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壮族服饰图案特点在中职服装专业教学中的应用探究
2019-06-11陈晶
陈晶
[摘 要] 作为一个多民族国家,我国很多少数民族都拥有自己的特色服饰。这些特色服饰各自有其独特的艺术价值,是少数民族文化的载体。在中职服装设计教学中,教师可以将民族服饰图案特点融入现代服装设计教学当中,引领学生从特色民族服饰当中汲取养分,在传承少数民族文化的基础上发扬、创新,从而形成属于自己的独特设计风格。谨以广西壮族服饰图案的特点对中职服装专业教学的影响为例,阐述在中职服装专业教学中应用广西壮族服饰图案的意义,并探讨在服装专业教学中融合广西壮族服饰图案特点,提高服装专业教学质量的策略。
[关 键 词] 广西壮族服饰;图案特点;中职;服装专业;教学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9)02-0108-02
服装产业是我国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面临不断扩大的服装市场、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服装产业创意型、复合型人才呈现较大缺口。中职学校作为特色人才的培养、输出基地,服装专业教学必须进行改革创新,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提高人才的核心竞争力。我校依托广西地区少数民族聚居的独特资源优势,将广西少数民族服饰开发为我校的校本教材,并将校本教材应用于服装专业教学当中,为传统专业课教学注入新的活力,明确服装专业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思路。广西少数民族服饰在服装专业教学中的应用,为中职服装专业学生的学习、探究、借鉴、创新提供了基础。教师可以借助广西壮族服饰图案的特点,让少数民族服饰图案的特点为中职学生提供灵感,在吸收、借鉴其中精华的基础上和时代元素相结合,从而设计出既有中国风又具有时尚感的独特作品,更符合人们的审美需求。下面本文将从在中职服装专业教学中应用广西壮族服饰图案的意义以及应用壮族服饰图案特点辅助教学的策略着手进行探究。
一、在中职服装专业教学中应用广西壮族服饰图案的意义分析
在中职服装专业教学中应用广西壮族服饰图案特点,可以使民族服饰所蕴含的独特艺术价值被充分挖掘出来。广西少数民族服饰的图案承载着厚重的少数民族文化,体现的是不同的民族风情,是不同地域、不同民族的文化象征,蘊含着不同民族各自独具特色的思想追求,彰显的是不同的民族精神。在中职服装专业教学中融入广西民族服饰图案,是对中华民族不同地区、不同民族的文化传承,根植于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土壤,才能结出丰硕的创新果实。
在中职服装专业教学中应用广西壮族服饰图案,有利于民族服饰应用价值的充分发挥。少数民族服饰作为我国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图案的形状、色彩、风格以及所运用的不同表达方式,都可能触发当前中职服装专业学生的创作灵感,在中国风受到全世界广泛关注的现代社会,这些灵感可以为他们设计出的作品增添许多民族风元素,有助于他们创作出既拥有时尚元素又体现出浓郁的民族风情的服装产品。在服装专业教学中应用广西少数民族服饰图案特点,既让少数民族服饰的艺术价值、应用价值被充分挖掘出来,也为传统教学增添了活力,为学生的创新提供了良好契机。
二、在中职服装专业教学中应用广西壮族服饰图案特点的教学策略
(一)了解广西壮族服饰图案特点,为服装设计积累素材
要想将民族服饰特点融入现代服装设计当中,对民族服饰特点的充分了解是必要前提。因此,中职学校结合广西本地民族服饰的特色,特意以壮族服饰为例,编写了校本教材,以供中职服装专业学生使用。当然,仅仅初步了解广西壮族服饰图案的特点,离灵活运用这些元素,在自己的服装设计实践当中进行创新还有遥远的距离。教师要帮助学生在初步了解校本教材当中壮族服饰特点的基础上,成功吸收其中的精华,在此基础上提高学生的灵活运用的能力,进而激活他们的创作灵感。由点、线、面进行延伸,进而从生活当中的动物、植物身上获得灵感,经过对生活当中动植物的形象进行想象、创新,构成富有创造力的不同的几何纹路,这是广西壮族民族服饰图案的特点。为了激发中职学生对民族服饰图案特点的学习兴趣,教师要巧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教会学生从广西壮族民族服饰图案的形状特点、色彩运用以及样态等多方面进行深入剖析,帮助学生从多角度、多侧面、全方位地把握广西壮族服饰图案的特点,他们才能提高运用所学民族服饰图案特点,将其融入自己的服装设计实践当中的能力。
例如,在专业课教学前,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将壮族服饰的图片一一展示出来,并对其中的几何纹样进行放大化处理,让学生可以更清晰地观察到这些几何纹样的特点,从而对壮族服饰图案的形状特点有更明确的认知。教师还可以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猜测这些自然形和几何形纹样分别来自于生活中的哪些具体事物,他们在猜测过程中带着审美的眼光观察这些纹样,并且懂得了将生活中的事物进行抽象、夸张、变形等处理,就可以更富有艺术表现力。在长期的素材积累过程中,他们不仅对民族服饰图案的特点有了更多、更全面的了解,还充分调动自己的创作灵感,提高将民族元素融入现代服饰当中,设计出风格独特的现代服饰的创新能力。
