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受新加坡的价值观教育
2019-06-11周崴
周崴
摘 要:新加坡的价值观教育通过国家、社会、学校等各个层面的渗透,在培养国家意识、促进种族和谐、弘扬民族文化、推进公民教育等方面形成了其行之有效的方法,值得我们借鉴学习。
关键词:新加坡;价值观教育;借鉴
2018年7月,笔者作为中小学教学改革留学项目(浙江)的一员到新加坡学习。在三个月里,我们深刻感受到了其经济发达、种族和谐、社会规范有序的一面,而教育是其背后的重要支撑。在多方位了解考察新加坡教育的过程中,给人印象最深刻的是从国家到学校渗透的价值观教育。
价值观是人们心目中对事物价值的观点或看法,它决定着人们评判是非、善恶、美丑、爱憎等的标准和价值取向。[1]培养人们具有共同的价值观念是社会存在与发展的前提。托克维尔说过:“一个没有共同信仰的社会,就根本无法存在,因为没有共同的思想,就不会有共同的行动。”[2]早在2011年,时任新加坡教育部长的王瑞杰曾陈述新加坡教育未来将“以学生为本,价值为导向”为发展重点。价值导向教育确实在新加坡有着成功的经验,笔者根据感受对此略加阐释。
一、通过升旗礼等形式培育对国家的认同感
1991年,新加坡政府发表了《共同价值观白皮书》,推出了各种族、各阶层所共同接受和认可的五大共同价值观:“国家至上,社会为先;家庭为根,社会为本;关怀扶持,尊重个人;求同存异,协商共识;种族和谐,宗教宽容。”这五大价值观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引导人们正确处理个人与国家、社会的关系,是培养全民共同意识的指南。
对国家的尊重是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重要内容。1965年独立后新加坡教育政策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加强公民的团结,建立国家意识。
在新加坡,每一所中小学校每天早上都会有升旗礼,升旗必唱国歌,朗诵誓言,宣誓不分语言、种族、宗教。这是每天的必修课,其目的是培养学生对新加坡国家的忠诚和跨种族的新加坡认同。国歌必用马来语来唱,也许是因为原住民是马来人,这是一种土地认同的缘故吧。这种形式从新加坡独立起就不曾改变,几十年来多少新加坡公民念着它长大,通过这样长期潜移默化的形式把对国家的认同植入人们心中。
新加坡一年一度的国庆盛典,是万众同欢的大事。作为爱国教育的其中一项活动,全国所有的五年级学生都会被安排到国庆预演现场当观众,体验国庆的欢乐气氛,从而激发学生们对国家的热爱之情。新加坡的孩子,一生中至少都有一次机会出席国庆庆典或者预演。这是最直接的爱国主义教育。
此外,国民服兵役制度也是加强爱国意识的重要手段。新加坡法律规定,每个男性公民到18岁都要服兵役,高中毕业必须接受服兵役两年后才能升入大学或就业。退役后,每年仍须回军营参加军训。这使每一个男性公民都能献身于国防、献身于国家利益,从而培养和塑造出与国家共命运的国家意识。这里的报纸上有时会看到某某学生到外国留学不归、逃避兵役被惩处的事件,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新加坡公民服兵役制度的严肃性。
二、通过相互了解促进种族和谐
新加坡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华人占总人口的约77%,马来人约占14%,印度人占8%左右,其他种族占1%。新加坡三大民族各有其深厚的文化根基,加上所信奉的宗教不同,很难熔成一炉。因此,新加坡处理种族问题的政策,是容许及鼓励各族群保留与发扬其原有的传统文化和价值观,并且尊重其他族群的生活习惯和宗教信仰。新加坡政府保留了“牛车水”“小印度”“甘榜格南”等具有民族特色的集聚区和建筑,体现了对不同民族的宗教和信仰的充分尊重,每年还举行展示不同民族风俗的节庆活动,保持了多民族的互敬互助、和睦共处,又促进了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稳定。除了国庆、元旦、五一等假期外,华族的农历新年,基督徒的耶稣受难日、圣诞节,佛教的卫塞节,印度教的屠妖节,伊斯兰教的开斋节、哈芝节都是国家的公共假日,体现了国家对各种族和宗教的尊重。同时,通过公共假期这种形式,也让不同种族加深了解,对不同的信仰、习俗有了更大的包容度。笔者在新期间,正逢中秋节,整个牛车水张灯结彩,节日气氛浓厚,还有中秋庆典开幕式和亮灯仪式,马来族的新加坡总统也到场观看祝贺。
为了制造更多与其他族群增加接触的机会,政府规定每所公寓必须保留10%左右的单位给少数族群居住。这样做,在进行不同身份、不同阶层的人重新整合的同时,也是一个种族重新整合的过程,打破了聚族而居的状况,增加了各族交流的机会,有利于种族的和谐。国家还确定马来文、华文、淡米尔文和英文都是同等地位的官方语言。
