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吉州窑与日本茶道的关系
2019-06-11刘祎
【摘要】本文以中国茶文化为线索,介绍了宋代时期茶文化的繁荣昌盛,又进一步阐述茶文化的兴盛推动了吉州窑的发展,从而论证茶文化与吉州窑的关系,并通过阐述禅茶文化在日本的大力传播、日本的茶道精神,从而论证日本茶道是在中国茶文化与禅宗思想的基础上所形成的。最后通过阐述吉州窑对日本的影响,得出吉州窑与日本茶道之间的关系。
【关键词】茶文化;禅宗思想;吉州窑;日本茶道
【中图分类号】J525.9 【文献标识码】A
一、宋代茶文化
宋代的茶文化达到了登峰造极的高度,其饮茶风尚的极为盛行催生了斗茶游戏。这时的饮茶不再是仅限于提神、解渴的可口良药,而是提升到更高层次的精神境地。斗茶风尚的流行使普通的饮茶提升到品茶艺术的高度,上到皇宫贵族,下到黎明百姓,无一不追崇于饮茶,饮茶已成为人们生活的必需品。斗茶是一种赛事活动,“斗茶的办法是在茶盏中放一定的茶末,先注汤调匀,以沸水点注,同时用茶筅搅动,使水与茶末彼此交融,茶汤表面泛起一层白色泡沫。”评比的标准可概括为两点:一是斗色,即斗其颜色,茶色贵白,颜色越白,越为上品,以清白胜黄白;二是斗水痕,水痕持续时间长者为胜,退者為负。除此之外,盛茶汤的茶盏也是决定斗茶成败的一重要因素,因此,茶盏的釉色、坯胎、造型等方面对斗茶成败的影响也是至关重要的。
二、宋代品茗方式对吉州窑黑釉茶盏的影响
宋代茶文化的兴盛,品茗方式的改变,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人们对饮茶文化和品茗艺术的追求。随着人们对品茗方式愈加讲究,也促进了茶器艺术的大力发展,不仅改变了茶盏的制作工艺,也改变了其器型与装饰。为了迎合当时的社会文化潮流以及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吉州窑创造出了最具地方特色的产品—黑釉瓷茶盏。黑釉瓷种类繁多,颜色绚丽多姿,器型多为黝黑釉色,胎体厚,茶盏的装饰效果也通常为朴素淡雅之风,特别顺应了“斗茶”的要求与规则,是一款十分受宋代饮茶者青睐的饮茶器具。首先,在斗茶的色泽上来看,在斗茶时,乳白色的茶汤和泡沫就要配以黝黑的茶盏,这样才能黑白分明,以凸显出较大的色差,便于察其色。其次,再斗茶的水痕上来看,这就对茶盏质地和器型的要求较为严谨,换句话说,茶盏的设计是重中之重。在当今的陶瓷设计视野里,特别是在日用陶瓷的范畴里,设计的好坏首当其冲是其符合人体工程学的要求,因此,作为用以盛茶的茶具,茶盏的大小尺寸必须合适,方便拿握,再来是茶盏本身的口径与底部圈足的尺寸大小。结合吉州窑黑釉盏来分析,吉州窑黑釉茶盏可分为三大类,即敛口、撇口以及葵口,“敛口折唇吉州窑黑釉盏比其他类型更为适宜斗茶,对斗茶则更为有利。折唇的造型使黑釉瓷碗内外壁在口沿下1.5-2厘米的地方,形成一道明显的凸棱,就像折线一般,这是方便观察茶汤水痕的标准线。敛口碗的束口折唇设计,是为适应“水痕”这条评判标准而特地设计的。”由此可见,吉州窑黑釉瓷盏的器型与釉色装饰都是为了能够更好地赢得斗茶赛事而生产的,宋代的品茗方式推动了吉州窑黑釉茶盏的发展。
三、禅茶文化在日本的传播以及日本茶道
禅宗起源于印度,之后作为一种外来文化传入中国,禅宗在中国是一种宗教思想,融合了儒、道、法家的思想,从而提升为讲究现实生活、自然随性,但又能遵循清规戒律的中国禅文化。在中国的寺院里,许多僧人都会借助饮茶来参禅悟道,不仅能起到提神醒脑的作用,还能使人安定以达到净化心灵的作用。茶与禅就融为一体,从而就形成了禅茶一味的风尚。日本的茶道文化是以佛教为媒介,在中国的茶文化基础上发展演变而来的。唐宋时就有日本高僧在中国留学,他们把中国寺院的茶籽、茶礼、茶器带回日本,为日本茶道的产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室町时代,日本茶道的鼻祖村田珠光浆将禅宗思想引入茶道,形成了独特的草庵茶风,他成功地将茶与禅融合在一起,将日本茶文化提升到了“道”的地位。到了安土、桃山时代,日本茶道的集大成者千利休,他倡导朴素淡雅的茶风,并将茶道的精神概括为四个字:“和、敬、清、寂”,将茶道提升到了哲学、宗教和美学的高度,其中“敬”指的是在茶道上所表现的礼仪礼节,而“寂”是代表一种悲剧凄凉的美感。
