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课程审议:让教研贴地而行

2019-06-11方莉华

学前教育(幼教版) 2019年1期
关键词:园本瓶盖小班

方莉华

课程改革的深入使幼儿园有了更多的课程选择权和决策权,越来越多的幼儿园开始尝试园本课程的建设,我园也位列其中。我们发现,教师对周边资源的甄别和筛选、教育活动的选择和设计、活动目标的设定和把握、教学策略的运用和调整等,都影响着课程实施的质量。课程审议作为课程建设的重要途径和方法,被及时纳入我园课程管理之中。我们以园本教研为载体,开启了课程审议的践行。

基于“课程不只是教育情境之外的文本,更是师幼在教育情境中共同生成和建构的一系列事件”的认识,我们以案例为媒介,观察、记录、分析、反思着课程实施中的每个事件。小班主题课程《瓶罐总动员》的审议,很好地展示了我们让审议富有成效、让教研贴地而行的追求历程。

问题的聚焦

为丰富游戏材料,学期初,我园开展了“绿色总动员、废品大收集”活动。造型各异、颜色丰富、材质不同的瓶罐作为生活中常见的废旧材料,很快出现在幼儿园的各个角落。小班孩子对这些瓶罐尤感兴趣,常常围在周围观察、抚摸、把玩、探索,爱不释手。这个现象引起了小班老师的关注:瓶罐为低结构材料,易操作、可变化;孩子很熟悉,却又不曾深入探索过。重温“幼儿的学习主要是依靠与周围客观事物的相互作用来实现的”一语,老师们开始思考:这是不是可以作为支持孩子学习的一种材料呢?于是,小班组开始了以瓶罐为主题的课程酝酿。

尽管主题来自于孩子,但新课程的启动还是具有一定挑战性,并且老师们也是存在一些困惑的。这些困惑主要聚焦于三方面。

关于资源开发——内容的适宜性

孩子已表现出对瓶罐的兴趣,那怎样才能让兴趣持久?其中是否包含孩子的发展需要?在小班引入瓶罐主题,可以开展哪些活动?适宜性如何?

关于组织方式——策略的科学性

鉴于小班下学期的年龄特点,如果实施该课程,怎样运用游戏化方式组织和推进?老师的支持策略又如何体现“直接感知、实际操作、亲身体验”?

关于幼儿成长——发展的有效性

关于瓶罐,孩子的已有经验有哪些?活动可以带给孩子哪些经历?是否能促进孩子的有效发展,让他们获得成长的快乐?问题的聚焦一方面让大家清晰地看到课程实施即将面临的困难,另一方面也明确了研究的方向。依托园本教研,我们的课程审议拉开了序幕。

我们的行动

实施前审议——理论引领,达成共识

审议主题:“瓶罐”主题的适宜性

教研形式:学习、讨论

参与人员:小班教师、保教主任、园长

教研实录

主持人(课程实施负责人):活动前已经请大家学习了“基于材料的课程设计”的相关资料,在理解了材料与幼儿学习的关系后,我们就“瓶罐”主题的适宜性进行交流。

教师1:我觉得瓶罐主题适合在小班开展。首先,瓶罐随处可见,收集比较方便;其次,孩子已表现出对瓶罐的兴趣,我们应该追随;再次,只要充分挖掘材料的游戏属性,学习一定会有趣且有意义。

教师2:我有安全方面的担忧:玻璃瓶适合小班幼儿操作吗?万一碎了怎么办?打开的罐子边沿有一些锋利的口子,怎样才能保证孩子不受伤害?

保教主任:安全问题的确需要考虑,这就提醒我们收集材料时需要进行必要的处理,如清洗、消毒、封口等。至于玻璃瓶,我认为可以让小班孩子接触一下,如何保护瓶子和瓶子破了怎么办等问题可整合进课程,这样还可以为孩子积累使用玻璃制品的经验。

教师3:前几天我就瓶罐的玩法问过孩子,孩子只说到滚、跨、做保龄球几种。后来我让孩子回家问了爸爸妈妈,第二次说得就比较丰富了,如可以装饰、搭房子、改造成火箭等。这也启发了我,可以利用家长资源,亲子活动可是很受小班孩子和家长欢迎的。

园长:听了大家的介绍,我对小班开展瓶罐主题课程充满了信心。这个主题源自生活、源自孩子,内容囊括多个领域,形式也拓展到室内外游戏、亲子活动等。只要我们以适宜的方式追随和引导,它一定会成为孩子喜欢并有发展价值的课程。

