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给侧改革思路下电子与信息技术人才培养模式的探讨
2019-06-11黄惠玲
黄惠玲
[摘 要] 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思路的指导下,我国很多领域的改革取得了重大成就,作为中职教育,肩负着为“中国制造2025”计划输送大量一线技术人才的重任,是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之一,如何借鉴供给侧改革思路,推动电子与信息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创新,以点带面,提出一些策略建议,为电子与信息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提供参考意见。
[关 键 词] 供给侧改革;人才培养模式;策略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9)08-0178-02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用改革的办法推进结构调整,减少无效和低端供给,扩大有效和中高端供给,增强供给结构对需求变化的适应性和灵活性,提高全要素生产率,使供给体系更好地适应需求结构变化。其主要含义,是从“需求管理”到“供给管理”的重大调整。虽然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旨在调整经济结构,使要素实现最优配置,提升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数量,但对其他领域也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作为中职教育,肩负着为“中国制造2025”计划输送大量人才的责任,是国家经济发展重要力量之一,也需要借鉴供给侧改革思路,推动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创新。以信息技术人才培养模式为例,探索在供给侧改革思路下如何推動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创新。
一、电子与信息技术中职毕业生就业现状
以东莞市某中职学校电子与信息技术专业毕业生就业情况为例,调查该校2015年、2016年、2017年连续三年期间共计152人,电子与信息技术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现状。调查结果以教师下企业走访毕业生及下发调查问卷的形式获得。
(一)就业率高,专业对口率低
2015年信息技术专业毕业生共44人,初次就业人数44人,就业率100%,专业对口人数24人,专业对口率仅为54.55%;2016年信息技术专业毕业生共48人,初次就业人数46人,其中2人因参军没有就业,就业率95.83%,专业对口人数21人,专业对口率仅为43.75%;2017年信息技术专业毕业生共60人,初次就业人数56人,4人因身体原因未就业,就业率93.33%,专业对口人数为40人,专业对口率为66.67%。总体呈现就业率高,初次就业专业对口率较低,很多毕业生选择了与专业无关的销售员、贸易跟单员、餐厅服务员等第三产业工种。
(二)对初次就业岗位满意度不高,1年内换岗意愿较突出
2015年信息技术专业毕业生对初次就业岗位评价满意或者非常满意共21人,满意率47.73%,一年内有换岗意愿的共15人,预期跳槽率34.09%;2016年信息技术专业毕业生对初次就业岗位评价满意或者非常满意共25人,满意率54.35%,一年内有换岗意愿的共17人,预期跳槽率36.96%;2017年信息技术专业毕业生对初次就业岗位评价满意或者非常满意共32人,满意率57.14%,一年内有换岗意愿的共21人,预期跳槽率37.5%。总体呈现该校信息技术专业毕业生对初次就业的满意度不高,未来更换工作岗位的意愿较突出。
二、对电子与信息技术专业毕业生初次就业现状产生的原因分析
(一)学生方面存在的问题
专业对口率低产生的原因主要是:(1)在实习考核中,部分学生达不到企业用人要求,不能成功留任;(2)电子与信息技术相关岗位工作强度较大,要求具备严谨的态度、精益求精的精神,一些学生吃不了苦头;(3)起薪较低但晋升空间比较大,部分毕业生不愿意投入时间和精力去“熬”,宁愿选择眼前效益较好的甚至与本专业相关度较少的工作岗位;(4)地理位置和周边环境的影响,电子与信息技术相关产业的地理位置大多远离商业区,对刚走出校门对社会的繁华充满期待的毕业生来说,吸引力并不高,他们大部分期待的目标就业岗位是高楼大厦里的白领,而是否有较大的专业能力晋升空间,是否专业对口,并不是首选条件。
就业满意度不高产生的原因有:(1)毕业生对目标就业岗位普遍期望值较高,但由于个人能力、从业经验等原因,初次就业岗位普遍从基层做起,与目标就业岗位有落差;(2)与专业对口率较低产生的原因一样,初次就业岗位薪资水平不高,劳动强度较大,工作起点低,部分毕业生吃不了苦。
(二)学校方面存在的问题
1.对中职学校电子与信息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的定位与劳动市场的需求、企业岗位要求不对接
中职学校对电子与信息技术专业人才定位为技术员,属于技能型人才,但毕业生在初次就业面临两大矛盾:第一个矛盾是市场需求与毕业生自身定位之间的矛盾;第二个矛盾是毕业生专业能力不高和企业技术岗位要求高之间的矛盾。在这两个矛盾下,毕业生处于“高不成低不就”尴尬局面,最根本的原因就是学校在人才培养定位上的偏差。
2.实训设备落后于生产实践设备