和中国的茶道精神相比,日本的饮茶倒不如说是一种精神信仰,如客人在进入茶室之前需要舀水洗手,这来源于“洗净身心”的观念。饮茶之前,客人需参观主人精心布置打扫的庭院,这就推崇的是主客之间心灵的交流。除此之外,日本武士在冬季用冷水洗澡以锻炼意志,增加抵抗病毒的能力,这些都是对精神意志的推崇。再来审视日本茶道的美学,人们本着“本来无一物”的心怀来看待世间万物,他们认为自然美才是至高无上的美,不需要任何人工造作。日本茶道不仅作为一种文化、一种精神、一种生活而存在,它本身更是艺术的化身,诠释了日本之美。
四、吉州窑瓷器对日本的影响
(一)吉州窑瓷器在日本的广泛运用
随着中国禅茶文化在日本的传入,中国宋元陶瓷茶器也不断地输入日本,为日本所大量吸收,尤其是南宋时期风靡一时的建窑与吉州窑茶器,更是被日本定为国家级的中国文物,视为日本国宝。民间藏有兔毫纹、鹧鸪斑、玳瑁斑、木叶纹盏等多种品种,其中,玳瑁斑和木叶纹盏特别受到日本人的青睐。日本人对吉州窑的茶盏情有独钟,并将其称之为“天目”。日本天目的特征为胎质粗糙,釉色较薄,呈黑黄褐、灰褐、灰白的釉色,日本天目受吉州窑影响较大。如濑户天目釉烧制后呈现黑色,室町时代的菊花天目,用灰釉制作褐色和黄色相间菊花状花纹,这是受吉州玳瑁天目的影响。日本的茶陶艺术之所以如此突飞猛进,是因为吉州天目为日本的茶陶艺术奠定了基础、开辟了新路,吉州窑天目釉茶盏将中国茶文化与日本茶道完美地结合在一起,以其质地美、装饰美、器型美、釉色美在陶瓷史上独树一帜,促进了日本茶陶的发展。
(二)吉州窑“木叶纹”茶碗与日本“空寂”碗的比较研究
吉州窑黑釉瓷盏的木叶纹是一种独特的装饰工艺,它并没有炫丽的色彩,也没有繁缛的雕饰,仅仅是将天然的桑叶予以装饰,渗透着浓厚的古朴自然之风,具有强大的艺术魅力。它的具体制作方法是待天然的树叶经过浸水腐烂后,将留存的叶脉贴在已施过的黑釉坯胎上,再敷黄釉经高温一次烧成。尽管叶子除去了外衣,但是在漆黑的斗笠碗中依然能清晰可见一丝丝叶脉的图像,看似简单平常,却又带有明亮华贵的艺术效果,给人一种超俗脱然质感,予人以无限遐想。关于木叶之说,除了桑叶,学界还有菩提叶的观点,但从生长环境上来看,南宋时期的吉州窑所在地不宜盛产菩提树,适宜蚕桑之地。然而,吉州窑桑叶盏就是在禅茶文化的美学背景下诞生的,它所传达出的禅意、自然质朴的韵味,或是沉静的心境无一不契合了日本民族的审美风格。而日本的茶道文化空前发展大力地促进了日本的陶瓷设计,然而,日本的茶陶集中反映了日本的茶文化和陶瓷设计。随着禅宗文化在日本的传播,一些茶道名家对于茶碗的设计有了新的看法,他们认为粗质古朴的“和物”相比较“唐物”过于严谨规整的风格更能体现茶道的精髓。所以,他们就创造了符合自己民族化特色的茶碗。日本的“空寂茶”又称“沱茶”,是茶道集大成者千利休所创造的一种独特的饮茶方式,它具有简朴、枯淡、空寂之美,是禅茶一味之集中体现。他的茶碗作品很是具有力量感,这种审美倾向符合了日本大众的审美风格,人们也越来越推崇具有浓厚的日本禅茶一味的茶碗,这种茶碗在日本很多地方都有烧造。
将中国吉州窑“木叶纹”与日本的“空寂”碗相比较,二者有很多相似之处,它们的装饰风格都是推崇自然质朴之风,造型较为简单随意,釉色较为素雅。除此之外,在文化意蕴上来看,它们都是在禅茶文化的基础上而发展演变来的,所以,它们具有相类似的文化底蕴和一致的审美趣味。
五、结论
吉州窑瓷器的繁荣发展,是因宋时茶文化的推波助澜,而日本的茶道又是在中国禅茶文化的影响之下催生的。随着茶道艺术的繁荣发展,日本的陶瓷艺术特别是茶器艺术,更是达到了顶峰,其中离不开吉州窑瓷器的影响。吉州窑属于民窑,风格比较自然质朴,而吉州窑的木叶贴花的装饰风格、烧成效果更是无法预料,巧夺天工、顺应自然的,这些就与日本人的审美诉求达成一致,传递了日本茶道精神。吉州窑与日本茶道的关系是吉州窑的艺术风格符合了日本人的审美追求以及日本的茶道精神,他们能够达成共识,所以,日本的茶道文化、茶道精神乃至日本的陶瓷艺术都很大程度受到了吉州窑的影响。
参考文献:
[1]彭明瀚.雅俗之间—吉州窑[M].文物出版社,2007(11).
[2]高立人.吉州永和窑[M].北京:文汇出版社,2002(1).
[3]马骋.建窑[M].上海:上海大学出版社,2001(2).
作者简介:刘祎(1992-),女,研究生,研究方向:陶瓷艺术设计与理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