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解析中国小提琴音乐作品演奏的三要素

2019-06-11贾晓程

音乐生活 2019年3期
关键词:演奏者音乐作品小提琴

贾晓程

在中国文化艺术高度发展的今天,小提琴艺术在国内已经形成了良好的发展态势。中国当代的小提琴艺术除了拥有大量优秀的小提琴音乐创作者与演奏者外,也涌现出了大量具有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小提琴音乐作品。这些音乐作品与西方经典小提琴音乐作品不同,反映出中国人民对小提琴音乐的认知与理解,用小提琴这一西方乐器以中国的音乐语言描绘,表现了中华民族的故事、情感与精神,是中国民族精神的艺术再现,不但体现了中华文化兼容并蓄的包容精神,更使中国小提琴音乐艺术确立了自己的风格与特征,向世界人民展示了中国小提琴音乐的绝美。对于这些中国小提琴音乐作品的演奏与表现,在很大程度上不同于西方小提琴音乐作品,因为文化背景、创作思维、审美理念、音乐元素等诸多方面的不同,造成了中西小提琴音乐作品表现与理解的差异。对于弹奏者而言,必须充分认识这两类不同音乐风格音乐作品的基本特征,才能真正掌握正确的演奏与表现方式方法。本文即以此为切入点,针对中国小提琴音乐作品的文化背景、音乐风格、审美理念进行研究与归纳,从而总结出对于中国小提琴音乐作品演奏的重要原则,对中国风格音乐作品的演绎与表现提供有效的帮助。

一、时代背景特征

中国小提琴音乐作品有着自身产生的时代背景特征,这都是与中国的社会发展状态、文化状态以及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状态密不可分的。要真正演奏好中国小提琴音乐作品,要从研究其时代背景入手。作品产生于什么样的时代决定了作品的基调。时代是音乐作品的大熔炉,不同的时代造就了不同的小提琴作品,同时不同的小提琴作品也是不同时代的标签。抗战时期马思聪的《西藏音诗》、冼星海的《红麦子》等作品,创作于战火纷飞的年代,当时中国的小提琴音乐创作处于起步阶段,在创作上相对简单严谨,对于中国音乐元素的使用还不是十分广泛,同时由于当时中国处于抗战时期,小提琴作品渗透着浓厚的爱国情怀,带有不同程度的革命性与英雄性特征。70年代曲何平的《支农路上一支歌》、阿克俭《洪湖赤卫队随想曲》、司徒华城编《哈尼心向北京城》等,一部部作品如雨后春笋般应运而生。80年代及后期,郭文景的《川调》、馬思聪的《高山族组曲》、谭盾的《戏韵》、《风雅颂》、李晓奇《边寨素描》等大量音乐作品的产生,标志着中国小提琴音乐创作进入了繁荣阶段,当时,由于我国正处于改革开放时期,为小提琴音乐创作打开了更为广阔的天地。当时由于社会氛围的影响,在人们的意识中开始看到多种元素的结合,开始增强了创新的意识,同时在外来元素的冲击下越来越重视到民族音乐的重要性,这就使当时的音乐作品体现出了明显的创新性、多元性、民族性、融合性特征。这些音乐作品身上都带有鲜明的时代烙印,不仅展示了当时小提琴音乐的发展状态,更是对当时社会状况、人文思想以及艺术审美的一种反映与记录。对于小提琴演奏者而言,分析与研究中国小提琴音乐作品,必须由此入手,只有真正了解了音乐作品的时代背景、时代特征,才能从根源上了解音乐作品的创作初衷,才能为小提琴音乐演奏的目标与方向找到正确的根基。

二、音乐创作特征

在中国小提琴音乐作品中,音乐创作是具有中国特色的重要部分。不但体现出了中国音乐创作的观念与审美,更是将中西音乐创作思维进行了融合与发展。

(一)结构

结构是中国小提琴音乐作品的核心框架与支撑,也是非常难以把握的基础关键部分。因为对小提琴创作而言,大部分音乐作品都是采用西方经典结构方式进行创作的,其中也有很多在原有的曲式结构基础上进行了变化与融合,尤其是在音乐创作的后期较为多见。如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的曲式结构,这首作品采用了西方音乐曲式中省略副部再现的奏鸣曲式结构进行创作而成,但是同时也兼具中国传统曲式中的板式——变速结构特征。这是主要因为《梁祝》是一首具有叙事性的音乐作品,在表现音乐内容,讲述故事情节,陈述音乐主题等多方面需求的影响下最后形成的结构形式。演奏者要认真分析音乐作品的曲式结构,可以西方曲式结构为参照,并在此基础上挖掘中国音乐结构特点,从而研究与探索作品音乐结构的准确表现特征。

(二)旋律特征

从音乐旋律的角度而言,小提琴乐器本身的特点非常适合表现中国音乐的旋律。小提琴是以单音为主的乐器,声音色彩抒情细腻,如泣如诉,歌唱性强,而中国音乐是以单线条的旋律为主,并且优美抒情,变化丰富,线性特点强,用小提琴表现中国的旋律会使音乐更加具有表现性,更加拥有震撼人心的魅力。中国音乐的旋律除了以十二音、序列音乐等近现代技法创作的音乐外,大都使用民族五声调式,即使使用六声七声音阶也都是建立在民族五声调式的基础上的。这样的旋律具有鲜明的中国音乐特色,如秦咏诚《海滨音诗》,黄华森、李自立《椰林迎春》等,还有前文中例举的《梁祝》等,小提琴所演奏的旋律优美抒情而具有浓厚的中国韵味。小提琴演奏者应在演奏中把握住中国旋律的特点,充分体现出民族五声调式的特点,将中国音乐的韵味与特色表现出来,使小提琴真正演奏出原汁原味的中国旋律风。

