑功能正常,为健康提供保障。起居无常则阴阳失衡,脏腑功能损耗,易致早衰。

1.夜卧早起,劳逸结合

《素问·四气调神大论》云:“夏三月……夜卧早起,无厌于日。”夏季是夜短昼长的季节,太阳升起较早,故人们应早起,以顺应自然界阴阳的升降变化。诚然如此,但其时间长短也应适度。《类修要诀·养生要诀》云:“春夏宜早起,秋冬任晏眠,晏忌日出后,早忌鸡鸣前。”

由于暑气熏蒸,人体新陈代谢旺盛,消化增强,而睡眠时间却缩短,人容易感觉疲劳,故夏季需养成午睡的习惯,以保持睡眠的充足。现代研究表明,夏季白天气温高,人体散热量大,尤其是中午,体表血管常处于扩张状态,血液大量集中于体表,大脑血液供应减少,午饭后,消化道的血液供应增多,大脑的血液供应更少,进入大脑的氧气和其他营养物质明显减少,人常会感到精神萎靡不振,昏昏欲睡。中医认为,一年之中心主夏季,一日之中午时与心相应,适度午休有益于养心。而现代研究发现,午睡可使体内激素分泌平衡,能使心肌梗死等发病率减少30%左右。可见午睡不仅能避开中午的烈日,还能够消除疲劳、恢复精力,达到避暑养心的目的。

《素问·上古天真论》云:“起居有节,不妄作劳……形劳而不倦。”表明劳动的时间和强度都要有一定的限度,不宜过度操劳,使身体不过度疲倦。适度的劳动有益于维持气血的正常运行,经脉流通,保持健康。过度的劳动则易耗气伤血,损伤脏腑阴阳导致疾病。《素问·宣明五气》云“久视伤血,久卧伤气,久坐伤肉,久立伤骨,久行伤筋”,即指此。

过度安逸则可以使人体气血运行迟缓,脏腑功能活动减退。《素问·至真要大论》中所谓“逸者行之”的治法,即指过度安逸能使气血运行迟缓无力,当采用行气活血或者加强运动的治疗方法。显而易见,只有劳逸结合,才能保持旺盛的生命力。

2.衣着宽松,注意防暑祛湿

夏季穿着应宽松舒适,并应具有较好的透气性,以防暑邪伤人;但仍宜着衣护胸背,忌贪凉过度。《老老恒言·衣》云:“夏虽极热时,必着葛布短半臂,以护其胸背。”

室内应保持幽静、清洁、通风、凉爽,并注意防潮、防蚊。《养老奉亲书·宴处起居第五》:“栖息之室,必常洁雅。夏则虚敞,冬则温密。”

夏月炎暑之季,暑热当令,侵袭人体以致暑证。以恶热、汗出、口渴喜饮、气短神疲、疲乏困倦、小便短黄、舌红、苔黄或白、脉虚数等为常见,甚者还可以导致神昏、惊厥。研究发现,过度日晒还会增加患白内障、淋巴癌、血液病的几率,故应避免长时间地暴露在阳光下,并注意加强防护。炎热的夏日可在背阴而凉爽的地方乘凉避暑,或使用电扇、空调、清凉饮料等祛除暑邪;到户外活动要做好遮阳防护。若因贪图一时之快太过避热贪凉,而损伤人体阳气,亦是养生大忌。《理虚元鉴》云:“夏防暑热,又防因暑取凉。”《外台秘要》云:“夏不欲穷凉,亦不欲雾露星月下卧。”

暑多夹湿,湿为长夏(夏季的最后一个月份)之主气,在我国不少地方,尤其是南方,既炎热又多雨,这个季节里湿度最大。加之因身体暴露,或因汗水沾衣,或因涉水淋雨,或因居室潮湿,以致湿邪侵体而发病者最多。因此,夏季不仅要防暑热,更要防湿。

