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现代学徒制导向的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构建策略

2019-06-11张煜

现代职业教育·中职中专 2019年1期
关键词:校企职业评价

张煜

[摘 要] 经济社会转型发展对高质量职业人才的需求促进了现代学徒制的发展,构建现代学徒制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是实现校企合作培养人才的必然选择。在人才培养模式构建时要完善顶层设计,建立多方支持的保障制度;修订人才方案,践行“三位一体”的育人理念;重塑课程体系,基于岗位需求构建模块课程;优化师资队伍,校企共同建设专业教学团队;改革教学方式,确保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完善评价标准,探索“四评归一”的考核机制。

[关 键 词] 现代学徒制;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9)02-0066-02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指示要完善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完善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是我国对职业教育未来走向的一种顶层制度设计,而实现这一目标的着力点在于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现代学徒制是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实现方式和制度保障,也是当前我国高职教育发展的主导模式,因此,构建现代学徒制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是我国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必然选择。现代学徒制导向的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基本框架包括顶层设计、人才方案、课程体系、师资队伍、教学方式、评价标准等方面的内容。

一、完善顶层设计,建立多方支持的保障制度

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工作的开展需要良好的顶层设计。国家要力争在三个方面有所突破:(1)落实企业从事职业教育的社会责任。企业和学校是互为供方和需方,如何将企业的需求融入学校的专业建设和课程开发之中,是校企双方共同的事情。国家可以通过制定企业职教资质认定办法,让有资质的企业成为与学校同等的教育机构,开展职业教育和培训,同时享受国家经费支持。(2)构建完善的职业教育认证制度。按照资格证书与学历证书等同和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等值的要求建立认证制度,在学历教育与职业资格证书之间搭起桥梁,构建国家资格框架,实现职业教育制度与劳动就业制度的衔接与融通,并为职业晋升或学历晋升铺平道路。(3)组建职业教育管理与服务机构。此举是为了有效解决劳动市场的用人需求与职业教育的育人供给脱节的问题,通过职业技能标准的颁布和劳动市场需求的发布等工作的开展,在职业教育资源的综合配置方面实现跨部门、跨行业、跨产业的整合。

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工作的开展需要健全的保障机制。(1)建立健全组织保障制度。首先,应当建立国家、地方和学校(企业)三级服务管理机构,各司其责,分层管理。国家负责制定职业资格框架体系,地方负责落实上级机构任务,学校(企业)负责教学、管理和考核。其次,要建立各级行业指导委员会,分别隶属于同级服务管理机构。国家负责提供本行业的规章制度草案和职业资格框架体系;地方主要负责开展职业资格考核。(2)建立健全法律保障制度。国家负责出台关于现代学徒制的法律法规,以规范和监督学校、企业、行会、各级服务管理机构和行指委的行为。学校和企业要建立和完善校企合作管理制度、专项管理制度、人事管理制度和教学管理制度。(3)建立健全经费保障制度。作为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的最大受益者,政府和企业应当共同承担现代学徒制的人才培养费用。政府可按一定比例向高职院校和各行指委支付经费,企业支付学徒培训的费用;同时对参与企业给予税收减免及政府补贴,以提高企业参与的积极性。

二、修订人才方案,践行“三位一体”的育人理念

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注重将学习与工作实际紧密结合,强调职业技能与职业素养的培养,最终是要让学习者具备岗位工作能力。因此,高职院校和行业企业应当携手对现有的人才培养方案进行修订,大力践行“三位一体”的育人理念,培养学生岗位工作技能和综合职业素养,真正实现能力本位、学用结合、知行合一。

现代学徒制注重知识与技能的交替传授,让学生在学校与企业之间进行学习场所的交替,依次经历学生和学徒学习身份的交替,最终完成学业,成为合格的企业员工。具体来说,学生首先要在学校完成公共基础课和专业基础课的学习,以具备大学生的基本素质和基本技能;经过第一次理论学习之后,学生首次以学徒身份进入企业进行认知实践,熟悉企业工作环境,了解企业规章制度,掌握岗位基本技能;完成第一轮企业认知实践之后,学生带着在企业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再次进入学校以学生身份接受专业核心课的学习,重点是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和专业素质;经过第二次理论学习之后,学生再次以学徒身份进入企业验证实践,进一步熟悉岗位工作技能;以此类推,学生(徒)经过多次工学交替,其知识、技能和素养与实际工作的契合度不断提高,实现了学生身份和学徒身份合二为一。

三、重塑课程体系,基于岗位需求构建模块课程

在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实施中,将企业对员工的要求转化为人才培养规格,基于岗位需求重塑课程体系非常必要。(1)要构建核心技能课程模块,强化学生核心职业技能培养。学校与企业要加强沟通协调,找准职业核心素能,整合专业核心技能课程,实现核心技能课程与岗位职业标准的对接。(2)要构建通识教育课程模块,提升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在学校可通过开设通识教育类课程,提高学生的社交能力和沟通技巧;在企业由企业师傅通过言传身教,将生产实践经验有机融入课程之中,提高学徒的职业迁徙能力。(3)要构建素质教育课程模块,强化学生职业道德素养。学校老师和企业师傅不仅要将诚实守信、爱岗敬业的职业道德素质教育贯穿专业课程的学习始终,还要开设专门的人文、艺术、道德等选修课,全方位提升学生的自我修养。