主持人:经过讨论,大家对瓶罐主题已形成了统一的认识,下面要做的就是对资源进行梳理。

审议成效:为了让审议有理有据,本次教研首先安排了相关的理论学习。理论为先导后,老师们有了以资源和需求为驱动的课程意识,并在理论的前瞻性和实践的现实性之间进行了链接。讨论后,小班老师汇集大家的智慧,形成了以下审议表。

实施中审议——直面實践,追随孩子

审议主题:教师如何在观察的基础上支持孩子的发展

教研形式:场景回放、现场教研

参与人员:各年级组部分教师、保教主任

教研实录

主持人(小班年级组长):“让幼儿成为发展的主人”不是一句口号。在课程实施中,教师除了心中装着主题的预设目标外,更多地应追随孩子。“中审议”需要教师拥有一双发现的眼睛——发现问题,发现亮点,并在此基础上进行适当调整,使课程开展得更有意义。今天我们就以小3班案例《拧瓶盖》为例来审议教师在课程实施中的支持策略。

小3班教师(播放并讲述案例):区域游戏时,壮壮和小宝来到操作区。壮壮拿起瓶盖,一手按住瓶口,一手将瓶盖套在瓶口上,时而往顺时针方向拧,时而往逆时针方向拧,尝试了一会儿,拧好了第一个瓶盖。他似乎找到了方法,接着以较快的速度拧好了第一排瓶盖。小宝也在尝试,但瓶盖没对准瓶口的螺纹,没有成功。他抬头对旁边的我说:“老师,我不会拧。”这时壮壮对小宝说:“你看,拿着盖子,慢慢地转就好了。”小宝学着壮壮的样子,开始慢慢地拧起来,果然成功了。过了一会儿,瓶盖都拧好了。壮壮说:“好了,我们完成了!”我鼓励他们将瓶盖旋下来开始第二轮,但他们已没什么兴趣了,没过多久就离开了。我的问题是:教师怎么做才能让孩子对活动保持兴趣并继续探索下去?

教师1:从案例中看,两个孩子刚开始对活动还是很有兴趣的,特别是壮壮,盖、扭、旋等技能都掌握得不错。但由于材料单一,尽管老师介入了,他们也没能坚持太长时间。

教师2:小班孩子有意注意时间不长,要让孩子持续,需对游戏材料进行调整。

小3班教师:应该如何调整呢?

教师3:小班孩子以直观形象思维为主,色彩鲜艳的材料更能吸引他们的注意。教师可以将不同颜色的瓶盖放在一起,让他们尝试选择和匹配。

教师4:可以组织相关的教学活动,让孩子对匹配和拧瓶盖的技能有基本的了解和掌握。

保教主任:对壮壮这样能力强的孩子,还可以提供大小不同的瓶盖,提高挑战性。

主持人:教師观察先行,值得赞扬。在观察的基础上优化支持策略,才能追随孩子。老师可以对大家的建议进行辨析、判断、选择,然后付诸实践,以提高活动的科学性、合理性。

审议成效:本次教研以案例为切入点,用“有图有真相”的方式展开。研讨中,我们更多地把焦点放在了孩子的兴趣、表现及策略的优化和调整上。通过智慧共享,给予了活动组织者启发和帮助。该老师及时调整了游戏的目标定位、材料提供,实践之后,结合中审议,进行了回顾。

其实,课程实施的每个活动都是在计划、实践、观察、分析、调整中不断优化起来的。审议中,教师进一步明晰了问题,然后通过同伴互助找到解决问题的策略,经验由点滴、零碎逐渐趋向成熟与系统,课程实施也因此得到了完善。

实施后审议——关注成长,反思重构

审议主题:发现孩子的成长

教研形式:讲述课程故事、进行网络研讨

参与人员:小班教师及部分家长、中大班部分教师、课程领导小组成员

教研实录

主持人(保教主任):主题课程《瓶罐总动员》正接近尾声,实施班级已通过美篇的制作和分享,畅谈和展示了课程实施中的做法、亮点和困惑。现就“发现孩子的成长”进行交流和反馈,以帮助实施者反思和重构。

家长1:自从幼儿园开展了瓶罐活动,孩子回家可有事做了,一有空就摆弄。有一次,她在几个玻璃瓶里放上不同量的水敲敲打打,说这是她的乐器。同时,她还提醒我:只能轻轻敲,否则会破,因为“玻璃易碎”。我惊讶于孩子的思维、操作和表达能力的提高。这次活动对孩子来说真是一次奇妙的经历。

