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尿酸血症的危害及防治措施

2019-06-12解放军总医院第四医学中心风湿科主任医师周惠琼图片来源

中老年保健 2019年4期
关键词:痛风性嘌呤高尿酸

文/解放军总医院第四医学中心风湿科主任医师 周惠琼 图片来源/壹 图

随着社会经济水平的提高和饮食结构的改变,与饮食行为习惯关系密切的疾病日益增加,除了大家所熟悉的肥胖与三高(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第四高”高尿酸血症以及痛风也逐渐被人们所关注。既往高尿酸和痛风被认为是少见的疾病,但近年的数据显示,人群中2.3%~17.6%有高尿酸血症,有资料发现,约13.2%成年男性血尿酸水平异常升高。

为了让大众了解和重视高尿酸血症,专家学者把每年的4月20日定为“高尿酸血症日”。为什么要定在4月20日呢?这是为了让大家能够牢记高尿酸血症的诊断标准:420 微摩尔 /升 (μmol/L)。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三高”之外的这“第四高”吧。

什么是高尿酸血症

人体生理条件下,血中的尿酸盐溶解度约为6.8毫克/分升(mg/dl),故血中尿酸超过7mg/dl(420μmol/L),就可能在关节、肾脏等组织中沉积,导致痛风性关节炎和肾损害的发生风险增加。所以不论任何年龄、性别,血尿酸水平超过7mg/dl即称为绝对的高尿酸血症。但由于女性在绝经前有雌激素的保护,正常血尿酸水平稍低于男性。目前认为高尿酸血症是指在正常嘌呤饮食状态下,非同日两次空腹血尿酸水平男性高于7mg/dl,女性高于 6mg/dl(360μmol/L)。

尿酸是人体嘌呤代谢的终产物,主要由细胞代谢分解的核酸和其他嘌呤类化合物以及食物中的嘌呤经酶的作用分解而产生。高尿酸血症根据发生的病因可分为两大类:原发性高尿酸血症和继发性高尿酸血症。在排除其他疾病的基础上,由于身体本身的嘌呤代谢紊乱和(或)尿酸排泄障碍所引起的高尿酸血症为原发性;而继发于其他疾病或使用一些药物导致尿酸水平异常增高为继发性。我们日常生活中常提及的高尿酸血症多指原发性高尿酸血症。

什么原因导致高尿酸血症

继发性高尿酸血症是有确切病因的,在相关处理措施上比较明确,生活中关注的更多的是原发性高尿酸血症,我们主要介绍这方面的原因。由于高尿酸血症和痛风的发病常有家族聚集的现象,各种研究报道的痛风家族发病率为11%~80%,所以很多人认为高尿酸血症是一种遗传性疾病。其实大多数高尿酸血症的病因并不清楚,目前认为高尿酸血症是一种多基因遗传性疾病,它的发生是遗传因素和生活环境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具体来说,血尿酸水平异常升高主要有两大类原因,尿酸生成增多及尿酸排泄减少,有时二者并存。

●尿酸生成增多约10%的原发性高尿酸血症是由于尿酸生成增多引起的,这10%的诱发因素已经明确是由于遗传性嘌呤代谢酶的异常所导致。人体内的尿酸主要有两个来源:一是内源性,主要是在人体内的一些结构物质分解代谢和自身合成小分子的过程中产生,约占生成尿酸的80%;二是外源性,由摄入食物中所含的核苷酸分解而来,约占20%。故摄入高嘌呤食物并不是高尿酸血症的主要原因,限制高嘌呤饮食后,血尿酸水平大概能降低约1mg/dl,但并不能完全纠正高尿酸血症。

●尿酸排泄减少人体内的尿酸约三分之二由肾脏排出,另外三分之一由肠道排泄。人体尿酸排泄减少主要是指肾脏的尿酸排泄减少,而且是在肾脏功能正常、无器质性肾脏疾病的情况下,尿酸排泄功能下降。这种情况约占原发性高尿酸血症的90%,其具体发病机制尚不清楚,也可能是一个多因素的遗传疾病。

