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版画史上的一颗明珠

2019-06-11靳伯云

中国民族博览 2019年4期
关键词:赏析中国

【摘要】近年,图书馆的阅读推广工作正在如火如荼地开展,以文化创意产品为载体的阅读推广工作成为图书馆新的关注点和创新形式,文创产品的开发越来越受到各图书馆的重视。我馆为此做了一套文创产品,采用本馆馆藏《百美新咏》中的人物,描摹美人的婀娜体态,随形就势,开发了一套书签,颇受大家喜爱。

【关键词】中国;版画史;一颗明珠;百美新咏图传;赏析

【中图分类号】J212 【文献标识码】A

《百美新咏图传》是一部什么书呢,此书作者为颜希源,于清乾隆五十二年编写的一部人物木刻版画书,嘉庆十年刻本,文德堂梓。开本:24.3×14.3,板框:18.9×12.5cm,半页8行,行18字,白口,四周双边。希源,字问渠,号鉴塘,广东连平州人,粤东旺族,贡生。该书首有乾隆庚戌年袁枚撰序文,乾隆丁未张道渥序文,还有黄德成、琅嬛仙客等五人所作之序,另有乾隆五十二年颜希源自序文一篇,序后有文人雅士的题词若干首。

颜希源自序曰:“丁未六月,余于射雉得题百美诗五十韵,不知何人何时做也,心窃艳之,若绝代佳人后先媲美,目不暇给。及一再披阅,惜无起结少贯串,且复字叠见不可胜数……余不揣固陋,效作一首,列宫闱于前,臣庶于后,列色艺才学者于前,淫乱流离者于后。贞淫贤否之中,微寓抑扬褒贬之意,终以神仙作结,为其归于虚无杳渺而已”。诗成之后,和友人罗橙塘、江片石共相校定,重字者删之,句未工者正之,即成《百美新咏》。大意是希源在射雉城得到了百美诗五十韵,像是历代名媛佳丽比美,心里非常羡慕。翻阅时,发现复字迭见,编排无序,于是重新编纂,每一位美人做五言一句,以宫闱于前,臣庶在后;色艺才学于前,淫乱流离者在后为序,以神仙作结。

百美实为203人(飞鸾、轻凤,娥皇、女英,大乔、小乔各为一组),所录原则为“俱经史诗传所习见者,禆官野史所撰概不收入”(自序语)。希源对历代美人每人赋以一句五言诗,诗与人成对,五言诗提纲携领,反映了美人的面貌,读诗知其人,五字抵华星,此乃全书之精华。比如:佳人难再得——李夫人;珍宠贮娇宜——陈后;熏浴出汤池——杨贵妃;浣溪留艳迹——西施;洒竹泪纹滋——娥皇、女英;戎服作阏氏——王昭君;漫举烽烟戏——褒姒;小口樱桃颗——樊素;纤腰杨柳丝——小蛮;越礼从司马——卓文君;洛渚凌波袜——洛神;幸窃长生药——嫦娥;何妨七夕期——织女等。

百位美人除五言诗一句外,作者还为她们每人题写了一首七言律诗,以律诗的形式比较完整地概括每个人的生平。摘几首大家熟悉人物录于下:

杨贵妃

霓裳一曲舞衣轻,含笑秋波百媚生。

宫院三千皆国色,春寒独赐浴华清。

西施

芳踪出自苎萝西,未许修明色与齐。

水剩山残吴越尽,千年犹说浣沙溪。

王昭君

披图竟忍委倾城,戎服轻装万里行。

多恐汉宫埋国色,画工误却未知名。

武则天

已作才人十二年,公然翚翟嗣君前。

创开阴教当阳位,妄比神尧号则天。

花木兰

战袍初脱巾花黄,对镜重新理旧妆。

回忆黑山嘶铁骑,枕边有梦尚凄惶。

卓文君

求凰雅操结知音,已委芳心托素琴。

底事茂陵弹别调,忍教人赋白头吟。

崔莺莺

西厢伫立意千重,倚遍栏杆冷露浓。

花影竹声俱恍惚,空教人恨五更钟。

嫦娥

何处偷来换骨丹,金炉九转欲成难。

剧怜孤影三更月,玉露无声下广寒。

《百美新咏》后附《集咏》,为颜希源好友的唱和诗。他在《百美新咏集咏序》中说:“予之百美有咏,亦不过闲窗啸吟偶适己意耳,何尝求知于人哉。而二三好友转相传观,于是骚人词客各出其藏,初无明珠暗投之嫌,纷纷邮寄者不期而集,取而诵之,若在大罗天上观众仙之舞霓裳,不觉自惭形秽矣。”《百美新咏》原是颜希源临窗闲吟自乐所作,他的一众朋友得知后,纷纷写诗唱和,相和者计有袁枚、橙塘、片石等17人。袁枚以潘贵妃、张丽华、杨贵妃、西施等为题亲自赋诗十首。“同声相应,同气相求,”唱和诗是中国诗坛一种饶有意味的文学、文化现象,形式多样,源远流长。颜希源汇集了这些好友的诗作200余首,编为《集咏》一卷。