(二)以广西壮族服饰图案风格激发学生设计灵感
服装设计、造型是中职服装专业学生的主要学习内容,独特的风格是设计、造型的生命,而独特风格的形成无外乎来源于继承和创新。谨以壮族服饰为例,仅就民族特色而言,壮族男子的服装最具特色,但是那些对襟、大襟短衫、大裆裤以及长袍、祭祀时巫师所穿的师公服已经鲜有人穿,并且壮族男子服饰在款式、图案、色彩等方面都极为简单,远不如壮族女子的服饰风格更为鲜明。教师要善于将校本教材当中不同服饰图案的风格渗透在专业课教学当中,并且引导学生进行分组学习、展开设计比赛,激发中职服装专业学生的创作积极性,充分激活他们的灵感,让他们参照壮族服饰图案的风格进行服装设计。在教学当中,学生既有明确的参照物,又和其他学生之间有分工、合作,有竞争,他们集思广益,各自根据自己对服装风格的不同理解,设计出风格独特的作品。
例如,在专业课教学中,教师可以分别将清爽秀丽、简单大方的白衣壮,美观大方、纹样设计有着厚重的历史底蕴的青衣壮等不同风格的壮族服饰展示给学生看,让学生对图案的不同风格有深入的了解,然后教师让他们借鉴壮族服饰图案的不同风格特点,分组进行服装设计实践。受到壮族服饰图案风格的影响,他们的灵感被充分激发出来,有的小组在设计过程中设计了对称的、对现实生活当中动植物纹路进行夸张、变形的虽然看起来十分整齐规范但是却灵动不呆板的新中式风格服装;有的小组在几何纹路形状的运用上独具匠心,设计出的图案呈现出威严稳重的风格特征;还有的小组在图案的结构上十分严谨,将大量的花草纹、龙纹等结合在一起,在风格上抽象、写实并用,以流动的弧线增加了服饰的动态美,动静相衬,给人以飘逸的感觉。
(三)以广西壮族服饰图案色彩促服装设计色彩方面的创新
受不同自然环境、风俗习惯的影响,色彩成为构成壮族服饰图案的重要元素。和色彩艳丽、五彩斑斓的瑶族服饰以及以青黑色为主的盘瑶服饰不同,“绮丽”是人们对壮族服饰色彩的第一印象。壮族人爱色彩,他们的服饰图案色彩对比十分强烈,服饰给人以鲜明悦目的感觉。为了让图案显得更为醒目,壮族服饰在线与线的对比上,在布料与线的对比上、在色差的运用上都独具特色。作为一名中职服装专业的教师,可以将壮族服饰色彩的特点融入专业课教学中,学生可以从壮族服饰图案的色彩特点当中汲取更多的创作经验,对进一步优化他们的服装设计具有重要作用。
例如在专业课教学中,教师可以将广西地区包括壮族、瑶族、侗族服装图片制作成PPT,将包括白衣壮、蓝衣壮、青衣壮等在内的五类壮族服饰做重点介绍,让学生重点观察这些民族服饰图案的色彩差异,并对不同色彩的图案进行剖析,对不同的色彩风格有明确的感知,在此基础上进行设计,受民族服饰图案色彩运用技巧的影响,他们的设计灵感被激活,在服装设计的色彩运用方面大胆着色,继承、创新,设计出的服装各具不同的色彩风格。
(四)借鉴壮族服饰表达方式的特点,促进服装设计的创新
作为我国历史悠久、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壮族服饰不仅体现出鲜明的民族特色,更是壮族悠久文化的载体。壮族服饰图案当中既体现出鲜明的自然风格,还是壮族人民的灵魂之作,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例如青衣壮服饰图案当中就以不同颜色的波纹来比喻江河,辅以不同形状的线条,比喻他们借助聪明才智伐木造船的经历,而新建的家园则在服饰当中以三角形图案表示出来。青衣壮服饰借上述图案表达出了对祖先聪明才智、不畏困难精神的赞美之情。总之,每种民族服饰图案都是一种独特的表达方式,教师要让学生明确壮族服饰表达方式的特点,并引导中职服装专业学生以独特的表达方式赋予所设计的服装灵魂。他们在借鉴壮族民族服饰图案独特表达方式的基础上进行灵活发挥,各自从不同的视角出发,有的将太阳纹引入自己设计的服装图案当中,有的则依托现实生活中蝴蝶、花草等图案进行变形、抽象化,设计出的作品既融入了地域文化,又在民族色彩的基础上推陈出新,融入现代因素,他们对服装设计有了崭新的认知,设计出的作品也更富有独特风格、富有表现力。
总而言之,广西作為少数民族聚居区,其民族服饰有着鲜明的地域特色,特别是壮族服饰更是民族文化的载体,有着独特的艺术价值。为了促进中职学校的可持续发展,以就业为导向培养出为市场所需的高素质技能人才,中职服装设计专业教师可以在教学中应用广西壮族服饰图案的特点,将广西壮族服饰图案的特点融入服装设计当中,让学生从民族服饰图案特点当中汲取服装设计的经验,激活他们的设计灵感和创新意识、提高他们的创新能力,从而形成独特的服装设计理念。
参考文献:
[1]袁蕾蕾.民族传统文化意识在服装设计教学中的培养[J].黑龙江纺织,2017(3):13-15.
[2]陈素雅.浅谈民族服饰元素与现代服装设计的融合方法[J].纺织报告,2018(5):57-58,70.
[3]王雅群.少数民族服饰图案在服装设计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中外交流,2018(31):44.
[4]周莹.少数民族服饰图案在服装设计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民族教育研究,2010(2):88-91.
编辑 陈鲜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