3.运动适度

暑为夏季火热之邪,暑性升散易耗气伤阴,且暑多挟湿,阻滞气机,易致人体乏力、困倦、懒动。运动太少,易致气血流通不畅,气滞血瘀而生他病。适度的运动有助于人体气血流通,增强体质,祛病延年。《吕氏春秋·尽数》云:“流水不腐,户枢不蠹,动也。形气亦然,形不动则精不流,精不流则气郁。”夏季坚持体育锻炼,可促进阳气的运行和发越,宣达气机、血流通畅,不仅能强身健体,还能促进排汗,保持腠理的通畅,使暑湿随汗而解。

夏季气候炎热,室外运动宜在清晨或傍晚凉爽时进行,避开烈日高温。运动应根据运动者自身的体质合理地选择适当的锻炼方法,不宜过于疲劳。过度运动汗泄过多,易致气阴两伤。

导引是一种以肢体运动配合呼吸吐纳的养生方式,用以调摄情志、锻炼身体、防治疾病。《类经·论治类》:“导引,谓摇筋骨,动肢节,以行气血也。”其包括八段锦、五禽戏、易筋经、太极拳等。《养老奉亲书·夏时摄养》云:“心气盛者,调呵气以疏之。”夏季心气火旺,练“呵”字功,可以养心。

食饮有节,谨和五味

《素问·上古天真论》提出“食饮有节”。所谓节即节制,饮食有节制,既要满足机体的需要,又不能有损伤脾胃之弊,其关键在于饮食的适量和节律。食饮有节对维护脾胃腐熟运化功能的正常起积极的作用;饮食无节则会导致机体脾胃气机失调,甚至出现疾病,影响养生。

1.省苦增辛

《黄帝内经·阴阳应象大论》云:“南方生热……苦生心……苦伤气,咸胜苦。”心主夏,其味苦,五行属火,火克金,金属肺,肺味辛。苦“能泄、能燥、能坚”,即具有清泄火热、泄降气逆、通泄大便、燥湿、坚阴等作用。在炎热的夏季适量地吃些苦味食物,有助于祛除暑气。

然而物极必反,大量服食苦味食物,又易损脾胃阳气;且苦入心,能助心火而伐克肺气;苦性降泄,夏季阳气宜升发,过食苦味又不利于气机的畅达。辛入肺,辛味的食物可补养肺气,避免夏季心火旺盛过于克制肺金;且辛具有发散、行气行血的作用,有利于气机的疏散,符合夏季长养之道。

所以,夏季饮食宜苦而不宜过苦,尚须助以辛。

2.宜清淡,宜食酸,宜补充水分

夏阳酷暑,人体脾胃功能减弱,饮食宜清凉、味薄,易于消化。清淡的食物有清热解暑、健脾的作用。《饮膳正要·养生忌避》云:“善摄生者,薄滋味。”

《素问·藏气法时论》云:“心主夏,心苦缓,急食酸以收之。”夏季气候炎热,腠理开泄,汗外泄,汗为心之液,汗出过多易伤心。酸能收、能涩,故夏季适当食用酸性的食物有助于固表敛汗,以防耗伤气阴。《养性延命录·食戒》也说:“春宜食辛,夏宜食酸,秋宜食苦,冬宜食咸,此皆助五藏,益血气,辟诸病。”《医心方·四时食禁》云:“ 夏勿食心,须增酸甘。”

夏季气候炎热使人体排汗增多,易耗气伤津,故宜补充水分,以养阴生津。现代研究认为,人体排出的汗液中除了有水分,还包括大量的电解质,因而在补水的同时,应注意补充电解质。

3.忌过食寒凉和肥甘厚味

《素问·五常政大论》云:“升明之纪……其候炎暑,其令热,其藏心,心其畏寒。”夏季气候炎热,人体伏阴在内,外热内寒,畏惧寒冷的水气,故饮食不宜过于寒凉。长期冷刺激,易损脾胃阳气,引起食欲下降和消化不良,产生疾病。如《颐身集》云:“夏季心旺肾衰,虽大热不宜吃冷淘冰雪、蜜水、凉粉、冷粥。饱腹受寒,必起霍乱。”《急救广生集·摄生要言》云:“食凉水瓜果,则病泄利腹痛,夏走炎途,贪凉食冷,则病疟痢。”

