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水墨人物画造型演变
2019-06-11秦嗣德张楠
秦嗣德 张楠
摘要:中国水墨人物画的造型特点历经了数千年的不断发展和演变,形成了一套只属于中国画本身的独特造型规律。水墨人物画对于客观对象的描绘,不只依靠外形上的相似,更需要着重表现客观对象的心理或是性格特征,充分表现出形神兼备、以形写神的意境。传统水墨人物画造型特点向当代水墨人物画造型特点转变的过程中,经历各个朝代不断发展演变并最终形成,为其独特造型特点刻下深深的烙印。本文将通过着重描写水墨人物画造型特点各个阶段的演变,去展现其历史演变的链条,希望可以给大家提供些许参考。
关键词:水墨人物画 造型 演变
造型,为什么说造而不是照,正因为造型是有主观性的制造,而不是单纯地照着进行摹写。这就不得不说意象造型,它既非纯粹地再现,也非对对象过分地夸张,它的形成是我们通过对对象的观察并将自己的主观感受融入其中而形成的,这既是画物也是画我。其生成的是我们主客观感受的结合体,是主客观相统一的艺术,既写实又写心,使得造型更加生动自然。
在传统文化影响下的中国水墨人物画是构建在主观人文理念上的,在绘画中对客观形象的描绘与表现其深度和文化内涵都是不可或缺的。在绘画作品之中客观对象是真实的,但其实也是臆造的,其中包含了画家的情感与思想内涵,之所以说他是臆造的是因为这其中有画家的主观提炼和总结,描绘的是一个具有情感的对象。以形写神,形神兼备正是如此。
传统水墨人物画的造型特点是很明确的,线就是支撑它的灵魂和骨架。秦汉以前的绘画载体主要为岩石或石壁,有岩画、画像石、画像砖、帛画等。这个时期的绘画多以点线面为基本的形式特征,部分施以顏色。原始绘画的造型特征多为装饰性的或者抽象性的,有很多代表,比如仰韶文化、半坡文化、马家窑文化等。到了春秋战国时期青铜器盛行,造型的特点从早期的抽象转到了写实,造型审美逐步发生了较大的改变。这个时期的造型特点多注重客观事物的动态和轮廓,造型多拙朴、简练。魏晋南北朝时期造型审美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人们对造型的观念由外在的形似向注重人物情感表达的内在演变。人物形象多开始通过线与色的方式表达情感与审美,区别于原始绘画点线面的方式。顾恺之作为代表人物就不得不提了,他认识到对于对象面部的刻画是表达对象内心活动以及情感的重中之重,顾恺之的作品很好地表现出人物的精神气质,推动人物画发展,使人物画开始走向成熟。它的造型观念对于后世的影响是相当深远的。直到唐代,中国不论是经济还是文化思想方面都走到了空前繁荣的状态,文人画兴起,人物画的造型审美也发展到了一个巅峰。这时的造型多是经过概括总结而提炼出来的艺术形象,多是不求形似而表达内心情感的。北宋时期人物画则又到了一个巅峰,五代时期的人物画大多是对宫廷贵族生活作息的描绘,更加地善于表达对象的精神世界,刻画极其细致,用笔圆润有力。南宋梁凯的《泼墨仙人图》作为大写意的代表作,在人物造型特点上的处理十分精湛,是真正的形神兼备,以大笔破墨作为处理仙人衣袍的方式,以及其简练概括但又十分传神的几笔描绘出仙人的五官,使其状态表现得惟妙惟肖。明清时期造型特点皆传承传统,代表人物就是陈洪绶、任伯年、八大山人等。但明清长时间的闭关锁国并没有让艺术有所发展,而是走向了衰落。没有创新,过分古板,不适应时代大环境的发展变化,只能走向没落。到了20世纪,在新文化运动的影响下,艺术迎来了大发展大繁荣,西方造型观念得已深入人心,中国水墨人物画的造型也向好的方向发展起来。这时期,人物画多强调写实的造型特点。到了现在,在全球化的影响下,文化艺术的发展更是朝着多元化的方向不断进步。现在的水墨人物画造型特点其实便是在当今大环境对思想的影响下,以西方造型为基础,从中国传统人物画中吸取养分,形成了一种独特的水墨人物画造型特点。
水墨人物画造型不只要人们体验到形神兼备,更加重要的是体现画家的情感,这是水墨人物画能够传流至今而不败真正的原因。这种对情感的表达并非是与生俱来的,是需要以长期的历练才能培养出来的。我们面对着这些鲜活的对象,对象的身上充满着生活喜怒哀乐的痕迹,不同地域的风土人情,千人千面的生活阅历,抓住这些才能抓准造型的精髓,造型经历几千年演变,给我们提供的借鉴和经验是很多的。真正了解造型发展演变到成熟的这个体系之后会发现,不了解这个发展过程是不能够真正理解造型的,认真研究造型的演变过程及意义,就能在这造型艺术的长河里吸取养分,为水墨人物画的传承发展与创新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白瑜.浅谈中国人物画笔墨与造型关系[M].西安:陕西教育出版社,2013(04).
[2]张泰捷.现代水墨人物画写意理念的重构[J].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02).
(作者简介:秦嗣德,男,首都师范大学,教授,吉林艺术学院特聘教授,研究方向:水墨人物画;张楠,男,吉林艺术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水墨人物画主题性创作)(责任编辑 刘冬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