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习近平讲故事》校本课程实施保障体系的研究

2019-06-11张晓燕

课外语文·上 2019年3期
关键词:保障体系校本课程实施

张晓燕

【摘要】《习近平讲故事》以生动的故事形式承载着习总书记的治国理念与教育思想。建立一套  《习近平讲故事》校本课程,将伟人的思想精髓浓缩成教育精华,让学生将深奥的哲理与为人处世之道铭记于心,塑造学生品行,焕发学生精神面貌。本文研究如何开发与利用初中课程,编制一套《习近平讲故事》校本课程,阐述实施《习近平讲故事》校本课程基本保障体系。

【关键词】《习近平讲故事》;校本课程;实施;保障体系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开发与实施校本课程是办校领导人实现办校理念与目标的一种渠道与手段。校本课程在开发与实施的道路上,会出现一些矛盾,阻碍其可持续发展。例如,欠缺开发要素,没有体现校本理念,等等。而这种课程的开发与实施,可以以组织活动的形式开展,不一定要以教材的形式呈现,但是需要以学生作为活动的中心,以学生的兴趣作为活动的原则,以自由探索作为活动的主要内容,更是需要体现“教师本位”的活动原则。

一、《习近平讲故事》校本课程实施的基本方略

阅读《习近平讲故事》,我们可以从一个个浅显易懂的故事中,读出意蕴深远的道理。习总书记的故事讲得极富艺术魅力,鞭辟入里、入木三分。例如“裴矩佞于隋而诤于唐”,讲出了作者自己的政治理想,也道出了总书记对人民干部的期许。再如居安思危,巧妙地讲述了中共中央的发展战略,指出了创新与进步的必要性。悬梁刺股、凿壁偷光的故事,用古人发奋读书的实例希望今人刻苦耐劳。穿梭古今、纵横中外,习总书记讲的故事发人深思,凝聚时代使命,具有直抵人心的作用。

建立与实施《习近平讲故事》,需要明确开发要素——目标、内容、评价。这样才能够保障这套校本课程的有效开发。在实施的过程中,各种要素明确的《习近平讲故事》校本课程,可以净化学生心灵,为学生提供良好的道德建设,真正发挥教育功效。

在实施过程中,我们要秉承“以校为本”的原则,充分考虑学校的现有资源与潜在资源,以学校的办学理念作为原则。例如:我们可以将《习近平讲故事》青少年版作为参考,考虑学校、学生的特点,建构一套行之有效的《习近平讲故事》校本课程,真正起到令学生开卷有益、学史明智的效果。同时,在实施这套校本课程时,我们要遵循可持续性与动态性原则,不能墨守成规,更不能固守一套死框架,而是应该兼容并蓄,以实际情况为依据进行灵活调整,从而促使其更适应学校教育情况。与此同时,我们应该擅于利用互联网技术,兼容当前时事热点与《习近平讲故事》校本课程,从而提高其教育实效性,让学生不忘本并开拓创新。

二、《习近平讲故事》校本课程实施的保障体系

(一)完善课程建设

列举《习近平讲故事》校本课程的科目,让教师结合自己的专业特长选择。在实施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对课程内容进行调整,使之更加适应班级教学情境。总之,《习近平讲故事》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需要以教师为本位,让教师自主选择与改编。例如,有的教师将“廉政爱民”与《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结合在一起教学。因为,当前许多学生我行我素,并不能与同伴很好的相处,更是自闭心门,不想与人交流。而如今的世界,是一个讲究情商的世界,只有广济仁德、融洽关系,才能够得到他人的协助,从而成就一生的事业。因而,“开发校本课程”这一项课程议题具有研究意义与实践价值。教师不断增加新的内容,选择时下成功人士的成功历程作为例子,适度删减“廉政爱民”中的政治内容。这样,《习近平讲故事》校本课程才不是高高在上的“道德圣经”,而是符合学生实际情况的教育宝藏,成为“接地气”的“乡土教材”。

《习近平讲故事》校本课程在实施过程中,我们还需要注重课程的整合,考虑跨学科整合与编排,兼容物理学、自然学、数学等学科。例如,《习近平讲故事》中有关于环境保护的内容,我们可以结合化学、物理学,讲述环境被破坏的严重后果,让校本课程的理论知识更具说服力。同时,《习近平讲故事》校本课程的实施不能局限于说教,可以用报刊、电影、访谈的形式呈现出来。这样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热忱,也可以为校本课程补充更多的教育素材。

