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腰痛,大毛病

2019-06-12中日医院疼痛科副主任医师主任医师樊碧发图片来源

中老年保健 2019年4期
关键词:敏化中枢腰痛

文/中日医院疼痛科副主任医师 毛 鹏 主任医师 樊碧发 图片来源/壹 图

说起腰痛,我们可能都不陌生,每个人一生中都会经历各种各样的腰痛。搬重物后会腰痛,剧烈运动后会腰痛,甚至有些人咳嗽打喷嚏都会出现腰痛……据统计,因为腰痛而到门诊就诊的患者数量仅次于呼吸道感染,居第二位。腰痛的次数多了,大家就对它习以为常,而事实上确实大部分的腰痛患者在适当休息、吃点止疼药或针灸理疗后就会缓解。但是也有一些腰痛,不管是休息,还是吃药、打针,都不能有效缓解,这时候就需要提高警惕了,因为这些貌似“简单”的腰痛背后可能隐藏着巨大的隐患。

癌症骨转移

“我这个腰疼,疼起来就像活生生地把我的肋骨刨开,然后在我面前一根根地把它们掰断,是一种生不如死的疼痛!”这是一位肾癌骨转移患者对自己腰痛的描述。癌细胞转移到腰椎,对腰椎产生了破坏,就像虫子把骨头啃噬了一样,因此会产生剧烈的疼痛。

事实上,除了肾癌会发生骨转移之外,其他一些常见的癌症都会发生骨转移,例如肺癌、乳腺癌、肠癌等。男性中最常发生骨转移的是前列腺癌,女性中则是乳腺癌,而骨转移又以椎体转移最为多见。因此,有些腰痛并不简单,是癌细胞侵犯下胸椎或腰椎所致。

癌症骨转移导致的腰痛往往有以下这些特点。①疼痛时间更长,更持久。不同于其他断断续续的腰痛或爆发性腰痛,骨转移的腰痛往往是一天24小时连续的疼痛,不分昼夜,理疗或吃普通的止痛药缓解不了。②不可遏制地加重,尤其夜间入睡后。骨转移的腰痛往往会在夜间加重,严重影响睡眠,使患者辗转反侧,难以成眠。③活动后不缓解。一部分腰痛是由于腰部肌肉僵硬引起的,随着活动后肌肉的舒展腰痛可能会减轻,但骨转移的腰痛并不会因为活动而缓解,这一点需要特别注意。④早期影像学特征不明显,易忽视,需定期复查。骨转移可能是癌症的首发信号,有些癌症原发灶导致的系统症状可能不明显,等出现了骨转移疼痛才发现原来癌症在体内生存已久。骨转移早期的影像学表现也不明显,只有出现骨质破坏后才有明确表现。因此定期体检、复查很有必要。⑤家族癌症病史或本人癌症病史需警惕。癌症并非遗传病,但具有一定的遗传倾向,因此有家族癌症病史的人需要特别注意。另外,对于明确癌症诊断的患者则需要提高对骨转移的警惕,因为骨转移癌痛是影响癌症患者生存质量最关键的因素。

为什么癌症骨转移会引起腰痛呢?脊柱是我们人体的“承重墙”,每个椎体就是墙上的“砖瓦”。正常的椎体非常坚硬、致密,但被癌细胞侵蚀的椎体,一部分会发生溶骨性破坏,使椎体变得疏松,甚至最后变成一个空壳。这时候任何一点风吹草动都可能成为“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使椎体发生压缩性骨折。这在癌症骨转移的患者中非常常见。对于这种骨折,我们有很好的治疗手段,就是往椎体里注入“骨水泥”。顾名思义,就是往我们人体的“承重墙”里注入“水泥”。骨水泥注入椎体内后可迅速凝固,形成强度很高的固体物质,填充已经成为“空壳”的椎体,从而保证“承重墙”的强度,避免“房倒屋塌”。同时,“骨水泥”在凝固的过程中会释放大量的热量,这些热量足以杀死引起疼痛的小的末梢神经,对缓解骨转移腰痛有立竿见影的效果。

