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关注教师教什么到关注学生需要什么

2019-06-11王云峰

北京教育·普教版 2019年2期
关键词:学生会语言文字情境

王云峰

对于语文这门学科历来都有不同的说法,有人说语文是学语言文字的,有人说是学语言文学的,有人说是学语言文化的,但这些所谓的学什么其实都只是指向学科内容和知识本身。2011年版语文课程标准明确强调,语文是学习语言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

语文核心素养分为四个维度:语言能力、思维能力、审美情趣和文化修养。语文课指向人的整体发展,不仅仅关注知识,更关注如何应用知识,这就要求教师转变教学方式。

教师在上课时总是希望多教授学生一些知识,但是知识的传递和物质的传递是不同的,实体物质在传递中不变形、不变质,而教师将头脑中的观念、知识、经验传递给学生,传递过程中会发生一系列转变,学生会将其跟原有的经验相整合,重新理解、建构知识。因此,在知识传递的过程中,教师一定要知道什么时候说、怎么说、说多少,明确如何做最有利于学生吸收和转化知识。

教师讲多少、讲到什么程度取决于学生在实际语言运用中需要什么。語文课和其他课程有不同之处,语文知识的学习不是从学校开始的,而是从孩童听力和语言功能的最初发展就开始的,学生的语文知识首先来源于生活中的语言经验,不同阶段学生的语文理解和表达能力不同。从这个意义上说,语文教学更要强调以学生为本。因此,在课堂上,不应该让学生关注教师要做什么,而是教师要不断地观察、推测、判断学生能干什么,了解学生会用语言做什么、能做到什么程度、还有哪些需要教师帮忙,这是上好语文课的关键。在了解学生的知识背景和发展需要的前提下,教师要给学生创设任务情境,让学生做应该做、能做的事,在学生做的过程中,教师提供与情境、任务相结合的、能被学生使用并促进学生发展的知识。

以写作课为例,学生写作文不仅仅是掌握写作知识和方法的过程,更重要的是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方法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学生在写作前和写作的过程中要观察、思考、筛选、组织、表达,这是思维活动,教师教得再多再清楚,学生自己不思考、不应用是学不会的。学生只有在写的过程中才会发现哪些知识是需要的,了解知识可以怎么用。我们看到,在研讨会的课堂展示中,三位语文教师都尝试着设置情境,安排任务,引导学生在特定的任务和情境中,分析他人运用这个知识的范例,进一步提升语文素养。这是特别值得赞赏的。我们要改变知识的观念,改变学习的观念,更多地探索如何积极地创设学习情境,使情境更鲜明,任务更清晰,让学生更积极地参与,在理解和运用知识的过程中提升素养。

总之,学生会什么是语文教育的前提,学生怎么用语言,教师就怎么教语言,让学生在用语言中学语言,在学语言中用语言。这样,语文就变成了学习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课程,而不只是认识祖国语言文字特点的课程。语文学习不是简单的被范例的过程,而是把那些经验变成自己的语言活动经验的实践过程。

猜你喜欢

学生会语言文字情境
不同情境中的水
语言文字运用题的变与不变
小题精练(四) 语言文字运用
小题精练(三) 语言文字运用
学校“书记有约”走进学生会改革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学联选举结果名单
护患情境会话
特定情境,感人至深
高校学生会组织的构建及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