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为何感觉亲情天平失衡?

2019-06-12马志国摄影

中老年保健 2019年4期
关键词:代际天平亲情

文/马志国 摄影/郝 丽

心理案例:总是感觉亲情天平失衡

我们是个五口之家,我们老两口儿,儿子和儿媳小两口儿,还有个小孙女。按说五口之家还算和睦,孩子们也算懂事,可我总是有点心理失衡的感觉,心里总有点不平衡。您问为什么感觉不平衡?一句话,总感觉儿子给我们的爱,不如我们给儿子的爱那样多。

我们就这么一个儿子。回想儿子小时候,一把屎一把尿把他拉扯大,那是怎样的爱他呀!我们心里只有他,我们一切都是为了他,真是把所有的爱都给了他。可是,如今儿子长大了,好像心里忘了我们,比如当初考学、毕业后找工作,对了还有找对象,总是有自己的想法,全然不顾我们老两口儿的感受。

还有,我们对儿子的态度那是要多好有多好。就说小时候问我们问题吧。记得他两三岁的时候,这是什么,那是什么,没完没了,我真是百问不烦,总是高高兴兴给他讲这讲那。可是,现在他大了,有本事了,却嫌我什么都不懂了。有时候问他什么问题,动不动就会跟我大声说:“说过好几遍了,您怎么还不懂啊?”

再有,自从有了小孙女,儿子当了爸爸,对自己的宝贝比对我这个妈妈好像温柔多了。我们都爱这个小孙女,他当爸爸的跟孩子温柔,也是应该。可是说心里话,我总是有那么点酸酸的感觉,儿子可很少对我这样温情脉脉笑逐颜开啊。至于儿子对媳妇的温情就不说了,咱不能吃这个醋。

就是这样,虽说儿子总体还好,对我们还算孝敬,可我心里就是常常有一种莫名的失衡感,总是感觉亲情天平失衡了,总是感觉儿子给我们的爱远远不如我们给他的爱多。这个问题究竟应该怎么看?

心理解析:要看到其中的心理学原因

这个感觉亲情天平失衡的问题,很有意思,也很有普遍性,心理咨询工作中常常听老年朋友谈起这样的问题。如果从孝道角度说,那没说的,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义,子女应该无条件孝养父母。问题是,这种感觉亲情天平失衡的现象,乍看起来好像是个子女不够孝敬父母的问题,其实从心理学角度看,是可以理解的,是有其心理学原因的,是不能简单地归结为孝道问题的。

为什么会有感觉亲情天平失衡的现象呢?

我们先从社会心理角度说

从社会发展来看,为了更好地延续种族,人们需要对弱小生命更多关注与呵护。所以,在代际之间往往有一种潜在社会心理倾向,人们会自觉不自觉地对下一代有情感倾斜。一个最普遍的表现是,为给孩子买房娶媳妇,不要说父辈,就是祖辈往往也心甘情愿吃苦。这种情感倾斜,有其生物学根源,不这样倾斜,种族将受到灭绝的威胁。在人类社会,为了避免亲情天平的过于倾斜,就要用孝道来加以调节了。

再有,随着社会的发展,代际心理关系也在发生着变化,出现了代际之间双向自立的心理倾向。具体表现就是“养儿防老”的观念在逐渐淡化,更多的父母越来越多地从物质上和精神上,在为自我的老年生活做出相应的准备。比如有位教授,就和儿子签订了《亲子双向自立协议》,正是这种社会心理倾向的反映。

我们再从个体心理角度说

首先有个角色心理期待问题。从孩子出生就发生的亲子互动中,让孩子感觉父母无所不知,无所不能,无往不胜。绝大多数父母也确实扮演了这样的角色。因此,在父母进入老年的时候,由于角色心理期待的惯性,子女可能还没有转过弯来,而忽略了对父母的关照与呵护。另一面,由于传统代际观念的作用,父母对子女又会有回报心理期待,当发现子女没有做好这方面的心理准备时,就会感到心理失衡。

此外还有个心理经验问题。我们平时说相互理解,是需要个体生活经验做支持的。一般来说,生活经验总是父母先于子女,子女往往缺少父母曾经的生活经验,因而对父母有时候会缺少应有的理解,并非孝心不够。说个极端的例子,假如父母重病卧床,没有重病经验的子女,照顾卧病的父母有时候就可能不到位。而偏巧子女先于父母有过重病卧床经历的话,照顾病重的父母就会到位些。

心理对策:多进行自我心理调整

如此说来,进入老年的我们该怎么办呢?

一是调整自我期待心理自觉降低期待心理,为子女自愿付出别总想着回报。子女小时候,为他们付出爱的时候,其实我们已经得到了莫大的精神回报,应该心里说:“谢谢在我们的生命里遇到你。”子女长大后,帮子女做饭洗衣照看孩子,没有不辛苦的,但千万别当着子女的面倾诉。理解不理解的都要多些淡定,权当是为社会做了义工。有些事不一定就能将心比心,“尊老爱幼”总是“爱幼”为先,因为“朝阳”总比“夕阳”能让人憧憬。“付出”是送给别人的东西,千万不要想着再“找补”回来,那会让所有人都不愉快。再有,别总以为自己过的桥比孩子走的路还多,别总期待子女像我们一样生活,对子女的事儿多些放手,对子女的观念多些包容。这样,心理期待调整好了,就会多一些心理平衡。

二是增强自我独立心理人到老年,别老想着依靠子女,应该早早着手,从精神上,从物质上,多做些自我独立的心理准备。比如,在生活上让孩子多些独立,也让自己多些独立;在交往上多交几个老友,是应当尽早做的事情。当我们不能再随意走动时,依然可以给老友打个电话,去交流喜欢的话题。即使更多时候独守长夜,也要学会把忍受变为享受,因为今生只有一个人能永远与您在一起,那就是您自己。独立性强些,依赖性少些,心理平衡就会多些。

三是学会自我表达心理有个故事说,两夫妻吃鱼时,这方总是把鱼肉夹到对方的碗里,把剩下的鱼头放在自己的面前,说自己爱吃鱼头。多年后因为一场变故才真相大白,其实吃鱼头的这方只是想让对方吃到最好的,而吃鱼肉的那方却真的爱吃鱼头,只是因对方说爱吃鱼头,而自己吃了多年并不爱吃的鱼肉。您别笑,弄不好,代际之间也会出现这样误解。有时候,子女对父母的不理解,确实是因为子女缺乏相关生活经验。这就需要父母学会适当地自我心理表达,把自己的心理感受和心理需求,特别是进入老年的心理感受和心理需求,明明白白说给子女听,增进代际之间的沟通,这样就会促进子女对父母的理解,父母也会少些心理失衡。

当然,作为子女孝养父母是天经地义的,也应该尽最大努力理解并照顾好父母。事实上绝大多数子女也都是孝养父母的。上面的讨论只是想说,我们做父母的,如果能从心理学角度来看这个问题,对子女会多些理解,多进行自我心理调整,自己心里就会多些平衡,进而改善代际关系,家庭就会更多些浓浓的亲情。

猜你喜欢

代际天平亲情
说说天平的使用
天平使用前后的两次平衡
春节,代际弥合好时机
教育扶贫: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重要途径
“这里为什么叫1933?”——铜川“红色基因”代际传承
天平的平衡
古巴代际权力交接受世界瞩目
伪亲情何以大行其道
增进亲情的项目推荐
亲情故事两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