百美诗写成之后,索观者众,但又未知其原委,又耸颜希源为美人作传。他根据人物典型事迹,用白话语言为每人作一小传,“末并采其事迹,缀以图传,用备参观”(自序语)。传成之后,观者又开始感慨美人当年之轶事,想象美人昔日芳姿,又在别的集子中见一二图画,莫不再三叹息。颜希源遂请王翙绘图。王翙,字钵池,寿春(今安徽寿县)人,生活于乾嘉时期,为供奉清宫内廷的著名画师,以善画人物得名。王翙根据美人传记及所撰诗作而配图,一人一图,人物清晰隽雅,形象栩栩如生,“图像颇精”(郑振铎:《中国古代木刻画史略》)。画毕,颜希源非常满意,不忍泯其名也,赋短章三首为赞:“怪底烟云变幻多,虎头此日许经过。明窗一幅澄心纸,天上人间写素娥。”“漫说杨家有肉屏,写生无数尽娉婷。笔端描出贞淫态,不比风云月露形。”“多般遭际各传神,若为红颜惜此身。我恐姗姗呼欲起,披图不敢唤真真。”《图传》为一图一传,左半页美人芳姿,右上方有人物姓名;右半页为美人小传,书口下为五言诗与人物相对。“余维古人左图右史之重也。”(嘉庆九年法式善图传序)

颜希源于嘉庆三年(1798)任仪征知县,嘉庆八年曾编《嘉庆仪征县续志》,被称作“颜志”。他在江南做官多年,口碑颇佳,《嘉庆扬州府志》有其传,说其“天性和易,接人无厉容,民感其惠”。颜希源乃为诗赋双杰,“鉴塘仙史,学薫班马,赋艳齐梁”(琅嬛仙客序)。这样一个正统文人,不强作封建卫道士,不拘于封建刻板教条,不带对妇女的偏见,宫闱臣庶并列,贞淫仙俗杂陈,编成此书,供后人追忆,何也?袁枚为其诠解道:“天生人最易,生美人最难。自周秦以来,三千年中美人传者落落无几,岂山川灵秀之气,不钟于巽方耶?抑生长闾阎无甚遭际,遂弊弊然如草亡木卒耶?要知物非美不着,美非文不传,古来和氏之璧、昆吾之剑,皆物之美而仗文士为之表章也,况人之美者哉!……鉴湖主人以润古雕今之笔,写芬芳悱恻之怀,考订史书,属词比事,得闺阁若干人,各以韵语括之,真少陵所谓五字抵华星矣。更倩名手追写其容,姗姗来迟,呼之欲活,乃清流之胜事,骚人之遐想也……”。袁氏开篇即赞誉美人,“生美人最难”,又感叹美人传者无几,并提出“美非文不传”,即历代美人必须以文传于后世,这正道出《图传》的意义所在,也反映了袁枚对美人的赞赏与珍惜。针对批评者的疑问:“贞淫、正变,微嫌羼杂”,颜氏在自跋中解说道:“尝闻美人可慕,楚辞与芳草同怀,淑女堪珍,周什以关雎起兴感抒……”,袁枚也为其辩解,并以《诗经》为证:“《三百篇》中咏姜嫄不遗褒姒,歌《柏舟》亦赋《新台》,此诗教所以为大也”。袁枚,字子才,号简斋,晚年自号随园老人,钱塘人,清乾嘉時期代表诗人、散文家、文学评论家和美食家,文学成就与纪昀比肩,时称“南袁北纪”。

《百美新咏图传》是清早期有名的人物版画书,是集图像、传记、诗词及书法于一体的文学瑰宝,是中国版画史上一颗璀璨的明珠。著名学者郑振铎在《中国古代木刻版画史略》中曾给本书以很高评价,认为乾隆间刻的《百美新咏图传》所写人物图像颇精。至今国内外凡出版有关中国版画史的著作时无不引经据典谈及此书,可见此书在中国历史上的显赫地位。

《百美新咏图传》最早刊本为乾隆五十二年刻本,惜已不见,现存为乾隆五十五年(1792)集腋轩刻本,国家图书馆有藏。后世也有刊刻,有同治九年三益堂刻本等,我馆为嘉庆十年文德堂刻本,全六册,但老化严重,翻页掉渣,还有残本一册。近几年,整理影印出版该书的出版社有中国文联出版社、河南人民出版社、江苏广陵书社等,民国时也有民国十四年上海锡记书局出版的石印本。

参考文献:

[1]赵厚均.《百美新咏图传》考论——兼与刘精民、王英志先生商榷[J].学术界,2010(6):102-109,285.

[2]王英志.《百美新咏图传》袁枚集外诗文考释[J].文艺研究,2007(10):159-161.

作者简介:靳伯云(1965-),汉族,副研职称,研究方向:古籍编目与整理。

猜你喜欢

赏析中国
书画作品赏析
我国警卫反恐怖斗争对策研究
浅析当代中国社会发展的代价问题
肯尼·格雷特,爵士的“中国”调子
步辇图赏析
Alfred & Emily——在谅解和赦免中回望赏析
作品赏析