家长2:孩子爱上了瓶罐,家里用剩的空瓶空罐一个也舍不得扔。一开始他只是收集,后来就不满足了,要求我们和他一起改造、装饰。玩着自己制作的瓶罐玩具,他特别自豪。

教师1:本次主题源于幼儿的生活和需要,做到了让幼儿在“直接感知、实际操作、亲身体验”中游戏和学习。因此,幼儿从始至终都对活动充满兴趣。

教师2:该课程最大的特点是让幼儿在“自由”中“自主”发展。实施中,教师通过观察不断调整材料和指导策略,支持幼儿自由感知、发现。如建构游戏中,幼儿面对“罐子倒了”时,通过自己的观察比较,发现了如要建筑物稳固,必须把大的放在下面。这种发现来自幼儿的主动建构,因此更有价值。

课程领导小组成员1:这的确是一个非常有意义的主题,较好地体现了课程生活化、游戏化理念,幼儿在其中的发展也是有目共睹的,且如大家所说,这种发展是主动的。如在探索“会唱歌的瓶子”时,一开始幼儿只是满足于把瓶子放满东西,但比较后发现,只有硬的东西才能让瓶子发声,东西放多放少声音也不一样。于是,幼儿不断调整,直到瓶子发出自己喜欢的声音为止。在这个过程中孩子获得了快乐,更获得了发展。

课程领导小组成员2:我一直觉得,教师发展了,幼儿才会成长。因此,我从教师发展角度来谈幼儿的成长。课程实施中,教师注重观察、善于调整,这些都有效地促进了幼儿的成长。如果教师能把幼儿的成长用适宜的方式进行记录和展示,让幼儿也能看到自己的成长,更能激发他们的自信心和自豪感。

审议成效:尽管审议着眼于“幼儿成长”,但其中的信息绝不仅于此。兴趣捕捉、资源利用、目标定位、策略优化、环境创设,以及教师观察、追随幼儿的能力等都囊括其中。在后审议中,我们看到了教师立足儿童立场的理念确立和孩子基于自我建构的主动成长。作为课程策划和实施的小班老师更是感悟深刻:“课程实施中,我们努力在观察中捕捉幼儿的兴趣需要,在关注中创设幼儿的发展机会。每一次审议,我们都带着问题来,在对话、探讨、辨析、反思中不断地自我否定和重构,直到问题解决。这也正是课程实施追求成效、园本教研贴地而行的过程。我们将继续践行。”

 实施的感悟

依托教研的课程审议让我们开始了园本课程重建的尝试。其中,我们经历着“以审议推动教研、以教研推进课程”。水到渠成,关于课程、关于教研,我们也有了些许体验和积淀。

课程方面

基于儿童立场,适宜的才是最好的

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是让孩子成为活动的主体。以教研为载体的课程审议活动正是在捕捉儿童兴趣、倾听儿童心声、支持儿童学习、满足儿童需求中,促进儿童主动发展的。我们不断发现幼儿喜欢的活动内容和方式,并逐渐形成凸显儿童立场的园本课程。“适宜”是我们在课程实施中追求的最高境界。

教研方面

建构生态系统,有深度也要有宽度

一直以来,我们的园本教研在“关注即时、关注实践”的指引下,开展得虽扎实但零散。一方面,没有形成系统;另一方面,缺乏理性审视。因此,很多时候,教研成效无法传承和延续。在课程审议中,我们的教研开始以生态的眼光有主题、可持续地进行,教研之路因此越走越宽,也更接地气、更具实效。

课程实施是一个不断尝试和调整的动态生成过程。依托教研的课程审议作为一种基于实践的逻辑思辨,以多种方式启发、支持、引导着我们的实践。它们相互支撑、互为引领,同构共生、和谐共长,并最终达成提升教师教育智慧、促进幼儿主动成长的目的。我们已经启程,并将一路前行。

(主题课程《瓶罐总动员》主要实施者:嵇倩、李旭曦、谈琰、季军君。)

猜你喜欢

园本瓶盖小班
设计巧妙的瓶盖
实施精准园本培训 建强培优教师队伍
再去小班看看
小班教学 有效交流
幼儿园园本课程开发的现状及改进方法
小班定向式军事游戏的开展
巧开瓶盖
关于幼儿园园本课程开发现状的研究
水瓶盖药丸小盒
起底园本课程实施中的“碎片化”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