这些虽然不是学校教育的内容,但教育无处不在,学生从小在这样的环境中成长,对其他种族在多一分了解的同时也会多一分尊重和包容。
而在学校内,不同种族的学生在一起上课。课外活动强调各种族学生共同参与,例如鼓励各种族学生共同參与红十字会和多种族体育队这样的团体,培养团队精神,这种在追求共同利益过程中的种族间接触,有助于共同价值观的形成。
三、通过母语教育渗透民族文化传统
新加坡建国总理李光耀曾说:“一失去文化根基,人就失去信心。”语言是民族文化之根。出于务实的需要,英文是新加坡政府及工商业界的工作语言,也是学校的教学媒介语言,社会风尚也以欧美文化为主流,新加坡人可能因此逐渐失去原有的文化传统与价值观。为了保存亚洲文化传统与价值观,新加坡政府强调保存母语教育的重要,大力推行双语教育政策,即统一以英语为教学语言,作为各民族通用语言,并保留“母语”一科。在双语政策下,所有的学生必须修读母语,母语是同族群挂钩的,这样的安排,是避免一族通过语文的学习去“同化”另一族。母语是打开认识自己文化根源的一扇窗,让人更有信心地去了解自己是谁及深植于其中的价值观。这将能使他们拥有麦当劳、好莱坞或BBC所无法灌输的文化涵养。
新加坡《联合早报》2018年9月17日有一篇文章《小学华文课本的古典文化氛围》,其中介绍了小学华文课本里的一些内容,例如高级华文课本从小二开始,就陆续介绍唐诗或宋诗,包括贾岛的《寻隐者不遇》、孟浩然的《春晓》、李绅的《悯农》、邵康节的《一去二三里》、李白的《赠汪伦》、骆宾王的《咏鹅》与杨万里的《小池》等;高级华文课本也有好多古代名人故事,如李白铁棒磨成针、司马光砸缸、曹冲称象、王献之练字等。古代散文中的寓言故事如拔苗助长、画蛇添足,经典小说《西游记》的精彩情节,如美猴王巧取金箍棒、孙悟空智夺芭蕉扇等,也以生动浅显的文字呈现。文章指出:“无论唐诗、宋诗或经典散文、小说,都是珍贵文化遗产,历经千锤百炼,读了可陶冶身心,增添生活情趣,并培养优良价值观。”
当然,母语教学在新加坡也遇到了很多难题,尤其是学校以英文为主,母语为副,除母语课外,其他学科都以英文教学为主。而华文又相对难学,很多学生有畏难情绪。但是在新加坡,大学录取新生的条件之一就是母语必须及格。虽然不少家长提出申诉,要求取消这项规定,但是政府立场坚定,可见政府对保存母语教育的决心。
四、通过活动塑造公民品格
新加坡前教育部长王瑞杰曾说过:“价值观通常不是教出来的,而是‘捕捉到的。学生通过实际经历,尤其是需要克服挑战的经历来塑造品格。”除了公民道德教育课等课堂上灌输价值观外,新加坡还通过多种途径来加强价值观教育。
为了弥补课堂公民道德教育课程在时间和方法上的不足,学校会为学生组织各种课外活动、公益活动,并提供各类职业模拟培训和生活指导,以此来拓展道德教育的空间。在新加坡,无论是小学还是中学,教育政策都明确要求学生每年至少做义工活动若干个小时,还把志愿服务精神列为评估学生的标准之一。学生所累积的志愿服务时间,也是其能否获得奖学金的考察项目之一。同时,做义工也是升学时学校考查的一个不可缺少的要素:优秀的学校在录取的时候对学生课外活动有明确的要求。多年前曾有成绩优异的学生因为“社区服务”一栏没达到要求影响课外活动的评级,最终被莱佛士初级学院拒之门外的例子。新加坡“德育在于行动”计划已经实行六年多,每一名学生在中学毕业前,都曾参与至少两个“德育在于行动“项目,“德育在于行动”强调自主自发的社会参与,希望让学生学习成为有社会责任感的活跃公民,愿意长期为社区及需要帮助的人作出贡献。
在新加坡的麦丽芝蓄水池、武吉知马或乌敏岛等一些地区、岛屿,经常看见一批批中小学生背起行囊,在户外徒步探险,学生通过实际经历,尤其是需要克服挑战的经历来塑造品格。在新加坡,中三的学生必须到外岛参加五天的拓展训练营活动,有家长曾给我们分享过她的孩子在野外露营活动中锻炼意志品格的故事。
从新加坡的报纸上也常会看到教师用好的方法传导价值观的案例,例如2018年9月17日的《联合早报》曾报道过国家初级学院高级教师张水福经常会以有趣的方式向学生传达价值观的故事:在教学一篇以大自然为主题的课文时,老师让学生分组轮流将鹌鹑蛋带回家加以“保护”,不让它受损,从中让学生体会父母呵护他们的心思;在教学《母与女》这篇课文时,他要学生回家观察父母爱他们的方式,并写在心形卡上,配合母亲节送给母亲等。
除了正面的引导外,新加坡学校还有自己的惩戒制度来向学生传达什么是不能做的,如在严格的规范下允许校长或训育主任鞭笞违纪学生,学校可以给违纪学生停学、开除等处罚。
总之,在新加坡,价值观教育是一个系统和长期的过程,从国家层面到普通教师,从学校到社会,都在积极为之而努力。新加坡成为世界公认的文明國家,是其长期重视价值观教育的必然结果,这方面值得我们借鉴学习。
参考文献:
[1]刘济良等.价值观教育[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113.
[2]托克维尔.论美国的民主[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1:5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