过度食用肥甘厚味的食物,易化生湿热,内灼津液或蕴结中焦,脾胃运化功能失司。《素问·奇病论》云:“肥者令人内热。”

中老年朋友夏季养生需注意

人步入中年以后,各组织器官开始退化,而到老年则组织器官进一步退化、衰老,对外界不良刺激的生理防御和心理应激能力也会下降。夏季气温高,湿度大,中老年人常因新陈代谢和体温调节功能差,易患一些疾病。因此,为了健康地度过夏季,中老年人要做到以下几点。

1.防暑解热:夏季的突出特点是炎热,因气候炎热可引起中暑、流行性乙型脑炎、急性中毒性菌痢、伤寒、疟疾等高热性疾病。因此,夏季养生防病,当以防暑解热为重点。如尽量避免在烈日下活动过久,以防中暑;居室及工作环境要注意通风透气,适当降温通气,有效预防中暑。

2.调节精神:夏天高温灼热,湿气袭人,容易使人烦躁不安,情绪紧张。因此,入夏以后,老年人应注意调养情绪,放松精神,平心静气,止躁制怒,乐观愉快,就会进入“心静自然凉”的境地。

3.补充体液:夏季天热,汗液蒸发和排泄快,人体内的水分消耗增大,如不及时补充,就会使血液黏稠度增大,以致造成大便干结、排便困难,诱发痔疮、肛裂等,甚至影响血液正常循环或诱发脑梗死、心肌梗死。每天的饮水量应保持在2500毫升左右,饮水可以是温开水、淡茶水、淡盐水,也可以是菜汤、各种清凉饮料。

4.调剂饮食:少食烹、炸、煎、炒的油腻菜,多吃清淡的汤菜,如豆腐汤、豆芽汤、丝瓜汤、紫菜汤、豌豆黄瓜汤等,既补充水分、盐分和营养,还有利尿、排出废物毒物的作用。出汗过多时,丢失大量水分和一些钠离子,西医叫“水电解质紊乱”,患者会出现烦渴、乏力、血压下降、心跳无力,甚至危及生命,因此,夏季要适当补充盐分。

5.晚睡早起:夏季是人体心火旺、肺气弱的季节,所以在起居方面,要适当地晚些睡觉、早些起床,同时保持适量的运动,如散步、慢跑、游泳等,均有利于提高老年人的心肺功能。

女性朋友夏季养生“六不宜”

女性,由于与男性在生理解剖上有差别,在生活上特别是在化妆和穿戴等方面更应该注意。

1.不宜浓妆:夏日汗液增多,毛孔张开,浓妆艳抹(特别是油性皮肤和使用油脂较重的化妆品的女性)最易堵塞汗孔,影响皮肤的新陈代谢,易使毛囊出现炎性反应,引发痤疮、疖子等皮肤疾患。

2.不宜乱洒香水:在夏季,使用香水每次不宜太多,若乱洒香水,接触香水较多的部位经强烈太阳光照射,可能会引起化学反应,产生红肿热痛,严重时还会发展成皮炎。

3.不宜带妆睡眠:晚上回到家中要及时卸妆,而且卸妆一定要彻底,以减少对皮肤的刺激。这是因为人在睡眠中全身放松,毛孔自然张开,容易吸收化妆品的各种成分而造成毛孔堵塞,影响汗腺的正常排泄。

4.不宜穿紧身衣裤:夏季的衣服宜宽松肥大、透气性能好。穿紧身衣裤不但会影响裆内空气流通,易引发妇科炎性感染性疾病,还会影响毛孔张开,阻碍汗液排泄,汗液之中的各种代谢产物还会刺激皮肤,引发瘙痒,甚至会诱发皮肤炎症。