高尿酸血症的危害及与痛风的关系

在普通人眼里,高尿酸血症似乎和痛风是一个概念,总是同时被提及。其实这两个概念既密切相关而又具有不同的含义。前面我们已经知道什么是高尿酸血症,而痛风可以说是持续高尿酸血症的一种严重的结局,但并不是所有的高尿酸血症患者都会发展成痛风,其中只有约10%的高尿酸血症患者出现痛风。

超过人体可以溶解能力(7mg/dl)的尿酸盐就有可能沉积在身体的不同部位造成损害,尿酸盐结晶最容易沉积在身体的关节、关节周围和肾脏。长期高尿酸血症的患者出现尿酸盐沉积、关节炎和(或)肾病及痛风石等表现时称为痛风,所以高尿酸血症是痛风的基础。但有些高尿酸血症可以维持终身,始终不出现关节炎和肾病等表现,这种情况称为无症状高尿酸血症。当然,尿酸过高可以沉积在身体的各个部位,危害是多方面的,除了常见的痛风性关节炎、肾病和痛风石外,目前认为长期高尿酸血症也是心脑血管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这意味着即使没有上述的痛风表现,高尿酸血症还是可以给身体带来一些危害。

预防高尿酸血症和痛风的措施

我们已经知道,高尿酸血症是由于尿酸生成过多和排泄减少两方面原因造成的,那么预防高尿酸血症就需要从这两方面着手。防治原则包括控制高尿酸血症,预防尿酸盐沉积,尽快缓解急性关节炎的症状,防止痛风石、尿酸结石形成和肾功能损害。具体有以下一些措施。

●一般治疗控制饮食总热量及体重,调节饮食结构,遵循低嘌呤饮食原则;限制饮酒和高嘌呤食物的大量摄入;增加饮水量(约2000毫升/日)促进尿酸的排泄;慎用抑制尿酸排泄的药物如噻嗪类利尿药等;避免诱发因素,积极治疗相关疾病。

●高尿酸血症的药物治疗第一类:促进尿酸排泄药物,此类药物主要通过对肾脏的作用,增加尿酸的排泄,降低尿酸水平,适合肾功能良好者,如苯溴马隆、丙磺舒。第二类:抑制尿酸生成药物,通过抑制黄嘌呤氧化酶,即尿酸生成过程中最重要的一种酶,使体内尿酸生成减少,常用于尿酸生成过多或不适合使用排尿酸药物者,主要有别嘌醇和非布司他。第三类:碱性药物,碳酸氢钠可碱化尿液,增加尿酸溶解度,使尿酸不易在尿中聚集形成结晶,从而有益于尿酸排泄,是降尿酸的辅助治疗药物,在轻度尿酸升高时可单独和一般治疗方法联合,达到降尿酸的目的。

●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治疗高尿酸血症发展为痛风以后,秋水仙碱、非甾体类抗炎药和糖皮质激素是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治疗的第一选择,应及早使用。而痛风发作间歇期和慢性期的处理原则:对急性痛风关节炎频繁发作,有慢性痛风关节炎、痛风石或痛风性肾病的患者,应坚持持续降尿酸治疗,甚至终身治疗。

需要提醒注意的是,每一位高尿酸血症和痛风患者,个体情况也许都不一样,还有可能合并其他的身体问题,所以具体的治疗方案选择应该咨询专科医生。

猜你喜欢

痛风性嘌呤高尿酸
高尿酸患者用药多讲究
非布司他治疗痛风性关节炎的疗效
食品中嘌呤的降低方法及低嘌呤产品分析
高尿酸血症的治疗
探讨非布司他治疗痛风及高尿酸血症的临床疗效及其安全性
四黄散外敷联合平衡罐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临床研究
尿酸高易导致全身受损
基于“开玄府,通络脉”理论探讨风药泄浊化瘀在痛风性关节炎治疗中的应用
想吃火锅又怕尿酸高,如何解
痛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