由于学校实训经费投入有限,实训设备跟不上行业的发展,技能跟不上企业要求,很多中职学校走“校企合作”模式,以缩小与社会生产实践的差距,取得一定的成果,但也存在不少问题。
3.对职业能力的培养缺乏全面性和科学性
在电子与信息技术人才培养目标上,对某一岗位的技能不等同于职业能力,培养学生熟练掌握所学专业的基本技能,是一种狭隘的职业能力培养,因此,体现在学生就业方面就是限制了学生在该行业的纵向发展。
4.职业素养跟不上职业发展
学校把目标重点放在学生技能的培养上,不重视对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
三、电子与信息技术人才培养模式的供给侧改革策略
借鉴国家供给侧改革思路,对电子信息技术人才培养模式,从原来的“需求方”转为对“供给方”进行改革创新,提供参考性策略。
(一)明确电子与信息技术人才培养的目标
对东莞市某中职学校电子与信息技术专业2015年、2016年、2017年共计152名毕业生初次就业情况进行调查,东莞市中职学校电子与信息技术专业具有代表意义,针对毕业生初次就业现状,根据2000年国家教育部颁发的《关于制定中等职业学校教学计划的原则性意见》的指导方针,从初次就业岗位、目标就业岗位、发展就业岗位三个岗位层次设定电子与信息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1.具备在生产、服务、技术和管理第一线工作的素质和中、初级技能
本目标的设置是为促进毕业生在初次就业时能够顺利走上工作岗位,并站稳岗位。使他们具备在第一线工作的初、中级技能和良好的职业素养,有助于学生扎根企业、服务企业。
2.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本目标的设置是为不断提升学生专业技术能力,推动学生达到目标就业岗位要求并成功上任,是毕业生在职业上的纵向发展。
3.具有继续学习能力和适应职业变化的能力
本目标设置是为培养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以适应经济转型及产业结构调整带来的变化,是毕业生在职业上的横向发展。
(二)设置与人才培养目标相符的课程体系
1.在课程架构设置上,以培养目标为向导,设置由知识类课程、技能类课程、素养类课程和创新类课程组成的课程架构。
2.在课程内容设置上,设置“多头弹道导弹”模式的课程内容
将专业基础课作为“多头弹道导弹”的母舱,专业拓展课作为“多头弹道导弹”的弹头,合理设置专业基础课,兼容不同方向的专业拓展,拓宽学生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拓宽学生就业方向。
(三)调整教学模式、教学方法
1.发展与完善“校企合作”的教学模式
近年来,随着时代发展和社会进步,在经济转型和产业结构调整背景下,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不能适应当前中职教育的发展与需求,很多学校走上“校企合作”的发展道路。但是,“校企合作”的发展道路还在摸索中前行,有许多因素制约了“校企合作”的广度和深度,如何纵向发掘“校企合作”的深度,横向拓宽“校企合作”的广度,以下策略供参考:(1)引入符合学校发展规划的企业;(2)重视企业在专业建设上的指导作用,共同制定人才培养计划;(3)共同开发教学内容,编写校本教材;(4)引入第三方监督,制定人才培养计划;(5)加强职业素养培训,引入企业文化;(6)提供企业科研基地,参与企业科研,提高教师科研能力;(7)制定校企合作管理机制,明确学校、企业的责任和义务。
2.信息化手段融入教学
2012年3月教育部印发了《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明确了信息化教学手段在教学应用中的重要作用。在“大数据”“4G”网络背景下,以教育产业为核心的信息化技术也不断涌现,以教学方式来分,可分为两类:第一类是突破时间、空间、地域的信息化教学手段,主要传授学生理论方面知识,如慕课、云平台、微信、QQ、公众号等,学生可以通过移动设备,只要有网络,就能随时随地学习。第二类是虚擬软件的应用,如VR技术、仿真软件在教学中的应用,采用“理—虚—实”三位一体的教学模式。同时,通过信息化手段,可以随时了解学生每个知识点的掌握情况及每位学生学习状态。
(四)打造多元化师资队伍
目前,中职学校教师队伍来源比较单一,教师队伍建设仍落后于职业教育的发展需求,因此,职业教育教师队伍需要多元化。
走“引进来,走出去”的人才融合政策,拓宽教师来源,打造多元化教师队伍。“引进来”:利用“校企合作”平台,引进优秀企业技术人员到学校担任实训指导教师;教师招聘转为面向社会招聘,录取有企业实践经验的符合教师要求的社会人员;聘请行业资深技术员到学校授课、开讲座。“走出去”:定期安排专业教师下企业实践,并通过企业专业能力水平考核;定期组织专业教师外出交流学习。
多元化的教师队伍,必然给教学带来新的活力,有助于专业建设和师资队伍的发展,最终服务于学生人才培养。
参考文献:
[1]国家行政学院经济学教研部.中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6.
[2]王青山.从产业结构调整看供给侧改革[N].光明日报,2015-12-08.
[3]王胜利.中职学生就业指导[M].西安: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2009.
[4]杨莹.互联网视域下电子信息类专业应用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J].科技展望,2016,26(6):341.
[5]简艳.“校企合作”存在的问题、原因及对策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