疤痕子宫再次妊娠的分娩方式和母婴结局研究
2019-06-11胡春涛
胡春涛
【摘 要】 目的:研究瘢痕子宫再次妊娠的分娩方式和母婴结局。方法:选择本院在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收治的60例瘢痕子宫再次妊娠产妇作为观察对象,将其作为观察组。之后选择同年在本院生产的非瘢痕子宫产妇,将其作为对照组,对两组产妇的分娩方式和母婴结局进行分析。结果:通过观察和对比,观察组产妇剖宫产率为90%,对照组产妇剖宫产率为33.3%,两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胎盘粘连、前置胎盘及胎盘早剥的发生率无明显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产妇新生儿窒息、产妇子宫破裂及胎儿宫内窘迫的发生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瘢痕子宫再次妊娠的分娩方式主要为剖宫产,并且产后并发症胎儿宫内窘迫、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较高。因此要严格控制产妇剖宫产指征,提高产科医生技术水平,加强产妇孕产期的监护,在医患的共同配合过程中,有效降低剖宫产的发生几率,减少并发症。
【关键词】 瘢痕子宫;再次妊娠;分娩方式;母婴结局
文章编号:WHR2018012337
瘢痕子宫指的是由于剖宫产、子宫穿孔修补术或者肌瘤剔除等导致子宫存在疤痕的再次妊娠者[1]。随着我国医疗技术不断发展及进步,人们的生活水平在不断地提高,从而导致剖宫产率也在不断地增加,其中瘢痕子宫再次妊娠进行剖宫产率也在不断地提高,所以瘢痕子宫再次妊娠分娩方式的选择对剖宫产率存在着直接的影响[2]。本研究主要目的就是对瘢痕子宫再次妊娠的分娩方式及母婴结局进行研究,从而为今后的临床工作提供指导,现进行如下报告。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在本院分娩的60例瘢痕子宫再次妊娠患者为观察对象,将其作为观察组,其中1例为子宫穿孔,59例为前次剖宫产终止妊娠的瘢痕子宫。产妇的年龄为22~40岁,平均年龄为(34.1±2.8)岁;孕妇孕周为34~42周,平均孕周为(37.8±6.2)周。选择同年在本院生产的非瘢痕子宫妊娠产妇60例为对照组,产妇的年龄为16~38岁,平均年龄为(32.3±2.7)岁;孕妇孕周为35~42周,平均孕周为(38.4±2.7)岁。两组产妇的一般资料均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详细询问产妇上一次分娩的情况,这一次分娩的情况,是否具有剖宫产手术之外的子宫手术史等相关情况,并且为患者详细讲解阴道分娩及剖宫产两种不同分娩方式的过程和利弊,并且为产妇提供针对性的建议,但是最后选择何种分娩方式取决于孕妇和家属。
1.2.1 阴道分娩指征 1)产妇自愿通过阴道分娩;2)产妇在两年之内没有进行过子宫手术;3)产妇的宫颈成熟度良好,并且头盆对称;4)产妇上次的剖宫产手术成功,并且手术之后恢复良好,未出现产褥感染及产后出血等情况;5)产妇上次的剖宫产指征恢复良好,未出现新的剖宫产指征;6)产妇子宫下段的横切口为上次剖宫产的方式,切口的愈合良好,并未出现感染,并且疤痕部位的厚度为0.2~0.4cm。
1.2.2 剖宫产指征 1)通过超声检查,表示产妇子宫下段较薄,并且耻骨联合部位存在自发压痛及疼痛的情况;2)产妇的剖宫产史≥2次;3)产妇距离上次剖宫产的时间<2年;4)上次剖宫产使用古典式切口的方式;5)其他社会因素;6)产妇具有内科合并症,不适合进行阴道分娩[3]。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产妇的分娩方式、分娩并发症、胎盘情况及妊娠结局等情况。
1.4 统计学分析
本文中的所有数据均使用SPSS 18.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使用%表示计数资料,通过χ2进行检验,P<0.05表示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产妇的分娩方式
表1为两组产妇的分娩方式。通过表1可以看出,观察组产妇剖宫产率为90.0%,对照组产妇剖宫产率为33.3%,两组进行对比,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两组产妇胎盘粘连、前置胎盘、胎盘早剥及并发症的发生几率
两组产妇胎盘粘连、前置胎盘、胎盘早剥及并发症的发生几率对比,数據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3 两组新生儿窒息、产妇子宫破裂及胎儿宫内窘迫的发生机率
表3为两组新生儿窒息、产妇子宫破裂及胎儿宫内窘迫的发生几率。通过表3可以看出,观察组产妇新生儿窒息、胎儿宫内窘迫及产妇子宫破裂的发生几率与对照组数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瘢痕子宫主要是由于剖宫产导致的,也指的是产妇有过子宫手术史,子宫具有大量瘢痕,不容易再次怀孕,即便是怀孕也会出现子宫破裂、宫外孕、胎儿窒息等情况。我国的剖宫产率比WHO提倡的15%的标准要高,李爱莲等在研究过程中表示,国内剖宫产率高达40%,从而导致瘢痕子宫人数的比例不断提高,并且由于我国二胎政策的开放,导致瘢痕子宫人群再次妊娠的人数不断增加,此类产妇的分娩方式影响了母婴结局,选择合理的分娩方式尤为重要,这也是妇产科相关医师重要的研究方向。保证母婴的安全,瘢痕子宫产妇阴道生产利于产妇妊娠结局及母婴预后[4]。
本文中的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产妇剖宫产率为90.0%,对照组产妇剖宫产率为20(33.3%),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由此可见,瘢痕子宫产妇再次妊娠的分娩方式还是剖宫产居多。本研究还发现,两组产妇胎盘粘连、前置胎盘、胎盘早剥及并发症的发生几率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产妇子宫破裂、新生儿窒息及胎儿宫内窘迫的发生几率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瘢痕子宫再次妊娠分娩方式还是以剖宫产为主,并且瘢痕子宫产妇的不良反应发生率较高,所以要加强疤痕子宫再次妊娠产妇的孕期监测及保健,从而保证孕产妇及婴儿的安全。
参考文献
[1] 厉莉.瘢痕子宫再次妊娠分娩方式及妊娠结局的研究[J].中国现代医生,2015,50(12):29-31.
[2] 智慧.瘢痕子宫再次妊娠的分娩方式选择研究[J].中国妇幼保健,2014,29(33):5410-5412.
[3] 张桂英,赵双英,陈月花,等.瘢痕子宫再次妊娠产妇不同分娩方式对母婴的影响研究[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5,(04):537-538.
[4] 李爱莲,王晓红,陈志燕.剖宫产疤痕子宫再次妊娠分娩方式对母婴结局的影响[J].现代仪器与医疗,2016,22(03):89-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