在现代学徒制课程开发中,企业要深度参与,不可缺位。对参与课程开发的企业人员要进行专业的课程开发培训,通过校企合作將企业对员工的具体要求和详细规格转化为具有可操作性的课程目标和课程要求,让学校的课程标准和课程资源能够彰显职业岗位要求,实现人才培养结果与企业用工需求之间的对接,提高人才培养的有效性。

四、优化师资队伍,校企共同建设专业教学团队

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能否成功实施的关键在于教师,现代学徒制下校企双主体育人也为加强高水平师资队伍建设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具体可以采用“校企协作,双向互动,二元共进”的策略,即学校和企业共同制定师资选拔和培养计划,通过交互学习培训来优化师资队伍,共同打造一个校企“双元”教学团队。一方面,要在学校遴选专业教师进入企业进行挂职锻炼和跟岗进修,提升教师实操能力、服务企业行业的能力和整合企业行业优质资源的能力。另一方面,要遴选企业优秀员工进入学校进行在职培训,通过参与教学标准制定、课程资源开发等活动,提升企业师傅的专业理论水平和教育教学水平。

此外,校企双方要加强师资队伍管理机制和保障机制建设。校企双方应该明确企业指导教师的职责,通过签署协议的方式来规范企业指导教师的行为,确保学生企业实践的顺利实施;学校应该拿出专项资金用于师资队伍建设,并在评优晋级方面给予参与企业实践的教师适当倾斜,增加教师参与企业实践的动力。

五、改革教学方式,确保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

加强教学方式改革是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关键性任务之一。校企双方要根据专业特点和现代学徒制特征共同探索适合的教学过程,改革教学组织形式,创新教学方法,特别是要大力推行理实一体教学,让学生在參与实操的过程中感知专业魅力和增强责任意识,并不断提升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各高职院校在课堂教学中应积极探索以真实业务为背景,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学、做一体化和项目导向、任务驱动为手段的教学方式改革,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开展“互联网+”时代课堂教学手段的改革探索,选取部分专业主干课程,借助在线课程开发平台,实施翻转课堂和混合式课堂教学,并借助蓝墨云班课、微信群、QQ群等各种工具和平台,促进移动、泛在、个性化学习方式的形成。

六、完善评价标准,探索“四评归一”的考核机制

建立科学合理的考核评价体系是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实施中的重要一环。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具有以校企合作为先导、以工学结合为核心的特点,这就决定了其人才评价应采取“双主体+双标准”的方式,兼顾学生可持续发展,可以将自我评价、学生互评、教师评价、行业评价相结合,建立“四评归一”的考核机制。

自我评价是促进学生自我验证、自我监督、自我完善的需要,要在制定详细具体的知识、能力、情感、态度等评价标准并作好思想引导的基础上,让学生对自己进行综合评判。学生互评是营造互助氛围,体现团队合作,开展良性竞争的重要手段,在兼顾公平、注意引导的前提下,采用分组方式进行组内互评。教师评价是“四评归一”考核机制的核心,即学校教师与企业师傅对其培养的学生或学徒所做出的总体评价。学校教师侧重对学生基础理论学习和职业素质养成方面进行评价;企业师傅侧重对学徒的岗位工作技能、职业道德和关键能力进行评价。行业评价是“四评归一”考核机制的落脚点,即本行业对毕业生进行的职业资格等级的鉴定和考核。提高行业评价的权威性是行业评价能否发挥实效的重要保障,为此,必须建立全国统一的职业资格框架体系,改革现有的职业资格考试制度,提高资格考试证书的“含金量”,同时还必须赋予行业检查督导权力。

作为将传统学徒制与现代职业教育结合起来的现代学徒制,融合了二者的优势,同时摒弃了二者的不足,实现了高素质职业人才的规模化培养,是我国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重要趋势。近年来,国家在政策方面给予现代学徒制大力支持,加上经济社会转型发展对高质量职业人才的需求增大,现代学徒制的发展前景利好。

参考文献:

[1]郭全洲,谭立群.中国特色现代学徒制基本框架及运行机制研究[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4(6).

[2]李梦卿,王若言,罗莉.现代学徒制的中国本土化探索与实践[J].职教论坛,2015(1).

[3]刘静慧,关晶.我国“现代学徒制”实践的现状研究:基于2004—2014年公开文献的数据分析[J].职教论坛,2015(25).

[4]鲁叶滔.基于现代学徒制的高职人才培养模式探析[J].教育与职业,2014(12).

编辑 张 慧

猜你喜欢

校企职业评价
智慧课堂混合式教学模式在校企合作订单课程中的实施与探索
对民办本科院校应用型校企合作人才培养研究
中学生生涯规划教育校企合作模式的探索与实践——以晋江市紫峰中学为例
中学生生涯规划教育校企合作模式的探索与实践——以晋江市紫峰中学为例
我爱的职业
2006—2016年度C—NCAP评价结果
五花八门的职业
2006—2015年度C—NCAP评价结果(3)
2006—2015年度C—NCAP评价结果(2)
2006—2015年度C—NCAP评价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