5.经期不宜过食生冷:女性在经期不要过食冷食冷饮。因为寒冷刺激最易影响月经的正常运行,引发经行腹痛、腰痛或经期推迟等。

6.不宜戴金属首饰:夏季汗液较多,耳环、戒指、项链、手镯等金属饰物中所含的镍、铬等杂质会溶于汗水中,并能渗入皮肤,易引发接触性皮炎。

夏季养生粥疗方

“春夏养阳”,利用夏季自然界旺盛的阳气,或贴敷药物,或药剂调理,以祛除体内暗藏的寒气,弥补阳气的不足,定能达到健身益寿的目的。不过,夏季阳气偏胜,又有上火之弊,因此,夏季养生还要注意消暑祛火,但又不可偏于寒凉,以免折伤阳气。下面的调补药粥,既能防暑降温,又能调理脾胃,做到扶阳而不上火、祛暑而不伤阳。

1.荷叶粥:取新鲜荷叶一张,洗净,加适量水煎煮成汁,去荷叶,再加入适量水与大米100克、冰糖少许煮粥服食。荷叶清香可口,可做夏季清凉饮料,也可做早晚餐或点心服食。适用于高血压、高脂血症、肥胖症,以及夏天感受暑热、头昏脑涨、胸闷烦渴、小便短赤、食欲不振等症者服食。

2.莲子粥:莲子100克去心,加适量水文火煮至熟烂,再加适量水与粳米100克,同煮为粥服食。能养心、健脾、益肾,夏令腹泻用之尤宜。3.绿豆粥:绿豆100克洗净,加适量水先将绿豆煮至开花,再加入适量水与大米100克同煮至绿豆熟烂即可食用。绿豆性凉,味甘,具有解毒、养胃、消暑、止渴、利尿等功能。在炎热的夏天,绿豆粥是极为理想的解暑剂。

4.苡仁扁豆粥:薏苡仁50克,炒扁豆50克,粳米100克,加适量水同煮为粥,分早晚2次服食。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记载,薏苡仁有“健脾益胃、补肺清热、去风胜湿”的功效,扁豆有消暑化湿、健脾止泻的作用。二者既是药物,又是食品,煮粥食之,能健脾益胃、消暑止渴,对于脾胃虚弱的老年人来说,是最为理想的夏令药粥。

5.芹菜粥:取鲜芹菜连根洗净切碎,每次用150克。加适量水和大米100克,同煮为粥服食,有降压、平肝、镇静、利尿之效,可用于高血压、头痛、头晕及失眠者的夏日食疗。

上述药粥最好每日进服一次,可根据自己的体质与喜好,任选数种,更换食之。

6.夏季适合女性朋友的粥

山药枸杞粥:取粳米150克,山药200克,枸杞50克,白糖适量。将粳米洗净,山药去皮洗净切小块,文火熬煮30分钟成粥状,关火前加枸杞和白糖即可。此粥绵软爽口,能消除疲劳、补血明目。

桂圆粟米粥:桂圆肉15克,粟米100~200克。两者洗净后同煮,先用武火煮开,再用文火熬成粥。桂圆肉性温,味甘,能补益心脾,养血安神。

木耳大枣粥:取香糯米150克,黑木耳30克,大枣20颗,葡萄干、冰糖适量。将木耳浸泡半天撕碎;粳米、大枣煮粥,待煮沸后,加入木耳、冰糖,煮粥。此粥能润肺生津、滋阴养胃、益气补血、补脑强心。

猜你喜欢

素问阳气人体
人体“修补匠”
人体冷知识(一)
晚睡晚起“双杀”阳气
Discussion on Etiology and Pathogenesis of Corona Virus Disease 2019 from “Cold-dampness and Insidious Dryness”
A Randomized Controlled Clinical Trial on Efficacy and Safety of Electroacupuncture on Oral Oxycodone Hydrochloride Prolonged-Release Tablets Related Constipation
试论多纪元简对金漥七朗《素问考》的借鉴和袭用
人体可笑堂
阳气不足该怎么调理?
手脚冰凉 醋泡生姜
早上洗澡伤阳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