(二)明確实施方向

在这套校本课程的实施过程中,我们需要充分考虑学校的办学资源,不能夸夸其谈,不能让这套课程形同虚设。不仅是教师,还有学校的领导、校外的专家等都可以介入这套课程的开发与实施中。所谓群策群力,这样可以更好地保障这套校本课程的有效实施。与此同时,在实施的过程中,我们需要不断对教学情境做出分析,考虑实际学情。例如习近平讲故事中的《信仰的力量》,信仰,在烽火连天的抗战时期,表现的是不顾生死,为国捐躯。而在当前时代,我们不能一味地强调“至死不渝”的精神,而是应该结合学生的情感需求、社会情况,传播符合时代要求的正能量精神。例如现如今的“信仰”是理想。为了自己的理想,学生韬光养晦,发奋图强,发展自己的潜能,在未来,力图报效祖国。与此同时,这套校本课程的实施,还需要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异性,因材施教,用不同的方式诠释《习近平讲故事》的内容,让其发挥不同的教育功效。例如,有的教师要求学生任选主题——“悬梁刺股”“凿壁偷光”“廉洁清正”“厚德载物”等,让学生写一篇随笔感悟,要求学生表达对自己未来的期许。评价时,教师可以精选典型范文,结合《习近平讲故事》内容展开,让学生学而有思。总之,我们需要结合实际,明确教育方向,才能够保障这套校本课程的有效实施。

(三)采用实质性评价

我们需要正确评价这套校本课程的实施情况,及时展开调研,保留精化,删除糟粕。根据实施过程存在的弊端,我们需要及时修订,促使其正常实施。因此,正确的评价对校本课程的实施起着重要的影响。而我们不能简单根据学生的考核分数评价这套校本课程的实施效果。反之,我们应该展开实质性的多元化评价。第一,评价这套校本课程是否适应当地人们的生活实际,是否符合学生的情感需求,是否能指导教育者到因材施教。第二,评价这套校本课程是否能够符合国家的教育标准,是否准确诠释习近平讲故事的内涵。我们实施校本课程,绝对不能背离课程设置的初衷。《习近平讲故事》校本课程的设置是为了促使学生学史明智,并弘扬时代精神,焕发学生精神。因此,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我们必须循序这一原则,继而才能精准地兼容并蓄,广纳教育资源。第三,评价教师是否能够发挥教育创造力,是否能够正确分析学情。第四,评价校本课程是否具备地区特色,是否符合学校的办学理念。只有采取实质性评价,我们才能够不断优化《习近平讲故事》校本课程,确保其实施的顺利,并且充分发挥习总书记的思想精髓,引导学生知理、明理,让学生开卷有益,使之起到真正的教育作用。

《习近平讲故事》是我国当代的一部巨著,将晦涩难懂的道理蕴藉在一个个浅显易懂的故事情境中。建立一套《习近平讲故事》校本课程,是时代发展对教育的要求,可以让学生学史明智。但是,当前许多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还不容乐观,有的校本课程虽然建立,但是形同虚设,没有发挥教育功效。基于此,本文通过研究,得出《习近平讲故事》校本课程的实施需要明确具体方向,不断完善课程建设,采用实质性评价。这样,我们才能够确保《习近平讲故事》校本课程的有效实施。最后,希望本文可以为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提供一个良好的参考,促使校本课程更好地开发与研究。

参考文献

[1]胡晓华.好故事背后的真功夫——《习近平讲故事》读后[J].云岭先锋,2018(10).

[2]吴耀明.讲好中国故事 不负时代使命——读《习近平讲故事》[J].学习月刊,2018(9).

[3]林建辉.习近平讲故事的话语魅力[J].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18(21).

(编辑:龙贤东)

猜你喜欢

保障体系校本课程实施
ETC关键设备准入标准及运行保障体系构建
关于构建战区联合作战后勤聚合保障体系的思考
培养有民族文化根基的现代中国人
新疆高职院校少数民族汉语教学的课程设计及开发研究
新形势下高校二级学院教务管理优化路径探析
房地产项目策划课程案例教学探索与实施
共情教学模式在科学课堂的构建与实施研究
高中学校“三心素养特色德育”实施策略研究
构建更安全可靠的机房电源保障体系
健全大数据安全保障体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