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腰椎间盘突出手术不同麻醉方式效果分析

2019-06-11范晓刚孙潮涌

中外女性健康研究 2019年1期
关键词: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疗效

范晓刚 孙潮涌

文章编号:WHR2018072614

【摘 要】 目的:分析不同麻醉方式在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手术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200例医院收治行择期手术治疗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采用硬膜外麻醉,观察组则采取腰麻联合硬膜外麻醉。观察两组患者在麻醉起效和维持时间、镇痛效果、肌松效果、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等方面的差异。结果:观察组麻醉起效时间以及维持时间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镇痛效果及肌松效果也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后均无麻醉不良反应发生。结论:腰麻联合硬膜外麻醉在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中具有较好的应用效果,不但麻醉效果良好且安全性较高,值得在该病手术治疗中应用。

【关键词】 腰椎间盘突出症;麻醉方式;临床疗效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一种常见的骨性疾病,主要病理特征为腰椎间盘突出压迫周围神经,患者常伴随腰腿疼痛、下肢麻木等症状,对患者的正常工作与生活造成了较大的影响。手术是该病临床常用的治疗方法,术中麻醉对于手术的顺利实施具有重要影响。因此,需要合理选择有效的麻醉方式,降低手术风险的发生率[1-2]。笔者主要针对不同麻醉方式在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手术治疗中的应用效果展开分析,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200例医院收治行择期手术治疗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100例患者中有男性54例,女性46例;年龄为28~75岁,平均为(52.6±6.5)岁;病程为2个月~6年,平均为(1.5±0.3)年。对照组100例患者中有男性48例,女性52例;年龄为29~74岁,平均为(51.3±5.8)岁;病程为3个月~7年,平均为(1.7±0.5)年。两组患者在一般资料方面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术前30min给予0.1g鲁米那和0.5mg阿托品肌注,进入手术室后开放静脉通道,并给予500mL羟乙基淀粉氯化钠注射液输注,并使用多功能检测仪观察患者的各项生命体征以及心电图变化。

对照组采用硬膜外麻醉,患者保持左侧卧位,双膝弯曲,并将大腿向腹壁靠拢,头部向胸部屈曲,从而使腰背向后弓出,确保棘突间隙张开满足腰椎穿刺的需求,选择T12-L1作为穿刺点,穿刺回抽无脑脊液或血液之后,将0.25%布比卡因和1%利多卡因混合,先注入5mL,观察患者无不良反应或全脊麻征象之后,可以分次缓慢注入麻醉药物,控制麻醉平面在T10以下。

观察组则采取腰麻联合硬膜外麻醉,前期操作同对照组,在L2-L3穿刺,穿刺之后置入腰穿针,10~15s观察到脑脊液流出后,将1.5~2.0mL 0.75%布比卡因缓慢注入,控制麻醉平面在T10以下。硬膜外置管则根据患者的要求追加麻醉药,控制好麻醉平面。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在麻醉起效和维持时间、镇痛效果、肌松效果、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等方面的差异。镇痛效果标准:优:患者术中未感到任何疼痛刺激;良:术中有轻微疼痛刺激,但在可忍受范围内,追加镇痛药物之后疼痛缓解;差:术中疼痛感觉明显,无法耐受,影响手术实施。肌松效果评价标准:优:术中无肌张力;良:有一定肌张力但对手术的影响较小;差:肌张力过大影响手术实施。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16.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用(±s)表示,组间差异、组内差异采用t值检验;计数资料用(%)表示,比较采用χ2值检验。P<0.05时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麻醉起效及维持时间比较

观察组麻醉起效时间以及维持时间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3 讨论

腰椎间盘突出症主要是由腰椎退行性病变或外力冲击引起的腰椎纤维环破裂,引起髓核突出而压迫周围神经根,导致患者出现腰腿疼痛的症状[3-5]。该病临床治疗的方法有很多,主要分为保守治疗和外科治疗,保守治疗的疗程长且效果不够理想,手术治疗的效果虽然较好,但手术治疗存在一定的风险性,除了对术者的操作水平有较高的要求外,还要求患者术中保持清醒并能够配合医生的命令。

硬膜外麻醉是临床常用的一种麻醉方式,具有见效速度快、麻醉效果好且安全性高的优势,但是其在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中的应用可能存在一定的不足之处,影响了手术的顺利实施。腰麻联合硬膜外麻醉继承了硬膜外麻醉的优势。

本次研究观察中,观察组麻醉起效时间以及维持时间优于对照组(P<0.05),这说明腰麻联合硬膜外麻醉能够缩短麻醉起效时间,并且能够维持更长的麻醉时间,从而减小麻醉药的使用量;观察组的镇痛效果及肌松效果也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这说明腰麻联合硬膜外麻醉能够提高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麻醉效果,确保手术的顺利开展;两组术后均无麻醉不良反应发生,这说明两种麻醉方式都有这较高的安全性,不会影响患者的预后情况。

综上所述,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一种常见的骨性疾病,主要病理特征为腰椎间盘突出压迫周围神经,患者常伴随腰腿疼痛、下肢麻木等症状,对患者的正常工作与生活造成了较大的影响。手术是该病临床常用的治疗方法,术中麻醉对于手术的顺利实施具有重要影响。腰麻联合硬膜外麻醉在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中具有较好的应用效果,不但麻醉效果良好且安全性较高,值得在該病手术治疗中应用。

参考文献

[1] 王占强,季称心.不同麻醉方法用于腰间盘突出症手术的临床分析[J].中外健康文摘,2009,12(18):1520-1521.

[2] 陈百成,孟庆云,扈文海,等.腰间盘突出症手术的麻醉[J].中华麻醉学杂志,2010,15(01):91-92.

[3] 黄海生.硬膜外阻滞平面对腰间盘手术镇痛效果的影响[J].临床麻醉学杂志,2011,10(03):154-156.

[4] 娄玲,祝兵.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技术的临床应用[J].安徽医科大学学报,2012,04(01):21-23.

[5] 姜永庆,邢西国,郭惠丽,等.硬膜外麻醉下手法治疗腰间盘突出症的效果初探[J].黑龙江医学,2011,13(10):770-771.

猜你喜欢

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疗效
后路椎间盘镜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效果观察
探讨氯吡格雷预防冠心病介入治疗心血管的临床疗效
131碘治疗甲亢患者的后期随访效果分析
枸橼酸咖啡因治疗早产儿原发性呼吸暂停临床分析
微创手术治疗胃溃疡42例临床分析
绝对卧床休息对非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的影响
研究腹腔镜在早期卵巢癌分期手术中的临床应用
早期应用前列地尔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疗效观察
胶原酶化学溶解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