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舞台上、灯光下,一生多师,立体化演出实践教学”理论的实践指导意义
2019-06-11曲立昂
摘要:“舞台上、灯光下,一生多师,立体化演出实践教学”(下文简称“一生多师”)——是大连艺术学院2015年以来由学院董事长王贤俊先生着重提出的实践教学理念,也是极为重要的实践教学模式。何为“一生多师”?如何“一生多师”?施行“一生多师”效果如何,其实践指导意义何在?这些问题即是本文需要回答的。
关键词:表演专业 实践教学 一生多师
在“一生多师”模式中,“舞台上、灯光下”指的是实践教学内部和外部场所,“立体化演出实践教学”指的是实践教学模式的外化显性特征,而其中内在核心的驱动力则是“一生多师”。下文中,笔者将就“一生多师”的理论来源、“一生多师”的实践形式及内涵和外延、“一生多师”理论的实践指导意义三个方面展开论述。
一、“一生多师”理论来源
“一生多师”实践教学理论有着丰富的理论渊源。
《论语·述而》。原文:“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唐代韩愈的《师说》:“……圣人无常师。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
在上述文章中,孔子和韩愈分别从学习的谦逊态度和学习的主动性角度、学习的勤学多问不拘一家之言的角度以及学习的自我监督与自我反思角度,对于老师这一概念的界定以及作用和意义进行了论述。“一生多师”正是在这样丰富的理论根基和民办艺术类院校实践教学陷入困顿难题亟待破解的背景之下应运而生的。
二、“一生多师”的实践形式、内涵及外延
相较于兄弟院校不同专业不同教师的常规设置来讲,大连艺术学院的“一生多师”颇有理论新意。
(一)三个课堂联动理论背景下“一生多师”的实践形式
“一生多师”首先基于各表演专业第一课堂专业课教学过程中的师生一对一以及小组课的传统授课模式,在充分保证第一课堂专业课教学质量与水平稳中有升的基础上大力推进“舞台上、灯光下”校内第二课堂(艺术实践周、社团比赛、艺术节、星期音乐会、专业汇报等等)和第三课堂(国内外各级各类专业性比赛,中央、省、市电视台、文艺院团的各项演出及实训活动)。在三个课堂联动理论背景下,三者共同构成了全方位、立体化、阶梯式、无死角、全覆盖的实践教学过程。
(二)“一生多师”的内涵
1.第一层教师即为该学生之专业课授业教师,为其进行专业主课基本技能及作品完成和处理等方面内容讲授。
2.第二层次为第二专业课教师,对学生进行与本专业相近或其较感兴趣的第二门的专业教学。
3.第三层次为在各级各类第二、三课堂专业实践活动中,通过内引外联的形式,调动不同层次的专家对学生在各类舞台的艺术实践过程中进行诸如艺术表现处理技法、节目制作规范、流程以及舞台经验等相关方面的直接教学。
(二)“一生多师”理论的外延
其理论的鲜活性和开放性特质具有生生不息的生命力。其不仅具有上文所述的丰富的内涵,更有意味深刻的外延。
“一生多师”中“一生”语带双关,既指大连艺术学院表演专业的在校大学生——一名学生,也寓意“人的一生”。正所谓“学海无涯,艺无止境”。所以,无论作为从事艺术实践教学的教师也好,还是对于正在求学的表演专业的学生也罢,只有在短暂的一生中谦虚好学,不断访名师,求真知,活到老学到老,不忘大艺初心,方得始终。充分体现出了王贤俊董事长对于大艺师生“博学、精艺、崇实、尚美”的殷殷期盼,和时刻以“三个一切”为宗旨的舐犊之情。
三、“一生多师”理论的实践指导意义
自从大力推行“一生多师”实践教学模式以来,学院的实践教学工作无论在校内外演出的规格、层次、社会影响上,抑或是在比赛的级别、取得的名次上均较以往取得了明显的进步。仅以最新数据(2018年7月份截至目前),较有代表性的學生获奖情况有:艺术设计学院2016级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由全盛同学获得第4届中国模特自行大赛冠军;戏剧影视与传媒学院2016级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学生侯舒蕊获得辽宁省委宣传部主办的“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弘扬新时代辽宁精神”辽宁省大学生演讲比赛冠军。它的实践指导意义有以下几点:第一,打破了一直以来艺术类专业实践教学过程中常见的一对一教学形式上的单一化,有利于教育师资资源效益最大化;第二,能够在最短时间内,立体化、全方位地提升学生各方面专业实践学习的效果,挖掘学生最大的潜力,实现专业教学水平的弯道超车;第三,能够在专业实践教学的同时,塑造学生的开放式思维,谦逊的人格与艺德,培育学生终生学习的好学精神。
参考文献:
[1]钱穆.论语新解[M].北京:三联书店出版社,2002.
[2]李柏志,黎家鸣,白晋平,谭莎.高等艺术院校实践教学体系构建的初步探索[J].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上旬刊),2018(08).
(作者简介:曲立昂,男,硕士研究生,大连艺术学院音乐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音乐美学)(责任编辑 刘冬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