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证护理在普外科腹部手术术后的应用效果
2019-06-11王微
王微
文章编号:WHR2018072016
【摘 要】 目的:分析循证护理在普外科腹部手术术后的应用效果。方法:本次参与研究的普外科腹部手术患者82例,纳入时间为2016年9月至2017年9月。依据护理模式差异性将所有患者均分两组,实施常规护理的41例患者为参照组,在上述护理基础中实施循证护理的41例患者为研究组,最后对护理效果的差异进行总结。结果:比对两组患者护理后的胃肠功能恢复,研究组肿胀程度改善优于参照组,肠鸣音恢复时间、肛门排气时间和排便时间短于参照组,两组数据比对判定P<0.05,统计学意义存在。比对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研究组优于参照组,两组数据比对判定P<0.05,统计学意义存在。结论:在普外科腹部手术术后应用循证护理,不仅使患者的肠功能得以改善,同时可提升生活质量。
【关键词】
循证护理;普外科腹部手术;术后护理;护理效果
普外科腹部手术患者会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如:麻醉、肠道过久暴露和切口疼痛致使肠功能出现异常。其不仅会对患者的食欲造成影响,同时会延长康复进程。为此,加快患者术后胃肠道功能恢复速度对改善病情具有重要意义[1]。本文作者要研究普外科腹部手术患者开展循证护理的临床价值,现将具体流程和结果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基础数据
参与本次研究的普外科腹部手术患者82例,纳入时间为2016年9月至2017年9月。将所有患者依据护理模式差异性均分研究和参照两组,n=41。
研究组(n=41)中,患者最大年龄为75岁,最小年龄为24岁,平均年龄为(58.6±12.4)岁。其中男性患者有26例,女性患者有15例,经核实后25例患者实施胃肠手术,16例患者实施肝胆手术。参照组(n=41)中,患者最大年龄为74岁,最小年龄为22岁,平均年龄为(56.3±13.3)岁。其中男性患者有22例,女性患者有19例。经核实后28例患者实施胃肠手术,13例患者实施肝胆手术。
两组普外科腹部手术患者的基线资料(年龄、例数和手术类型)经对比,未产生统计学意义,组间对比判定为P>0.05,可予以比较。
1.2 具体流程
参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严密监测各项生命体征,观察病情,加强基础护理的同时配合饮食护理。研究组在上述护理基础上开展循证护理,详情流程为:1)小组的建立。小组成员主要包括护士长、主管护师和责任护士。之后依据循证护理理念和快速康复外科护理将循证问题提出,如:如何预防术后出现的胃肠功能障碍。之后将关键词,如:腹部手术、胃肠功能恢复和生活质量输入数据库,对资料进行检索,完成收集后评估证据。另外与护理经验相结合将循证护理措施予以制定。2)循证支持。①健康宣教。在手术前需将循证护理的流程、必要性进行告知,从而获取其信赖。患者术后清醒后对其予以鼓励,让其将手术带来的感受进行表达,护理人员还可以通过多种交流方式对患者进行引导,从而使其疼痛得以缓解。②早期活动。患者完成手术后需对患者予以协助,如:床上翻身、双下肢活动,之后让其保持半坐卧位。术后第一天可指导患者进行上下肢练习,术后第二天可指导患者进行全身运动和床边坐练习,在此期间需结合患者的恢复情况严格把控训练时间。若患者可自主下床活动,需将导尿管拔除。③饮食指导。术后24小时需将补液停止,并对患者实施早期饮食护理,手术后第一天,可予以清流质食物,第二天向流质或半流质食物过度,同时加强热量、蛋白和维生素的摄入。若患者恢复术后排气,则予以薏苡仁粥,同时予以冬瓜汤和萝卜汤,这样可以促使患者排尿[2]。④按摩护理。患者完成手术6小时后,若生命体征稳定,可对其进行按摩。首先保持平卧位,对其腹部实施热敷,之后沿着上腹部顺胃部进行顺时针按摩,在此期间需注意力度,伤口尽量避开。选取患者的足三里和合谷穴,利用点按和揉动方法进行按摩,直至患者出现以下感觉,如:酸、麻、和胀。
1.3 指标的判定[3]
对研究组、参照组患者不同护理后的胃肠功能恢复情况进行统计,主要包括:肿胀程度、肠鸣音恢复时间、排气时间和排便时间,之后利用SF-36量表对患者的生活质量进行评估,其内容为:躯体功能、社会功能、心理功能和物质生活,总分为100分,分数越低说明患者的生活质量越差。
1.4 数据处理
本次参与研究的普外科腹部手术患者82例,临床数据通过SPSS 17.0软件采集验证,两组患者肿胀程度、肠鸣音恢复时间、排气时间、排便时间和生活质量评分对比予以均数±标准差的形式表示,行t检验,组间对比判定为P<0.05,产生了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循证护理和常规护理后患者胃肠功能恢复状况对比
比对两组腹部手术患者的肿胀程度、肠鸣音恢复时间、排气时间、排便时间,研究组改善优于参照组,两组数据比对判定产生了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数据如表1所示。
2.2 循证护理和常规护理后患者生活质量评分对比
比对研究组和参照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前者高于后者,两组数据比对判定产生了统计学意义(P<0.05)。详细数据见表2。
3 讨论
患者完成腹部手术后若胃肠功能恢复较慢会引发多种症状,在一定程度上会使术后舒适度降低,并提升并发症发生率[4]。因此,对于手术患者而言实施科学化护理措施具有重要意义。既往的护理模式为机械性护理操作,不能满足当今的需求。循证护理属于新型护理模式,其不仅将临床护士经验和直觉为主的习惯进行改变,同时将护理人员日常工作的主观能动性提升[5]。此次数据显示:研究组患者的胃肠功能恢复优于参照组,生活质量评分也明显高于参照组,两组数据比对判定产生了统计学意义(P<0.05),上述结果足以说明了循证护理较比常规护理更具优势。
综上所述,在普外科腹部手术术后应用循证护理,不仅使患者的肠功能得以改善,同时可提升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 尚红玲,崔勇和.术后循证护理普外科腹部手术患者胃肠功能恢复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5,19(04):131-133.
[2] 夏向辉.探讨循证护理在预防普外科腹部手术后肠粘连中的作用[J].大家健康(中旬版),2015,(07):204.
[3] 张雪.循证护理应用于预防老年腹部手术患者的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效果[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5,(05):604-606.
[4] 蔡桂程,梁美莲,朱小雷,等.循證护理模式在腹部手术后患者静脉自控镇痛中的应用[J].海南医学,2017,28(24):4122-4123.
[5] 覃丽宁,卢蓓.术前访视中应用循证护理对腹部手术患者全身麻醉后恢复的影响[J].当代护士(下旬刊),2018,25(01):122-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