(三)民间音乐元素

在中国小提琴创作中,作曲者们融入了大量的民族民间音乐元素,这使小提琴作品具有了丰富的内容与强大的张力,将中西方音乐元素融合在了一起。如丁芷诺改编的《沂蒙山之歌》是使用民歌主题旋律改编创作而成;陈钢的《王昭君》是也中国古代历史人物为创作题材;谭盾的《戏韵》是采用了中国戏曲音乐元素创作而成;李晓奇的《边寨素描》是以描绘中国地域风土人情作为创作题材。这些作品从不同的领域选取了中国音乐中具有风格特色的元素与小提琴音乐进行结合,产生了新鲜而独特的艺术效果,令小提琴音乐更加具有表现力,更加能够融入中国音乐特色。小提琴演奏者要充分认识到这些中国元素的重要性,在演奏前做好功课,经这些中国音乐元素进行研究与了解,并分析思考作曲者在小提琴作品中运用中国音乐元素的创作初衷,以求在演奏中能够将其精神内涵表现出来,真正呈现出具有中国神韵的小提琴音乐。

三、音乐表现特征

演奏者在演奏小提琴音樂作品时,对于音乐作品的表现可以从三个方面来把握。首先是对音乐中民族风格的表现。在中国小提琴作品中都不同程度的带有中国民族风格特色。如马思聪的《西藏音诗》具有藏族音乐空灵飘渺的特点,郭文景《川调》采用了四川民间音乐的旋律特点进行创作等,很多作品体现出了强烈的地域性、民族性特点。演奏者应针对作品中的民族风格加以研究,使小提琴演奏与地方特色、民族特色更好进行融合,从而使小提琴音乐中自然生动的表现出民族音乐特色。其次是情感特征的表现。中华民族对于情感有着独特的表现方式,这是一种含蓄而内敛的情感表现,小提琴音色情感特质较强,优美柔和,非常适合这样的情感表现方式,演奏者在演奏时应该把握住小提琴含蓄而深情的表现特质,将其与音乐表现结合,使演奏张弛有度,相得益彰。第三是对中国传统审美意识的表现。中国传统音乐审美意识中包含着博大精深的内容,对于小提琴音乐而言,应主要从线性之美、意境之美、包容之美三个方面来加以表现。线性特征是中国音乐的主要特征之一,小提琴的乐器性能够非常出色的表现这一特征。在西方音乐中,小提琴也经常表现双音及和弦类的音乐,这是与西方音乐以纵向思维方式为主的创作模式分不开的,但在中国音乐作品中,小提琴可以更加充分的发挥线性旋律的表现特长,与旋律相结合,表现出更好的线条之美。中国音乐对于意境与韵味具有较高的要求,这些作品中或悠扬,或热烈,或宁静致远,或慷慨激昂,都表现出一直由审美而衍生出的精神境界的追求,小提琴演奏者一样要通过学习、思考,并结合自己的理解,在演奏中不断探寻对音乐意境的表现,才能使音乐真正具有中国韵味。中国文化具有极大的包容性,中国音乐的审美更是体现出一种开放包容、兼容并蓄的美,尤其是在使用西方乐器表现中国音乐作品时,更需要体现出这种包容精神。演奏者应将西方乐器之美和中国音乐之美自然的融合,要将西方音乐元素与中国音乐元素巧妙的结合,要将西方音乐思维与中国音乐思想完美的统一,从而形成具有强大包容力的音乐表现,使中国小提琴音乐具有更加强大的力量。

中国小提琴音乐的演奏是当代小提琴音乐研究的重要内容,已经越来越受到小提琴专业人士的关注与重视。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当中国音乐文化越来越发展强大之后,小提琴音乐也必须由原来的以外国经典作品为主流,转向以中国音乐作品为主流的阶段。中国要发展自己的小提琴音乐,要形成中国小提琴音乐艺术,需要更多的人将目光、精力与热情投注到中国小提琴音乐当中,需要更多的演奏者投身于中国小提琴音乐演奏研究之中,针对中国小提琴音乐演奏进行系统深入的研究与探索。在当代音乐不断提倡与弘扬民族化的今天,中国小提琴音乐面临着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小提琴艺术的发展将是必然的趋势,所以发展与建设中国小提琴音乐事业,将是小提琴业界人士一直为之不断努力追求的目标与方向。

参考文献

[1].武慧.《改革开放三十年中国小提琴艺术理论研究综论》,《中央音乐学院学报》,2010年2期。

[2].孙文怡.《浅论中国小提琴民族化》,《艺术评论》,2016年12期。

[3].沈琤.《从中西文化的差异论中国小提琴作品演奏的民族风格》,《艺术百家》,2010年11期。

[4].刘昭.《中国小提琴音乐发展略述》,《中国音乐》,2000年3期。

猜你喜欢

演奏者音乐作品小提琴
Hey Diddle, Diddle
偶遇一位拉小提琴的老人
二胡演奏者的合奏技能探究
浅析心理活动对钢琴演奏的重要影响
交响曲中小提琴演奏者视奏能力的培养策略
钢琴音诗化的广西壮族民歌音乐浅析
从叛逆到妥协的音乐巨人
基于网络背景下的著作权保护研究
浅谈我国钢琴音乐作品的创作特征
Pear Concer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