中枢敏化

说完了骨转移的腰痛,我们再来看看另外一种奇怪的腰痛。正常情况下洗个热水澡或是轻柔的按摩都会让我们感到愉悦,但是在有些患者的身上这简直就是一种酷刑,不要说日常的衣服摩擦,甚至是一根羽毛轻轻滑过皮肤就会引起难以忍受的疼痛。这就是我们常说的“痛觉超敏”。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中枢敏化,通俗点讲就是“疼得时间长把脑子疼坏了”。

一般人感知到疼痛,是通过外周神经把刺激信号如针刺或烧伤引起的感觉冲动传入脊髓,然后再上传到大脑,就会感知到疼痛。从某种意义上讲,疼痛是人体的一个“报警信号”,提醒我们去尽快处理组织损伤。然而,一旦这个“预警系统”被“滥用”,就像周幽王“烽火戏诸侯”一样,大脑可能就会失去正常的功能,整个人体的预警系统也会产生混乱,变成对人体有害的一面,即表现为痛觉过敏或痛觉超敏。在一些长期腰痛的患者中,存在中枢敏化的并非少数。人们往往以“忍痛”为美德,对小小的腰痛不闻不问,久而久之,大脑因持续接受疼痛信号传入会变得敏感而脆弱,导致一些原本不会引起疼痛的刺激如衣服摩擦或拥抱抚摸等,都会因为大脑感知的改变而引起疼痛。一些腰椎间盘突出的患者在做了手术后仍然存在疼痛,并不是手术不成功,而可能是在手术前已经产生了中枢敏化,这不是靠单纯的手术物理减压所能解决的。

针对这一类中枢敏化的患者,疼痛科也有专门的治疗手段,就是脊髓电刺激治疗。大家可能都听说过心脏起搏器,它是通过电刺激人的心脏传导通路从而控制心脏的起搏。脊髓刺激器和心脏起搏器类似,只不过是将刺激电极植入到脊髓,用电信号干扰疼痛信号向大脑的传递,从而起到镇痛效果。脊髓电刺激疗法是一种安全且微创的镇痛手段,也是针对中枢敏化患者为数不多的可行性较高的选择之一。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提到中枢敏化,自然而然地就会想到外周敏化,那么人体到底有没有可能会出现外周神经的敏感化呢?答案是肯定的,而且这类患者也不在少数。因为外周敏化往往继发于一些慢性疾病,最常见的就是糖尿病,这类疾病我们叫作痛性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我国是糖尿病大国,发病人口在1亿以上。大家都知道,糖尿病最危险的是其一系列的并发症,如糖尿病肾病、糖尿病心脑血管病、糖尿病眼底病变等。还有一类并发症,大家可能不太重视,就是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周围神经是与中枢神经系统脑和脊髓发生联系的传入和传出神经的总和,其许多神经纤维外面都包围着一层神经鞘,就像电线最外层的绝缘皮一样。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患者最外层的神经鞘遭到破坏,就像电线被扒掉了绝缘皮,因此会发生短路、异常放电等现象,临床表现就是痛觉过敏、痛觉超敏等。这类患者腰痛并不是因为腰椎或腰部软组织出现了器质性损害,而是由周围神经损害导致的异常放电所致,这类疼痛也可以采用脊髓电刺激的治疗方式。

这么多形形色色的腰痛,有的能够自愈,有的通过一般的医疗干预也可以治愈,当试遍各种传统方法腰痛仍然无法缓解时,就需要考虑是否存在上述三种情况了。有时候小小的腰痛背后可能隐藏着巨大的危机,最重要的是早发现,早治疗。忍痛并不是一种美德,有痛就要说出来!

猜你喜欢

敏化中枢腰痛
敏化温度对5083-H112双面搅拌摩擦焊接头各区晶间腐蚀性能的影响
腰痛这个仅次于感冒的第二大常见病症怎么处理
穴位敏化柔性辅助检测传感器的研发
冠心病穴位敏化现象与规律探讨
妊娠期腰痛的研究进展
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固态电解质研究进展
试议文化中枢的博物馆与“进”“出”两种行为
都市区创智中枢 北郑州水韵嘉城
针刺蝶腭神经节治疗特发性耳鸣的中枢化机制探讨
抢占中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